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盈VI

油压机,油压机厂家

全国产品销售热线

15588247377

产品分类

您的当前位置:行业新闻>>一种用于扶正补血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用于扶正补血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发布时间:2025-04-25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扶正补血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所属领域本发明涉及扶正补血的中药组合物,特别涉及一种含红芪、当归、山茱萸、阿胶的扶正补血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肿瘤病人常因放疗、化疗而引起机体免疫下降,造血抑制,临床多表现出气血两虚的症状,其中白细胞大量减少往往是中断放疗、化疗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上用利血生、鲨肝醇、维生素B4等药治疗,效果不甚理想。中药“贞芪扶正颗粒”和“复方阿胶浆”虽有一定疗效,但各有偏颇。传统古方“当归补血汤”(明代李东垣《内外伤辩惑论》),重用黄芪大补脾肺之气,以资生血之源,配以当归养血和营,达补气生血之功效;“贞芪扶正颗粒”也具有补气生血之功效,但这两种药均在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方面较弱;“复方阿胶浆”具有促进造血之功效,但其升高白细胞功能较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传统古方“当归补血汤”的补气生血作用,又加用补血要药阿胶和补肾益精的山茱萸,提供一种兼补脾、肺、肝、肾和气、血、精,并具有提高细胞免疫功能的一种用于扶正补血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扶正补血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及重量配比为红芪32~48份、当归16~24份、山茱萸16~24份、阿胶16~24份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取红芪、当归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量为原料的7~12倍,煎煮1.5~3小时,滤取煎液;第二次加水量为原料的5~9倍,煎煮1~2小时,滤取煎液;将两次煎液合并,滤过,在0.03~0.06MPa负压下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温度55℃时1.28~1.32的清膏;b)取山茱萸采用流浸膏剂与浸膏剂渗漉法,用原料7~12倍量65%~75%的乙醇作溶剂,进行渗漉,渗漉速度为1~3ml/分钟,收集漉液,回收乙醇,负压0.03~0.06Mpa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55℃时1.28~1.32的清膏;
c)将上述两种清膏混匀后,干燥粉碎成细粉;取阿胶炒成阿胶珠,粉碎成细粉;将浸膏细粉、阿胶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即制成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从补气、血、精三方面立法,重用红芪补气为君,配以阿胶补血、当归养血,山茱萸益精,共凑益气、养血、扶正之功能。患者服用后,普遍反映该药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肿瘤放疗、化疗病人神疲乏力,眩晕心悸等临床症状,升高血象,提高免疫力,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放疗、化疗。同时长期服用效果更好,而且无任何毒副作用,治疗成本低且服用方便等特点。
本发明在产品疗效、科技含量、产品市场的竞争力等方面具有优势。该质量标准中将鉴别项制定了药材红芪、山茱萸的薄层色谱鉴别,专属性、可靠性均好;阿胶细粉直接入药,保证有效成分不被破坏,且以含氮量测定控制,列入检查项;并增加了含量测定项,采用HPLC法测定当归中有效成分阿魏酸的含量。
临床255例肿瘤放、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扶正补血颗粒”治疗组193例,“复方阿胶浆”对照组30例,“贞芪扶正颗粒”对照组32例。通过对临床症状、外周血象及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等指标的观察表明,“扶正补血颗粒”能明显改善肿瘤患者的临床症状,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9.6%和96.9%,其中显效率明显高于“复方阿胶浆”(p<0.01);能提高放、化疗患者的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对WBC及Tc酯酶、Th、IgG和IgA的提高尤为明显(p<0.01)。
“扶正补血颗粒”具有益气、养血、扶正功能;能改善肿瘤放化疗患者的气血两虚症状,提高免疫功能,其提高细胞免疫的作用较“贞芪扶正颗粒”为优;能促进造血,升高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其升高白细胞的疗效较“复方阿胶浆”显著。“扶正补血颗粒”用量每次15克,每日3次,疗程以2周为宜,根据病情可服用1-2个疗程。该药安全、无毒,在临床服用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是一种理想的肿瘤治疗辅助药和治疗气血两虚的中药。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以“扶正补血颗粒”为例取红芪400g,当归200g,山茱萸200g,阿胶200g,可溶性淀粉100g。
(1)将红芪、当归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入占原料7倍量的水,煎煮1.5小时,滤取煎液;第二次加水9倍量,煎煮2小时,滤取煎液;合并煎液,滤过,滤液负压(0.03~0.06MPa)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8(55℃)的清膏。
(2)取山茱萸采用《2000版中国药典》第13页附录IO流浸膏剂与浸膏剂渗漉法,用占原料药7倍量65%乙醇作溶剂,进行渗漉,渗漉速度为1ml/分钟,收集漉液,回收乙醇,负压(0.03~0.06MPa)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8(55℃)的清膏。
