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最新文章
- 一种活体显微内窥光谱成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 流化包衣装置的制作方法
- 治疗颈椎病的一种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 治疗血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 女性尿频患者随身用小便方便装置制造方法
- 一种鼻腔激光治疗头的制作方法
- 一种医院用护理床垫的制作方法
- 医用急救箱的制作方法
- 一种新型超声科诊断床的制作方法
- 长程眼压计测压探头的制作方法
- 一种返白散的制备方法
- 一种复方苦参纳米注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降木脂素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 防病治病的电热毯及制备方法
- 一种多级增力的微型磨钻的制作方法
- 心外科主动脉阻断钳的制作方法
- 一种治疗痔疮的中药制备方法
- 具有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活性的1,2-二氢喹啉衍生物的制作方法
- 一种治疗脓疱疮的油剂药物的制作方法
- 神经营养因子产生促进装置的制作方法
射干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射干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射干提取物,具体地涉及射干总黄酮(由黄酮苷和黄酮苷元组成)提取物、射干总黄酮苷提取物、射干总黄酮苷元提取物,制备方法,及野鸢尾苷(iridin)、野鸢尾黄素(irigenin)、射干总黄酮苷提取物、射干总黄酮苷元提取物、射干总黄酮提取物在制备治疗或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具体地在制备治疗或预防急、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肺炎方面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射干,鸢尾科植物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L.)DC.的干燥根茎,为药典收载品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寒,味苦,具清热解毒、利咽消痰、散血消肿之功效,主治咽喉肿痛、痰咳气喘。射干被《本草纲目》称为“治疗喉痹咽痛之要药”,在中国许多经典方剂专著中,如《圣济总录》、《医方大成论》、《千金方》等多有收载。以射干为君药的治疗咽喉疾患的复方更多,在《历代名医良方注释》一书所收录的治疗咽喉疾患方中,有四分之一的方药中含有射干。射干在国内作为传统中药,现代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患,例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慢性鼻窦炎、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肺心病、咽喉肿痛和痰盛咳喘者等。
射干的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射干具有抗炎、抗病毒、抗真菌、抗过敏、兴奋咽喉粘膜和促进唾液分泌等作用,其主要含有异黄酮类化合物。射干70%乙醇提取液对炎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射干能显著抑制组织胺所致的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能明显抑制大鼠透明质酸酶性足浮肿发展。射干煎剂或浸剂在体外对常见的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射干水煎剂或注射液在鸡胚中抑制流感病毒,在组织培养中抑制或延缓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和疱疹病毒的致细胞病变作用。野鸢尾黄素在组织培养中抗流感病毒、延迟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活性。
本发明人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找到了射干的有效部位及有效成分,进而提供了射干总黄酮(由黄酮苷和黄酮苷元组成)提取物、射干总黄酮苷提取物、射干总黄酮苷元提取物,及野鸢尾苷(iridin)、野鸢尾黄素(irigenin)和上述三种提取物在制备治疗或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尤其是在治疗或预防急、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肺炎方面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射干总黄酮(由黄酮苷和苷元组成)提取物,其中,以野鸢尾苷计,100%>射干异黄酮重量≥50%,优选为100%>射干异黄酮重量≥80%,野鸢尾苷、野鸢尾黄素之间的比例为1∶(0.1-1)。
本发明提供了射干总黄酮苷提取物,其中,以野鸢尾苷计,100%>射干异黄酮重量≥50%,优选为100%>射干异黄酮重量≥80%;100%>野鸢尾苷的重量为≥10%,优选为100%>野鸢尾苷的重量为≥25。
本发明提供了射干总黄酮苷元提取物,其中,以野鸢尾黄素计,100%>射干异黄酮重量≥50%,优选为100%>射干异黄酮重量≥80%;100%>野鸢尾黄素的重量为≥10%,优选为100%>野鸢尾黄素重量≥25%。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三种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三种提取物在制备治疗或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尤其是在治疗或预防急、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肺炎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以上述任一种提取物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提供了野鸢尾苷或野鸢尾黄素在制备治疗或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尤其是在治疗或预防急、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肺炎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以野鸢尾苷或野鸢尾黄素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提供的射干总黄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射干药材用水提取,浓缩后加入乙醇沉淀,上清液回收乙醇,再上聚酰胺柱,先用水洗脱,再以一定浓度乙醇洗脱,收集醇洗脱液,回收溶剂,干燥,即得。
本发明的提取方法优选为取干燥射干用水提取2-4次,用水量为5-30倍,每次提取的时间为30-120分钟,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00-1.25,加入乙醇至醇浓度为60-90%,于4℃下沉淀24小时,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加水稀释至10倍体积后,上处理好的聚酰胺柱,上样量(相当于生药量)与聚酰胺用量的比例为(1-4)∶1(w/v),先用水洗脱2-10个柱体积,弃去;继续用70-100%乙醇洗脱2-10个柱体积,收集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干燥即得。
本发明的提取方法更优选为取干燥射干用水回流提取3次,用水量为10倍,每次提取的时间为60-120分钟,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08(100℃),加入乙醇至醇浓度为80%,于4℃下沉淀24小时,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加水稀释至10倍体积后,上处理好的聚酰胺柱,上样量(相当于生药量)与聚酰胺用量的比例为2∶1(w/v),先用水洗脱10个柱体积,弃去;继续用95%乙醇洗脱5个柱体积,收集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干燥即得。
