产品分类
最新文章
- 用于恶臭气体控制的复合型生态除臭剂的制作方法
- 颅脑术后引流管挂钩架的制作方法
- 一种微米参鹿珍珠松花粉壮阳消疲补钙口服液制备方法
- 内外结合扶正祛邪治疗风湿筋骨病痛症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 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 一种用于清洗白带的中药洗液的制作方法
- 妇产科截石位检查床的制作方法
- 治疗咽喉炎的药贴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丸剂新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 医疗患者体征跟踪及报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 治疗妇女子宫疾病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 一种复方微米太子参降糖补钙酸奶制备方法
- 双向摆动的甩脂的制造方法
- 一种零负气压奶嘴的制作方法
- 一种治疗牙疼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头孢克洛脂质体固体制剂的制作方法
- 化妆品用芦荟凝胶200∶1喷雾干燥粉加工方法
- 新型三维椎间盘镜的制作方法
- 一次性新型眼科手术洞巾的制作方法
- 一种胃病根治散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疗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慢性胆囊炎(chronic cholecystitis)系指胆囊慢性炎症性病变,大多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占85%-95%,少数为非结石性胆囊炎,如伤寒带菌者。本病可由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迁延而来也可慢性 起病。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常见的是右上腹部或心窝部隐痛,食后饱胀不适,嗳气,进食油腻食物后可有恶心,偶有呕吐。在老年人,可无临床症状,称无症状性胆囊炎。本病大多为慢性起病,亦可由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而来。临床上可无特殊症状。慢性胆囊炎在我国多见,女性发病率高,女与男的比例为2-3:1,其病因繁多复杂,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饮食习惯、肥胖、遗传、胆道感染、胆汁滞留等诸多因素,多为综合性因素作用的结果。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卫生状况的改善,国民平均寿命延长近十年来,胆囊结石的发病率逐日增高,尤其是大城市增高更明显,据统计占全部胆石病的70%。慢性胆囊炎在中医临床中多属于“胁痛”范畴,认为其发病机制为肝气郁结,失于疏泄,胆失通降,不通则痛;肝胃不和,则嗳气、纳呆,脘腹胀闷。目前国内慢性胆囊炎病人以化学药物为主导,它们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国人用药安全性,亟待开发出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的可进行“标本兼治”的药物。而有下列相关胆道疾病的药物组方:CN200910094934.5公开了一种大柴胡汤化裁方治疗胆道感染疾病,其组方为:柴胡、生大黄、枳实、黄芩、炙半夏、芍药、厚朴、川芎、金钱草、郁金、延胡索、三棱、醋炒青皮、桅子。CN200910142119.1涉及一种治疗胆结石的中药制剂,选取的原料药材及其重量组份分别是:茵陈30份、黄芩9份、枳壳9份、柴胡9份、郁金9份、厚朴9份、大黄9份、白芍9份、苍术9份、金钱草15份、木香3份。CN200810051442.3公开了一种治疗胆囊炎的药物组合物,属于中药领域。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柴胡1500-1700份,黄芩1000-1200份,白芍1000-1200份,枳实 600-800 份,甘草 600-800 份,大黄 1000-1200 份,厚朴 750-950 份,茵陈 2300-2400 份。上述组方偏于利水排淋,即主要用于胆结石的治疗,而对于慢性胆囊炎来说,更偏重于炎症、疼痛的治疗。发明人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最终获得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含有以下中药:茵陈蒿、大黄、白芍、延胡索、厚朴、枳壳、柴胡、陈皮、川楝子、黄芩、甘草。