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最新文章
- 一种治疗寒湿型腹泻的止泻液的制作方法
- 噁唑并[5,4-b]吡啶-5-基化合物及其用于治疗癌症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 新颖的环氮杂磷杂烃的制作方法
- 儿科用异物夹取的制造方法
- 一种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 按摩器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 一种全息经络诊断装置制造方法
- 一种神经内科用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 凝胶空气清新剂的制作方法
- 精神科理疗仪的制作方法
- 鼻咽镜的制作方法
- 泌尿外科用导尿器的制造方法
- 防汗剂产品的制作方法
- 具有冻干的疫苗组分的容器的制作方法
- 一种新型手指采血固定器的制造方法
- 用作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的苯胺衍生物的制作方法
- 治疗细菌性痢疾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 电子听诊器的制造方法
- 一种便携式丰胸装置制造方法
- 一种苯基-(3-芳基-2-丙烯基)硒醚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咳嗽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喉部或气管的粘膜受到刺激时迅速吸气,随即强烈地呼气,声带振动的现象,是人体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或异物的保护性反射动作。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如呼吸道感染、急性咽喉炎、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内异物、肺炎、肺结核等疾病。中医认为咳嗽是因外感六淫,脏腑内伤,影响于肺所致有声有痰之证。因外邪犯肺,或脏腑内伤,累及于肺所致。《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指出“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是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咳嗽谓有痰而有声,盖因伤于肺气动于脾湿,咳而为嗽也”。传统中医将咳嗽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外感咳嗽虽然容易治疗,但若反复多次罹患或病后调治失宜,则会转为内伤咳嗽。内伤咳嗽日久不愈,则会导致肺、脾、肾亏虚, 演变成为肺涨,而此病缠绵,经久难愈。目前具有止咳作用的化学药物大多含有麻醉成分,长期使用容易发生耐受,疗效降低,甚至导致药物依赖等严重问题,并且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为数众多的中成药的有效率均不高,大多仅能暂时缓解咽喉痒痛、咳嗽症状,或达到化痰或祛痰目的,对一些长期或反复发作的咳嗽病人,效果不是很明显,治愈周期相对比较长,很少能够彻底治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毒副作用极小的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原料制成
橘红150~200份茯苓100~120份瓜蒌皮80~100份
鲜地黄120~150份麦冬80~100份法半夏40~60份
陈皮60~80份紫菀 120-150 # 石膏55~75份
桔梗50-90份苦杏仁100-120份炒紫苏子80~100份
甘草40~60份款冬花50~80份薄荷油2~5份。 本发明基于中医治疗咳嗽的辨病与辩证相结合的原则,标本兼治,虚实并治,内外通调,缓急兼收,筛选具有宣肺止咳、散寒化痰、益肺补肾的天然药,根据中医理论组方,按照一定的重量份配比制备而成。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选用橘红、茯苓、瓜蒌皮、鲜地黄、陈皮、桔梗、麦冬、紫菀、苦杏仁、法半夏、石膏、炒紫苏子、甘草、款冬花和薄荷油等十五味中药材。其中,橘红,别名芸皮、芸红,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桔(Citrus grandis Osbeck var. tomentosa Hort.)或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外层果皮,秋末冬初果实成熟后采收,用刀削下外果皮,晒干或阴干。橘红性温,味辛、苦,具有散寒、燥湿、 理气、健脾、消食、醒酒、消油腻、宽中、解蟹毒消痰之功效,用于风寒咳嗽,喉痒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胸中痰滞、呕吐呃逆、长期胃痛等症。茯苓俗称云苓、松苓、茯灵,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形状像甘薯,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红色。