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盈VI

油压机,油压机厂家

全国产品销售热线

15588247377

产品分类

您的当前位置:行业新闻>>有助于用户进行重组的组件的制作方法

有助于用户进行重组的组件的制作方法

发布时间:2025-04-24

专利名称:有助于用户进行重组的组件的制作方法
有助于用户进行重组的组件背景技术
本公开主要涉及重组组件。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用于重组冻干药物的药物重组组件。
某些药物以冻干形式提供。冻干药物必须与水混合以将该药物重组为适于向患者注射的形式。具体地,与药物接触的所有部件都必须被消毒以避免传染的可能性。
对于需要在家庭环境中对自己或其它家庭成员进行注射的人来说,该重组过程存在难度。该一般过程需要对药瓶、稀释容器和转移注射器进行精确、连续的操作,该操作必须利用针来刺穿瓶塞。该过程应当在具备良好的无菌练习的情况下完成。
此外,许多冻干药物被放置在内部相对于大气压具有负压的瓶中。该负压有助于重组,因为其补偿被注入瓶内以用于重组的稀释剂的容积。如果在注入稀释剂之前允许空气进入瓶的内部,这可能使得重组过程对于患者或医护人员来说更加困难。
因此,重组在确保产品的无菌性和向患者或医护人员提供易用性方面存在挑战。冻干药物常常十分昂贵,为了避免产品浪费,使机械错误和用户错误最小化是最重要的。具体地,希望使用户与重组组件的互动保持最少并使重组过程中的步骤数最少。此外,还希望避免稀释剂或药物容器的非故意或故意干预和重组组件的重新使用。此外,还希望最小化或消除用户在用户互动期间不利地影响重组过程的能力。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重组组件,该重组组件特别用于重组冻干药物以供患者使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重组组件包括壳体,壳体包括上部套管和下部套管。壳体限定大致管形通道并具有限定用户友好构造的外表面。转移套件设置在壳体内并位于下部套管和上部套管之间。转移套件包括一对相反的尖刺,这对尖刺形成具有上端和下端的流体流道的一部分。
通常包括稀释剂的第一容器设置在上部套管内并位于通道内并与流道的上端相邻。第一容器包括为第一容器的内容物提供无菌屏障的第一密封盖。第一容器设置有面向下方的第一密封盖。第二容器设置在下部套管内并位于通道内并与流道的下端相邻。第二容器包括为第二容器的内容物提供无菌屏障的第二密封盖。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容器包含的内容物由第二密封盖密封在真空下。第二容器设置有向上面朝第一密封盖的第二密封盖。上部套管与第一容器接合以防止从组件移除第一容器。
触发机构与第二容 器相邻,并接合至第二容器,并设置在壳体的下部套管内并位于通道内。触发机构位于壳体内以使第二容器处于停留位置上,并防止第二容器相对于转移套件运动,直至在第一容器与流道的上端之间建立流体联通。触发机构还被构造为防止从组件中移除第二容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向第一容器施加第一预定力时,流道上端处的尖刺刺穿第一密封盖。第一预定力可被施加至第一容器的与第一密封盖相反的端部。该力可由以竖直方向握持壳体的用户通过使第二容器的下端抵靠表面并向下推动第一容器来施加。在流道上端处的尖刺刺穿第一容器的第一密封盖之后,容纳第一密封盖的第一容器的边缘的外周被构造为与触发机构接合。
接合的触发机构允许第二容器随后相对于转移套件轴向运动。当施加第二预定力且触发机构被第一容器接合时,流道下端处的尖刺刺穿第二密封盖。当第二密封盖被刺穿时,可接近第二容器的真空。第二预定力可通过保持第二瓶的底部与表面之间的接触并向第一容器持续施加向下的力来施加。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容器装有液体,并且第二容器装有冻干的产品。当第一容器的第一盖被流道上端处的尖刺刺穿且第二容器的第二密封盖随后被流道下端处的尖刺刺穿时,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通过转移套件的流道流体联通。由于第二容器的真空,在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彼此达到流体联通之后,第一容器的液体通过流体路径被吸入第二容器。
因此,来自第一容器的流体被吸入第二容器以允许与该容器中的药物混合,并且除了将组件以竖直方向的方式放置在表面上并随后推动组件的顶部之外不需要用户的复杂互动。随后可轻轻摇动重组组件以将第二容器的冻干产品与来自第一容器的液体混合以形成重组的产品。
转移套件壳体包括口并形成获取路径,以当第二尖刺刺穿第二密封盖时在该口与第二尖刺的暴露给第二容器的内部的部分之间提供流体联通。该口设置在转移套件壳体上并基本垂直于流道延伸并穿过该壳体到达壳体外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口与具有阀或口密封件的获取路径分离。在形成重组的产品之后,患者或医护人员通过打开阀或移除口密封件,且在不使 用针头的情况下穿过获取路径将重组的产品抽入注射器而穿过该口获取液体。
附加特征和优点在文中被描述,并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和附图而变得显而易见。


图1是重组组件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2是图1的重组组件的分解图,示出了本公开的触发机构的一个实施方式;
图3是图1的重组组件的第一种构造的剖视图4是图1的重组组件的第二种构造的剖视图5是图1的重组组件的第三种构造的剖视图6是本公开的转移套件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剖视图7是沿图6的线VI1-VII截取的图6的转移套件的剖视图。
图8是图1的触发机构的剖视图,示出使用重组组件的第一阶段;
图9是图1的触发机构的示意图,示出使用重组组件的第二阶段;
图10是图1的触发机构的示意图,示出使用重组组件的第三阶段;
图11是图1的触发机构的示意图,示出使用重组组件的最后阶段;
图12是本组件的触发机构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13是处于未接合构造下的本公开的重组组件的容纳套管和触发机构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14是处于部分接合构造下的图13的重组组件的容纳套管和触发机构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15是处于完全接合构造下的图13的重组组件的容纳套管和触发机构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16是沿图13的剖面线XV1-XVI截取的图13的俯视图17是沿图14的剖面线XVI1-XVII截取的图14的俯视图18是沿图15的剖面线XVII1-XVIII截取的图15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提供特别用于使冻干药物重组的重组组件。虽然文中主要参照冻干药物的重组来描述该组件,但显而易见的是,该组件可用于使其他材料重组。
现在参照附图并具体参照图1和2,重组组件10被示出。组件10包括壳体12。壳体12保持对齐并限制内部部件的运动。壳体12包括第一套管或下部套管20和第二套管或上部套管30并限定大致圆柱形内部通道11,并且第二容器80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第一或下部套管20和通道11中。在储存和运输期间壳体12可通过包装而被包围。