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含有以下重量份的中药:茵陈蒿20-30份、大黄10-15份、白芍10-15份、延胡索10-15份、厚朴10-20份、枳壳10-20份、柴胡10-20份、陈皮10-20份、川楝子10-20份、黄芩10-15份、甘草10-15份。进一步优选,所述中药组合物,含有以下重量份的中药:茵陈蒿25-30份、大黄14-15份、白芍10-12份、延胡索10-15份、厚朴10-15份、枳壳10-18份、柴胡10-15份、陈皮10-15份、川楝子10-15份、黄芩10-16份、甘草10-15份。更进一步优选,所述中药组合物,含有以下重量份的中药:茵陈蒿28-30份、大黄14-15份、白芍10-11份、延胡索14-15份、厚朴10-13份、枳壳12-15份、柴胡10-12份、陈皮10-12份、川楝子10-12份、黄芩15-16份、甘草13-15份。最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含有以下重量份的中药:茵陈蒿30份、大黄15份、白芍10份、延胡索15份、厚朴10份、枳壳15份、柴胡10份、陈皮10份、川楝子10份、黄芩15份、甘草15份。上述中药组合物中:所述重量份可以是U g、mg、g、kg等医药领域公知的重量单位,也可以是其倍数,如 1/10、1/100、10 倍、100 倍等。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 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白芍、延胡索、厚朴、枳壳、柴胡、陈皮、川楝子、黄芩和甘草水提,茵陈蒿、大黄醇提。具体的,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按照配比称取各成分,备用;2)白芍、延胡索、厚朴、枳壳、柴胡、陈皮、川楝子、黄芩和甘草用水回流提取2-3次,每次加上述九味中药总重量8-16倍量的水,提取时间为l_3h,合并提取液,滤过,浓缩至室温测定相对密度为1.10-1.15,得到水提物,备用;3)将茵陈蒿和大黄用60-85%乙醇回流提取2_3次,每次用两味中药总重量8_12倍量的乙醇,提取时间为l_3h,合并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浓缩液至35 0C测定相对密度为1.05-1.10,得到醇提物,备用;4)合并步骤3)所述的醇提物和步骤2)所述的水提物,浓缩药液至室温下相对密度为1.15-1.25,干燥。优选地,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按照配比称取各成分,备用;2)白芍、延胡索、厚朴、枳壳、柴胡、陈皮、川楝子、黄芩和甘草用水回流提取2-3次,每次加上述九味中药总重量10-16倍量的水,提取时间为1.5-3h,合并提取液,滤过,浓缩至室温测定相对密度为1.10-1.15,得到水提物,备用;3)将茵陈蒿和大黄用70-85%乙醇回流提取2_3次,每次用两味中药总重量10_12倍量的乙醇,提取时间为2-3h,合并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浓缩液至35 0C测定相对密度为1.05-1.10,得到醇提物,备用;4)合并步骤3)所述的醇提物和步骤2)所述的水提物,浓缩药液至室温下相对密度为1.20,干燥。
上述方法中还包括除杂,除杂可以采用常用的方法,如离心、过滤等。本发明还提供了含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剂,该制剂由中药组合物单独制成或由中药组合物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组成。所述制剂为固体制剂或液体制剂,所述固体制剂为片、胶囊、颗粒或丸剂,所述胶囊优选为微球胶囊;所述液体制剂为合剂、口服液或注射液。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是指药学领域常规的药物载体,选自填充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助悬剂、润湿剂、溶剂、表面活性剂或矫味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填充剂选自淀粉、蔗糖、乳糖、甘露醇、山梨醇、木糖醇、微晶纤维素或葡萄糖等;所述粘合剂选自纤维素衍生物、水、藻酸盐、淀粉、糊精、明胶或聚乙烯吡咯烷酮等;所述崩解剂选自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或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所述润滑剂选自硬脂酸、聚乙二醇、碳酸钙、碳酸氢钠、微粉硅胶、滑石粉或硬脂酸镁;所述助悬剂选自微粉硅胶、蜂蜡、纤维素、固态聚乙二醇;所述润湿剂选自甘油、吐温-80、乙氧基氢化蓖麻油或卵磷脂;所述溶剂选自乙醇、液态聚乙二醇、异丙醇、吐温-80、甘油、丙二醇或植物油,所述植物油选自大豆油、蓖麻油、花生油、调和油等;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硬脂酸、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月旨肪酸山梨坦或聚山梨酯(吐温)等;所述矫味剂选自阿斯巴甜、蔗糖素、香精、柠檬酸或糖精钠。