(3)将上述两种清膏混匀后,干燥粉碎成细粉;取阿胶炒成阿胶珠,粉碎成细粉;将浸膏细粉、阿胶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即得。
实施例2取红芪320g、当归240g、山茱萸240g、阿胶240g、可溶性淀粉80g。
(1)重量比取红芪、当归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12倍量,煎煮3小时,滤取煎液;第二次加水5倍量,煎煮1小时,滤取煎液;合并煎液,滤过,滤液负压(0.03~0.06MPa)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55℃)的清膏;(2)取山茱萸采用《2000版中国药典》第13页附录IO流浸膏剂与浸膏剂渗漉法,用12倍量75%乙醇作溶剂,进行渗漉,渗漉速度为3ml/分钟,收集漉液,回收乙醇,负压(0.03~0.06MPa)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8(55℃)的清膏;(3)将上述两种清膏混匀后,干燥粉碎成细粉;取阿胶炒成阿胶珠,粉碎成细粉;将浸膏细粉、阿胶细粉及辅料蔗糖530g、糊精50g混匀,制成含糖型颗粒,干燥,即得。
实施例3取红芪480g、当归160g、山茱萸160g、阿胶160g、可溶性淀粉80g。
(1)按重量比取红芪、当归按配比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煎煮2小时,滤取煎液;第二次加水7倍量,煎煮1.5小时,滤取煎液;合并煎液,滤过,滤液负压(0.03~0.06MPa)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55℃)的清膏;(2)按重量配比取山茱萸采用《2000版中国药典》第13页附录IO流浸膏剂与浸膏剂渗漉法,用10倍量70%乙醇作溶剂,进行渗漉,渗漉速度为2ml/分钟,收集漉液,回收乙醇,负压(0.03~0.06MPa)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55℃)的清膏;
(3)将上述两种清膏混匀后,干燥粉碎成细粉;取阿胶炒成阿胶珠,粉碎成细粉;将浸膏细粉、阿胶细粉及辅料可溶性淀粉120g,混匀,制成颗粒(无糖型),干燥,即得。
实施例4以“扶正补血胶囊”为例取红芪400g,当归200g,山茱萸200g,阿胶200g,可溶性淀粉100g。
(1)将红芪、当归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入占原料7倍量的水,煎煮1.5小时,滤取煎液;第二次加水9倍量,煎煮2小时,滤取煎液;合并煎液,滤过,滤液负压(0.03~0.06MPa)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8(55℃)的清膏。
(2)取山茱萸采用《2000版中国药典》第13页附录IO流浸膏剂与浸膏剂渗漉法,用占原料药7倍量65%乙醇作溶剂,进行渗漉,渗漉速度为1ml/分钟,收集漉液,回收乙醇,负压(0.03~0.06MPa)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8(55℃)的清膏。
(3)将上述两种清膏混匀后,干燥粉碎成细粉;取阿胶炒成阿胶珠,粉碎成细粉;将浸膏细粉、阿胶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装成胶囊,即得。
实施例5以“扶正补血片剂”为例取红芪320g、当归240g、山茱萸240g、阿胶240g、可溶性淀粉80g。
(1)重量比取红芪、当归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12倍量,煎煮3小时,滤取煎液;第二次加水5倍量,煎煮1小时,滤取煎液;合并煎液,滤过,滤液负压(0.03~0.06MPa)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55℃)的清膏;(2)取山茱萸采用《2000版中国药典》第13页附录IO流浸膏剂与浸膏剂渗漉法,用12倍量75%乙醇作溶剂,进行渗漉,渗漉速度为3ml/分钟,收集漉液,回收乙醇,负压(0.03~0.06MPa)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8(55℃)的清膏;(3)将上述两种清膏混匀后,干燥粉碎成细粉;取阿胶炒成阿胶珠,粉碎成细粉;将浸膏细粉、阿胶细粉及糊精50g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压片,即得。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采用药剂学上的药物制剂工艺可以制成任何剂型。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扶正补血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及重量配比为红芪32~48份、当归16~24份、山茱萸16~24份、阿胶16~2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扶正补血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原料的重量配比为红芪40份、当归20份、山茱萸20份、阿胶2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扶正补血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原料红芪可用黄芪替代。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扶正补血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还可加入辅料蔗糖43~63份、糊精4~6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扶正补血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的辅料蔗糖53份、糊精5份。
6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扶正补血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还可加入辅料可溶性淀粉8~12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扶正补血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的辅料可溶性淀粉为10份。