转移套件40 (图2)设置在壳体12内,并固定在容器70和80之间。转移套件40相对于第一套管20和第二套管30锁定地接合和固定。在激活组件10时,转移套件40提供一种机构,该机构以有效且无菌的方式将位于第二套管30中的第一容器70的内容物转移至位于组件10的底部套管20中的第二容器80内并向用户提供重组的药物机构。
套管20和30由合适的可模制和可消毒塑料诸如ABS、PC或亚克力制成。容器70、80可由用于保持物质的任何合适的医疗等级的材料(诸如玻璃或塑料)和弹性塞子组成。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容器70容纳消毒水,容器80容纳冻干药物。组件10提供两级重组方法,该方法用于将水73添加至冻干药物81以使该药物重组,并将重组的药物抽入注射器。组件10提供用于实现重组目的的无菌机构、使用户犯错的机会最小化、并减少浪费冻干药物81的可能性。
应理解,套管20和30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围绕套管20、30径向间隔的多个窗口。应理解,通过包含多个窗口,内部零件和部件更容易消毒。如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在不同实施方式中,通过过氧化氢蒸汽对各种部件进行消毒,但也可以考虑其他气体消毒剂,诸如环氧乙烷。
还参照图3,转移套件40包括上部尖刺壳体和下部尖刺壳体。上部尖刺52形成上部尖刺壳体的一部分,并优选地与上部尖刺壳体成为一体。下部尖刺62形成下部尖刺壳体的一部分,并优选地与下部尖刺壳体成为一体。下部尖刺62和上部尖刺52中的每一个均限定流道42以芽过尖刺。尖刺壳体、上部尖刺52和下部尖刺62可由聚合材料制成。转移套件40还包括套住上部尖刺52的至少一部分和流道42的上端42a的上部护套54,以及套住下部尖刺62的至少一部分和流道42的下端42b的下部护套64 (如图8所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部护套54和下部护套64由弹性材料制成以确保流道42的无菌性。下部护套64还提供屏障以防流 体从流道42泄漏至容器80上。应理解,护套54和64分别从上部和下部尖刺52和62的尖端朝着转移套件40的尖刺底部延伸。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护套54、64不从尖刺52、62中的每一个的尖端完全延伸至尖刺底部,而是仅沿着尖刺部分延伸并将尖刺的一部分暴露给环境。应理解,如下面进一步讨论,较小的护套54、64导致较少的弹性材料,在激活重组设备时,较少的弹性材料将被推至一旁。通过使用较少材料,干扰被最小化,但流道依然免受外部环境影响并将在从包装中移除组件10之后维持无菌性。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尖刺52和62的长度稍微减小,以在激活之前避免护套54、64与瓶70和80之间的任何接触。在护套与瓶之间保持间隙有助于无菌化。
如图1至3所示,第一容器70设置在上部护套54和尖刺52的上端附近,并至少部分地设置在由第二套管30形成的通道11内。容器70的上表面71设置在第二套管的上边缘31之上一定距离处,选择该距离提供容器70相对于套管30的运动,该运动足以提供容器与上部尖刺52的接合(如下所述),同时依然保持上表面71与边缘31齐平或稍微高于边缘31。
第一容器70通过第二套管30的壁部分地保持在适当位置。弹性垫圈72,或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的半刚性热塑性垫片(未示出)固定在第一容器70与上部套管30之间。第一容器70包括密封盖76,密封盖可以是标准的橡胶瓶塞。密封盖76可被上部尖刺52的端部或尖端刺破。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垫圈72被形成为弹性O形环,弹性O形环在第一容器70与上部套管30之间提供摩擦接触。在一个实施方式中,O形环或垫圈72涂覆有润滑涂层以允许第一容器70在减小的摩擦阻力下相对于上部套管30运动。垫圈72在较宽的瓶直径范围上提供最佳且恒定的摩擦阻力,该瓶直径范围通常在Imm范围内变化。
第二容器80设置在下部护套64和尖刺62的下端附近,并至少部分地位于由下部套管20形成的通道11的一部分内。下表面81设置在下部套管的下边缘21之下一定距离处,选择该距离以提供容器80相对于套管20的运动,该运动足以提供容器与下部尖刺62的接合(如下所述),同时依然保持下表面81与边缘21齐平或稍微低于边缘21。
第二容器80由弹性垫圈82部分保持在适当位置。第二容器80包括密封盖86,密封盖可以是橡胶瓶塞,并且可被下部尖刺62的端部或尖端刺破。密封盖86提供与容器的密封以保持容器内的真空并帮助药物的重组(如下所述)。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垫圈82被形成为弹性O形环,弹性O形环在第二容器80与下部套管20之间提供摩擦接触。在一个实施方式中,O形环或垫圈82涂覆有润滑涂层以允许第二容器80在减小的摩擦阻力下相对于上部套管20运动。垫圈82在较宽的瓶直径范围上提供最佳且恒定的摩擦阻力,该瓶直径范围通常在Imm范围内变化。
重组组件10包括流体路径或通道,以提供从第一容器70到第二容器80以及从第二容器80到转移套件40的抽吸口 66 (图6)的流体联通,抽吸口 66大致以垂直于尖刺的方向延伸以供用户获取。抽吸口 66附接至转移套件40的下部尖刺壳体,如图2所示。抽吸口 66从下部尖刺壳体径向向外延伸,并延伸穿过壳体12的下部套管20和上部套管30的壁的一部分。应理解,在不同实施方式中,抽吸口盖69密封抽吸口并且由娃构成,娃不受由该系统的过氧化氢消毒导致的任何劣化的影响。
参照图3至5,重组组件10可工作在初始未激活或待机构造(如图3所示)、部分激活构造(如图4所示)、以及完全激活构造(如图5所示)下。第一容器70可相对于第二容器80或朝着第二容器80向下或轴向运动。
参照图3,在初始未激活或待机构造 下,第一容器70的密封盖76是完整的,第二容器80的密封盖86是完整的以向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70、80中的每一个的内部提供屏障。上部护套54和下部护套64中的每一个也是完整的以保持流道42的无菌性。应理解,在待机或未激活位置上,上部尖刺52的至少一部分还未刺穿第一容器70的密封盖76或破坏由上部护套54维持的无菌屏障。此外,在待机或未激活位置上,下部尖刺62的至少一部分还未刺穿第二容器80的密封盖86或破坏由下部护套64维持的无菌屏障。如图3所示,第一容器70和第二容器80均处于待机或未激活状态。
在激活之前,用户握持组件10并将该组件放置在竖直方向的位置上并使第二容器80的下表面81停留在平坦表面上。具体参照图4,在部分激活的构造中,手动的按压力沿朝着第二容器80的向下方向被施加至第一容器70的上表面71。第一容器70相对于第二套管30和第一套管20向下运动。由于上表面与上部套管30的边沿31是分离的,用户能够在第一容器70的运动期间在不与边沿31接合的情况下维持隔离于上表面上这种手动力。应理解,当通过转移套件40的尖刺52在流道42与第一容器70的内部之间建立流体联通时,第一容器70处于被激活位置。
转移套件40与第 二套管30和第一套管20接合并相对于第二套管30和第一套管20保持静止。第一容器70朝着第二容器80向下运动,密封盖76在上部护套54处与转移套件40接触。一旦由上部尖刺52形成的流道42的上端42a刺穿第一容器70的密封盖76,第一容器70的内容物(即消毒水)与流道42和转移套件40流体联通。当上部尖刺52完全刺穿密封盖76时,容器70的上表面71应与边缘31基本齐平或稍微超出边缘31。
应理解,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在将护套54和64安装至尖刺之上之前,将少量润滑剂涂覆至尖端51的上端和尖端62的下端。通过在尖刺的尖端上包含少量润滑剂,尖刺在需要较少努力的情况下和在弹性瓶盖76和86的偏转较小且和恒定的情况下更加轻易地穿过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70、80的盖。应理解,在图4的第二构造的情况下,下部护套64依然完整,并且抽吸口 66 (图6)内的密封依然完整。
