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最新文章
- 绿毛龟胶囊及其制造方法
- 用美洲大蠊提取物制备治疗消化道溃疡药物的生产方法
- 肿柄菊倍半萜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 一种中药注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镓抑制生物膜形成的制作方法
- 一种健康管理用智能手环的制作方法
- 一种中药注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胆道结石清热消石制剂及制备方法
- 一种电刀的制作方法
- 一种泰妙菌素碱油膏及其制备方法
- 冲洗器的制造方法
- 一种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 芍药苷的医药新用途的制作方法
- 扭伤喷雾剂的制备方法
- 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穿刺护理包的制作方法
- 治疗心脑血管病的麝星克瘀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手术用骨螺钉改锥的制作方法
- 1,3-二芳基-3-芳胺基-1-丙醇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 创口闭合器的制造方法
- 一种气管切开患者痰液收集器的制造方法
内窥镜仪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内窥镜仪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LED照明模块的内窥镜仪器。
背景技术:
对内窥镜而言,直接在内窥镜的远端部区域中设置LED形式的照明装置是有利 的,因为这样就可以不用内窥镜内的光导(Lichtleiter)。但是在使用内窥镜远端部的LED 时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将由LED产生的废热排放出去。为了避免例如灼伤到周围的组织,这 是必不可少的。例如,由专利文献JP11216113A已知,可利用输入的空气来冷却LED。在专利文献EP1911389A1中提出一种用于内窥镜的照明装置,其中,通过LED的连 接电极(Anschlusselektroden)来释放由LED产生的废热。但是这种连接电极的截面非常 大而硬,从而在柔性的内窥镜中的使用是非常受限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LED照明模块的内窥镜仪器,其使得能够柔性 地构成内窥镜杆(Endoskopschaft),并同时能够实现排出LED产生的热量。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一种具有至少一个LED照明模块的内窥镜仪器得以实现,该 LED照明模块具有至少一个设置在该仪器的远端部的LED和安装在该LED上的电连接导线, 将该连接导线为同轴电缆,其从仪器的远端部延伸到近端部,并将LED产生的废热排出,其 中,同轴电缆的至少一个电导体与LED导热地连接。根据本发明的内窥镜仪器具有至少一个LED照明模块。该仪器设计为,在仪器的 远端部区域设置至少一个用于照明的LED。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舍去通常在内窥镜杆中使用 的光导体。光导体束是非常敏感的,并且通常具有光学损失。通过在仪器远端部设置LED 还可以克服这个缺点。照明模块具有至少一个LED,但是,例如为了取得更大的照明度,也可以使用多个 LED。该至少一个LED以公知的方式具有电连接导线,用以向LED供电。在医用仪器或内窥 镜中,电连接导线从LED延伸到仪器的近端部,并在那里与电源连接,或者也可选择延伸到 仪器的外面与电源连接。根据本发明,还可以使用电连接导线来排出由LED产生的废热。也就是说,利用电 连接导线、特别是其金属导体的热传导特性,以排出散耗热。为此,这样确定连接导线中至 少一个电导体的尺寸,使其能够充分地导热,特别是具有足够大的热传导值,以便将相当一 部分、最好是大部分散落在LED上的散耗热从LED排开。优选使用具有高导热率的材料作 为电导体的材料,例如银、铜或含有足够高比例的这种类型的材料的合金。为了实现充分的 热传导,尤其是一个或多个电导体的足够大的绝对热传导值,还必须与热导性一起优化导 体的截面积。在较大的热导率下,较小的截面就足够了。