本发明提供的射干总黄酮苷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射干药材用一定浓度的乙醇提取,提取液回收乙醇,上大孔树脂柱,先用水、低浓度乙醇洗脱,再以高浓度乙醇洗脱,收集醇洗脱液,回收溶剂,上聚酰胺柱脱色或直接干燥,即得。
本发明的提取方法优选为取干燥射干用50%-100%的乙醇提取2-4次,溶剂用量为5-30倍,每次提取的时间为30-120分钟,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加水稀释至10倍体积后,上处理好的大孔树脂柱,上样量(相当于生药量)与大孔树脂用量的比例为(1-10)∶1(w/v),先用水洗脱1-10个柱体积,再用低浓度乙醇洗脱1-10个柱体积,再以高浓度的乙醇洗脱1-10个柱体积,收集高浓度乙醇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干燥或上聚酰胺柱脱色,即得含量大于等于50%的射干总黄酮苷。
本发明的提取方法更优选为取干燥射干用80%的乙醇提取3次,溶剂用量为10倍,每次提取的时间为60-120分钟,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加水稀释至10倍体积后,上处理好的AB-8大孔树脂柱,上样量(相当于生药量)与大孔树脂用量的比例为(3-6)∶1(w/v),先用水洗脱3个柱体积,再用10%-30%乙醇洗脱3个柱体积,最后以40%-60%的乙醇洗脱5个柱体积,收集后一部分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水溶液上处理好的聚酰胺柱(用量生药量的1-10倍),先用水洗脱2-3个柱体积,再用30%-40%的乙醇洗脱3-5个柱体积,收集醇洗脱液,回收溶剂,干燥即得含量大于等于80%的射干总黄酮苷。
本发明提供的射干总黄酮苷元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射干药材用一定浓度的乙醇提取,提取液回收乙醇,直接(或经过水解)上聚酰胺柱,先用水、低浓度的乙醇洗脱,再用高浓度的乙醇洗脱,收集高浓度乙醇洗脱液,回收溶剂,干燥,即得。
本发明的提取方法优选为取干燥射干用50%-100%的乙醇提取2-4次,溶剂用量为5-30倍,每次提取的时间为30-120分钟,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加水稀释后,用酸或酶水解,上处理好的聚酰胺柱,上样量(相当于生药量)与聚酰胺用量的比例为(1-4)∶1(w/v),先用水洗脱2-10个柱体积,再用20-40%乙醇洗脱2-10个柱体积,最后以50%-95%的乙醇洗脱2-10个柱体积,收集50%-95%乙醇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干燥即得。
本发明的提取方法最优选为取干燥射干用80%的乙醇提取3次,溶剂用量为10倍,每次提取的时间为60-120分钟,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加水稀释至10倍体积后,加入蜗牛酶(相当于药材重的0.001-0.5倍),于37℃下水解24小时,水解液过滤,沉淀物上处理好的聚酰胺柱,上样量(相当于生药量)与聚酰胺用量的比例为(1-4)∶1(w/v),先用水洗脱3个柱体积,再用20-40%乙醇洗脱3个柱体积,最后以50%-95%的乙醇洗脱5个柱体积,收集50%-95%乙醇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干燥即得。
本发明所述的野鸢尾苷的制备方法为射干总黄酮用系统溶剂法萃取,取其正丁醇萃取部份,以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和纯化。
本发明所述的野鸢尾黄素的制备方法为射干总黄酮用系统溶剂法萃取,取其乙酸乙酯萃取部份,以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和纯化。
本发明提供的野鸢尾苷或野鸢尾黄素在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时,使用剂量为1-1000mg/天,优选为5-500mg/天,更优选为20-200mg/天。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三种提取物在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时,使用剂量为1-1000mg/天,优选为5-500mg/天,更优选为20-200mg/天。
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组合物,可按本领域常规方法制备并可以通过口服、舌下、经皮、肌肉或皮下、皮肤粘膜或静脉等途径给药。口服制剂可以制成如片剂、胶囊、颗粒剂、口嚼剂、丸剂、悬浮液、溶液等,非肠道给药制剂可以制成注射液、冻干粉针等剂型,局部给药可以制成如霜剂、软膏剂、贴剂、喷雾剂等。但并不限于此。
以野鸢尾苷或野鸢尾黄素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单元剂量为1-1000mg,优选为5-500mg,更优选为20-200mg。
以射干总黄酮苷提取物、射干总黄酮苷元提取物、射干总黄酮提取物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单元剂量为1-1000mg,优选为5-500mg,更优选为20-200mg。
本发明人通过下列试验证实了上述三种提取物、野鸢尾苷、野鸢尾黄素具有治疗或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作用,尤其是在治疗或预防急、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肺炎方面的作用,但并不限于此试验。
具体实施例方式
制备例1.射干总黄酮的制备取射干药材20kg,用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提取的时间为90分钟,过滤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04(100℃),加入乙醇至醇浓度为70%,于4℃下沉淀24小时,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加水稀释至10倍体积后,上聚酰胺柱(120L),先以水洗脱10个柱床体积(1200L),再以95%乙醇洗脱约5个柱床体积(600L),收集该部分洗脱液,浓缩干燥,得到射干总异黄酮498g(收率2.5%)。经检测,该提取物中异黄酮的含量为73%(以野鸢尾苷计),其中含野鸢尾苷15.4%。野鸢尾黄素含量为4.6%。
制备例2.射干总黄酮的制备取射干药材20kg,用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提取的时间为120分钟,过滤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08(100℃),加入乙醇至醇浓度为80%,于4℃下沉淀24小时,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加水稀释至10倍体积后,上聚酰胺柱(120L),先以水洗脱10个柱床体积(1200L),再以75%乙醇洗脱约5个柱床体积(600L),收集该部分洗脱液,浓缩干燥,得到射干总异黄酮498g(收率2.5%)。经检测,该提取物中异黄酮的含量为81%(以野鸢尾苷计),其中含野鸢尾苷19.8%。野鸢尾黄素含量为5.1%。
制备例3.射干总黄酮苷的制备取射干药材20kg,用80%的乙醇提取3次,溶剂用量为10倍,每次提取的时间为120分钟,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加水稀释至10倍体积后,上处理好的AB-8大孔树脂柱(120L),先以水洗脱3个柱床体积(360L),25%乙醇洗脱约3个柱床体积(360L),再以40%的乙醇洗脱5个柱体积(600L),收集该40%乙醇部分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得到射干总异黄酮苷339g(收率1.7%)。经检测,该提取物中异黄酮的含量为64%(以野鸢尾苷计),其中野鸢尾苷含量为19.3%。