如下面更加详细讨论的,当第一容器70向下完全移动至转移套件40上时,密封盖76已经被完全刺穿,第一容器接合并激活触发机构100,触发机构100将在图8至11中更加详细地描述。当触发机构100被激活时,第二容器80能够相对于壳体12和第一容器70朝着转移套件40运动,更具体地,朝着下部尖刺壳体的下部尖刺62的下部尖刺端运动。
参照图5,在完全激活构造中,触发机构100已经被激活,并且第二容器80开始相对于壳体12朝着转移套件40自由移动。第二容器80相对于下部套管20和上部套管30向上运动,而密封盖86首先在下部护套64处接触转移套件40。当用户向第一容器连续且轴向向下施加手动力时,下部尖刺62的下部尖刺端刺穿第二容器80的下部护套64和密封盖86。由于下表面81与下部套管20的边沿21是分离的,故第二容器80可在下部套管与放置有组件10的表面不接合的情况下相对于下部套管20运动。
在下部护套64和密封盖86被刺穿以将流道42的下端42b暴露给第二容器80的内部时,流道42提供第一容器70与第二容器80之间的流体联通,并且来自第一容器70的流体73流过流道42并与第二容器80内的药物83接触。
通常,第二容器80被构造为将其内容物封闭在真空下,因此,当第二密封盖86和下部护套64被完全刺穿时,第二容器80中的真空向第一容器70的内容物开放。在密封盖已经被下部尖刺62刺穿之后,第二容器80内的真空的负压使得第一容器70的内容物穿过由转移套件40限定的流道42被吸入第二容器80。在流体从第一容器70向第二容器80的转移期间,抽吸口 66处的密封件69防止减轻真空并延迟或防止转移的空气进入。类似地,下部尖刺62在其刺穿下部密封盖86的位置创造密封件。大气被允许穿过通气路径404和疏水过滤器408进入第一容器,如图6和7所示。这种方式的通气避免了第一容器70中的负压恢复并增加了流体转移的速度。在使第一容器70的液体内容物成功穿过转移套件40的流体路径转移至第二容器80之后,手动摇动重组组件10以利用最初密封在第一容器70中的液体内容物与最初密封在第二容器80中的内容物形成重组的药物。应理解,可在任何时间使用连接至抽吸口的注射器创造或重新创造第二容器中的真空。这允许用户在不转移流体的情况下从导致真空损失的错误中恢复。这些错误包括在激活该设备或激活颠倒地激活该设备之前移除抽吸口密封件。现在参照图8至15,示出了触发机构100的更详细的视图。与图3至5类似,图8至11、14和15分别示出触发机构100以及重组组件10的预激活的或待机的、部分激活的,以及完全激活的构造。然而,不同于图3至5,图8至11仅示出第二套管30和各种构造中的触发机构100的局部视图,以便说明和更好地示出触发机构100的与第二套管30协作的功能。触发机构100包括圆形底座110,圆形底座110具有径向凸缘112和壁部114,在所示实施方式中,圆形底座Iio基本呈截头锥形·。壁部114从圆形底座110的顶部凸缘112垂下并形成圆形底座110的底边缘116。三个触发指102、104和106 (见图2)围绕圆形底座110径向设置,彼此间隔约120度,并从凸缘112向上延伸。也可设想围绕底座的触发指的其它数量和设置。在触发机构的图8的预激活状态下,这三个触发指102、104和106被形成为稍微径向向内倾斜。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这三个触发指102、104和106包括相同的特征。相应地,针对触发指106描述的特征也等同地应用于指104和102。触发指106的顶部包括肩部118。肩部118包括肩118a和118b和突起锥形凸缘120,在肩118a和肩118b之间向上延伸。肩118的表面从外肩壁119 (图6至12)向内径向延伸至内肩壁122 (在指104上相应地示出)。应理解,触发指106的内肩壁122以及触发指102和104中的每一个的相应内肩壁是弧形的。触发指102、104和106中每一个的肩壁均沿着共同的圆弧并具有共同的中点,该中点具有穿过触发机构100的中轴线。在未激活状态下,肩118的表面至少基本平行于触发机构100的圆形底座110的凸缘112。凸缘120包括底座121,底座121开始于肩118的表面之下并位于肩118a和肩118b之间,例如,如图13所示。凸缘底座121从弧形内肩壁122径向向外延伸并经过肩118的外肩壁119。锥形凸缘120的外边缘126从触发指106的外表面119向上延伸至峰124。凸缘120的内表面128 (如图12所示,指104)从内肩壁122延伸,并朝着峰124径向向外逐渐变窄,外边缘126和锥形凸缘120的内边缘128在峰124处相遇。参照图13至15,第二套管30被更详细地示出。第二套管30包括底层210和与第二套管30同中心并从底层210向下延伸的大致圆柱形部分212。第二套管30的底层包括三个径向间隔的凸缘220、222和224,凸缘220、222和224将圆柱形部分212固定至第二套管30的内壁32。仅凸缘220在图13至15的剖面图中所示,但这三个凸缘220、222和22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具有相同的特征和几何结构。图16至18中所示的俯视图,分别对应于图13至15中所示的激活的不同阶段,示出了凸缘220、222和224中的每一个围绕上部套管30均匀地间隔120度。
第二套管30包括在底层210和圆柱形部分212之上附接至内壁32的三个垂片构件230、232和234。这三个垂片构件230、232和234围绕上部套管30的内壁32均匀地间隔并相隔120度。还可设想围绕内壁31的垂片的其它数量和位置。这三个垂片构件230、232和234 (仅230和232被示出)分别从三个凸缘220、222和224径向地偏移45度并在其顶端附近附接至第二套管30的内壁32,并朝着底层210向下延伸和朝着第二套管30的中轴线向内径向延伸。现在主要参照图3至5并且在图6至11中,更加详细地描述了经由触发机构100激活重组组件10的过程。如上所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包装重组组件10,使得在重组组件10周围维持无菌环境。除了保持无菌且相对于外部环境的封闭的转移套件内的流体通道和瓶的内部之外,从包装主体中将该组件移至外部环境。在激活之前,并在运输期间,第一容器70在第一套管30中经由垂片构件230、232和234并通过垫片72静止地保持在适当位置。如上述所,垂片构件230、232和234附接至第二套管30的内壁32,并朝着第一套管30的底层210外倾。当施加轴向向外的施加力时,垂片稍微向外径向弯曲。第一容器70包括颈部77,颈部77从第一容器70的主体73延伸至第一容器的肩74。肩74包括边缘75,边缘75限定开口,第一密封盖76被固定至该开口内。在组装期间,当第一容器被插入第二套管30时,边缘75首先接触垂片构件230、232和234,并使垂片的下端向外弯曲以允许边缘75经过垂片。该弯曲导致垂片构件230、232和234径向向内偏移。在边缘75已经脱离垂片构件230,232和234之后,较小直径的颈部77提供空间以允许垂片构件230、232和234的下部朝着颈部77径向向内弹起。当径向向内弹起时,垂片的独特的向内倾斜构造使容器的倾斜表面共同地抵抗第一容器70的进一步向下运动。此外,垂片构件230、232和234的下部自由边楔入颈部77和边缘75之间,从而锁定第一容器70以阻止其向上运动并阻止容器70从套管30和通道11中脱离。
`