8.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步骤a)取红芪、当归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量为原料的7~12倍,煎煮1.5~3小时,滤取煎液;第二次加水量为原料的5~9倍,煎煮1~2小时,滤取煎液;将两次煎液合并,滤过,在0.03~0.06MPa负压下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温度55℃时1.28~1.32的清膏;b)取山茱萸采用流浸膏剂与浸膏剂渗漉法,用原料7~12倍量65%~75%的乙醇作溶剂,进行渗漉,渗漉速度为1~3ml/分钟,收集漉液,回收乙醇,负压0.03~0.06Mpa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55℃时1.28~1.32的清膏;c)将上述两种清膏混匀后,干燥粉碎成细粉;取阿胶炒成阿胶珠,粉碎成细粉;将浸膏细粉、阿胶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即制成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将浸膏细粉、阿胶细粉及辅料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即制成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
10.权利要求6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c)制得的药物组合物采用药剂学上的药物制剂工艺制成任何剂型。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扶正补血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原料及重量配比为红芪32~48份、当归16~24份、山茱萸16~24份、阿胶16~24份制备方法a)取红芪、当归加水煎煮两次,滤取煎液;将两次煎液合并,滤过,滤液浓缩至清膏;b)取山茱萸采用流浸膏剂与浸膏剂渗漉法,进行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55℃时1.28~1.32的清膏;c)将上述两种清膏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取阿胶炒成阿胶珠,粉碎成细粉;将浸膏细粉、阿胶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本发明具益气、养血、扶正功能,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肿瘤放疗、化疗病人神疲乏力,眩晕心悸等临床症状,升高血象,提高免疫力,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放疗、化疗。
文档编号A61K9/16GK1853668SQ20051004260
公开日2006年11月1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28日
发明者赵健雄 申请人:兰州太宝制药有限公司

  • 专利名称:丹参酮在治疗血管平滑肌细胞异常增殖疾病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药丹参提取物丹参酮的用途,特别涉及丹参酮在制备治疗以血管平滑肌细胞异常增殖为主要病理变化特征的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背景技术: 丹参系唇形科鼠尾草属植
  • 专利名称:关节神经知觉检测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关节神经知觉检测器。背景技术:目前,临床上在给病人进行神经知觉检测时,大多是医生用手指轻持病人脚趾两侧,做被动伸屈动作,并通过询问病人来诊断关节神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眼睛血管增生的蛋白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蛋白质,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眼睛血管增生的蛋白质。背景技术:致盲的原因有多种,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眼睛的血管增生是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 引起眼睛的血管增生的常见病因有1、各
  • 专利名称:一种苓归接骨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一种苓归接骨胶囊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苓归接骨胶囊有补益肝肾,续筋接骨的作用,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骨折中、后 期愈合迟缓。传统的治疗用药是壮筋接骨丹。该药中虎骨、土鳖虫是动物药,虎是珍稀保护 动物,药源受
  • 一种运动床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运动床,包括基座、床身、动力部和释能装置,床身滑设于基座上,其可于基座上往复地线性位移,动力部设于基座上,其可以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以提供动力使床身做往复运动;释能装置由电能驱动,由此,其结构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骨折是指由于外伤或病理等原因致使骨质部分或完全断裂的一种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骨折部有局限性疼痛和压痛,局部肿胀和出
  • 专利名称:六氢苯并[f]喹啉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六氢苯并[f]喹啉酮,含有那些化合物的药物制剂及其作为甾类化合物5α-还原酶抑制剂的应用。通常知道,某些不希望的生理症状如良性前列腺增生、男性型秃发、普通粉刺、多毛症和前列腺癌均依
  • 一种人参枸杞醋及其制备方法【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养生保健醋,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免疫力,强身健体的人参枸杞醋及其制备工艺,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2-5份人参,20-30份小米,2-5份枸杞,10-15份大曲,5-10份怀山药,0.5-0.