制备例4.射干总黄酮苷的制备取射干药材20kg,用80%的乙醇提取3次,溶剂用量为10倍,每次提取的时间为120分钟,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加水稀释至10倍体积后,上处理好的AB-8大孔树脂柱(120L),先以水洗脱3个柱床体积(360L),25%乙醇洗脱约3个柱床体积(360L),再以40%的乙醇洗脱5个柱体积(600L),收集该40%乙醇部分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水溶液上处理好的聚酰胺柱(120L),先用水洗脱2个柱体积(240L),再用40%乙醇洗脱3个柱体积(360L),收集醇洗脱液,回收溶剂,浓缩干燥,得到射干总异黄酮苷306g(收率1.5%)。经检测,该提取物中异黄酮的含量为83%(以野鸢尾苷计),其中野鸢尾苷含量为28.9%。
制备例5.射干总黄酮苷元的制备取干燥射干用80%的乙醇提取3次,溶剂用量为10倍,每次提取的时间为120分钟,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加水稀释至4倍体积后,加入盐酸至浓度为盐酸6%,加热水解3小时,水解液过滤,沉淀物上处理好的聚酰胺柱(120L),先用水洗脱3个柱体积(360L),再用30%乙醇洗脱3个柱体积(360L),最后以95%的乙醇洗脱5个柱体积(600L),收集95%乙醇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得到射干总异黄酮252g(收率1.3%)。经检测,该提取物中异黄酮的含量为58%(以野鸢尾黄素计),其中野鸢尾黄素含量为14.6%。
制备例6.射干总黄酮苷元的制备取干燥射干用80%的乙醇提取3次,溶剂用量为10倍,每次提取的时间为120分钟,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加水稀释至10倍体积后,加入蜗牛酶(相当于药材重0.1倍),于37℃下水解24小时,水解液过滤,沉淀物上处理好的聚酰胺柱(120L),先用水洗脱3个柱体积(360L),再用30%乙醇洗脱3个柱体积(360L),最后以95%的乙醇洗脱5个柱体积(600L),收集95%乙醇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得到射干总异黄酮207g(收率1.0%)。经检测,该提取物中异黄酮的含量为82%(以野鸢尾黄素计),其中野鸢尾黄素含量为26.3%。
制备例7.野鸢尾苷制备取制备例2制备的射干总异黄酮200g,用20倍量水混悬,混悬液先以乙酸乙酯萃取3次(每次用量为混悬的3倍),再以正丁醇萃取3次(每次用量为混悬的3倍)。合并乙酸乙酯层,回收溶剂后得乙酸乙酯萃取部分38g;合并正丁醇层,回收溶剂后得正丁醇萃取部分106g。
取正丁醇萃取部份50g,用适量甲醇溶解,拌入约150g硅胶中,蒸干甲醇,装入内装约1500g硅胶的硅胶柱中,用氯仿、甲醇梯度洗脱,分别收集含野鸢尾苷的流份,回收溶剂,所得固体为野鸢尾苷粗品。粗品上聚酰胺柱(约1L),用水-乙醇梯度洗脱,收集含野鸢尾苷的流份,浓缩,浓缩物再用一定浓度的乙醇重结晶,最终得野鸢尾苷3.1g,经HPLC检测黄德林,刘仲义,韦浩,RP-HPLC法测定射干和鸢尾中的射干甙、鸢尾甙的含量,华西药学杂志,1997,12(2)115-116,含量分别为91%。,经理化测定数据如下,与相关文献JP63030417;Phytochem,1983,22(9)2061对照基本一致,鉴定其为野鸢尾苷。
野鸢尾苷的理化测定数据熔点205-208℃ ESI-MS,m/z521(M-1)+UVmaxMeOHnm256,320 IR(KBr,cm-1)3397,1658,1620,1587,15131H-NMR(DMSO-d6,400MHz)12.89(1H,s),9.22(1H,s),8.48(1H,s),6.90(1H,s),6.73(1H,d,J=1.88),6.69(1H,d,J=1.88),5.38(1H,d,J=5.04),3.80(3H,s),3.78(3H,s),3.70(3H,s)13C-NMR(DMSO-d6,100MHz)180.5,156.6,155.3,152.9,152.8,152.3,150.2,136.4,132.5,125.8,122.0,110.3,106.4,104.6,100.1,94.0,77.3,76.7,73.1,69.6,60.6,60.2,59.9,55.8制备例8.野鸢尾黄素的制备取试验例7所述乙酸乙酯萃取部分30g,用适量甲醇溶解,拌入约90g硅胶中,蒸干甲醇,装入内装约900g硅胶的硅胶柱中,用氯仿、甲醇梯度洗脱,收集含野鸢尾黄素的流份,回收溶剂,所得固体再用乙酸乙酯、丙酮重结晶,得野鸢尾黄素约1g,经HPLC检测马林,宋万志,吴丰,射干有效成分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药学学报,1996,31(12)945-949,含量93%,经理化测定数据如下,与相关文献JP63030417;Phytochem,1983,22(9)2061对照基本一致,鉴定其为野鸢尾黄素。
野鸢尾黄素的理化测定数据熔点179-181℃ EI-MS,m/z360(M+)UVmaxMeOHnm269,337 IR(KBr,cm-1)3439,1661,1624,1580,15121H-NMR(DMSO-d6,400MHz)12.88(1H,s),8.25(1H,s),6.67(1H,d,J=1.89),6.70(1H,d,J=1.89),6.47(1H,s),3.80(3H,s),3.79(3H,s),3.74(3H,s)13C-NMR(DMSO-d6,100MHz)180.0,157.2,154.1,152.9,152.5,152.3,150.0,136.8,131.6,125.6,121.7,110.3,105.2,104.9,93.8,59.5,59.5,55.8制备例9.制备射干总黄酮苷注射液(50mg/支)称取50g射干总黄酮苷,加入1600ml注射用水,搅拌使之完全溶解,调节PH值,中入0.3%(w/v)针用炭,60℃搅拌30分钟,过滤,滤液补加注射用水至2000ml,用0.45μm滤膜过滤,灌装,每只2ml,于100℃流通蒸汽灭菌30分钟,共制得1000支,每支含射干总黄酮苷50mg。
制备例10.制备射干总黄酮苷元注射液(5mg/支)称取5g射干总黄酮苷元,加入800ml丙二醇和800ml注射用水,搅拌使之完全溶解,调节PH值,中入0.3%(w/v)针用炭,60℃搅拌30分钟,过滤,滤液补加注射用水至2000ml,用0.45μm滤膜过滤,灌装,每只2ml,于100℃流通蒸汽灭菌30分钟,共制得1000支,每支含射干总黄酮苷元5mg。
制备例11.制备射干总黄酮注射液(20mg/支)称取20g射干总黄酮,加入800ml丙二醇和800ml注射用水,搅拌使之完全溶解,调节PH值,中入0.3%(w/v)针用炭,60℃搅拌30分钟,过滤,滤液补加注射用水至2000ml,用0.45μm滤膜过滤,灌装,每只2ml,于100℃流通蒸汽灭菌30分钟,共制得1000支,每支含射干总黄酮20mg。
制备例12.制备野鸢尾苷注射液(5mg/支)称取5g野鸢尾苷16g注射用氯化钠及羟丙基β-环糊精,加入1600ml注射用水,搅拌使之完全溶解,调节pH值,加入0.3%(w/v)针用炭,60℃搅拌30分钟,过滤,滤液补加注射用水至2000ml,用0.45μm滤膜过滤,灌装,每只2ml,于100℃流通蒸汽灭菌30分钟,共制得1000支,每支含野鸢尾苷5mg。
制备例13.制备野鸢尾黄素注射液(1mg/支)称取1g野鸢尾黄素16g注射用氯化钠及羟丙基β-环糊精,加入1600ml注射用水,搅拌使之完全溶解,调节pH值,加入0.3%(w/v)针用炭,60℃搅拌30分钟,过滤,滤液补加注射用水至2000ml,用0.45μm滤膜过滤,灌装,每只2ml,于100℃流通蒸汽灭菌30分钟,共制得1000支,每支含野鸢尾黄素1mg。
制备例14.制备射干总黄酮苷片(50mg/片)称取50g射干总黄酮苷,140g淀粉,50g预胶化淀粉和10g羧甲基淀粉钠,充分混合均匀,过80目筛,加入95%乙醇适量制成软材,12目制粒,60℃干燥3小时,12目筛整粒,加入颗粒总重0.3%的硬脂酸镁,调整片重约250mg,压片,共制得1000片,每片含射干总黄酮苷50mg。
制备例15.制备射干总黄酮苷元软胶囊(50mg/粒)称取20g氢化棕榈油,加入到120g药用豆油中,加热混匀,制得软胶囊基质,将50g射干总黄酮苷元加入到基质中,搅拌均匀,胶体磨研磨,制得软胶囊内容物。按明胶∶甘油∶水(1∶0.3∶1)制胶,采用软胶囊机压丸,制得1000粒软胶囊,每粒含射干总黄酮苷元50mg。
制备例16.制备射干总黄酮含片(500mg/袋)称取50g射干总黄酮,24.5g糊精,25g淀粉,0.5g蛋白糖,过120目筛后充分混合,用80-90%乙醇制粒,40℃下干燥,干燥后的颗粒用12目筛网整粒,压片,共制得100片,射干总黄酮含量为500mg/片。
