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盈VI

油压机,油压机厂家

全国产品销售热线

15588247377

产品分类

您的当前位置:行业新闻>>床面垂直升降机构以及带床面垂直升降的床的制作方法

床面垂直升降机构以及带床面垂直升降的床的制作方法

发布时间:2025-04-26

床面垂直升降机构以及带床面垂直升降的床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床面垂直升降机构,包括:第一连杆,其第一端点与该床面的第一滑块铰接、第二端点与位于地面上的第一铰接点铰接;第二连杆,其第一端点与该床面的第一铰接点铰接、第二端点与该第一连杆的第一中间节点铰接;第一驱动件,其耦接至该第一连杆;第三连杆,其第一端点与该床面的第二滑块铰接、第二端点与位于地面上的第二铰接点铰接;第四连杆,其第一端点与该床面的第二铰接点铰接、第二端点与该第三连杆的第一中间节点铰接;以及第二驱动件,其耦接至该第三连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带有床面垂直升降的床。
【专利说明】床面垂直升降机构以及带床面垂直升降的床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器械,尤其涉及床面垂直升降机构以及带床面垂直升降的床。

【背景技术】
[0002]由于病人行动不便,护理床往往需要具有床面升降功能。目前护理床床面升降机构大多为平行四边形四连杆机构,如图1所示。从图可以看出,在升降推杆的作用下,床面可以在竖直方向上进行上下运动。这种机构简单,易于实现,但缺点在于,在升降过程中,床面在水平方向上会有位移波动,患者将会有摇摆感。另外护理床的放置地方也将受到一定的限制,在水平方向上,其左右两侧需要预留安全空间,在安全空间内不能有其它物件摆放,因为在升降过程中床面的左右位移波动会与其它物件发生碰撞。
[0003]由于升降推杆的安装空间问题,采用此类机构的护理床床面在最低高度时,难以实现床面的倾斜功能。而且因为机械效率问题,床面最低位置的高度不能做到很小。而在特殊护理中,为了降低患者滚落后造成的伤害度往往要求护理床具有低初始位,而为了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及避免护理人员腰部韧带拉伤则要求大行程。
[0004]因此,本领域亟需一种改善的床面升降机构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0005]以下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指认出所有方面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是要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为稍后给出的更加详细的描述之序。
[000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床面垂直升降机构,包括:设于床的床面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第一连杆,该第一连杆的第一端点与该床面的第一滑块铰接,该第一连杆的第二端点与位于地面上的第一铰接点铰接;第二连杆,该第二连杆的第一端点与该床面的第一铰接点铰接,该第二连杆的第二端点与该第一连杆的第一中间节点铰接;第一驱动件,该第一驱动件耦接至该第一连杆以驱动该第一连杆;第三连杆,该第三连杆的第一端点与该床面的第二滑块铰接,该第三连杆的第二端点与位于地面上的第二铰接点铰接;第四连杆,该第四连杆的第一端点与该床面的第二铰接点铰接,该第四连杆的第二端点与该第三连杆的第一中间节点铰接;以及第二驱动件,该第二驱动件耦接至该第三连杆以驱动该第三连杆,其中,该第一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一端点的长度与该第二连杆的长度、该第三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一端点的长度以及该第四连杆的长度相等,以及该第一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二端点的长度与该第三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二端点的长度相等,其中位于地面上的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中的至少一者是可在地面上移动以改变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间的距离的滑块。
[0007]在一实例中,该可在地面上移动以改变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间的距离的滑块是滚轮。
[0008]在一实例中,该第一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一端点的长度与该第一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二端点的长度相等。
[0009]在一实例中,该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伸缩杆,该第一伸缩杆的第一端点与该床面铰接,该第一伸缩杆的第二端点与该第一连杆的第二中间节点铰接,以及该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二伸缩杆,该第二伸缩杆的第一端点与该床面铰接,该第二伸缩杆的第二端点与该第三连杆的第二中间节点铰接。
[0010]在一实例中,该第一伸缩杆的第一端点在该床面的该第一铰接点与该床面铰接,以及该第二伸缩杆的第一端点在该床面的该第二铰接点与该床面铰接。
[00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带床面垂直升降的床,包括:床面,该床面设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该床面的第一滑块与第一连杆的第一端点铰接,该第一连杆的第二端点与位于地面上的第一铰接点铰接,该第一连杆的第一中间节点与第二连杆的第二端点铰接,该第二连杆的第一端点与该床面的第一铰接点铰接,该第一连杆耦接至第一驱动件,该床面的第二滑块与第三连杆的第一端点铰接,该第三连杆的第二端点与位于地面上的第二铰接点铰接,该第三连杆的第一中间节点与第四连杆的第二端点铰接,该第四连杆的第一端点与该床面的第二铰接点铰接,该第三连杆耦接至第二驱动件,其中,该第一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一端点的长度与该第二连杆的长度、该第三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一端点的长度以及该第四连杆的长度相等,以及该第一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二端点的长度与该第三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二端点的长度相等,其中位于地面上的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中的至少一者是可在地面上移动以改变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间的距离的滑块。