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制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组合物或其制剂在制备治疗慢性胆囊炎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基于我国中医药理论和现代药理的研究成果,经过多年临床试验而总结出的药方,经过药效学研究、临床实践治疗应用,是一种疗效确切、无副作用,使许多患者避免了手术、能用于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茵陈蒿性苦、微寒,归脾、胃、肝、胆经,能清热利湿、利胆退黄,《本经》载其“主风寒湿热邪气,热结黄疸”;大黄苦寒泻降,能清泄湿热。白芍性苦、酸、甘,微寒,治血虚肝郁胁肋疼痛;延胡索辛散温通,为活血行气止痛之要药,配柴胡治肝郁气滞胁肋胀痛;厚朴苦燥辛散温通,长于行气、燥湿、消积;枳壳性苦、辛、微寒,用于食积证;柴胡性苦、辛、微寒,归肝、胆经,功能疏肝解郁,《本经》曰:“主心腹肠胃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陈皮性辛、苦、温,理气调中,用于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满。 川楝子性苦、寒,行气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胁肋胀痛;
黄芩性苦、寒,清热燥湿,用于湿温、泻痢、黄疸。甘草性平味甘,有解毒、补脾益气,缓急解毒,调和百药的功效。2、现有技术CN200910142119.1揭示了一种治疗胆结石的中药制剂,选取的原料药材及其重量组份分别是:茵陈30份、黄芩9份、枳壳9份、柴胡9份、郁金9份、厚朴9份、大黄9份、白芍9份、苍术9份、金钱草15份、木香3份。本发明与之区别在于,用延胡索、陈皮、川楝子、甘草代替了其中的郁金、金钱草、木香。现有技术中:郁金有活血功能、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功效;金钱草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利湿退黄之功效;木香具有理气药;行气药;温里药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胆结石,而胆结石的治疗偏于行气、利水、排石。而本发明的延胡索为活血行气止痛之要药,配柴胡治肝郁气滞胁肋胀痛;陈皮理气调中,用于脾胃气滞所 致的脘腹胀满。川楝子性苦、寒,行气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胁肋胀痛,甘草有调和诸药作用;而全方中药物均为苦、寒、辛辣的药物,用甘草不仅调和诸药,解决了苦、寒、辛辣药伤胃的副作用,而且还补脾益气,增加药物的吸收。用这四种成分替换了现有技术的郁金、金钱草、木香,则更偏重于治疗胁痛,且效果更优。3、临床试验显示,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在慢性胆囊炎方面疗效确切,且优于现有技术。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喷雾干燥可以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参考以参数设定:喷液速率为3000ml/min,进风口温度为150°C,出风口温度为90°C为例进行;除杂,以离心除杂为例,转速可以为1.0*105转/min或1.3*105转/min。但是上述方法不应该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实施例1:中药组合物1、中药原料:茵陈蒿30g、大黄15g、白芍10g、延胡索15g、厚朴10g、枳壳15g、柴胡log、陈皮10g、川楝子10g、黄芩15g、甘草15g。2、制备方法:I)白芍、延胡索、厚朴、枳壳、柴胡、陈皮、川楝子、黄芩和甘草混合后,加15倍量水,回流提取2h,共提取3次,滤过,合并滤液,待滤液冷却至65°C,采取减压浓缩药液,浓缩液冷却至室温测定相对密度为1.10,离心,即得水提物,备用;2)将茵陈蒿和大黄加约10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h,共提取3次,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合并滤液,待滤液冷却至50°C,采取减压浓缩药液,浓缩液冷却至35°C测定相对密度为1.05,即得醇提物,备用;3)合并步骤I)和步骤2)的提取物,待降至室温,再次减压浓缩,至室温时相对密度为1.20的浸膏,制备成膏粉30g,即得中药组合物,备用;4)凝聚法制备微球:取注射用水200g,加明胶60g,加热溶解,加入膏粉混匀,在18-22r/min搅拌下,倒入加热至55_60°C的矿物油600g中,搅拌6min,用冷水冷却到5°C以下,即胶凝成明胶微球,加入脱水剂异丙醇300g脱水,搅拌5min,分离微球,用异丙醇(5°C )洗3次,干燥后,取微球Ig,加入10%甲醒异丙醇溶液IOml,置冰箱放置24h进行固化,虑过,干燥即得,微球粒径在50-30um。