而对于特定的较小的热导率,则 需要较大的材料截面。由于电连接导线一般沿与光的照射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因此,可以 通过电连接导线将产生的热量从被照明的区域中排走。所以在内视镜仪器中,热量沿仪器CN 102038482 A说明书2/8页 近端部的方向被释放,从而使围绕仪器的远端区域的待观察的对象的区域(例如周围的组 织)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理想地不受LED所产生的废热的影响。为了确保从LED到电连接导线的至少一个导体的优化的热传导,将该导体例如通 过焊接与LED导热地连接,在此,理想状态下是实现尽可能大平面的连接区域或热传递区 域。根据本发明,使用同轴电缆或具有类似于同轴电缆的结构的导线作为连接导线, 而且同轴电缆的至少一个电导体直接或间接地与LED导热地连接。在此,将具有至少一个 内电导体和至少一个围绕该内电导体的外电导体的或具有类似结构的电缆作为同轴电缆, 其中,电导体不一定必须设置为同心的。当电缆具有足够的柔韧性时(正如其在可弯曲的内窥镜中的使用那样,对于可弯 曲的系统而言,这是特别重要的),通过使用同轴电缆或类似的电缆设置,可以使一个或多 个被用于散热的电导体具有较大的截面积。在同轴电缆中,对用于散热的导体而言,可以在 最大程度地最小化外径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获得导体的截面积。在这里,在尽可能小的外周 下,可以获得最大的截面积,并由此实现最大可能的散热。如所实施的,同轴电缆优选为柔性的,以便可以将其用于柔性的内窥镜的杆中,且 不会影响内窥镜杆的可弯曲性。为此,还优选同轴电缆的至少一个导体是由多个单独的电 导体、特别是金属线组合在一起的。特别是这样的导体可以由许多软线(Litzen)组成。如 由传统的同轴电缆可知的那样,这些软线可以彼此交织在一起,或简单地沿电缆的纵向延 伸、成束地设置在电缆中,特别是外导体可以设计成金属丝网。使用许多软线可以确保电缆 具有较大的柔韧性。优选使用连接导线的多个或甚至全部电导体来导出LED所产生的废热。为此,优 选将连接导线的多个或全部电导体与LED导热地连接,也就是例如通过焊接。在此,可以理 想地为所有导体实现尽可能大平面的、朝向LED的热传递区域,从而优化在导体上的LED的 热传递。还优选的是,用来散热的连接导线的至少一个电导体的截面积大于向LED输送电 力所需的截面积,优选至少是后者的三倍,更优选的是至少是后者的5倍。通过这种相对于 电力输送所需的截面积扩大的截面积,可以确保充分的散热。因此,大部分由LED产生的废 热可以通过这些电导体被释放。还优选连接导线的多个或全部电导体都具有这样扩大了的 截面积。连接电缆的至少一个电导体优选以最大的截面积与LED导热连接。通过这种方式 可以确保从LED到导体的最佳热传递。连接导线的至少一个电导体可直接或间接地通过连接件,例如连接板,导热地与 LED连接。因此,可以将一个或必要时多个LED设置在例如一个电路板或一个高导热的铜元 件上,并将一个或多个电导体与该电路板导电连接,或连接到布设在电路板上的导线线路 上或与高导热的铜元件连接。例如,可以将LED粘在直接与同轴电缆的屏蔽层或外导体连 接的铜环上。优选将电路板设计为,使其具有较低的热阻,即,电路板优选具有较高的热导 性和较低的厚度/高度。为此,例如也可以为设置在电路板上或电路板中的导线线路设计 较大尺寸的截面,从而能够通过导线线路在连接电缆的导体上散热。通过将发光二极管与 连接电缆的至少一个导体直接连接,可以获得更优化的热传递。发光二极管的电气连接触4点的截面可以小于连接导线的导体的截面。尽管如此,为了实现从发光二极管到连接导线 的导体的整个截面上的最优的热传递,可以将LED的不用于电气连接的其他区域与连接导 线的导体导热地接触,例如通过导热胶或类似的导热介质。在此,这种导热介质设计为电绝 缘的。优选电连接导线在背面与至少一个LED导热地连接。在此,LED的背面是指背向 LED所产生的光的发射方向的面。在内窥镜仪器的设置中,该面优选是LED的面向仪器近端 部的背面。特别优选的是,至少将设计为同轴电缆或类似的电缆的连接导线的外电导体与 LED导热地连接。由此对在连接导线的金属表面上沿内窥镜杆到达外部环境的热流进行优 化。但是还可能,无论是同轴电缆的外电导体还是内电导体,都导热地与LED连接,以进行 散热。为使导热导体的截面积最大化,可以使同轴电缆的外导体在径向上具有比绝缘层 更大的厚度,绝缘层位于同轴电缆的内电导体和外电导体之间。也就是说,在这种实施方式 中,同轴电缆的外电导体优选具有比通常已知的同轴电缆更大的截面积。理想的是在内导 体和外导体之间只设置非常薄的、恰好可以保证电绝缘的绝缘层。