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最新文章
- 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 坐姿矫正椅的制作方法
- 一种具有降血糖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 复合线材的制作方法
- 治疗高血压的汤药的制作方法
- 用于分割磁共振心脏图像中左心室的变化的方法
- 一种用于调理亚健康状态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 睡眠保健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 一种从赤小豆中提取总黄酮的方法
- 一种治疗喘症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 中药外伤复皮膏的制作方法
- 治疗水肿的土茯苓中药汤剂及制备方法
- 用吸入地纽福索治疗囊性纤维化的方法
- 一种新型的消毒柜的制作方法
- 一种汗蒸桑拿房的负离子能量隔层装置制造方法
- 一种创意闹钟的制作方法
- 组织工程支架用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口腔观察镜的制作方法
- 治疗结节型痤疮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三环酰胺类用于抑制g-蛋白功能及治疗增生疾病的制作方法
一种医用贴片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一种医用贴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材领域,更具体地,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封闭医用容器开口或伤口的医用贴片,该医用贴片用于防止伤口感染,或容器、药品污染。
背景技术:
受试者在进行注射和采血后,其皮肤表面会留下针眼式创口,为了止血并且避免感染,通常需要采用医用棉签按压或贴片封闭。另外,医务人员在向输液瓶加药后,瓶塞处会留下针眼,为避免污染物由针眼进入污染药品,通常需要将针眼用贴片或胶条封闭。在许多医疗过程或者医学试验中,容器的开口或患者表皮的其它微小创伤也需要用贴片暂时封闭,以利于后续操作和避免污染。传统的医用贴片为带有粘性成分的聚氯乙烯塑料薄膜,聚氯乙烯难以降解,不利于环保。此外,聚氯乙烯塑料薄膜较硬,难以与人体或容器表面很好地粘附并保持密闭,也不利于工业化批量生产,而且其透气性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为克服现有的医用贴片存在的上述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能够工业化生产的柔软、透气且可生物降解的医用贴片及用于提供该医用贴片的出片机。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医用贴片,包括位于同一侧的表面层、离型层和吸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层位于粘合区,并且在粘合区内布置吸收层,吸收层与粘合区之间布置离型层;所述表面层为纸质表面层。所述医用贴片还包括防粘提手,防粘提手位于表面层上与吸收层和离型层相对的位置。所述吸收层用来吸附针眼或伤口处出现的少量血液或消毒剂以及残留于容器开口处的内容物,吸收层包含止血或消毒的药物成分。所述吸收层为无纺布吸收层。所述离型层为HDPE膜、离型膜硅油主剂或者添加剂,吸收层经由离型层贴附于表面层。所述表面层的具有粘合区的一侧还包括非粘合区,所述非粘合区位于所述表面层的至少一端。所述离型层与吸收层的表面积相等。医用贴片有序地、间隔地粘附于基底层上,置于自动或半自动出片装置中使用。相对于传统的医用贴片,本申请的医用贴片通过增加离型层,将吸收层依附在表面层上。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开始时将吸收层、离型层和表面层一起压制,形成粘紧成一体的片状基材。片状基材经切割后形成所需形状的医用贴片,再将多余的离型层和吸收层与表面层剥离。离型层既能够保证吸收层和表面层粘结在一起,又能轻便地从表面层上将吸收层和离型层剥离,而不扯坏表面层,易于回收和降解处理;易于粘附到人体表面或容器开口处,透气性好。
图1为本申请的医用贴片的俯视图;图2为本申请的医用贴片的侧视图;图3为本申请的粘附贴片的基底层俯视图;图4为本申请的粘附贴片的基底层侧视图;图5为本申请的绕片环上的基底层的附视图;图6为本申请的用于提供医用贴片的自动出片机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医用贴片及用于提供该医用贴片的出片机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为根据本申请的医用贴片的俯视图;图2为本申请的医用贴片的侧视图。如图1和2所示,其中,所示的贴片包括表面层1、离型层2、吸收层3、防粘提手4。表面层1、 离型层2、吸收层3、防粘提手4位于贴片的一侧,表面层1位于粘合区,并且在粘合区内布置吸收层3,吸收层3与粘合区之间布置离型层2,离型层2也位于粘合区内。相对于吸收层3和离型层2,在表面层1的同一侧布置防粘提手4。在上述医用贴片中,所述吸收层3是用来吸附针眼或伤口处可能出现的少量血液或消毒剂以及残留于容器开口处的内容物,也可以在其中加入止血或消毒的药物成分。所述吸收层3优选为无纺布吸收层。所述离型层2可以为HDPE膜、离型膜硅油主剂(道康宁7458)、添加剂(道康宁 7210)。离型层是吸收层贴附于表面层的媒介。所述表面层1粘贴在针眼、伤口或容器开口周围,使吸收层3能够长时间地封闭针目艮、伤口或容器。优选地,所述表面层1为纸质表面层。使用者只需将吸收层对准目标位置, 轻轻将表面层1按压到身体表面或容器开口处。更优选地,所述表面层1的具有粘合区5的一侧还包括非粘合区4,所述非粘合区 4位于所述表面层1的至少一端。非粘合区4用于作为防粘提手,便于医务人员取用贴片。 进一步,所述离型层(2)与吸收层(3)的表面积相等。图3为本申请的粘附贴片的基底层的俯视图;图4为本申请的粘附贴片的基底层的侧视图。如图3和4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提供医用贴片的产品,所述产品包括基底层6以及布置在之上的所述医用贴片。