[0012]在一实例中,该可在地面上移动以改变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间的距离的滑块是滚轮。
[0013]在一实例中,该第一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一端点的长度与该第一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二端点的长度相等。
[0014]在一实例中,该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伸缩杆,该第一伸缩杆的第一端点与该床面铰接,该第一伸缩杆的第二端点与该第一连杆的第二中间节点铰接,以及该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二伸缩杆,该第二伸缩杆的第一端点与该床面铰接,该第二伸缩杆的第二端点与该第三连杆的第二中间节点铰接。
[0015]在一实例中,该第一伸缩杆的第一端点在该床面的该第一铰接点与该床面铰接,以及该第二伸缩杆的第一端点在该床面的该第二铰接点与该床面铰接。
[0016]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在调节床面高度时,床面在水平方向上没有位移波动。一方面,可以消除床面调节过程中人体的摇晃感。另一方面对摆放床体的空间要求较低,即,床的两头无需预留较大安全空间,因为,床面在调节过程中不会与旁边摆放的物件发生碰撞。而且,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可以实现超低位的床面,床面在最低高度时,也能实现床面的倾斜功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在结合以下附图阅读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之后,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各组件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并且具有类似的相关特性或特征的组件可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附图标记。
[0018]图1是示出了现有技术的护理床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的示意图;
[0019]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的示意图;
[0020]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的垂直升降调节的示意图;
[0021]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的体位倾斜调节的示意图;
[0022]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的体位倾斜调节的另一不意图;
[0023]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的示意图;
[0024]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的垂直升降调节的示意图;
[0025]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的体位倾斜调节的不意图;以及
[0026]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的体位倾斜调节的另一示意图。
[0027]符号说明:
[0028]201:第一连杆
[0029]202:第二连杆
[0030]203:第三连杆
[0031]204:第四连杆
[0032]205:第一驱动件,伸缩杆
[0033]206:第二驱动件,伸缩杆
[0034]207、208、209、210:滑块
[0035]211:床面
[0036]212:地面
[0037]601:第一连杆
[0038]602:第二连杆
[0039]603:第三连杆
[0040]604:第四连杆
[0041]605:第一驱动件,伸缩杆
[0042]606:第二驱动件,伸缩杆
[0043]607、608、610:滑块
[0044]609:固定铰接点
[0045]611:床面
[0046]612: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47]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注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描述的诸方面仅是示例性的,而不应被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任何限制。
[0048]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200的示意图。该床面垂直升降机构200可用于诸如护理床、病床之类的床具。在图2中,该床具有床面211。床面211可通过床面垂直升降机构200的调节来垂直地升降,消除了在升降调节过程中床面的水平位移,从而使得人体不会有摇晃感,并且也使得摆放床的空间的限制大大降低。另外,如下文详细描述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200的连杆直接铰接至地面,从而可实现床面的超低位。
[0049]如图2所示,床面垂直升降机构200可包括第一连杆201和第二连杆202。第一连杆201的第一端点可与床面211的第一滑块207铰接,以及第一连杆201的第二端点可与位于地面212上的第一铰接点Al铰接。在如图2所示的实例中,该铰接点Al是可在地面212上移动的滑块209。第二连杆202的第一端点可与床面211的第一铰接点BI铰接,以及第二连杆202的第二端点可与第一连杆201的第一中间节点Cl铰接。
[0050]床面垂直升降机构200还可包括第一驱动件205,后者耦接至第一连杆201以驱动第一连杆201。