3、胶囊制备选择I号胶囊,按照Ig微球/粒进行塑封,制成胶囊1000粒。实施例2:中药组合物1、中药原料:茵陈蒿25g、大黄15g、白芍12g、延胡索13g、厚朴15g、枳壳18g、柴胡15g、陈皮15g、川楝子15g、黄芩13g、甘草15g。2、制备方法:I)白芍、延胡索、厚朴、枳壳、柴胡、陈皮、川楝子、黄芩和甘草混合后,加12倍量水,回流提取1.5h,共提取3次,滤过,合并滤液,待滤液冷却至60°C,采取减压浓缩药液,浓缩液冷却至室温测定相对密度为1.12,即得水提物,备用;2)将茵陈蒿和大黄加约10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2h,共提取2次,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合并滤液, 待滤液冷却至55°C,采取减压浓缩药液,浓缩液冷却至35°C测定相对密度为1.08,即得醇提物,备用;3)合并步骤I)和步骤2)的提取物,待降至室温,再次减压浓缩,至室温时相对密度为1.20的浸膏,干燥成膏粉30g,即得中药组合物,备用;4)胶囊制备将本发明制备的膏粉30g与10%淀粉糊混合制成软材,经14目尼龙筛制粒,于70°C干燥至水分在3%以下,填装I号胶囊,制成胶囊1000粒。实施例3:中药组合物1、中药原料:茵陈蒿28g、大黄Hg、白芍Hg、延胡索Hg、厚朴13g、枳壳12g、柴胡13g、陈皮12g、川楝子12g、黄芩16g、甘草13g。2、制备方法:I)白芍、延胡索、厚朴、枳壳、柴胡、陈皮、川楝子、黄芩和甘草混合后,加10倍量水,回流提取1.5h,共提取2次,滤过,合并滤液,待滤液冷却至62°C,采取减压浓缩药液,浓缩液冷却至室温测定相对密度为1.15,即得水提物,备用;2)将茵陈蒿和大黄加约12倍量75%乙醇回流提取2h,共提取2次,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合并滤液,待滤液冷却至55°C,采取减压浓缩药液,浓缩液冷却至35°C测定相对密度为1.10,即得醇提物,备用;3)合并步骤I)和步骤2)的提取物,待降至室温,再次减压浓缩,至室温时相对密度为1.20的浸膏,制备成膏粉30g,即得中药组合物;4)取浸膏粉30g与80g淀粉混合,加17%淀粉浆混匀,过16目筛制粒,70°C干燥,干粒加入硬脂酸镁和淀粉20g,过12目筛整粒,混匀直接制备成1000片片剂。实施例4:中药组合物1、中药原料:茵陈蒿20g、大黄15g、白芍15g、延胡索15g、厚朴20g、枳壳20g、柴胡log、陈皮15g、川楝子15g、黄芩10g、甘草10g。2、制备方法:I)白芍、延胡索、厚朴、枳壳、柴胡、陈皮、川楝子、黄芩和甘草混合后,加8倍量水,回流提取2h,共提取3次,滤过,合并滤液,待滤液冷却至65°C,采取减压浓缩药液,浓缩液冷却至室温测定相对密度为1.10,离心,即得水提物,备用;
2)将茵陈蒿和大黄加约8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2h,共提取3次,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合并滤液,待滤液冷却至50°C,采取减压浓缩药液,浓缩液冷却至35°C测定相对密度为1.05,离心、即得醇提物,备用;3)合并步骤I)和步骤2)的提取液,待降至室温,再次减压浓缩,至室温时相对密度为1.20的浸膏,利用高速离心,制备成膏粉30g,备用;4)步骤3)所述膏粉30g与糖精钠适量混合,混合物用聚维酮异丙醇液制粒,干燥,整粒,分级即得,分成1000袋颗粒剂。实施例5:中药组合物1、中药原料:茵陈蒿30g、大黄15g、白芍10g、延胡索10g、厚朴10g、枳壳10g、柴胡15g、陈皮10g、川楝子15g、黄芩10g、甘草10g。2、制备方法:I)白芍、延胡索、厚朴、枳壳、柴胡、陈皮、川楝子、黄芩和甘草混合后,加16倍量水,回流提取1.5h,共提取2次,滤过,合并滤液,待滤液冷却至65°C,采取减压浓缩药液,浓缩液冷却至室温测定相对密度为1.13,即得水提物,备用;2)将茵陈蒿和大黄加约12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h,共提取2次,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合并滤液,待滤液冷却至50°C,采取减压浓缩药液,浓缩液冷却至35°C测定相对密度为1.10,即得醇提物,备用;3)合并步骤I)和步骤2)的提取液,待降至室温,再次减压浓缩,至室温时相对密度为1.20的浸膏,制备成膏粉,备用;4)步骤3)所述膏粉30g与1%胭脂红乳糖15克置研钵中研合均匀,再按等量递加混合法逐渐加入所需要的乳糖,充分研合,待全部色泽均匀即得,1000份散剂。对比例:中药组合物参考CN200910142119.1的组成,具体为:1、原料:茵陈30份、黄芩9份、枳壳9份、柴胡9份、郁金9份、厚朴9份、大黄9份、白芍9份、苍术9份、金钱草15份、木香3份。2、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验例:临床疗效1、病例选择:临床志愿者选择均经确诊为慢性胆囊炎患者,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和疗效评定如下,