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因为它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茯苓性平,味甘、淡,入药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效,可治小便不禾I』、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脾虚食少、泄泻、遗精、淋浊、心悸不安、失眠健忘等症。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茯苓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瓜蒌皮,别名瓜壳、栝楼壳,为葫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等的果皮,炮制方法为取成熟的栝楼果产,用刀切成2-4瓣至瓜蒂处,将种子和瓤一起取出,拣净杂质,用水洗净, 捞出,稍闷,切丝,平放晒干或用绳子吊起晒干即得。瓜蒌皮性寒,味甘,具有润肺化痰、利气宽胸之功效,主治痰热咳嗽、咽痛、胸痛、吐血、衄血、消渴、便秘、痈疮肿毒之症。地黄,别名野地黄、酒壶花、山烟根,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rm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根。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鲜用;或将地黄缓缓烘焙至约八成干。前者习称“鲜地黄”,后者习称“生地黄”。本发明所用地黄为鲜地黄,味甘、苦, 性寒,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之功效。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等症。陈皮,别名橘皮、贵老、红皮、黄橘皮、广橘皮、新会皮、柑皮、广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10-12月果实成熟时,摘下果实,剥取果皮,阴干或通风干燥。 陈皮与橘红虽同来源于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但因二者加工不同分为陈皮与橘红。 橘成熟时采摘,剥取果皮,阴干称为陈皮;橘成熟时采摘,剥取果皮,去掉橘皮内部白色部分后,晒干称为橘红。陈皮去白留红者为橘红。陈皮性温,味辛、苦,具有理气健脾、调中、燥湿、 化痰之功效,主治脾胃气滞湿阻、胸膈满闷、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呕吐秽逆、二便不利、肺气阻滞、咳嗽痰多等症。桔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干燥根部,味苦、辛,性微温。具有宣肺、祛痰止咳、利咽、排脓、利五脏、补气血、补五劳、养气之功效,主治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小便癃闭。麦冬,又名沿阶草、书带草、麦门冬,为百合科沿阶草属植物麦冬的干燥块根。性微寒,味甘、微苦归,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之功效,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等症。临床有去心与不去心之分,本发明所述麦冬为去心麦冬。紫菀,拉丁名Tatarian Aster Root,又名青菀,为菊科植物紫菀的干燥根及根茎。 紫菀味苦、甘,性温,有润肺下气、消痰止咳之功效,用于痰多喘咳、新久咳嗽、劳嗽咳血等症。苦杏仁,别名杏仁、北杏、光北杏、光中杏,蔷薇科植物山杏(苦杏)、西伯利亚杏(山杏)、东北杏或杏的干燥成熟种子。苦杏仁味苦、辛,性微温,有宣肺止咳、降气平喘、润肠通便、杀虫解毒之功效,主治咳嗽气喘、胸满痰多、喉痹咽痛、血虚津枯、肠燥便秘、虫毒疮疡。法半夏,拉丁名Rhizoma Pinelliae,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的块茎用甘草石灰液浸泡后干燥而成的炮制加工品。法半夏性温、 味辛,能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石膏,别名细石、细理石、软石膏、白虎、生石膏,为长块状或不规则形纤维状的结晶集合体,去杂石和泥土,研细生用入药。石膏性寒,味辛、甘,有解肌清热,除烦止渴、清热解毒之功效,主治热病壮热不退、心烦神昏、谵语发狂、口渴咽干、肺热喘急、中暑自汗、胃火头痛、牙痛、热毒壅盛、发斑发疹、口舌生疮。石膏煅敷生肌敛疮,外治痈疽疮疡、溃不收口、 汤火烫伤。紫苏子,别名苏子、黑苏子、野麻子、铁苏子,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成熟果实, 有降气消痰、止咳平喘、润肠之功效。临床用有紫苏子、炒紫苏子之别。紫苏子为取原药材, 除去杂质,洗净,干燥即得。炒紫苏子为取净紫苏子,照清炒法炒至有爆声,取出放凉即得。 本发明选用炒紫苏子入药,味辛,性温。紫苏子炒后辛散之性缓和,温肺降气作用较佳,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气喘咳嗽,并炒且后气香、质脆,易于粉碎和提高煎出效果。甘草,别名甜草根、红甘草、粉甘草为双子叶植物豆科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 glabra L.)的根及根茎, 是一种补益中草药,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痉以至抗癌等药理作用。在中医上,甘草补脾益气,滋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款冬花,拉丁名Flos Farfarae,又名冬花,为双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款冬的花蕾。 款冬花味辛,性温,具有润肺下气、化痰止嗽之功效,主治咳逆喘息、喉痹等症。薄荷油,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新鲜茎和叶经水蒸气蒸馏得到的挥发油,为无色或淡黄色的澄清液体,有特残清凉香气,薄荷油味辛,性凉,具有疏风、清热之功效,主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痛、牙疼、皮肤风热等症。作为优选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原料制成