优选地,所述产品包括基底层6以及多个间隔布置在之上的所述医用贴片。为了便于医务人员连续、便捷地使用本申请的医用贴片,可以将医用贴片有序地、间隔地粘附于基底层上,置于自动或半自动出片装置中使用。图5为本申请的绕片环上的基底层的附视图,如图5所示,贴片2布置在基底层3 上,通过绕片环1封转在一起。图6为本申请的用于提供医用贴片的自动出片机的侧视图。 其中,包括纸盒1、粘附贴片的基底层2、贴片3、电机轴4和轴套5。医用贴片自动出片机工作原理和结构将附有贴片的基底层盘绕在绕片环上,如图5所示。环状的基底层放置在方纸盒1内,基底层绕过带锐角的片舌固定在电机的轴套上。当电机转动时基底层在轴套上卷绕,把基底层从纸盒内缓缓拉出,当基底层上的贴片经过片舌时,贴片与基底层在锐角处分离,这时电机停转,贴片停留在出片口待医务人员拿取。取走一片出片机自动再出一片。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一种医用贴片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离型层与吸收层以宽带状用医用热溶胶复合为一体;使用同样面积的表面层和基底层将复合后的离型层与吸收层裹覆在一起;把多余的表 面层、吸收层和离型层剥离,成形的贴片分行排列在宽状的基底层上;将宽状的基带切割成带状的基底层。经试验检测,本申请的离型层与表面层的耦合力在100-150克之间,表面层与基底层的耦合力在5-20克之间。这样,在生产过程中,片状基材经切割后形成需要形状的医用贴片,再将多余的离型层和吸收层与表面层剥离。离型层既能够保证吸收层和表面层粘结在一起,又能轻便地从表面层上将吸收层和离型层剥离,而不扯坏表面层。
权利要求1.一种医用贴片,包括位于同一侧的表面层、离型层和吸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层位于粘合区,并且在粘合区内布置吸收层,吸收层与粘合区之间布置离型层;所述表面层为纸质表面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贴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粘提手,防粘提手位于表面层上与吸收层和离型层相对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层用来吸附针眼或伤口处出现的少量血液或消毒剂以及残留于容器开口处的内容物,吸收层包含止血或消毒的药物成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层为无纺布吸收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层为HDPE膜、离型膜硅油主剂或者添加剂,吸收层经由离型层贴附于表面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层的具有粘合区的一侧还包括非粘合区,所述非粘合区位于所述表面层的至少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层与吸收层的表面积相等。
专利摘要本申请提供一种医用贴片,该医用贴片包括位于同一侧的表面层、离型层和吸收层,所述表面层位于粘合区,并且在粘合区内布置吸收层,吸收层与粘合区之间布置离型层。离型层能够保证吸收层和表面层粘结在一起,又能轻便地从表面层上将吸收层和离型层剥离,而不扯坏表面层。表面层为纸质表面层,易于回收和降解处理,易于粘附到人体表面或容器开口处,透气性好。
文档编号A61M35/00GK202154795SQ201120037190
公开日2012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12日
发明者孙利军 申请人:孙利军
产品知识
行业新闻
- 专利名称:抗齿垢口腔用配方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抗齿垢口腔用配方。特别是关于用于牙齿的配方,这样的配方希望能有效地抑制会导致齿龈炎发生的齿垢的形成。生产和销售的牙膏和漱口剂中的处方成分除主要是清洁牙齿和出气爽口外,还要能增进牙齿健康
- 一种软包装安瓿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软包装安瓿,包括瓶体、瓶颈及瓶盖,所述瓶盖由环壁、顶板以及堵头组成,所述堵头固定于所述顶板中央且与所述抽药口相匹配,所述环壁与所述瓶颈的瓶口外壁紧密配合,所述瓶颈内部设有导流机构和抽药
- 专利名称:医学美容手术切削皮肤用的新型砂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医学美容手术切削皮肤用的新型砂轮。背景技术:一般医学美容切削皮肤的砂轮的磨料颗粒分天然磨料和人造磨料两种,常用的天然磨料有刚玉、金钢砂。这些个颗
- 骨科用剥离刀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领域,尤其涉及骨科用剥离刀。其包括剥离刀和手柄,所述剥离刀包括圆弧形刀头和螺旋形刀柄,所述圆弧形刀头固定在所述螺旋形刀柄前端,所述圆弧形刀头中部向内凹陷,所述螺旋形刀柄中部外径大于两端
- 专利名称:氟化三唑类在治疗疼痛和情感性或注意力障碍中的用途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氟化三唑类的新药物用途。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通式I的化合物的新药物用途 其中Ph是可以另外被1个或2个选自氟和氯的卤原子所取代的o-氟化苯基;R1是氢
- 专利名称::多层口溶型片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口溶型片剂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术语“口溶型片剂”意思是指一种片剂,在口中无需咀嚼,接触唾液就能在60秒之内(优选的是小于40秒)崩解或溶化,形成易于吞咽的微粒悬浮液。崩
- 专利名称:一种浴盐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液体清洗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浴盐。背景技术:目前,随着洗浴产品的不断增加,选择适合一种自己肤质的产品尤为重要,浴盐在洗浴用品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从而受到了人们的青睐,而有些产品不能有效的对皮肤