制备例17.制备野鸢尾苷片(50mg/片)称取50g野鸢尾苷,140g淀粉,50g预胶化淀粉和10g羧甲基淀粉钠,充分混合均匀,过80目筛,加入95%乙醇适量制成软材,12目制粒,60℃干燥3小时,12目筛整粒,加入颗粒总重0.3%的硬脂酸镁,调整片重约250mg,压片,共制得1000片,每片含野鸢尾苷50mg。
制备例18.制备野鸢尾苷胶囊(200mg/粒)称取20g野鸢尾苷,用95%乙醇制粒,过12目筛,填充于1号胶囊中,共制得100粒,每粒含野鸢尾苷200mg。
制备例19.制备野鸢尾苷含片(500mg/片)称取50g野鸢尾苷,24.5g糊精,25g淀粉,0.5g蛋白糖,过120目筛后充分混合,用80-90%乙醇制粒,40℃下干燥,干燥后的颗粒用12目筛网整粒,压片,共制得100片,野鸢尾苷含量为500mg/片。
制备例20.制备野鸢尾苷颗粒(1000mg/袋)称取50g野鸢尾苷,50g糊精,150g蔗糖粉,过120目筛后充分混合,用蒸馏水制成适宜的软材,用18目筛网制粒,于40℃下干燥,干燥后的颗粒用12目筛网整粒,分装为5g/袋,共制得50袋,野鸢尾苷含量为1000mg/袋。
制备例21.制备野鸢尾黄素软胶囊(50mg/粒)称取20g氢化棕榈油,加入到120g药用豆油中,加热混匀,制得软胶囊基质,将50g野鸢尾黄素加入到基质中,搅拌均匀,胶体磨研磨,制得软胶囊内容物。按明胶∶甘油∶水(1∶0.3∶1)制胶,采用软胶囊机压丸,制得1000粒软胶囊,每粒含野鸢尾黄素50mg。
制备例22.制备野鸢尾黄素片(200mg/片)称取20g野鸢尾黄素,18g淀粉,10g预胶化淀粉和2g羧甲基淀粉钠,充分混合均匀,过80目筛,加入95%乙醇适量制成软材,12目制粒,60℃干燥3小时,12目筛整粒,加入颗粒总重0.3%的硬脂酸镁,调整片重约500mg,压片,共制得100片,每片含野鸢尾黄素200mg。
制备例23.制备野鸢尾黄素含片(500mg/袋)称取50g野鸢尾黄素,24.5g糊精,25g淀粉,0.5g蛋白糖,过120目筛后充分混合,用80-90%乙醇制粒,40℃下干燥,干燥后的颗粒用12目筛网整粒,压片,共制得100片,野鸢尾黄素含量为500mg/片。
制备例24.制备野鸢尾黄素颗粒(1000mg/袋)称取50g野鸢尾黄素,50g糊精,150g蔗糖粉,过120目筛后充分混合,用蒸馏水制成适宜的软材,用18目筛网制粒,于40℃下干燥,干燥后的颗粒用12目筛网整粒,分装为5g/袋,共制得50袋,野鸢尾黄素含量为1000mg/袋。
试验例1.口服野鸢尾苷、野鸢尾黄素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的的治疗作用本实验选用雄性昆明种小鼠,采用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胞血管通透性升高的急性炎症模型,对野鸢尾苷、野鸢尾黄素的抗炎活性进行了研究。
昆明种小鼠80只,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氢化可的松25mg/kg)、野鸢尾苷高(60mg/kg)、中(20mg/kg)、低(6mg/kg)剂量组、野鸢尾黄素高(45mg/kg)、中(15mg/kg)、低(4.5mg/kg)剂量组每组10只。野鸢尾苷、野鸢尾黄素用0.5%羧甲基纤维素钠混悬,配成相应浓度,灌胃给药。氢化可的松用注射用生理盐水配成相应浓度,造模前尾静脉给药一次。每日按体重给予相应药物,给药体积0.2ml/10g体重。连续给药3天,末次给药后1小时,按文献朱社敏,等。双黄连滴丸的主要药效学研究。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1,18120方法,每只小鼠尾静脉注射0.5%伊文斯蓝0.1ml/10g体重,并立即腹腔注射0.6%醋酸生理盐水溶液0.2ml/只,20min后脱颈椎处死,打开腹腔,用6ml生理盐水洗涤腹腔,收集洗涤液并离心,取上清液于590nm处测光吸收。结果见表1。利用学生t测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表明,6~60mg/kg野鸢尾苷和4.5~45mg/kg野鸢尾黄素灌胃给药,均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60mg/kg野鸢尾苷或45mg/kg野鸢尾黄素效果相当。
表1.野鸢尾苷、野鸢尾黄素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的影响(x±s,n=10)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试验例2.口服射干总黄酮苷、射干总黄酮苷元、射干总黄酮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的的治疗作用按试验例1的方法,对射干总黄酮苷、射干总黄酮苷元、射干总黄酮的抗炎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表2),12~120mg/kg射干总黄酮苷、9~90mg/kg射干总黄酮苷元及10~100mg/kg射干总黄酮灌胃给药,均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表2.口服射干总黄酮苷、射干总黄酮苷元、射干总黄酮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的影响(x±s,n=10)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试验例3.注射野鸢尾苷、野鸢尾黄素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的治疗作用本实验选用雄性昆明种小鼠,采用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胞血管通透性升高的急性炎症模型,对野鸢尾苷、野鸢尾黄素的抗炎活性进行了研究。
昆明种小鼠,按下表所示剂量随机分组,每组10只。野鸢尾苷、野鸢尾黄素用注射用生理盐水配成相应浓度溶液,每日按体重尾静脉注射给予相应药物,给药体积0.2ml/10g体重。连续给药3天,末次给药后1小时,按文献朱社敏,等。双黄连滴丸的主要药效学研究。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1,18120方法,每只小鼠尾静脉注射0.5%伊文斯蓝0.1ml/10g体重,并立即腹腔注射0.6%醋酸生理盐水溶液0.2ml/只,20min后脱颈椎处死,打开腹腔,用6ml生理盐水洗涤腹腔,收集洗涤液并离心,取上清液于590nm处测光吸收。结果见表1。利用学生t测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表明,2.5~25mg/kg野鸢尾苷和2~20mg/kg野鸢尾黄素静脉注射给药,均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25mg/kg野鸢尾苷或20mg/kg野鸢尾黄素效果相当。
表3.静脉注射野鸢尾苷、野鸢尾黄素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的影响(x±s,n=10)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试验例4.注射野射干总黄酮苷、射干总黄酮苷元、射干总黄酮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的治疗作用按试验例3的方法,对射干总黄酮苷、射干总黄酮苷元、射干总黄酮的抗炎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表4),8~80mg/kg射干总黄酮苷、4~40mg/kg射干总黄酮苷元及6~60mg/kg射干总黄酮注射给药,均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表4.注射射干总黄酮苷、射干总黄酮苷元、射干总黄酮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的影响(x±s,n=10)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试验例5.口服野鸢尾苷、野鸢尾黄素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的治疗作用本实验选用雄性Wistar大鼠,采用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的的亚急性炎症模型,对和野鸢尾苷、野鸢尾黄素的抗炎活性进行了研究。