橘红160份茯苓110份瓜蒌皮85份
地黄140份陈皮75份桔梗80份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中药组合物的临床制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需求将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是所需的各种药学上常规的辅料,如崩解齐 、润滑剂、乳化剂、粘合剂等,以常规中药制剂方法,经常规加工直接或间接的加入药学上的可接受的辅料制成常用制剂。优选的,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临床制剂为颗粒剂、片剂、丸剂和散剂,易服用,
麦冬90份法半夏50份甘草50份
紫菀130份石膏60份款冬花70份
苦杏仁110份炒紫苏子90份薄荷油4份。疗效明显。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临床制剂每个制剂单位为3 5g,更优选为4g。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取150g 200重量份橘红、100 120重量份茯苓、80 100重量份瓜蒌皮、120 150重量份地黄、60 80重量份陈皮、50 90 重量份桔梗、80 100重量份麦冬、120 150重量份紫菀、100 120重量份苦杏仁、40 60重量份法半夏、55 75重量份石膏、80 100重量份炒紫苏子、40 60重量份甘草和 50 80重量份款冬花,粉碎成粗粉加水煎煮滤过,滤液静止6 8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10 1. 20的浸膏,干燥喷入含2 5重量份薄荷油的乙醇溶液,即得。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所述加水煎煮滤过为加水煎煮两次,每次2小时,第一次加12倍重量的水,第二次加10倍重量的水,分次滤过,合并滤液。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咳嗽的颗粒剂为取150g 200重量份橘红、100 120重量份茯苓、80 100重量份瓜蒌皮、120 150重量份鲜地黄、60 80重量份陈皮、50 90 重量份桔梗、80 100重量份麦冬、120 150重量份紫菀、100 120重量份苦杏仁、40 60重量份法半夏、55 75重量份石膏、80 100重量份炒紫苏子、40 60重量份甘草和 50 80重量份款冬花,粉碎成粗粉加水煎煮滤过,滤液静止6 8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10 1. 20浸膏干燥后,加入600 700重量份可溶性淀粉和5 15重量份甜菊素混勻,制成颗粒,干燥,喷入含2 5重量份薄荷油的乙醇溶液,混勻,即得。本发明经临床疗效观察,在拟8例咳嗽患者中,用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治疗15 天后,治愈887例,治愈率占95. 6 %,好转33例,总有效率为99. 1 %,无效8例,无效率占 0. 9%。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疗效确切的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现代药理学研究及临床试验表明,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具有止咳平喘、润肺化痰的功效,可迅速缓解咽喉痒痛、咳嗽、哮喘的症状,治疗咳嗽使用方便,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舒适安全,同时不含有红糖,适合糖尿病患者和不喜食糖患者食用,是治疗咳嗽的良药,可广泛应用于咳嗽的临床治疗,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本发明的产品和方法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产品和方法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 本发明所述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6橘红150份茯苓120份瓜蒌皮80份
鲜地黄150份陈皮60份桔梗90份
麦冬80份紫菀150份苦杏仁100份
法半夏60份石膏55份炒紫苏子100份
甘草40份款冬花80份 薄荷油2份。制备方法为取所述重量的橘红、茯苓、瓜蒌皮、鲜地黄、陈皮、桔梗、麦冬、紫菀、苦 杏仁、法半夏、石膏、炒紫苏子、甘草、款冬花和薄荷油粉碎成粗粉加水煎煮两次,毎次2小 吋,第一次加12倍重量的水,第二次加10倍重量的水,分次滤过,合并滤液,静止6 8小 吋,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10 1. 20的浸膏,干燥喷入含有所述重量份的薄荷油 的乙醇溶液,即得。实施例2 本发明所述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組合物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橘红200份茯苓100份 瓜蒌皮100份