第一容器70现在悬挂在套管30内并位于待机或未激活位置,并由三个垂片构件230,232和234中的每一个牵制,使得容器70在未被施加故意的向下力的情况下不能够在竖直或轴向方向上位移。在运输时,组件10的触发机构100与第二套管30的下部底层210接合。触发机构100的圆形底座110围绕第二容器80的边缘85。第二容器80通过一系列垂片115、117阻止相对于触发机构100的向下运动,该一系列垂片115、117形成上部套管的延伸至第二容器的边缘111与颈部之间的空间的一部分(如图13所示并通过图10中的第二容器80示出)。垂片115和117的形状与边缘111的下侧接合。第二容器80的上表面抵靠凸缘112。因此,凸缘112和垂片115、117支撑并接合第二容器80的边缘111并防止容器与触发机构110之间的显著的相对运动。如图10特别地示出,垂片115和117已经接合第二容器的边缘111的下侧,从而禁止第二容器80在向下方向上的横向运动。因为触发机构100与第二套管30接合以防止在激活重组组件10之前运动,故第二容器80在被触发机构100支撑时被防止在激活之前相对于壳体12位移。触发机构100的组件和第二容器80保持在相对于第一套管20同中心的位置上,并通过在壁部114与第一套管20的内表面之间的接触而被限制为竖直或轴向位移。三对锥形翅片87a和87b、88a和88b、以及89a和89b与第二套管30成为一体并径向间隔120度。在激活期间,触发机构100的三个触发指102、104和106分别固定在这三对锥形翅片87a和87b、88a和88b、以及89a和89b之间。应理解,在图13至15中,这三对锥形翅片87a/87b、88a/88b,以及89a/89b未在同一个视图中示出。然而,在图16至18中,这些锥形翅片对是可见的,并用于在触发机构100的指102、104和106相对于第二套管30运动时引导触发机构100的指102、104和106中的每一个,下面将进一步讨论。如上所述,触发机构100支撑并防止第二容器80相对于壳体12位移并随后与转移套件40的下部尖刺壳体的下部尖刺62产生意外或过早接触。如壳体中所组装的,触发机构100的触发指102、104和10围绕转移套件40并向上延伸且进入上部套管30的底层210。底层210的三个凸缘220、222和224中的每一个分别限定开口 219、223和225,如图16所示。每个开口被配置为容纳三个触发指102、104和106中的每一个的顶部。图16的底层210中的三个开口 219、223和225中的每一个是相同的。应理解,对应于凸缘220的开口 219的讨论也等同地应用于开口 223和225。开口 219由肩219a和219b和位于肩219a和219b之间的凹口 219c限定。如图13至15所示,触发指102、104和106在未激活位置上各自径向向内成角度。同样地,肩118a和118b,以及内壁112朝着第二套管30的中轴线延伸,并因此与凸缘220的下面特别是肩219a和219b的下表面直接接触。如图14所示,开口 219被成形为容纳触发指106的上部。特别地,触发指106前进穿过底层210,锥形凸缘120滑入凹口 219c,并且肩118a和118b与肩219a和219b的下部接触。肩118a和118b与肩219a和219b的下面的接触防止触发指106完全穿过凸缘220的开口,因此使触发机构100相对于壳体12保持静止。触发指102和104还被支撑在相应的肩和底层210的开口 223和225的下面之间。触发指102、104和106中的每一个均位于三个凸缘220、224和226中的不同凸缘中的开口下方。触发指102、104和106中的每一个的肩118抵靠底层210的下面。现在主要参照图3至5和图12至15,讨论和示出触发机构的特征。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在运输至终端用户之前,完成将触发机构100、第一容器70和下部容器80组装至下部套管20和上部套管30 内的步骤。应理解,用户不希望触发机构100和第二容器能够从下部套管和通道11内脱离。如图3所示并如上所述,在组装期间,触发机构100和第二容器80从边缘21所限定的开口插入下部套管20。在不同实施方式中,触发机构的特征与下部套管的特征相互作用以防止用户拆解。如图12所示,垂片123与触发机构100的圆形底座110壁部114成为一体。在所示实施方式中,垂片123围绕圆形底座110以120度间隔径向设置。应理解,在不同实施方式中,更多或更少数量和布置的垂片123可与触发机构100成为一体。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垂片123是与壳体20相互作用以防止触发机构100在其被插入下部套管20之后脱离的安全垂片。当触发机构100首在运输之前次插入下部套管20时,垂片123与由下部套管20的内壁限定的肩特征101相互作用。如图4和5更加清楚所示的,下部套管20包括位于其内壁上的肩101。应理解,在不同实施方式中,肩101被限定在围绕下部套管20的多个预定点处,或肩101围绕下部套管20连续地限定。从下部套管20的底部向上直到肩101,下部套管20的内壁起始于第一直径,并且直径从下部套管20的底部朝着下部套管20的顶部逐渐减小。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下部套管20的内壁到达肩101时,直径最窄。在肩101之上,下部套管20的内壁突然返回其原始直径,该原始直径大于由肩101限定的直径。应理解,在肩101不被连续地限定在下部套管20的内壁周围360度的实施方式中,文中所述的直径涉及由围绕下部套管20的内壁的多个肩101中的每一个限定的直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下部套管20包括径向间隔120度的三个肩101。如图3和图12所示,触发机构100和第二容器80刚好被插入下部套管20。当触发机构100,尤其是垂片123,沿着下部套管20的变窄直径内壁20a前进时,垂片123向内弯曲以针对下部套管20的减小直径20a进行调整。如图12所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垂片123设置在与下部110分离的垂片上,以使该垂片能够弯曲而不需要来自组装者的过猛力或不具有破坏触发机构100的风险。在垂片123已经向内弯曲以补偿减小的直径20a之后,触发机构100继续相对于下部套管20向上运动直至其经过肩101。当垂片123经过肩101时,先前向内弯曲的垂片123将由于肩101所限定的直径的急剧增加而径向向外弯曲。如图3所示,触发机构100的垂片123在经过肩101之后刚好被允许径向向外弯回。在这一阶段,如果用户将要尝试并沿反方向拉动触发机构100,或连接至触发机构100的第二容器80离开套管20和通道11,则肩101将防止任何进一步的平移。因此,触发机构100通过指102、104、106和凸缘220之间的接合以及垂片123与肩101之间的接合将第二容器80放置在待机或未激活位置。如图4所示并且在图9、10和14中,患者或医护人员通过用一只手握住壳体12并以竖直方向且使第二容器80的下表面抵靠表面诸如台或桌的方式放置重组组件10来开始重组过程。用户将使用另一只手, 并将第一力向下直接施加至第一容器70上。当第一力被施加至第一容器70的顶部时,主体73与垂片构件230、232、234中的每一个接触,从而施加径向向外方向的力。该接触和力使垂片构件230、232、234朝着第二套管30的内壁32弯曲,从而允许第一容器70的主体摆脱第二套管30内的悬挂力。当构件230、232、234弯曲远离主体73时,第一容器70沿竖直方向朝着转移套件40开始自由向下轴向前进。围绕第一容器70以120度径向增量布置的垂片构件230、232、234和垫圈72使第一容器位于中心并与第一套管30同中心。图4、9和10示出,第一容器70受力经过三个垂片构件230、232、234,第一密封盖76弄皱或压紧转移套件40的上部护套54。当来自第一容器的力增加时,转移套件40抵抗该力,上部尖刺52的上部尖刺端刺穿上部护套54。一旦穿过上部护套54,上部尖刺52的上部尖刺端就刺穿第一容器70的密封盖76。当第一容器70进一步向下轴线运动时,上部尖刺52的上部尖刺端完全刺穿第一密封凸缘76,使得第一容器70的流体内容物73通过流道42的上端42a和上部尖刺52与转移套件40流体联通。在上部尖刺52的上部尖刺端完全刺穿第一容器70的密封盖76之后,第一容器70能够继续朝着转移套件40向下轴向运动。刺穿密封盖76之后的第一容器70的连续的向下的力和运动开始激活触发机构100。如上所述,在未激活位置上,触发机构100的触发指102、104和106的肩118a抵靠凸缘220的下面,并且触发指102、104和106的锥形凸缘120穿过开口底层210中的延伸。当第一容器70受到轴向向下的力时,密封盖76的边缘75接触穿过第二套管30的底层210突起的触发指102至106上的锥形凸缘120的内表面,如图