[0051]较优地,第一驱动件205可包括伸缩杆205。伸缩杆205的第一端点可与床面211铰接,例如与床面211的第一铰接点BI铰接,以及伸缩杆205的第二端点可与第一连杆201的第二中间节点C2铰接。图2中所示的伸缩杆205与床面211和第一连杆201的铰接点的位置仅是示例性而不是限制性的。例如,伸缩杆205与床面211的铰接点可以不是床面211的铰接点BI,而是在铰接点BI旁的其他位置。再例如,图2中所示的中间节点C2被示为在第一连杆201的一突出部上,实质上,图中用于表示第一连杆201的线段只是第一连杆实体的抽象简化,中间节点C2仍然位于第一连杆201上,并且取决于具体应用可以有不同位置。
[0052]由此,当伸缩杆205伸长时,在第一连杆201和第二连杆202的配合下使床面211的左端上升。当伸缩杆205收缩时,在第一连杆201和第二连杆202的配合下使床面211的左端下降。
[0053]床面垂直升降机构200还可包括第三连杆203和第四连杆204。第三连杆203的第一端点可与床面211的第二滑块208铰接,以及第三连杆203的第二端点可与位于地面212上的第二铰接点A2铰接。在如图2所示的实例中,该铰接点A2是可在地面212上移动的滑块210。第四连杆204的第一端点可与床面211的第二铰接点B2铰接,以及第四连杆204的第二端点可与第三连杆203的第一中间节点Dl铰接。
[0054]床面垂直升降机构200还可包括第二驱动件206,后者耦接至第三连杆203以驱动第三连杆203。
[0055]较优地,第二驱动件206可包括伸缩杆206。伸缩杆206的第一端点可与床面211铰接,例如与床面211的第二铰接点BI铰接,以及伸缩杆206的第二端点可与第三连杆203的第二中间节点D2铰接。图2中所示的伸缩杆206与床面211和第三连杆203的铰接点的位置仅是示例性而不是限制性的。例如,伸缩杆206与床面211的铰接点可以不是床面211的铰接点B2,而是在铰接点B2旁的其他位置。再例如,图2中所示的中间节点D2被示为在第三连杆203的一突出部上,实质上,图中用于表示第三连杆203的线段只是第三连杆实体的抽象简化,中间节点D2仍然位于第三连杆203上,并且取决于具体应用可以有不同位置。
[0056]由此,当伸缩杆206伸长时,在第三连杆203和第四连杆204的配合下使床面211的右端上升。当伸缩杆206收缩时,在第三连杆203和第四连杆204的配合下使床面211的右端下降。
[0057]为使床面211能够垂直地升降,可使各部件的尺寸保持一定关系。具体地,第一连杆201的从第一中间节点Cl至第一端点的长度与第二连杆202的长度、第三连杆203的从第一中间节点Dl至第一端点的长度以及第四连杆204的长度皆相等。较优地,第一连杆201的从第一中间节点Cl至第一端点的长度与第一连杆201的从第一中间节点Cl至第二端点的长度相等,即为总长度的一半。相应地,此时第三连杆203的从第一中间节点Dl至第一端点的长度与第三连杆203的从第一中间节点Dl至第二端点的长度也相等。
[0058]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的垂直升降调节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需要垂直地抬升床面时,可同时伸长两侧的伸缩杆。此时,床面的两端以相同的幅度抬升,水平方向上保持没有位移。在需要垂直地下降床面时,可同时收缩两侧的伸缩杆。此时,床面的两端以相同的幅度下降,水平方向上也没有位移。
[0059]本实用新型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除了可以垂直升降外,还可以实现两个方向上的体位倾斜。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的体位倾斜调节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当左侧的伸缩杆收缩或不动作,右侧的伸缩杆伸出时,床面呈左低右高倾斜。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的体位倾斜调节的另一示意图。如图5所示,当左侧的伸缩杆伸出,右侧的伸缩杆收缩或不动时,床面呈左闻右低倾斜。
[0060]由于第一和第三连杆直接铰接至地面,且与地面的两个铰接点Al、A2是可在地面上移动的滑块,两个铰接点Al、A2之间的距离可以改变,从而能够实现超低位的床面。
[0061]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600的示意图。如图6所不,床面垂直升降机构600可包括第一连杆601和第二连杆602。第一连杆601的第一端点可与床面611的第一滑块607铰接,以及第一连杆601的第二端点可与位于地面612上的第一铰接点Al铰接。在如图6所示的实例中,该铰接点Al是在地面612上不可移动的固定铰接点。第二连杆602的第一端点可与床面611的第一铰接点BI铰接,以及第二连杆602的第二端点可与第一连杆601的第一中间节点Cl铰接。
[0062]床面垂直升降机构600还可包括第一驱动件605,后者耦接至第一连杆601以驱动第一连杆601。
[0063]较优地,第一驱动件605可包括伸缩杆605。伸缩杆605的第一端点可与床面611铰接,例如与床面611的第一铰接点BI铰接,以及伸缩杆605的第二端点可与第一连杆601的第二中间节点C2铰接。图6中所示的伸缩杆605与床面611和第一连杆601的铰接点的位置仅是示例性而不是限制性的。例如,伸缩杆605与床面611的铰接点可以不是床面611的铰接点BI,而是在铰接点BI旁的其他位置。再例如,图6中所示的中间节点C2被示为在第一连杆601的一突出部上,实质上,图中用于表示第一连杆601的线段只是第一连杆实体的抽象简化,中间节点C2仍然位于第一连杆601上,并且取决于具体应用可以有不同位置。
[0064]由此,当伸缩杆605伸长时,在第一连杆601和第二连杆602的配合下使床面611的左端上升。当伸缩杆605收缩时,在第一连杆601和第二连杆602的配合下使床面611的左端下降。
[0065]床面垂直升降机构600还可包括第三连杆603和第四连杆604。第三连杆603的第一端点可与床面611的第二滑块608铰接,以及第三连杆603的第二端点可与位于地面612上的第二铰接点A2铰接。在如图6所示的实例中,该铰接点A2是可在地面612上移动的滑块610。第四连杆604的第一端点可与床面611的第二铰接点B2铰接,以及第四连杆604的第二端点可与第三连杆603的第一中间节点Dl铰接。
[0066]床面垂直升降机构600还可包括第二驱动件606,后者耦接至第三连杆603以驱动第三连杆603。
[0067]较优地,第二驱动件606可包括伸缩杆606。伸缩杆606的第一端点可与床面611铰接,例如与床面611的第二铰接点BI铰接,以及伸缩杆606的第二端点可与第三连杆603的第二中间节点D2铰接。图6中所示的伸缩杆606与床面611和第三连杆603的铰接点的位置仅是示例性而不是限制性的。例如,伸缩杆606与床面611的铰接点可以不是床面611的铰接点B2,而是在铰接点B2旁的其他位置。再例如,图6中所示的中间节点D2被示为在第三连杆603的一突出部上,实质上,图中用于表示第三连杆603的线段只是第三连杆实体的抽象简化,中间节点D2仍然位于第三连杆603上,并且取决于具体应用可以有不同位置。