- 一种负压治疗设备集成平台及负压伤口治疗系统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负压治疗设备集成平台,包括基底,所述基底开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容置负压治疗设备的容置空间。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首先,本实用新型的负压治疗
- 专利名称: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阑尾炎的中药,特别是一种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中药。背景技术:阑尾炎及其并发症,是发生于肠的痈肿,故称之为肠痈。临床表现以转移性右下腹天 枢穴附近持续性疼痛和右下腹拒按为主要特征
- 专利名称:防冻疮蛇油擦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治疗皮肤病的药物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防冻疮蛇油擦剂。 背景技术:蛇类的历史应用是明代药师李时珍于公元1800年前后才开始临床研究的,并已成立造册留芳后世。主要原料及药理说明1.蛇油、蛇脱
- 专利名称:治疗鼻窦炎的中草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来源于植物的混制品,更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鼻窦炎的中草药组合物。背景技术:鼻窦炎一症,在祖国医学中属五官科鼻病的范畴,该病在临床中为常见。一般单纯性鼻窦炎基本不影响工作,但一经伴发其他病
- 专利名称:沙棘籽油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沙棘籽油的新用途,确切的说是沙棘籽油在预防和或治疗抑郁症药物或保健食品中的应用。背景技术:抑郁症是ー种常见的情感性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地情緒低落,
- 便携全护脊型软式担架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全护脊型软式担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携全护脊型软式担架,由担架主体、头枕和颈枕组成,所述头枕和颈枕分别位于担架主体正面的一侧,所述担架主体的背面设有颈部托板
- 专利名称:电控输液架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电控输液架。背景技术: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输液架主要由底座、支杆和挂钩构成,在给病人 进行输液时,将输液瓶挂在挂钩上即可,由于这种输液架相对比较固定,挂钩
- 一种带双管路精密过滤器的一次性输液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双管路精密过滤器的一次性输液器,该产品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插瓶塑针套帽(1)、插瓶塑针(2)、第一段输液管(3)、第一水止阀(4)、滴斗(5)、流量调节器(
- 专利名称::黄连总生物碱降血脂复方制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植物提取物复方,具体涉及一种预防和治疗高血脂的中药提取物复方制剂。《眾玟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心血管类疾病发生率越来越高。心血管疾病是二十一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
- 专利名称:颈椎形冰枕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辅助器械,尤其是一种冰枕头。 背景技术:发热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常常经过物理降温将能达到降温目的。目前临床使用的冰袋由于冰融化后能冰水将从袋口流出,往往弄湿床单位,给病人造成不适,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外洗液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外洗液。背景技术:痤疮是一种多发于青春期男女的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主要发生于青年男女的面部及胸背部,形成粉刺、丘疹、脓疱、结节
- 一种温度传感装置及医疗设备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温度传感装置,包括相串联的恒流源电路和温度传感电路,所述温度传感电路包括热敏电阻、参考电阻和模拟开关,所述热敏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模拟开关的电流通道Y2,所述热敏电阻的第二
- 专利名称:感冒贴膏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药膏,特别是一种治疗感冒的药膏。感冒是一种常见病,目前的治疗方法一般以打针吃药为主,治疗不方便,而且时间长。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贴治疗感冒的药膏,其使用方便,无副作用。本发明是这样实现
- 专利名称:一种利用玉溪天仙藤治疗肾病综合症的中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药配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玉溪天仙藤治疗肾病综合症的中药。背景技术:肾病综合征是常见的一种肾脏疾病。肾病综合征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浮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