1.1西医诊断全部病例诊断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进行。I)持续右上腹钝痛或不适感,或伴有右胛区疼痛。2)有恶心、叹气、泛酸、腹胀和胃部灼热等消化不良症状,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3)病程长,病程经过有急性发作和缓解交替的特点。4)胆囊区有轻度压痛或扣击痛。5) B超可见胆囊壁毛糙增厚,胆囊缩小或变形,或可见胆囊结石。6)胆囊造影可见胆囊缩小或变形,胆囊收缩功能不良,或胆囊显影淡薄,或可见胆
囊结石。凡具各5、6两项中之一,加上1-4项中之二项者,即可诊断。
1.2B超诊断标准第一阶段:胆囊形状、大小和囊腔无明显异常,或胆囊壁稍增厚,,或胆囊内有结
O第二阶段:胆囊肿大,囊壁增厚> 0.3cm,轻者仅表现囊壁回声增宽,较重时,其间出现弱回声层。第三阶段:增殖型的胆囊壁显著增厚,可达1.5cm,呈中等或较弱的回声,黏膜腔显著缩小,黏膜表面较完整。萎缩型的胆囊缩小,囊腔变窄,其内可充满结石而表现为“WES征”。1.3中医辨证肝气郁结型:右胁痛以胀痛为主,走窜不定,疼痛每因情志而增加,胸闷气短,纳呆食少,嗳气频作,舌苔黄,脉弦细。气滞血淤型:胁痛以刺痛为主,疼痛有定处,或痛引肩背,入夜更甚,恶心,嗳气,纳差,舌紫暗,脉沉涩。肝胆湿热型:胁肋疼痛,痞满,口苦、恶心呕吐,倦怠,目赤身黄、尿赤便干,舌苔黄腻,脉弦数。肝阴不足型:上腹部隐痛,腹胀,纳呆,面色萎黄,呃逆,口苦,心中烦热,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细弱而数。1.4症状计分方法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含有以下中药:茵陈蒿、大黄、白芍、延胡索、厚朴、枳壳、柴胡、陈皮、川楝子、黄芩、甘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含有以下重量份的中药:茵陈蒿20-30份、大黄10-15份、白芍10-15份、延胡索10-15份、厚朴10-20份、枳壳10-20份、柴胡10-20份、陈皮10-20份、川楝子10-20份、黄芩10-15份、甘草10-1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含有以下重量份的中药:茵陈蒿25-30份、大黄14-15份、白苟10-12份、延胡索10-15份、厚朴10-15份、枳壳10-18份、柴胡10-15份、陈皮10-15份、川楝子10-15份、黄芩10-16份、甘草10-1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含有以下重量份的中药:茵陈蒿28-30份、大黄14-15份、白芍10-11份、延胡索14-15份、厚朴10-13份、枳壳12-15份、柴胡10-12份、陈皮10-12份、川楝子10-12份、黄芩15-16份、甘草13-15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含有以下重量份的中药:茵陈蒿30份、大黄15份、白芍10份、延胡索15份、厚朴10份、枳壳15份、柴胡10份、陈皮10份、川楝子10份、黄芩15份、甘草15份。
6.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白芍、延胡索、厚朴、枳壳、柴胡、陈皮、川楝子、黄芩和甘草水提,茵陈蒿、大黄醇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配比称取各成分,备用; 2)白芍、延胡索、厚朴、枳壳、柴胡、陈皮、川楝子、黄芩和甘草用水回流提取2-3次,每次加上述九味中药总重量8- 16倍量的水,提取时间为l_3h,合并提取液,滤过,浓缩至室温测定相对密度为1.10-1.15,得到水提物,备用; 3)将茵陈蒿和大黄用60-85%乙醇回流提取2-3次,每次用两味中药总重量8-12倍量的乙醇,提取时间为l_3h,合并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浓缩液至35°C测定相对密度为1.05-1.10,得到醇提物,备用; 4)合并步骤3)所述的醇提物和步骤2)所述的水提物,浓缩药液至室温下相对密度为1.15-1.25,干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配比称取各成分,备用; 2)白芍、延胡索、厚朴、枳壳、柴胡、陈皮、川楝子、黄芩和甘草用水回流提取2-3次,每次加上述九味中药总重量10-16倍量的水,提取时间为1.5-3h,合并提取液,滤过,浓缩至室温测定相对密度为1.10-1.15,得到水提物,备用; 3)将茵陈蒿和大黄用70-85%乙醇回流提取2-3次,每次用两味中药总重量10-12倍量的乙醇,提取时间为2-3h,合并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浓缩液至350C测定相对密度为1.05-1.10,得到醇提物,备用; 4)合并步骤3)所述的醇提物和步骤2)所述的水提物,浓缩药液至室温下相对密度为1.20,干燥。