鲜地黄120份 陈皮80份 桔梗50份 麦冬100份紫菀120份 苦杏仁120份
法半夏40份石膏75份 炒紫苏子80份
甘草60份款冬花50份 薄荷油5份。制备方法为取所述重量的橘红、茯苓、瓜蒌皮、鲜地黄、陈皮、桔梗、麦冬、紫菀、苦 杏仁、法半夏、石膏、炒紫苏子、甘草、款冬花和薄荷油粉碎成粗粉加12倍重量的水煎煮2小 时,滤过,滤液静止6 8小吋,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10 1. 20的浸膏,干燥喷 入含有所述重量份的薄荷油的乙醇溶液,即得。实施例3 本发明所述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組合物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橘红160份茯苓110份瓜蒌皮85份
地黄140份陈皮75份桔梗80份
麦冬90份紫菀130份苦杏仁110份
法半夏50份石膏60份炒紫苏子90份
甘草50份款冬花70份薄荷油4份。制备方法为取所述重量的橘红、茯苓、瓜蒌皮、鲜地黄、陈皮、桔梗、麦冬、紫菀、苦 杏仁、法半夏、石膏、炒紫苏子、甘草、款冬花和薄荷油粉碎成粗粉加水煎煮两次,毎次2小 吋,第一次加12倍重量的水,第二次加10倍重量的水,分次滤过,合并滤液,静止6 8小 吋,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10 1. 20的浸膏,干燥喷入含有所述重量份的薄荷油 的乙醇溶液,即得。实施例4 本发明所述中药組合物的疗效观察
观察应用本发明所述中药組合物治疗咳嗽的疗效。采用本发明实施例3所述制备的中药组合物共治疗拟8例咳嗽患者其中,男性426 例,女性502例;年龄最小的患者2岁,最大的患者76岁。一日三次,毎次4g,连续服用15 天,治疗期间停止其他中西药治疗。疗效观察本发明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在拟8例咳嗽患者中,用本发明所 述中药组合物治疗15天后,治愈887例,治愈率占95. 6%,好转33例,总有效率为99. 1 %, 无效8例,无效率占0. 9%。实施例1和实施例2制备的中药组合物组与实施例3制备的中 药组合物组临床疗效相似,无统计学差异。实施例5 本发明所述治疗咳嗽的颗粒配方組成(按1000袋计算)
橘红180g茯苓115g 瓜蒌皮90g
鲜地黄130g陈皮70g 桔梗65g
麦冬90g紫菀130g 苦杏仁IlOg
法半夏55g石膏60g炒紫苏子80g
甘草50g款冬花60g 薄荷油3g制备方法为取所述重量的橘红、茯苓、瓜蒌皮、鲜地黄、陈皮、桔梗、麦冬、紫菀、苦 杏仁、法半夏、石膏、炒紫苏子、甘草、款冬花和薄荷油粉碎成粗粉加水煎煮两次,毎次2小 吋,第一次加12倍重量的水,第二次加10倍重量的水,分次滤过,合并滤液,静止6 8小 吋,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10 1. 20的浸膏,得浸膏310g,干燥,加入675g可溶 性淀粉和15g甜菊素混勻,85%乙醇浸润,然后加入高效湿法制粒机中,迅速搅拌、高速切 割2min,制成颗粒,进风温度50士5°C干燥15 20min,喷入薄荷油的乙醇溶液,混勻,即得。 每个制剂单位即每袋规格为4g。实施例6 本发明所述治疗咳嗽的颗粒
配方組成(按1000袋计算)
橘红160g茯苓IlOg瓜蒌皮85g
鲜地黄140g陈皮75g桔梗80g
麦冬90g紫菀130g苦杏仁IlOg
法半夏50g石膏60g炒紫苏子90g
甘草50g款冬花70g 薄荷油4g 制备方法为取所述重量的橘红、茯苓、瓜蒌皮、鲜地黄、陈皮、桔梗、麦冬、紫菀、苦 杏仁、法半夏、石膏、炒紫苏子、甘草、款冬花和薄荷油粉碎成粗粉加水煎煮两次,毎次2小 吋,第一次加12倍重量的水,第二次加10倍重量的水,分次滤过,合并滤液,静止6 8小 吋,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10 1. 20的浸膏,得浸膏365g,干燥,加入625g可溶 性淀粉和IOg甜菊素混勻,85%乙醇浸润,然后加入高效湿法制粒机中,迅速搅拌、高速切 割2min,制成颗粒,进风温度50士5°C干燥15 20min,喷入薄荷油的乙醇溶液,混勻,即得。每个制剂单位即每袋规格为4g。下面进一步提供两例更为详细的具体病例病例1、女,四岁,感冒后咳嗽两个多月,咳浓痰,先后采用西药和中成药治疗咳嗽症状始终不见减轻。服用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中药组合物,连服7天,咳嗽减轻,痰稀量少。继以服用7天,不良症状消失。病例2、男,65岁,每逢冬春季痰多咳嗽,入夜尤甚,持续多年,服用多种中西药均未见效。服用本发明实施例5制备的治疗咳嗽的颗粒15天,咳嗽减轻,可平卧安眠,继服7
天,患者痊愈。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原料制成橘红150~200份鲜地黄120~150份麦冬80~100份法半夏40~60份甘草40~60份茯苓100~120份瓜蒌皮80~100份陈皮60~80份桔梗50~90份紫菀120~150份苦杏仁100~120份石膏55~75份炒紫苏子80~100份款冬花50-80份薄荷油2~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原料制成