  • 一种疝气补片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疝气补片,包括补片主体,其中,所述补片主体的周向边缘向外伸出设有固定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疝气补片,通过在所述补片主体的周向边缘向外伸出设置固定带,进行疝修补手术时,将补片放置到适当的位置
  • 专利名称:持续负压式乳头矫正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医疗器具技术范围,涉及一种治疗乳头内陷用持续负压式乳头矫正O背景技术:乳头内陷是女性较常见的女性乳房畸形,该病使女性乳房的整体形态显得不美观,局部还会积存污垢,出现湿疹、炎症或异
  • 眼外伤玻璃体腔异物抓钩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一种眼外伤玻璃体腔异物抓钩,在行眼外伤球内异物取出、玻璃体切割手术中使用。包括:手柄,手柄为中空的;手柄内设置有拉杆,拉杆的上端连接有爪体,爪体上带有3个以上弹性取物爪,弹性取物爪与爪体为一体结构
  • 专利名称:一种医用移动床x、y方向线伸缩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现有的医用移动床通常移动不是很方便,而且容易出现故障,大部分是由于导线在床身下被不停的拉扯之后出现的破损或折断。给使用者带来不便甚至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慢性阑尾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 慢性阑尾炎的中药,属中药技术领域。背景技术: 慢性阑尾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阑尾急性炎症消退后而遗留的慢性炎症性病变。西医在治疗上用抗生素,一般疗效欠佳,手
  • 吻合器复位机构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吻合器复位机构,包括齿条、复位片、复位弹簧、复位钮和复位销,齿条上设置有定位柱,复位片上开设有导向槽,该复位片通过导向槽和定位柱安装在齿条上,复位钮安装在齿条后部,并与通过复位销与复位片
  • 一种多风向艾灸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风向艾灸装置,包括艾灸器与角度调节装置;该艾灸器包括壳体,壳体的顶端设置有进风口,底端设置有出风口,壳体的外侧设置有一凸缘,该凸缘上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转轴伸入壳体内部并与主动摩擦轮相
  • 一种双囊三腔管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囊三腔管。一种双囊三腔管,包括三腔管、胃气囊和食管气囊,胃气囊和食管气囊固定在三腔管的前端,三腔管由胃管、胃气囊管、食管气囊管构成,胃气囊管与胃气囊相通,食管气囊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癫痫病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癫痫病的中药制剂,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癫痫病的中药制剂。背景技术:癫痫病是癫狂和癫痫的总称,是因情志及外感所伤,痰热风痰上蒙心窍、风由肝致。肝风与肾有关,痰由脾失运化所致,
  • 专利名称:一种总皂苷成分的中药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总皂苷成分的中药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中药提取物是现代制药新技术的新型中药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提取物是现代植物药的载体,是国际天然
  • 一种微细生物磁能磁疗床垫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细生物磁能磁疗床垫,包括垫芯和垫套,所述垫芯包括架桥发泡层、设置在架桥发泡层上的若干个按摩块、设置在架桥发泡层上的若干个定位块以及套设在定位块上的生态磁能发生器,所述生态磁
  • 一种用于复位固定的双向加压套筒钉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复位固定的双向加压套筒钉,属于骨科手术器械【技术领域】,用于对骨折脱位进行复位固定。其技术方案是:它的双向螺钉的前部螺杆和后部螺杆上分别有螺纹,加压套筒的套筒垂直焊接在底座平面上
  • 一种防渗液腰大池引流管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一种防渗液腰大池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本体,还包括用于防止渗液的止液部件,所述止液部件设置于所述引流管本体上距离端部12~15cm处。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防渗液腰大池引流管,可有效防止在置管过程中脑脊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