[0068]由此,当伸缩杆606伸长时,在第三连杆603和第四连杆604的配合下使床面611的右端上升。当伸缩杆606收缩时,在第三连杆603和第四连杆604的配合下使床面611的右端下降。
[0069]为使床面611能够垂直地升降,可使各部件的尺寸保持一定关系。具体地,第一连杆601的从第一中间节点Cl至第一端点的长度与第二连杆602的长度、第三连杆603的从第一中间节点Dl至第一端点的长度以及第四连杆604的长度皆相等。较优地,第一连杆601的从第一中间节点Cl至第一端点的长度与第一连杆601的从第一中间节点Cl至第二端点的长度相等,即为总长度的一半。相应地,此时第三连杆603的从第一中间节点Dl至第一端点的长度与第三连杆603的从第一中间节点Dl至第二端点的长度也相等。
[0070]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的垂直升降调节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在需要垂直地抬升床面时,可同时伸长两侧的伸缩杆。此时,床面的两端以相同的幅度抬升,水平方向上保持没有位移。在需要垂直地下降床面时,可同时收缩两侧的伸缩杆。此时,床面的两端以相同的幅度下降,水平方向上也没有位移。
[0071 ] 本实用新型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除了可以垂直升降外,还可以实现两个方向上的体位倾斜。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的体位倾斜调节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当左侧的伸缩杆收缩或不动作,右侧的伸缩杆伸出时,床面呈左低右高倾斜。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的体位倾斜调节的另一示意图。如图9所示,当左侧的伸缩杆伸出,右侧的伸缩杆收缩或不动时,床面呈左闻右低倾斜。
[007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三连杆直接铰接至地面,且与第三连杆与地面的铰接点A2是可在地面上移动的滑块,两个铰接点Al、A2之间的距离也可以改变,从而能够实现超低位的床面。
[0073]显然,地面的两个铰接点Al、A2中的至少一者是可在地面上移动以改变两个铰接点间的距离的滑块即可。在实践中,该滑块可以是滚轮等滑动件。
[0074]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在调节床面高度时,床面在水平方向上没有位移波动。一方面,可以消除床面调节过程中人体的摇晃感。另一方面对摆放床体的空间要求较低,即,床的两头无需预留较大安全空间,因为,床面在调节过程中不会与旁边摆放的物件发生碰撞。而且,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可以实现超低位的床面,床面在最低高度时,也能实现床面的倾斜功能。
[0075]提供对本公开的先前描述是为使得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皆能够制作或使用本公开。对本公开的各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且本文中所定义的普适原理可被应用到其他变体而不会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由此,本公开并非旨在被限定于本文中所描述的示例和设计,而是应被授予与本文中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相一致的最广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床面垂直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于床的床面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 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点与所述床面的第一滑块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点与位于地面上的第一铰接点铰接; 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点与所述床面的第一铰接点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点与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中间节点铰接; 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耦接至所述第一连杆以驱动所述第一连杆; 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一端点与所述床面的第二滑块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二端点与位于地面上的第二铰接点铰接; 第四连杆,所述第四连杆的第一端点与所述床面的第二铰接点铰接,所述第四连杆的第二端点与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一中间节点铰接;以及 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耦接至所述第三连杆以驱动所述第三连杆, 其中,所述第一连 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一端点的长度与所述第二连杆的长度、所述第三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一端点的长度以及所述第四连杆的长度相等,以及所述第一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二端点的长度与所述第三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二端点的长度相等, 