3.包含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临床制剂,其特征在于,由所述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和药学上常规的辅料组合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临床制剂,其特征在于,其为颗粒剂、片剂、丸剂或散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临床制剂,其特征在于,每个制剂单位为3 5g。
6.一种治疗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150g 200重量份橘红、100 120重量份茯苓、80 100重量份瓜蒌皮、120 150重量份鲜地黄、60 80重量份陈皮、50 90重量份桔梗、80 100重量份麦冬、120 150重量份紫菀、100 120重量份苦杏仁、40 60重量份法半夏、55 75重量份石膏、80 100重量份炒紫苏子、40 60重量份甘草和50 80重量份款冬花,粉碎成粗粉加水煎煮滤过,滤液静止6 8小时, 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10 1. 20的浸膏,干燥喷入含2 5重量份薄荷油的乙醇溶液,即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水煎煮滤过为加水煎煮两次,每次2小时,第一次加12倍重量的水,第二次加10倍重量的水,分次滤过,合并滤液。
8.权利要求6 7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中药组合物。
9.一种治疗治疗咳嗽的颗粒剂,其特征在于,取150g 200重量份橘红、100 120重量份茯苓、80 100重量份瓜蒌皮、120 150重量份鲜地黄、60 80重量份陈皮、50 90 重量份桔梗、80 100重量份麦冬、120 150重量份紫菀、100 120重量份苦杏仁、40 60重量份法半夏、55 75重量份石膏、80 100重量份炒紫苏子、40 60重量份甘草和 50 80重量份款冬花,粉碎成粗粉加水煎煮滤过,滤液静止6 8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10 1. 20浸膏干燥后,加入600 700重量份可溶性淀粉和5 15重量份甜菊素混勻,制成颗粒,干燥,喷入含2 5重量份薄荷油的乙醇溶液,混勻,即得。橘红160份鲜地黄140份麦冬90份法半夏50份甘草50份茯苓110份陈皮75份紫菀130份石膏60份款冬花70份瓜蒌皮85份桔梗80份苦杏仁110份炒紫苏子90份薄荷油4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法明所述中药组合物选用橘红、茯苓、瓜蒌皮、鲜地黄、陈皮、桔梗、麦冬、紫菀、苦杏仁、法半夏、石膏、炒紫苏子、甘草、款冬花和薄荷油等十五味中药材,按照一定的重量份配比制备而成。现代药理学研究及临床试验表明,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具有止咳平喘、润肺化痰的功效,可制成每次服用量为4g的不含蔗糖的制剂,迅速缓解咽喉痒痛、咳嗽、哮喘的症状,治疗咳嗽使用方便,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舒适安全,同时不含有红糖,适合糖尿病患者和不喜食糖患者食用,是治疗咳嗽的良药,可广泛应用于咳嗽的临床治疗,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文档编号A61K9/20GK102430048SQ201110448378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8日
发明者杨帆, 赵良彬, 黄亮 申请人:成都拜特尔药业有限公司
产品知识
行业新闻
- 专利名称:黄芩苷金属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化学制药领域,涉及一种金属配合物,还涉及该金属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医药用途。背景技术:黄芩苷是中药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有抑菌抗炎、降压利尿、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肪酶等药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肺癌的中草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肺癌的中草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报告,许多国家和地区,肺癌的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的首位。绝大多数的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
- 医用超声凸阵探头保护套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医用超声凸阵探头保护套。目前的医用超声凸阵探头保护套多数都是直筒式,在用凸阵探头进行检查操作时,佩戴很不方便,比较费力,而且不太牢固,在检查时候容
- 专利名称:新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改进的用于生产亚微米水包油乳液的方法,具体地,涉及亚微米水包油乳液的过滤。背景技术:生产方法公开在0tt等人,2000 (The Adjuvant MF59: A 10-yearPerspective.