9、14和17所示。同时,边缘75还接触围绕第一容器70的圆周的其他两个触发指102、104中的每一个上的相应锥形凸缘。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密封盖76可被形成为使外部径向外表面可向外延伸,使得第一密封盖可最初接触触发指102、104、106。由于凸缘120的锥形轮廓,第一容器相对于第二套管30轴向向下运动的越远,在径向向外方向上施加至三个触发指102、104和106中的每一个的顶部的力就越大。所产生的由向下位移的第一容器70施加在锥形凸缘120上的径向向外的力导致触发指102、104、106中的每一个沿轴向向外的方向弯曲,如图9和10所示。由于触发指102、104、106各自同时向外并朝着第二套管30的内壁32弯曲,肩118运动远离底层210的下表面。一旦肩118受到径向向外的力,肩118a和118b就脱离下表面,并位移至底层210中的开口内。如上所述,在边缘75与锥形凸缘120接合之前,触发机构100通过肩118a、118b与底层220的下表面的肩219a和219b之间的接触从相对于第一套管30的运动支撑。由于肩118现在已经从该支撑位置脱离,故触发机构100现在相对于壳体12自由地轴向位移。应理解,边缘75不被构造为激活触发机构100或与触发指102、106,106的锥形凸缘120中的任何一个接触,直至上部尖刺52的上部尖刺端已经刺穿第一密封件76并使转移套件40的流道42与第一容器70的流体内容物流体联通之后。当向下的力连续施加至第一容器70时,该容器朝着转移套件40继续轴向向下运动,直至边缘75接触上部套管30的底层210。此时,当第一容器70的边缘75与底层210的上表面齐平时,三个触发指102、194、106中的每一个都已经径向向外弯曲,如上所述,并且第一容器70被防止相对于壳体12进行任何进一步的位移。应理解,此时,在重组过程中,转移套件40和第一容器70彼此流体联通。下部护套64保持第一容器70和转移套件40内的流体,如图4和8所示。参照图10和11,第二容器80不再通过触发机构100防止相对于第二套管30的底层210的运动,因为触发指102、104和106已经摆脱接合状态,并且现在该机构被允许相对于壳体12位移,沿着边缘75和瓶头74滑动。如图10、15和18,作用在第一容器70的顶部71上的连续力导致整个壳体12、第一容器70以及转移套件40向下相对于并朝着第二容器80运动。当壳体12、第一容器70和转移套件40 —起相对于第二容器和触发机构100向下轴向运动时,转移套件40与第二容器的第二密封盖86接触。更具体地,首先,下部护套64接触第二容器80的第二密封盖86。当向下位移的转移套件40的力相对于第二容器80的第二密封盖86增加时,下部护套64和第二密封盖86的抵抗屈服于下部尖刺62的下部尖端。下部尖刺62的下部尖端刺穿下部护套64,随后继续刺穿第二密封盖86以使第二容器80的内部与流道42的下端42b流体联通从而经由转移套件40的流道42与第一容器70的内部流体联通,如图5和9所示。应理解,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壳体12、第一容器70和转移套件相对于第二容器80和触发组件100向下运动时,触发指102、104和106将在第一容器70的边缘75已经经过各触发指的锥形凸缘120之后自然地向内轴向运动,并返回它们的自然向内偏移构造。锥形凸缘120随后将运动至容器的颈部77周围的容积内。下表面121将随后抵靠肩74的上表面以防止容器70和容器80的相对分离运动。因此第一容器70和第二容器80通过触发组件100夹紧在一起并夹紧到转移组件,从而将这两个容器保持在通道11和壳体12内。如图3至5所示,在不同实施方式中,第一容器70包括与壳体12的垫圈71相互作用的锁定或抵抗特征以防止容器70和容器80的相对分离运动。应理解,锁定特征可以在制造时与第一容器70成为一体,或可在组装之前添加至第一容器70。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产品标签79被用作容器70上的锁定特征。在该实施方式中,垫圈72具有公差,使得垫圈72在第一容器70上的产品标签79之上伸张。因为其被伸张,故垫圈72在沿着第一容器70的具有产品标签79的部分滑动时径向向内偏移。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垫圈72不由塑料或聚合材料构造。应理解,在不同实施方式中,产品标签79、89由不受过氧化氢和其它消毒化学品影响的塑料膜制成而不是纸标签。此外,应理解,塑料标签提供更好的摩擦以分别使标签79、89方便地穿过垫圈72、82。在不同实施方式中,产品标签79、89不完全包裹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70、80,并且该标签不在任何位置都不与本身重叠。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标签覆盖相应容器的约350度。应理解,标 签的任何重叠可能不适当地增加激活该组件所需的力。参照图5,如上所述,当运送重组组件时,第一容器70和第二容器80已经被组装在壳体12中。一旦第一容器70和第二容器80经由转移套件40流体联通,则希望防止两个容器70、80的分离。在操作中,相对于第二容器80向下推动第一容器70。当第一容器70在壳体12内朝着第二容器80向下运动时,设置在壳体12上的垫圈72环绕并接触第一容器70上的产品标签79。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产品标签79具有特别指定的厚度,并且在第一特定位置处贴上第一容器70。当垫圈72已经完全经过产品标签特别是产品标签79的边79a时,由于第一容器70向下前进,故垫圈72经过产品标签79的边79a,并且垫圈72的径向向内偏移将使其围绕第一容器70的外表面收缩。由于垫圈72的公差和产品标签79的厚度,该机构工作以防止用户使第一容器沿相反方向位移,从而防止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的不期望的分离。如果用户尝试使第一容器沿相反方向位移,则垫圈72的下边72a抵靠产品标签79的边79a,从而防止容器相对于壳体的进一步平移。应理解,第二容器80也包括类似规格的产品标签89和垫圈82。垫圈82、垫圈边82a、产品标签89和产品标签边89a以相同方式工作以防止第二容器与下部套管20分离。如图5所示,一旦垫圈72和82各自分别脱离整个产品标签79和89,在产品标签之上反向并缩回、允许第一容器70的抽吸将需要克服垫圈72、82尤其是分别抵靠容器70和80的产品标签79、89的边79a、89a的垫圈的边72a、82a的阻力。应理解,在不同实施方式中,不同尺寸的容器可与相同壳体12—起使用。例如,在不同实施方式中,第一容器70和第二容器80被用于重组或处理不同药物的更大的第一容器和更大的第二容器替换。应理解,对于多种不同类型的药物和处理,使用相同壳体提供了有价值的灵活性和多功能性。应理解,不考虑被使用的容器的直径规格,所有容器的颈部都是根据ISO或其它标准化规定标准化的,并且是在工业中可预计的。因此,当更大尺寸的容器被上面讨论的容器70或80替换时,触发指、锁定机构和转移套件将依然一致地衔接。在许多这种实施方式中,唯一需要被修改的零件是垫圈72、82和用于使容器处于中心的肋条87a、88a、89a。应理解,在不同实施方式中,根据被使用容器的直径,上部套管30和下部套管20包括位于第一位置上的多个肋条(类似于的肋条87a、88a、89a)和位于第二位置上的多个肋条。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应理解,在针对较大直径的容器时替换垫圈72、83的修改的垫圈被调整颜色以便于通知用户何种类型的药物或容器将被使用。