其中位于地面上的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中的至少一者是可在地面上移动以改变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间的距离的滑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在地面上移动以改变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间的距离的滑块是滚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一端点的长度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二端点的长度相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第一端点与所述床面铰接,所述第一伸缩杆的第二端点与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中间节点铰接,以及 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第一端点与所述床面铰接,所述第二伸缩杆的第二端点与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二中间节点铰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杆的第一端点在所述床面的所述第一铰接点与所述床面铰接,以及所述第二伸缩杆的第一端点在所述床面的所述第二铰接点与所述床面铰接。
6.一种带床面垂直升降的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床面,所述床面设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床面的第一滑块与第一连杆的第一端点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点与位于地面上的第一铰接点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中间节点与第二连杆的第二端点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点与所述床面的第一铰接点铰接,所述第一连杆耦接至第一驱动件,所述床面的第二滑块与第三连杆的第一端点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二端点与位于地面上的第二铰接点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一中间节点与第四连杆的第二端点铰接,所述第四连杆的第一端点与所述床面的第二铰接点铰接,所述第三连杆耦接至第二驱动件, 其中,所述第一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一端点的长度与所述第二连杆的长度、所述第三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一端点的长度以及所述第四连杆的长度相等,以及所述第一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二端点的长度与所述第三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二端点的长度相等, 其中位于地面上的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中的至少一者是可在地面上移动以改变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间的距离的滑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在地面上移动以改变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间的距离的滑块是滚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一端点的长度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二端点的长度相等。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第一端点与所述床面铰接,所述第一伸缩杆的第二端点与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中间节点铰接,以及 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第一端点与所述床面铰接,所述第二伸缩杆的第二端点与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二中间节点铰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杆的第一端点在所述床面的所述第一铰接点与所述床面铰接,以及所述第二伸缩杆的第一端点在所述床面的所述第二铰接点与所述床 面铰接。
【文档编号】A61G7/012GK203852505SQ201420272511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6日
【发明者】张玉焜 申请人:美固龙金属制品(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胸外科术后康复磁疗板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疗用品,特别公开了一种胸外科术后康复磁疗板。该一种胸外科术后康复磁疗板,包括两块磁疗板袋,若干个磁疗板,背带,其特征是:所述磁疗板袋内装有若干个磁疗板,磁疗板袋上装有若干条
  • 专利名称:一种便携式颈椎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颈椎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目前,市面上有很多腰椎按摩器,用于对腰椎病进行早期的预防或对腰椎病治疗后的后期养护使用,但对颈部进行预防和治疗的仪器少有报道,特别是适合家
  • 专利名称:白簕多糖在制备治疗糖尿病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白簕多糖的一种新用途,具体涉及白簕多糖在制备治疗糖尿病药物中的应用。背景技术:目前,糖尿病已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变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糖尿病在发达