Wistar大鼠90只,体重130~150g,按体重随机随机分为9组,分别为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氢化可的松15mg/kg)、野鸢尾苷高(30mg/kg)、中(10mg/kg)、低(3mg/kg)剂量组和野鸢尾黄素高(22.5mg/kg)、中(7.5mg/kg)、低(2.2mg/kg)剂量组。每组10只。野鸢尾苷、野鸢尾黄素用0.5%羧甲基纤维素钠混悬,配成相应浓度。每日按体重灌胃给予相应药物,给药体积0.4ml/100g体重。连续给药3天,按文献徐叔云,等。解热、抗炎药物实验法。药理实验方法学。2002,911方法用角叉菜胶造模。每只大鼠末次用药前用软皮尺测量右后足跖部位周径,然后各组给予相应药物后,立即给大鼠右后肢足跖皮下注射1%角叉菜胶混悬液0.1ml/只,于注射后3h,在同一位置同法测量右后足跖部位周径,以致炎后足跖周径减去致炎前足跖周径作肿胀度,计算各组肿胀度并比较组间的差异。
表5.口服野鸢尾苷、野鸢尾黄素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x±s,n=10)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试验例6.口服射干总黄酮苷、射干总黄酮苷元、射干总黄酮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的治疗作用按试验例5的方法,对射干总黄酮苷、射干总黄酮苷元、射干总黄酮的抗炎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表6),12~120mg/kg射干总黄酮苷、9~90mg/kg射干总黄酮苷元及10~100mg/kg射干总黄酮灌胃给药,均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表6.口服射干总黄酮苷、射干总黄酮苷元、射干总黄酮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x±s,n=10)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试验例7.注射野鸢尾苷、野鸢尾黄素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的治疗作用本实验选用雄性Wistar大鼠,采用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的的亚急性炎症模型,对野鸢尾苷、野鸢尾黄素的抗炎活性进行了研究。
Wistar大鼠80只,体重130~150g,按体重随机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氢化可的松15mg/kg)、野鸢尾苷高(12.5mg/kg)、中(3.6mg/kg)、低(1.2mg/kg)剂量组和野鸢尾黄素高(10mg/kg)、中(3mg/kg)、低(1mg/kg)剂量组。每组10只。野鸢尾苷、野鸢尾黄素用0.5%羧甲基纤维素钠混悬,配成相应浓度。每日按体重尾静脉给予相应药物,给药体积0.4ml/100g体重。连续给药3天,按文献徐叔云,等。解热、抗炎药物实验法。药理实验方法学。2002,911方法用角叉菜胶造模。每只大鼠末次用药前用软皮尺测量右后足跖部位周径,然后各组给予相应药物后,灌胃给水25ml/kg,立即给大鼠右后肢足跖皮下注射1%角叉菜胶混悬液0.1ml/只,于注射后1、2、3、4、6h,在同一位置同法测量右后足跖部位周径,以足跖周径作肿胀度,计算各时间点肿胀度并比较组间的差异。
表7.注射野鸢尾苷、野鸢尾黄素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x±s,n=10)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试验例8.注射射干总黄酮苷、射干总黄酮苷元、射干总黄酮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的治疗作用按试验例7的方法,对射干总黄酮苷、射干总黄酮苷元、射干总黄酮的抗炎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表8),8~80mg/kg射干总黄酮苷、4~40mg/kg射干总黄酮苷元及6~60mg/kg射干总黄酮注射给药,均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表8.注射射干总黄酮苷、射干总黄酮苷元、射干总黄酮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x±s,n=10)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试验例9.口服野鸢尾苷、野鸢尾黄素对腹腔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小鼠死亡的保护作用雄性昆明种小鼠按体重随机分组,每组11只,灌胃给予野鸢尾苷、野鸢尾黄素,剂量如表5所示。每天给药一次,连续给药7d,在最后一次给药30min后,腹腔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硫乙醇酸盐培养液(37℃±1℃,24h,细菌数约108/ml),0.5ml/只,即刻观察,并连续观察7d,记录每天小鼠死亡情况,存活小鼠用Bliss’s法计算出半数有效量(ED50)。结果见表9。结果表明,野鸢尾苷、野鸢尾黄素均对腹腔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小鼠死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ED50分别为53.6mg/kg和40.8mg/kg。两者的ED50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
表9.口服野鸢尾苷、野鸢尾黄素对腹腔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小鼠死亡的影响(x±s,n=10)
试验例10.口服射干总黄酮苷、射干总黄酮苷元、射干总黄酮对腹腔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小鼠死亡的保护作用按试验例9的方法,对射干总黄酮苷、射干总黄酮苷元、射干总黄酮的抗炎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表10),射干总黄酮苷、射干总黄酮苷元、射干总黄酮均对腹腔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小鼠死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ED50分别为50.52mg/kg、32.10mg/kg和43.10mg/kg。
表10.口服射干总黄酮苷、射干总黄酮苷元、射干总黄酮对腹腔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小鼠死亡的影响(x±s,n=10)
试验例11.注射野鸢尾苷、野鸢尾黄素、射干总黄酮苷、射干总黄酮苷元、射干总黄酮对腹腔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小鼠死亡的保护作用按试验例9,10的方法,对注射野鸢尾苷、野鸢尾黄素、射干总黄酮苷、射干总黄酮苷元、射干总黄酮对腹腔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小鼠死亡的保护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野鸢尾苷、野鸢尾黄素、射干总黄酮苷、射干总黄酮苷元、射干总黄酮均对腹腔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小鼠死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ED50分别为32.15mg/kg、22.03mg/kg、33.09mg/kg、20.35mg/kg、28.97mg/kg。
试验例12.野鸢尾苷、野鸢尾黄素、射干总黄酮苷、射干总黄酮苷元、射干总黄酮体外抗菌试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流杆杆菌、B型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均由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
野鸢尾苷、野鸢尾黄素、射干总黄酮苷、射干总黄酮苷元、射干总黄酮分别用肉膏汤配制成100、50、25、12.5、6.25、3.12和1.6mg/L的含药培养液,共7个药物浓度,每管总量1ml,流通蒸汽灭菌。链球菌的试验在灭菌药液中添加1%葡萄糖,空白对照为不含药物的培养基。分别加入10-3试验菌液(8小时培养物)0.1ml,37℃培养18小时后观察结果。判定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表11)野鸢尾苷、野鸢尾黄素、射干总黄酮苷、射干总黄酮苷元、射干总黄酮对多种细菌均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最低抑菌浓度在1.6~25mg/L间。