如上所述,第二容器80的内容物是真空密封的。因此,当流道42的下端42b与第二容器的内部流体联通时,该密封的真空被暴露给流道42。第二容器内的负压水平随后通过穿过由转移套件42促成的流道42将流体73从第一容器70拉入第二容器80来达到平衡。当流体73已经完全从第一容器70穿过转移套件40进入第二容器80时,第二容器80的固体内容物83与来自第一容器70的液体内容物73混合以形成重组的药物。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患者或医护人员轻轻地摇动整个重组组件10以将液体内容物73与固体内容物83充分混合以形成用作例如可注射药物的均匀混合物。应理解,由于上部尖刺和下部尖刺对第一容器和下部容器的内部的刺入,流体路径在完成激活之后被限制为第一容器70、转移套件40、以及第二容器80。在摇动之后,重组的药物将不会离开该密封边界。现在参照图6和7,转移套件40的更加详细地视图被示出。图6示出了具有口 66、下部流道端42b和上部流道端42a的转移套件40的剖开图。转移套件40在上部尖刺壳体52中限定通气路径404,并在下部尖刺壳体中限定固定有过滤器402或阀的获取路径400。应理解,在不同实施方式中,过滤器402或阀是止回阀。图7示出了如沿图6的线VI1-VII截取的图6的转移套件40。应理解,当流体从第一容器70转移至第二容器80以防止真空被抽入密封的第二容器中时,空气必须替换被转移的流体。通气路径404连接至通气口 406,通气口 406通向密封的转移套件40外侧的环境空气。通气口 406包括疏水过滤器408以允许被过滤的空气从转移套件40外部进入通气口 406内,穿过通气路径404,并进入第一容器7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过滤器408是疏水的,故沿着通气路径404向下前进并接近通气口 406的任何流体都无法穿过过滤器408而泄露到转移套件40外或被污染。过滤器408被选择为防止空气中的病原体进入容器70和80内部。过滤器的多孔性可在任何地方在约0.2微米至150微米之间变化。在不同实施方式中,通气口过滤器408既如上所述是疏水的,也是疏油的,这防止用于尖刺尖端的硅树脂或其它滑的润滑剂泄漏至过滤器上从而阻塞或堵塞通气孔。当药物已经被完全重组之后,患者或医护人员通过转移套件40的下部尖刺壳体的抽取口 66获取重组的药物。为了有助于第二容器80的完全排空,用户通常将翻转组件10,使得第二容器现在位于组件的顶部。抽取口 66被构造为阴鲁尔连接器并从下部尖刺壳体径向向外延伸。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抽取口 66包括一系列螺纹67以提供与具有环形锁定凸缘的阳鲁尔尖端的密封连接。口密封件69被构造为接合或覆盖螺纹69并密封地封闭抽取口 6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抽取口 66内设置有产品过滤器402,其被构造为防止来自重组药物的任何未混合的固体微粒83被抽取。如图6所示,转移套件40包括抽取口 66,抽取口 66使用户能够通过形成于转移套件40中的获取通道400从重组组件10中移除重组的药物。如图4所示,抽取口 66延伸穿过壳体12并暴露给壳体外部。如结合图11所讨论,下部尖刺62的一部分刺穿密封该86以使流道42和获取通道400与第二容器80的内部流体联通。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获取通道400可包括止回阀(未示出),止回阀可通过将注射器或阳鲁尔接头插入口 66而打开。应理解,单向止回阀(未示出)允许由用户移除内容物并在用户在进行抽取之前错误地移除口密封件69时防止空气从口 66进入转移套件40。在可选的重组组件10的实施方式中,口盖69不再是必须的,因为止回阀在激活期间使污染空气保持在内部无菌环境之外,但当通过鲁尔接头或注射器末端打开时允许液体进入。还应理解,止回阀用于防止产品的重大误操作。在某些情况下,如果用户错误地将注射器附接至口且没有拉动注射器以抽取药物而是推动注射器, 没有止回阀的最终结果将是迫使溶液从第二容器80到达第一容器70。止回阀防止这种误操作。任何所产生的空气通过抽取口 66的引入将导致有价值的药物的浪费。获取通道400提供抽取口 66与第二容器80 (含有重组的药物)的内部的流体联通。用户随后能够在不使用针的情况下通过获取通道400和口 66将重组的药物从第二容器80抽入药物注射器或其它合适的医疗器械。在沿着获取通道400包括止回阀(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流体将能够穿过止回阀。应注意,当用户握持壳体并向第一容器70施加力以导致第一容器相对于壳体12的最初运动紧跟着是第二容器相对于壳体的运动时,壳体的外部构造保持静止或固定。这很重要,因为用户施加的握持力是径向向内方向的。如果重组过程需要壳体的径向向外弯曲或变形,则由用户施加的握持力可能实际上干涉容器的运动或重组过程的其它方面。应理解,对文中所述的现有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各种变化和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这些变化和修改可以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且不缩小其预期优点的情况下进行。因此, 期望这些变化和修改被所附权利要求覆盖。
权利要求
1.一种重组组件,包括: Ca)壳体(12,20,30),具有大致圆柱形形状; (b)第一容器(70),设置在所述壳体(12)内并相对于所述壳体(12,20, 30)轴向位移,所述第一容器具有由第一密封盖(76)密封的第一开口 ; (c)第二容器(80),设置在所述壳体(12)内并具有由第二密封盖(86)密封的第二开口,其中所述第一容器(70)被布置在与所述第二容器(80)相一致的所述壳体(12)内; (d)转移套件(40),设置在所述壳体(12)内并位于所述第一容器(70)与所述第二容器(80 )之间,所述转移套件穿过所述第一容器(70 )的第一密封盖(76 )流动地获取第一内容物,以及穿过所述第二容器(80)的第二密封盖(86)流动地获取第二内容物;以及 (e)触发机构(100),确保在所述第二容器(80)的第二内容物被所述转移套件获取之前,所述第一容器(70)的第一内容物被所述转移套件(40)获取,所述触发机构具有与所述第二容器(80)接触的底座部和从所述底座部延伸的多个指,所述触发机构能够工作在未激活状态和激活状态下,其中: (i )在未激活状态下,多个径向间隔的特征(102-106)与所述壳体(12,30)接合,以防止所述第二容器(80)相对于所述壳体(12,20,30)和所述转移套件(40)的轴向位移;以及 (ii)在激活状态下: (1)首先,所述第一容器(70)相对于所述壳体(12)和所述转移套件(40)轴向位移,使得所述转移套件(40)刺穿所述第一密封盖(76)以获取所述第一内容物,所述第一容器(70)随后在所述转移套件(40)已经获取所述第一内容物之后使触发指(102-106)与所述壳体(12)脱离, (2)其次,所述第二容器(80)相对于所述壳体(12)和所述转移套件(40)轴向位移,使得所述转移套件(40 )刺穿所述第二密封盖(86 )以获取所述第二内容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组件,其中所述转移套件(40)包括用于刺穿所述第一密封盖(76)的第一尖刺端(42a)和用于刺穿所述第二密封盖(86)的第二尖刺端(42b)。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组组件,其中所述转移套件(40)包括覆盖所述第一尖刺端(42a)的第一护套(54)和覆 盖所述第二尖刺端(42b)的第二护套(64)。