9.含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由中药组合物单独制成或由中药组合物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组成。
10.权利 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慢性胆囊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含有以下中药茵陈蒿、大黄、白芍、延胡索、厚朴、枳壳、柴胡、陈皮、川楝子、黄芩、甘草。临床试验显示,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在慢性胆囊炎方面疗效确切,且优于现有技术。
文档编号A61K36/9066GK103110884SQ20121057945
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7日
发明者陈友清 申请人:蚌埠丰原涂山制药有限公司
产品知识
行业新闻
- 专利名称:一种小儿热速清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中药制药领域,更具体是涉及一种小儿热速清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 原制剂小儿热速清口服液用于小儿外感高热,头痛,咽喉肿痛,鼻塞,流涕,咳嗽,大便干结,疗效较好,深受广大患者的
- 专利名称:一组痈疮托毒药物组合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ー组痈疮托毒药物组合。主要由下列药物组成黄芪、金银花、连翘、穿山甲炎、川;、当归、皂角刺、甘草、白芷。ニ、技术背景功效益气养血、托毒溃 脓、清热解毒。主治气血不足、痈疮脓成难溃证。
- 专利名称:阴道粘膜消毒杀菌制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阴道消毒杀菌系列制剂,具体讲涉及西地碘妇科用药。背景技术:碘作为消毒杀菌剂广泛应用于消毒已逾一个世纪。碘堪称高效低毒杀菌剂,它不仅对各种细菌,对需氧菌和厌氧菌都有杀灭作用,不仅如此
- 一种预充式注射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充式注射器,由推送装置组件和药水瓶组件组成,其中,药水瓶组件的瓶体设计为筒状或角柱状结构以容纳注射液,其一端设置有鲁尔接头和旋帽,并经封盖实现对注射液的密封,鲁尔接头可以和注射针快
- 专利名称: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阑尾炎的中药,特别是一种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中药。背景技术:阑尾炎及其并发症,是发生于肠的痈肿,故称之为肠痈。临床表现以转移性右下腹天 枢穴附近持续性疼痛和右下腹拒按为主要特征
- 一种厨房站板刀具两用消毒箱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厨房砧板刀具两用消毒箱,包括刀架、控制器、砧板、砧板架、箱体,所述刀架和砧板架分左右区又空间相连,所述控制器连接于箱体内部的上方右角处,所述砧板位于箱体的右下方,所述砧板架
- 专利名称:治疗寒热错杂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药物组合物及制法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药物组合物,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基于寒热错杂证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背景技术: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
- 专利名称:对于和涉及(s)-去甲氟苯氧丙胺的改进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新的结晶型的(S)-去甲氟苯氧丙胺盐酸化物。在过去十年间,对于在单胺的吸收与多种疾病和病情之间的关系已有了认识和研究。例如氟苯氧丙胺(d1-N-甲基-3-[4-
- 便携全护脊型软式担架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全护脊型软式担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携全护脊型软式担架,由担架主体、头枕和颈枕组成,所述头枕和颈枕分别位于担架主体正面的一侧,所述担架主体的背面设有颈部托板