- 专利名称:取代的二环[3.3.1]壬烷-2,4,9三酮作为活性药物成分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是涉及取代的二环[3.3.1]壬烷-2,4,9三酮的使用,特别是克鲁西(clusianone)或克鲁西的衍生物作为活性药物成分或药剂中的活性成分
- 一种便携式小儿碎药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小儿碎药器。该便携式小儿碎药器,包括盒体、盒盖、电机和螺旋刀头,盒体上端装有盒盖,盒体与盒盖通过旋转扣连接,盒体内底部装有储蓄电池,盒体内装有电机,盒体
- 专利名称:人αB-晶体蛋白在制备保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生物制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人α B-晶体蛋白在制备保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药物中的应用及药物。背景技术:视神经损伤是临床常见眼外伤类型和致盲原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背景技术: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将高血压分为原发和继发两大类型,前者称为原发性高血压,亦称高血压病;后者称为继发性高
- 专利名称:作为蛋白激酶抑制剂的杂芳基化合物和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类新的化合物、包含所述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以及使用所述化合物治疗或预防与异常或失调的激酶活性相关的疾病或障碍、特别是牵涉B-Raf异常激活的疾病或障碍的方法。
- 专利名称:一种丝素蛋白微载体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分子微载体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采用蚕丝丝素为主要 原料,并载有水溶性药物的丝素蛋白微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属生物医学材料技术领域。背景技术:高分子微球具有其它材料所不具备的
- 男用外部导尿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用于收集男性尿液的器具,特别涉及一种男用外部导尿装置。该装置包括容器(1),容器(1)上设置有入口(2)和出口(3),入口(2)由横杆(21)、竖杆(22)、斜杆(23)围成,斜杆(23)的
- 专利名称:一种神经干弹拨用的针灸针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神经干弹拨用的针灸针。背景技术:传统的针灸针包括针柄、针体和针尖等部分,针柄便于手持进针、运针,针尖刺入人体内,针体是针灸针的主体和关键部分,常规的
- 专利名称:药盒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盒,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空间分隔的药盒。属于日常用品技术领域。背景技术:众所周知,药盒的功能是摆放药品,它可以防止药品被外界污染。通常一个药盒内能装几十粒甚至上百粒药片。患有某些慢性疾病的病人
- 专利名称:倬力冠心康胶囊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一种治疗心脏病的蒙药制剂。国内外治疗心脏病的药物很多,但以蒙药制剂治疗心脏病的尚未见报道。本发明针对上述情况,为了进一步挖掘民族科技文化遗产,为广大心脏病患者提供一种新型药物,特做此项发
- 专利名称:家蝇分泌型抗菌肽的分离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家蝇分泌型抗菌肽的分离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属于昆虫抗菌肽的分离纯化技术领域。背景技术:昆虫每天都会直接接触、食入、吸入成千上万的病原微生物而不至于患感染性疾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药品,是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背景技术: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病,在某些地区发病率极高。该病是以关节及其周围组织发炎、萎缩并引起关节畸形和僵硬固定为特点的疾病,属
- 专利名称:一种益肝灵片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具体涉及药物制备方法,尤其涉及益肝灵片剂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益肝灵,又名水飞蓟素(是含水飞蓟素的药物),对急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中毒性肝炎、脂肪肝及药物中毒性肝损伤及酒
- 专利名称:小轮径电动轮椅车手动推行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轮椅车内部结构,特别是一种小轮径电动轮椅车手动推行器。背景技术:一种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及肢体行动不方群体使用的小轮径电动轮椅车,该车的后置驱动车轮轮径均在16英寸左右,由电动状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骨折的药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骨折的药物。现有技术目前临床治疗骨折通常是复位后用石膏等材料固定,然后让其自然愈合,一般需要三个月时间,治疗时间长,所需费用多。本发明人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通过反复研究摸索,发明
- 专利名称:表面具有改性亲水结构的医用硅橡胶及制备与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具有改性亲水结构的医用硅橡胶及制备与应用,属于医用硅橡胶材料改性技术。背景技术:青光眼是位列全球第二的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我国是世界上患青光眼人口最
- 一种神经内科治疗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治疗装置,所述治疗装置包括蒸汽装置、中药熏蒸装置、灭菌装置、进气机和治疗帽,所述的各个部分通过导管依次连接;所述蒸汽装置包括储水罐,储水罐下面设置加热器;所述中药熏蒸装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