表11.野鸢尾苷、野鸢尾黄素、射干总黄酮苷、射干总黄酮苷元、射干总黄酮体外抑菌作用
试验例13.野鸢尾苷、野鸢尾黄素、射干总黄酮苷、射干总黄酮苷元、射干总黄酮体外抗病毒作用流感病毒(A3)、副流感病毒1型(HVJ)、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3、7型(AdV3、7)、柯萨奇B族病毒4型(CoxB4)、埃柯病毒11型(ECHO11)、单纯疱疹病毒I、II型(HSV I、II)。均购自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研究所。
人肝癌细胞株HepG-2,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取已长成单层细胞的24孔培养板,倒掉培养液,接种100 TCID50(使半数细胞培养管出现病变的病毒稀释度对数)的不同病毒液50μl于细胞孔,置37℃ 5% CO2培养箱中吸附1h,倒掉病毒液,用不含小牛血清的Eagl’s维持液洗细胞面3次后,加入50~3.12mg/L,按0.5倍倍比稀释的含药培养基继续培养,每个浓度设三个平行孔。同时设病毒、药液对照和正常细胞对照组比较。置37℃5%CO2培养箱中培养四天,每日在倒置显微镜下镜检一次,观察细胞病变,连续三天。细胞病变程度的判断“—”细胞生长正常,无病变出现;“1”细胞病变约占整个单层细胞的<25%;“2”细胞病变约占整个单层细胞的25%~50%;“3”细胞病变约占整个单层细胞的50%~75%;“4”细胞病变约占整个单层细胞的75%~100%。
根据以上细胞病变五级标准判断,利用Reed Mucnch法计算50%有效浓度(EC50)。结果见表12。
结果表明,野鸢尾苷、野鸢尾黄素、射干总黄酮苷、射干总黄酮苷元、射干总黄酮对多种病毒导致的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其50%有效浓度在4.3~35.2mg/L之间。而在此浓度下,药物对细胞基本未产生明显损伤。
表12.野鸢尾苷、野鸢尾黄素、射干总黄酮苷、射干总黄酮苷元、射干总黄酮的体外抗病毒作用
试验例14.口服野鸢尾苷、野鸢尾黄素对小鼠流感性肺炎的治疗作用昆明种小鼠按体重随机分组,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野鸢尾苷、野鸢尾黄素,病毒感染对照组和正常动物对照组均给相同药液容积的蒸馏水。除正常对照组外,将小鼠用乙醚轻度麻醉,以15个LD50流感病毒液滴鼻感染,每只0.05ml。从感染前一天开始给药或水,每天1次,连续6d,感染后第6天称取小鼠体重后固定,放血、解剖,摘取全肺称重,逐个计算肺指数值,并求出肺指数抑制率。肺指数=肺重(g)/体重(g)×100;肺指数值大,表示肺病变程度严重。结果见表8。利用学生t测验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表明,感染后小鼠肺指数值明显增大,野鸢尾苷和苷元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引起的肺炎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肺指数值明显降低。表明口服野鸢尾尾苷、野鸢尾黄素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所致肺病变有治疗作用。
表13.野鸢尾苷、野鸢尾黄素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部炎症(肺指数)的影响(x±s,n=10)
与正常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试验例15.口服射干总黄酮苷、射干总黄酮苷元、射干总黄酮对小鼠流感性肺炎的治疗作用按试验例13的方法,对射干总黄酮苷、射干总黄酮苷元、射干总黄酮的肺炎治疗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表14),射干总黄酮苷、射干总黄酮苷元、射干总黄酮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引起的肺炎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肺指数值明显降低,表明口服射干总黄酮苷、射干总黄酮苷元、射干总黄酮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所致肺病变有治疗作用。
表14.射干总黄酮苷、射干总黄酮苷元、射干总黄酮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部炎症(肺指数)的影响(x±s,n=10)
与正常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试验例16.注射野鸢尾苷、野鸢尾黄素、射干总黄酮苷、射干总黄酮苷元、射干总黄酮对小流感性肺炎的治疗作用参照试验例13,14方法,用注射方式给药,对注射野鸢尾尾苷、野鸢尾黄素、射干总黄酮苷、射干总黄酮苷元、射干总黄酮的肺炎治疗作用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表15),注射野鸢尾尾苷、野鸢尾黄素、射干总黄酮苷、射干总黄酮苷元、射干总黄酮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所致肺病变同样具有治疗作用。
表15.注射野鸢尾苷、野鸢尾黄素、射干总黄酮苷、射干总黄酮苷元、射干总黄酮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部炎症(肺指数)的影响(x±s,n=10)
与正常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试验例17.口服野鸢尾苷、野鸢尾苷元、射干总黄酮苷、射干总黄酮苷元、射干总黄酮对小鼠气道苯酚红排泄作用的影响采用小鼠苯酚红排泄法,利用苯酚红小鼠腹腔注射后部分从气道排泄的特点,测定小鼠气道苯酚红的排泄量,以判断对小鼠气道分泌液量的影响。
昆明种小鼠90只,随机分为9组空白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急支糖浆0.15ml/10g),野鸢尾苷高(40mg/kg)、中(15mg/kg)、低(4mg/kg)剂量组和野鸢尾苷元高(30mg/kg)、中(10mg/kg)、低(3mg/kg)剂量组以及氯化铵组(1000mg/kg)。空白对照组灌胃给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液体,野鸢尾苷、野鸢尾苷元用0.5%羧甲基纤维素钠混悬,配成相应浓度,灌胃给药。急支糖浆直接给予药物液体,氯化铵用0.5%羧甲基纤维素钠配成相应的浓度。每日按体重给予相应药物,给药体积0.2ml/10g体重。除氯化铵组外其余各组均灌胃给药2天,第3天连同氯化铵组给药1小时后,按文献谢强敏,等。咳停片祛痰作用及析方研究。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2,03192方法,小鼠腹腔注射2.5%酚红生理盐水溶液0.2ml/10g小鼠,30分钟后脱臼处死小鼠,分离气管,沿甲状软骨小缘剪断再向近心端延长0.5cm剪断,放入1ml生理盐水溶液中,振荡10分钟,加入1mol/L氢氧化钠0.1ml,混匀后用BIO-RAD Model550在570nm测定含量。以苯酚红作标准曲线,计算苯酚红含量,以T检验比较各给药药组与NS组的酚红量。
结果表明,口服野鸢尾苷、野鸢尾苷元、射干总黄酮苷、射干总黄酮苷元、射干总黄酮,均能使小鼠气道苯酚红排泄量增加,具有较强的祛痰作用,并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表16.口服野鸢尾苷、野鸢尾苷元对小鼠气道苯酚红排泄作用的影响(x±s,n=10)
*P<0.05,**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试验例18.注射野鸢尾苷、野鸢尾苷元、射干总黄酮苷、射干总黄酮苷元、射干总黄酮对小鼠气道苯酚红排泄作用的影响采用小鼠苯酚红排泄法,利用苯酚红小鼠腹腔注射后部分从气道排泄的特点,测定小鼠气道苯酚红的排泄量,以判断对小鼠气道分泌液量的影响。