- 专利名称:医用儿科听诊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的说是一种医院儿科专用的听诊器。 背景技术:在医院的诊断治疗中,听诊器是经常用到的诊断工具,用于了解病人每分钟心跳次数、每分钟异常次数、心跳频率、呼吸、肠鸣音等,从
- 专利名称:含铁制剂的生物等效性试验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基于将制剂样品中的铁(III)还原为铁(II)的动力学来评价铁补充剂制剂、特别是铁-碳水化合物络合物中铁的生物等效性的快速方法。本发明还涉及质量控制方法和相关的试剂盒。背景技术
- 专利名称:淋巴结核丸及其制法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一种治疗淋巴结核的中成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淋巴结核丸及其制法。西药治疗淋巴结核通常采用雷米封、利复平或P.S等片剂,这类药物虽有杀灭结核杆菌的作用,但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副作用,长期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中药的制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高血压,西医称高血压病,中医则将高血压大致分为三种类型:肝阳上亢、肝肾阴虚、气血两虚。现有技术治疗高血压疾病的
- 并联式踝关节康复机器人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并联式踝关节康复机器人,由框架、紧定螺钉、固定套座、第一连接螺钉、调节梁、虎克铰、气缸、第一球面副、运动平台、第二球面副、底部支撑座以及第二连接螺钉构成。运动平台通过结构相同并且均布安装的三条运动
- 可微量之注射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可微量之注射装置,基本由动作腔体、电器容室、手把及注射器所组成,其中,动作腔体设有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内置有套筒及滑套,而滑套内部设有螺旋牙,可供第一腔体内延伸杆体之顶端推板螺入,注射器支注液
- 一种内置冲洗滴注管的封闭创面敷料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置冲洗滴注管的封闭创面敷料装置,该敷料装置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二敷料层和第一敷料层,多个内置冲洗滴注管,总管,负压引流管和外置冲洗滴注管;制备第二敷料层的材料的孔径
- 专利名称:微生物萃取天然玉米黄素成份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健康食品、食物添加剂、化妆保养品及药品等领域,涉及一种萃取自 于黄杆菌科(Flavobacteriaceae)的海洋菌,具体涉及一种萃取自黄杆菌科的Olleya maril
- 输液专用固定夹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液专用固定夹,包括固定环和固定架;该固定环中部为一个套在输液架竖杆上的环状套筒,在套筒上开有一个具有螺纹的通孔,有一个旋紧定位的螺钉置入其中;在套筒上、下端的外围,套有上、下轴承,在
- Ct高压注射压力检测报警装置及ct高压注射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CT高压注射压力检测报警装置及CT高压注射装置,其中,检测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第一微控制器及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压力传感器可穿戴于病人手臂用于检测注射位置压
- 一种屏蔽医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复合铅罐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屏蔽医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复合铅罐,包括罐体及罐盖,所述罐体及罐盖为内外表面均包裹有工程塑料层的铅罐,其罐体为厚壁开口可容纳一只针管的桶状体,工程塑料层在台阶处设有外螺
- 一种中药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药加工设备,包括煎煮装置和过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煎煮装置包括煎煮容器,在煎煮容器的底部设有电加热器,在煎煮容器的顶部设有容器盖,在煎煮容器的内壁上设有承挡圈,在煎煮容器里设有网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