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重组组件,其中所述转移套件(40)包括与所述第一容器和所述第二容器中的至少一个流体联通的抽取口(66)。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组组件,其中所述抽取口(66)延伸穿过所述壳体(12,20,30)。
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重组组件,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与第一部分(30)和与所述第一部分(30)抵靠的第二部分(20),第一壳体部分(30)保持所述第一容器(70),所述第二壳体部分(20)保持所述第二容器(80),所述触发机构(100)的触发指(102-106)在所述未激活状态下与所述第一壳体部分(30)接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重组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部分(30)限定多个孔,每个孔的尺寸均被设置为容纳所述触发指(102-106)中的一个。
8.如权利要求6和7中任一项所述的重组组件,其中所述转移套件(40)在所述第一壳体部分(30)与所述第二壳体部分(20)之间保持固定。
9.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重组组件,其中所述壳体(12,30)经由至少一个柔性垂片(230-234)保持所述第一容器(70),所述柔性垂片被配置为弯曲以允许所述第一容器(70)朝着所述转移套件轴向位移。
10.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重组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容器(70)包括第一产品标签(79),所述第一产品标签(79)与附接至所述壳体(12,30)的第一垫圈(72)相互作用以在所述激活状态完成之后禁止所述第一容器(70)的相反的轴向位移。
11.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重组组件,其中在所述激活状态之后,所述触发机构(100)的触发指(102-106)与所述第一容器(70)接合以禁止所述第一容器(70)远离所述转移套件(40)的轴向运动。
12.—种重组组件,用于利用第二容器中包含的稀释剂重组第一容器包含的药物,所述第一容器包括由第一可刺穿密封盖密封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容器包括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包括第二可刺穿密封盖,所述组件包括: Ca)壳体(12,20,30),形成通道(11),所述第一容器(70)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通道(11)内,所述壳体将所述第一容器可动地保持在第一停留位置,所述第二容器(80)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通道(11)内,所述第一容器(70 )和所述第二容器(80 )被布置为使所述第一容器的第一开口面向所述第二容器的第二开口; Cd)转移套件(40),附接至所述壳体(12)并位于所述第一容器(70)与所述第二容器(80)之间,所述转移套件(40)包括朝着所述第一可刺穿密封盖延伸的第一尖刺(52)和朝着所述第二可刺穿密封盖延伸的第二尖刺(62 ),所述转移套件形成延伸穿过所述第一尖刺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二尖刺的至少一部分的流体路径(42),当所述第一容器位于所述第一停留位置上时,所述第一尖刺不刺穿所述第一密封盖; (c)触发机构(100),接合所述第二容器并包括多个指(102,104,106),所述多个指(102,104,106)在所述通道(11)内延伸,以可释放地接合所述壳体并将所述第二容器保持在第二停留位置上,其中在所述第二停留位置上所述第二密封件不被所述第二尖刺刺穿,所述指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一容器运动经过第一激活位置时由所述第一容器接合,在所述第一激活位置所述第一尖刺的至少一部分刺穿所述第一密封盖,以在所述第一容器的内部与所述流道之间建立流体联通,其中使所述指与所述壳体脱离的所述第一容器与所述指的接合足以允许所述第二容器朝着所述第一容器运动至第二激活位置,在所述第二激活位置所述第二尖刺的至少一部分刺穿所述第二密封盖以建立与所述流道的流体联通。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转移套件(40)形成获取通道(400),并且所述转移组件的外部延伸穿过所述壳体以形成供用户获取的抽取口(66),所述获取通道在所述抽取口与所述第二尖刺的一部分之间提供流体联通。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获取通道(400)被形成为当所述第二容器位于所述激活位置上时在所述第二容器的内部与所述抽取口(66)之间提供流体联通。
15.如权利要求12至14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容器(70)包括围绕所述开口延伸的边缘,所述触发机构(100)的所述指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二容器位于所述第二激活位置上时与所述边缘接合,以防止所述第一容器向所述第一停留位置的返回运动。
16.如权利要求12至15所述的组件,其中当所述第一容器(70)从所述第一停留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一激活位 置以及所述第二容器(80)从所述第二停留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二激活位置时,所述壳体(12,20,30)保持静止配置。
全文摘要
一种重组组件,包括壳体,壳体包括下部套管和上部套管,所述重组组件包括第一容器和竖直地设置在第一容器对面的第二容器。转移套件设置在壳体内并位于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之间。转移套件包括上部尖刺壳体和下部尖刺壳体,以及被限定为穿过上部尖刺壳体和下部尖刺壳体的流道。转移套件被配置为获取第一容器的内容物并随后当激活触发机构时在第一容器与第二容器之间创造流体路径。触发机构包括触发指,触发指确保转移套件在获取第二容器的内容物之前顺序地获取第一容器的内容物。第一容器的设置激活触发机构。
文档编号A61J1/20GK103153260SQ201180041143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5日
发明者斯科特·阿里阿基诺, 弗雷德里克·查尔斯·霍顿二世, 丹尼尔·E·鲁斯 申请人:巴克斯特国际公司, 巴克斯特健康护理股份有限公司

  • 专利名称:一种防治畜禽肠道疾病的中兽药及其制备方法与饲料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畜禽肠道疾病的中兽药及其制备方法与饲料,属兽药领域。背景技术:目前,我国规模化养殖业的不断深入发展,畜禽疾病频发,尤其是畜禽的肠道疾病如猪传染性胃
  • 一种蒸汽密封灭菌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蒸汽密封灭菌器,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蒸汽密封灭菌器,包括灭菌器舱体、灭菌门,所述灭菌器舱体的舱口处端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密封条,所述灭菌器舱体的入口处还设有一个蒸汽进入管。将密封