昆明种小鼠90只,随机分为9组空白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急支糖浆0.15ml/10g),野鸢尾苷高(25mg/kg)、中(10mg/kg)、低(2.5mg/kg)剂量组和野鸢尾苷元高(20mg/kg)、中(8mg/kg)、低(2mg/kg)剂量组以及氯化铵组(1000mg/kg)。空白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给予生理盐水,野鸢尾苷、野鸢尾苷元用注射用生理盐水配成相应浓度溶液,每日按体重尾静脉注射给予相应药物,急支糖浆直接灌胃给予药物液体,氯化铵用去离子水配成相应的浓度,给药体积0.2ml/10g体重。除氯化铵组外其余各组均给药2天,第3天连同氯化铵组给药1小时后,按文献谢强敏,等。咳停片祛痰作用及析方研究。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2,03192方法,小鼠腹腔注射2.5%酚红生理盐水溶液0.2ml/10g小鼠,30分钟后脱臼处死小鼠,分离气管,沿甲状软骨小缘剪断再向近心端延长0.5cm剪断,放入1ml生理盐水溶液中,振荡10分钟,加入1mol/L氢氧化钠0.1ml,混匀后用BIO-RAD Model 550在570nm测定含量。以酚红作标准曲线,计算酚红含量,以T检验比较各给药药组与NS组的酚红量。
结果表明,注射野鸢尾苷、野鸢尾苷元、射干总黄酮苷、射干总黄酮苷元、射干总黄酮,均能使小鼠气道苯酚红排泄量增加,具有较强的祛痰作用,并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表17.注射野鸢尾苷、野鸢尾苷元对小鼠气道苯酚红排泄作用的影响(x±s,n=10)
*P<0.05,**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试验例19.口服野鸢尾苷、野鸢尾苷元、射干总黄酮苷、射干总黄酮苷元、射干总黄酮对浓氨水致咳小鼠的影响氨水(25%-28%)等刺激性物质气雾吸入呼吸道内,刺激呼吸道上皮下的感受器,可以引起咳嗽。本实验测定小鼠给药前后咳嗽潜伏期以及2min内小鼠咳嗽次数的变化,观察对浓氨水致咳小鼠的影响。
昆明种小鼠80只,随机分为8组空白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磷酸可待因5mg/kg),野鸢尾苷高(40mg/kg)、中(15mg/kg)、低(4mg/kg)剂量组和野鸢尾苷元高(30mg/kg)、中(10mg/kg)、低(3mg/kg)剂量组。空白对照组灌胃给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液体,野鸢尾苷、野鸢尾苷元和磷酸可待因用0.5%羧甲基纤维素钠混悬,配成相应浓度,灌胃给药。每日按体重给予相应药物,给药体积0.2ml/10g体重。各组连续灌胃给药2天,第3天各组给药60分钟后,按叙叔云等。药理实验方法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363方法,把小鼠放入500ml玻璃钟罩内(每次1只),连接PARIMASTER超声雾化器,恒压将氨水(25%-28%)均匀的喷入玻璃钟罩内,喷雾5S,然后观察并记录小鼠的咳嗽潜伏期(s)(从喷雾氨水开始至出现咳嗽所需的时间)和2min内咳嗽次数。以T检验比较各受试药组与空白对照组的差异。
结果表明,口服野鸢尾苷、野鸢尾苷元、射干总黄酮苷、射干总黄酮苷元、射干总黄酮,均能够延长致咳潜伏期,减少2min内咳嗽次数(与NS组比较,P<0.05);40mg/kg野鸢尾苷和30mg/kg野鸢尾苷元明显延长致咳潜伏期,减少2min内咳嗽次数(与NS组比较,P<0.01),具有较强的镇咳作用。
表18.口服野鸢尾苷、野鸢尾苷元对浓氨水致咳小鼠的影响(x±s,n=10)
*P<0.05,**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试验例20.注射野鸢尾苷、野鸢尾苷元、射干总黄酮苷、射干总黄酮苷元、射干总黄酮对浓氨水致咳小鼠的影响氨水(25%-28%)等刺激性物质气雾吸入呼吸道内,刺激呼吸道上皮下的感受器,可以引起咳嗽。本实验测定小鼠给药前后咳嗽潜伏期以及2min内小鼠咳嗽次数的变化,观察对浓氨水致咳小鼠的影响。
昆明种小鼠80只,随机分为8组空白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磷酸可待因5mg/kg),野鸢尾苷高(25mg/kg)、中(10mg/kg)、低(2.5mg/kg)剂量组和野鸢尾苷元高(20mg/kg)、中(8mg/kg)、低(2mg/kg)剂量组。。空白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给予生理盐水,野鸢尾苷、野鸢尾苷元用注射用生理盐水配成相应浓度溶液,每日按体重尾静脉注射给予相应药物,磷酸可待因用去离子水配成相应浓度,灌胃给药。给药体积0.2ml/10g体重。各组连续灌胃给药2天,第3天各组给药60分钟后,按叙叔云等。药理实验方法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363方法,把小鼠放入500ml玻璃钟罩内(每次1只),连接PARIMASTER超声雾化器,恒压将氨水(25%-28%)均匀的喷入玻璃钟罩内,喷雾5S,然后观察并记录小鼠的咳嗽潜伏期(s)(从喷雾氨水开始至出现咳嗽所需的时间)和2min内咳嗽次数。以T检验比较各受试药组与空白对照组的差异。
结果表明,注射野鸢尾苷、野鸢尾苷元、射干总黄酮苷、射干总黄酮苷元、射干总黄酮,均能够延长致咳潜伏期,减少2min内咳嗽次数(与NS组比较,P<0.05);25mg/kg野鸢尾苷和20mg/kg野鸢尾苷元明显延长致咳潜伏期,减少2min内咳嗽次数(与NS组比较,P<0.01),具有较强的镇咳作用。
表19.注射野鸢尾苷、野鸢尾苷元对浓氨水致咳小鼠的影响(x±s,n=10)
*P<0.05,**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权利要求
1.一种射干总黄酮(由黄酮苷和苷元组成)提取物,以野鸢尾苷计,100%>射干异黄酮重量≥50%,野鸢尾苷和野鸢尾黄素之间的比例为1∶(0.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物,以野鸢尾苷计,优选为100%>射干异黄酮重量≥80%。
3.一种射干总黄酮苷提取物,以野鸢尾苷计,100%>射干异黄酮重量≥50%,100%>野鸢尾苷重量≥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取物,以野鸢尾苷计,优选为100%>射干异黄酮重量≥80%,100%>野鸢尾苷的重量≥25%。
5.一种射干总黄酮苷元提取物,以野鸢尾黄素计,100%>射干异黄酮重量≥50%,100%>野鸢尾黄素的重量为≥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取物,以野鸢尾黄素计,优选为100%>射干异黄酮重量≥80%,100%>野鸢尾黄素重量≥25%。
7.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提取物、野鸢尾黄素或野鸢尾苷在制备治疗或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提取物、野鸢尾黄素或野鸢尾苷在制备治疗或预防急、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肺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9.以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提取物、野鸢尾黄素或野鸢尾苷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其活性成分的含量范围是1-1000mg。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活性成分的含量范围优选为5-500mg。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射干总黄酮(由黄酮苷和苷元组成)提取物,射干总黄酮苷提取物、射干总黄酮苷元提取物,提供了上述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上述提取物、野鸢尾黄素、野鸢尾苷在制备治疗或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文档编号A61K31/7042GK1723955SQ200510085620
公开日2006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12日
发明者丘鹰昆, 王振华, 孙盛茂, 高玉白, 刘万卉 申请人:山东绿叶天然药物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产品知识