  • 专利名称:弹力穴位尺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尺子,尤其涉及一种能标明人体穴位的尺子。 背景技术:穴位是中国古代医学所发现的奇妙点,为了能更好地发扬中国的穴位学说与针灸技术,如何设计一种尺能标明人的穴位是技术人员要考虑的。发明内容本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背景技术:现在临床应用的治疗头痛的药物品种众多,作用特点和治疗效果不一,但基本是对症治疗,可暂时减轻或缓解疼痛,但治疗效果都较一般。发明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关节炎的外用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关节炎的外用中药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 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已经对人们的生命健康产生了严重威胁,尤其是中老年关节炎已成为当前医学界研究的难点。
  • 专利名称:止泻丸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一种止泻丸,属于蒙药制药领域。蒙药是中华民族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医药。它在几千年临床医学中被证实为一门不可缺少的学科。但对药物的加工制做还停留在较原始的阶段,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艾滋病的藏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艾滋病的藏药(久美抗艾3号)。背景技术: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HIV通过攻击人体
  • 专利名称:包含布立西坦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包含布立西坦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涉及包含布立西坦(Brivaracetam)的新的药物组合物。公开号WO 0162726的国际专利申请公开了 2_氧代吡咯烷衍生物及其制备 方法,该文献特别公开了化合
  • 一种血液透析管固定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血液透析管固定装置,它包括固定夹和支架总成,支架总成包括支撑杆和套装在支撑杆外侧的定位套筒,所述定位套筒的外侧上部设置有与支撑杆配合的定位旋钮,通过固定夹将整个装置固定在病床上合
  • 专利名称:一种盐酸左氧氟沙星凝胶型的滴眼液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盐酸左氧氟沙星凝胶型的滴眼液制备方法,属于药物技术领域。背景技术:O. 3%盐酸左氧氟沙星凝胶型滴眼剂其主要成份为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左氧氟沙星是
  • 专利名称:一种参茸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参茸保健酒及其配制。背景技术:目前市场上保健酒种类很多,例如人参枸杞酒具有补气血,养心安神。滋补养颜的功效;龟甲酒具有增强免疫力,扶正补虚之功效。
  • 专利名称:养肝果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健康食品配方,具有养肝和解酒的功效。背景技术: 常见的解酒、保肝的相关产品和配方中,或者中药成分居多,或者忽略口感,这就难免造成如下缺憾(1)服用时有心理负担,不能象对待普通食品那样轻松食用
  • 专利名称: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同时提供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属于药品的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在人类死亡原因中,全世界每年大约有17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
  • 专利名称:阴道内药物递送装置的制作方法阴道内药物递送装置发明背景 1.发明领域本发明总体上涉以及药物递送系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以及阴道药物递送系统, 该系统长期以基本上恒定的比率释放一种或多种活性物质。2.相关技术说明复方口服避孕药(例如
  • 专利名称:一次性配液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技术领域,是一种用于为病人进行输液治疗的配液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一次性配液器。临床上通常选用20ml注射器配制液体。5ml、10ml注射器溶量小;50ml注射器体积大,均不方便配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失眠症的中药制剂和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涉及以中药材为原料而制成的一种治疗失眠症的中药制剂和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背景技术: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
  • 专利名称:一组由阿司匹林与雌激素组成的防治骨质疏松症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用阿司匹林与雌激素组成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制备的复方制剂,对妇女绝经期后骨质疏松具有较好的预防及治疗作用。背景技术:绝经期后骨质疏松属原发性
  • 专利名称:核医学成像方法以及核医学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核医学成像(imaging)方法以及核医学成像装置。背景技术: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是核医学的
  • 专利名称:膝关节屈曲矫形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矫形器械,特别是指一种膝关节屈曲矫形器。 背景技术: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滑膜关节,作为下肢重要的行走和负重关节,其病损 最为常见。膝关节附近任何结构的病损(如骨折、软组织损伤
  • 一种便携式超声诊断仪的安全保护探头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超声诊断仪的安全保护探头,所述探头通过连接线与便携式超声诊断仪连接,探头的壳体右部套接有可更换的保护套;保护套的左端设有与壳体中部圆周卡接的滑环;壳体中部圆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