  • 专利名称:医用洗头车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医疗护理装置,是为病人方便而研制的床边洗头工具车。目前,给不能自理的病人洗头没有任何装置和器具都靠护理人员拿着,大水壶,水桶临时想办法。例如用棉垫、做成马蹄形垫于病人头下,用水桶接着水
  • 新型脊柱外科治疗躺床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新型脊柱外科治疗躺床,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治疗躺床主体,其特征是在治疗躺床主体上设有躺床支撑腿,治疗躺床主体内侧设有腿部放置板、腰部放置板、角度调节仓和背颈部放置板
  • 专利名称:一种人体用除臭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人体用除臭剂,属于除臭剂技术领域。背景技术:汗液分泌后目细菌分解常会产生令人厌恶的臭味。为了抑制汗液过量排出和消除臭味,人们业已生产了各种抑汗化妆箍和祛臭化妆品。抑汗剂大多以金属盐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背景技术: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
  • 一种康复理疗椅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康复理疗椅,目的在于解决长期卧床病人移动不便和康复理疗困难不能自主进行的问题,其技术方案是,一种康复理疗椅,包括椅子,椅子是由椅背和椅面构成,椅面的下端面上固定滑动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前
  • 一种静脉曲张剥脱导管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静脉曲张剥脱导管,包括牵引绳、手柄和剥离头,牵引绳两端固定有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离头包括剥离头本体和卡头,剥离头本体上设有纵向装配槽,剥离头本体的中央设有与装配槽同心的圆孔,圆
  • 专利名称:生物组织粘弹性测量方法和系统的制作方法生物组织粘弹性测量方法和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生物组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物组织粘弹性测量方法和系统。背景技术:肝硬化和肝癌是非常严重的肝脏疾病,而肝纤维化是它们发展的早期阶段。肝纤维化
  • 一种上下颌互动矫正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下颌互动矫正器,所述矫正器包括硬膜牙套,硬膜牙套上设有上颌的矫形钢丝和下颌的矫形钢丝,上颌的矫形钢丝与下颌的矫形钢丝的两端分别嵌入到硬膜牙套内,上颌的矫形钢丝与下颌的矫形钢丝分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惊厥型褥疮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讲是一种治疗惊厥型褥疮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背景技术:目前治疗惊厥型褥疮,一般采用磺胺类及抗菌素。①采用磺胺甲恶唑患者引起胃肠道反应、结晶尿、血尿
  • 虎口防畸形调节矫形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一种虎口防畸形调节矫形器,它包括有螺母,螺杆,其技术要点是:在两侧带有内螺纹的调整螺母上分别螺纹连接有一螺杆,其中一螺杆外端固接有固定式凹槽状手指托架,而另一螺杆外端通过一铰接结构活连接有转动调节式
  • 胃感染清洗消毒设备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胃感染清洗消毒设备,其技术方案是:清洗液筒的内部固定活塞,活塞上连接推拉杆,所述的推拉杆的端部固定推手,清洗液筒的出口管连接控制仪,所述的控制仪通过柔性软管连接清洗头,所述的清洗液筒
  • 专利名称:丹参三七丸的制作方法丹参三七丸丹参三七丸是一种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脂肪肝的中成药内服丸剂。其组方为田三七90g、灵芝100g、山楂200g、银杏100g、丹参200g、何首乌100g。本方剂中田三七扩张血管,减低冠脉阻力
  • 专利名称:一种跌打外伤药酒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药酒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跌打损伤的外用药酒。背景技术:跌打损伤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跌打损伤主要指因跌扑、击打等造成的软组织损伤、外伤肿胀疼痛、皮肉破损出血,也包括摔伤金刃
  • 一种无针连接自动止液输液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针连接自动止液输液装置,包括由导管依次连接的瓶塞穿刺针头、上控制开关、定量器、下控制开关、滴管、调速器、单向阀、药液注射装置、药液过滤器和接头与由软管连接的接头座、静脉输
  • Ct高压注射压力检测报警装置及ct高压注射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CT高压注射压力检测报警装置及CT高压注射装置,其中,检测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第一微控制器及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压力传感器可穿戴于病人手臂用于检测注射位置压
  • 专利名称:一种睡眠介导的心理生理干预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医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睡眠心理生理干预方法。 背景技术:心身相关或心身一体理论认为,心理(心)活动可通过神经、免疫、内分泌等系统影响身体生理(身)功能;心理与生理相互影响,
  • 一种静电释放手环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静电释放手环,包括电源适配器、电源线、报警器、手环和信号线,所述电源适配器连接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输出端连接于报警器;所述信号线连接于报警器的信号端接口,所述手环连接于信号线。该静电
  • 专利名称:腰椎间盘突出专用康复保健仪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腰椎间盘突出康复保健仪器。背景技术:腰椎间盘突出是困扰很多人的疾病,一般要通过按摩治疗,但也很难复位,根治,且易复发。而且按摩不仅需要专业的技能,而且时间较长,成本较高,使很
  • 呼吸机用全面罩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一种呼吸机用全面罩,其包括:通气管、透明窗、框架、第一约束带、第二约束带;通气管设置于透明窗的下部,用于连接至呼吸机;透明窗用于覆盖使用者的眼睛、鼻、口;框架设置在透明窗的外周,对应于使用者的面部轮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