行业新闻
- 专利名称:妇产科护理用红外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妇产科护理用红外灯。 背景技术:目前妇产科手术术后患者由于刀口不断有渗血、有汗渍或者患者肥胖等多重因素,刀口易延期愈合。为加快伤口愈合多采用红外灯烘烤
- 一种胶囊切割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胶囊端部切割装置,包括电机、主轴、刀架、中心轮轴、离心凸轮和机架,所述机架底部安装有电机,电机通过皮带轮与主轴相连接;所述主轴上固定安装有偏心轮,偏心轮的外圆周与调节轴相连接,调节轴上
- 一种组合式便携诊疗箱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便携诊疗箱,它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所述上箱体和下箱体之间铰链有中间隔板,所述中间隔板上设有可拆卸的显示器;所述下箱体内设置有与显示器连接的组合插片式检测仪,所述组合插片式检
- 一种奶瓶组件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奶瓶组件,属于婴儿用品领域。该奶瓶组件包含奶嘴和奶瓶;与众不同的是,奶嘴吸吮部由两个以上厚度一致、硬度不同的硅胶圈组成,所述的硅胶圈大小交替变换。奶嘴头位于奶嘴基部的一侧位置。在奶嘴基部
- 专利名称:方便弹力拐杖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方便弹力拐杖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方便弹力拐杖,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在拐杖杆的下端放上一个 可以上下弹动的踏板,能让受伤的脚放在上面,根据自己受伤或愈合的程度,适当的加减受 伤的脚运动力度,既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口服液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口服液,属于中药领域。背景技术:风热感冒世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症状表现为恶寒发热、鼻塞流涕、有浓痰、或伴有头身疼痛、咳嗽、咽喉肿痛等。分析其发
- 专利名称::药学上可接受的增溶组合物和包含其的药物剂型的制作方法药学上可接受的增溶组合物和包含其的药物剂型本发明涉及药学上可接受的增溶组合物和包含其的药物剂型。药学活性剂的口服剂型的潜在有效性的量度是在口服施用该剂型后观察到的生物利用度。当
- 一种简易敲背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简易敲背机,包括底座、移动块、输出杆、动力杆、连架杆、电机Ⅰ和敲打部件,所述移动块活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动力杆的一端通过铰链Ⅰ与所述移动块连接,所述动力杆的另一端通过铰链Ⅱ与所述连架杆
- 专利名称:用于治疗类症的取代的异噁唑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领域是抗炎症药物并特别涉及治疗炎症和与炎症有关的疾病如治疗关节炎的化合物,组合物以及方法。背景技术:前列腺在炎症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抑制前列腺分泌,特别是抑制前列腺分泌PGG2、
- 专利名称:止泻丸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一种止泻丸,属于蒙药制药领域。蒙药是中华民族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医药。它在几千年临床医学中被证实为一门不可缺少的学科。但对药物的加工制做还停留在较原始的阶段,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 专利名称:一种镇惊安神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镇惊安神药。背景技术:随着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人们常会出现神志不安、肝火亢盛、痰热忧心、阴血不能养心的症状,这些症状无疑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严 重的威胁,而现有的药物
- 专利名称:一种ppd试验定位测量薄膜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一种pro试验定位测量薄膜,属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背景技术:目前临床上对疑似结核患者进行pro试验时,确定前臂伸侧皮试点,局部消毒后皮下注射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后用记号笔标出
- 一种基于蓝牙网关的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远程控制系统,公开了一种基于蓝牙网关的监测系统。在本实用新型中,该监测系统包含:用于采集生命体征数据的采集终端节点、网络、蓝牙网关、以太网、云服务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采集终端节
- 专利名称:一种防己诺林碱在制备治疗或预防艾滋病毒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防己诺林碱在制备治疗或预防艾滋病毒药物中的应用。背景技术: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
- 专利名称:内科用感知神经检查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内科用感知神经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目前,在临床上神经性内科疾病的诊断依靠准确的神经系统检查,而神经科在检查时经常使用的工具是叩诊锤、手电筒和感觉检
- 专利名称:一种防足下垂护托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用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防足下垂护托。背景技术:足下垂,也叫尖足,是指由于胫骨前肌群肌力低,小腿三头肌痉挛,足跟腱挛缩等原因而使得踝关节不能背伸的症状,其临床表现有不
- 一次性输液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输液器。它包括一长输液管和一细短输液管,长输液管上依次设有瓶塞穿刺器、滴壶、输液开关、药液过滤器;细短输液管前端通过排气接头与药液过滤器连接,细短输液管末端与静脉输液针连接;所述排
- 吻合器复位机构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吻合器复位机构,包括齿条、复位片、复位弹簧、复位钮和复位销,齿条上设置有定位柱,复位片上开设有导向槽,该复位片通过导向槽和定位柱安装在齿条上,复位钮安装在齿条后部,并与通过复位销与复位片
- 专利名称:1-n-甲氧基-2-氧-吲哚-3-乙酰胺的药物用途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合物的药物用途,特别涉及1-N-甲氧基-2-氧-吲哚-3-乙酰胺的药物用途。本发明专利申请为分案申请,原案申请号为031020658,申请日为2
- 易装配的防倒流密封体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易装配的防倒流密封体,包括浮体、膜片和安装腔,所述浮体和膜片之间设置有卡接机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设置在膜片外表面的凸起和设置在浮体内表面上的凹槽,所述凸起与凹槽相互卡接,通过圆柱
- 专利名称:一种能够提高肌体免疫力的注射液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尤其涉及多糖,具体是一种能够提高肌体免疫力的注射液的制备方法。背景技术:香菇多糖系从香菇子实体中提取、分离纯化获得的组分。各国科学家早在七十年代初就对各类多糖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