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电 缆的低导热材料部分的截面积最小化,而导热的部分,即电导体则可以构成为具有尽可能 大的截面积。同时可以使同轴电缆的外径保持得尽可能地小,考虑到在内窥镜仪器的杆中 的有限空间,这是非常有利的。为了进一步最小化绝缘层的截面积,优选同轴电缆的内导体具有最小的截面积, 其大小与要传输的电功率相匹配。也就是说,在这种实施方式中,优选将内电导体的截面 积选择为只与为了给LED传输电力所必需的截面积一样大。因此,这个截面积和截面周长 要保持得尽可能地小,由此也使所需的绝缘层的周向延伸并由此也使它的截面积最小。替 代地,在这种实施方式中,优选使外导体的截面积足够大,以便能够实现所需的从LED的散 热。根据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可以舍去在同轴电缆外导体的外周上的电绝缘。在 这种实施方式中,只在用于为LED供电的同轴电缆的两个同心导体之间设置电绝缘。由此 可以进一步改进在连接导线截面中良好导热部分和导热差的部分之间的比例。两个同心导体之间的电气短路通过电导体之间的绝缘来排除。与通过内窥镜仪器 的外部元件的短路由于该同心设置而被排除。因此,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对同轴电缆的整个 截面进行优化,以充分用于传输电力和导热。照明模块可以固定地集成在内窥镜仪器中。在这里,可以将照明模块作为预制模 块集成到仪器当中。此外,还可以在内窥镜仪器中将照明模块设置为可拆卸的或可更换的, 从而例如可以在受到损害的情况下很容易地进行更换,或对其进行清洁和消毒。此外,还可 以针对各种使用目的提供不同的照明模块,这些照明模块在仪器中可以被更换,但也可以 固定地集成在仪器中。电连接导线从设置在内窥镜仪器的远端部上的LED延伸到近端部, 从而确保了从电源向仪器的远端部以及设置在那里的LED的电力供应。此外,如上所述,电 连接导线还可用于释放LED的散耗热或废热。这些热量将被连接导线至少部分地释放到仪 器的近端部。由此,至少一部分LED的废热在必要时被连接导线释放到与LED间隔地设置 的冷却体上,电连接导线或至少一个电连接导线的导体同样导热地与该冷却体连接。然后,通过该冷却体可以将废热向外例如发送到大气当中。在最简单的实施例中,该冷却体是内 窥镜手柄的表面或已有的通向外界的接口。此外,通过特别是同轴电缆形式的电连接导线 的外周表面也进行一定的放热,从而使LED的废热经过照明模块的整个长度或其连接导线 排放到周围环境中。通过这种方式还降低了(内窥镜)表面上出现在局部的最高温度,因 为热能整体上通过较大的表面分布排放。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避免组织损伤或烧伤。为了优化散热,将内窥镜仪器中的连接导线优选设计成,从远端部到近端部的连 续导线。因此应避免接头(Verbindimgsstellen),因为接头具有较差的热传递;并在整体 上对在仪器的从远端部到近端部的整个长度上的导热性进行优化。此外优选的是,LED在四周和/或正面被热导率低于电连接导线的元件所包围。这 些元件例如可以以热绝缘层的形式,例如由合成材料制成。由此可以确保大部分废热通过 电连接导线被释放,而不是排放到直接围绕LED的区域中,特别是LED的正面。通过这种方 式可以避免在内窥镜仪器的远端部区域中出现会引起烧伤的温度峰值。这些具有更低的热 导率的元件,即热绝缘元件,可以作为照明模块的组成部分直接围绕LED,甚或例如在内窥 镜仪器的内部围绕照明模块。所以,例如还可以用合成材料制成内视镜仪器的端部或头部 的壁并由此形成热绝缘。
下面根据附图示例性地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其中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LED照明模块的结构,图2示意性示出了在内窥镜中的根据图1的LED照明模块的组成,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导线的截面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导线的截面示意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截面示意图,图6a以远端俯视图示出了在内窥镜中设置LED照明模块的第一实施例,图6b以透视图示出了根据图6a的设置,图7a以远端俯视图示出了在内窥镜中设置LED照明模块的第二实施例,图7b以透视图示出了根据图7a的设置,图8以远端俯视图示出了在内窥镜中设置LED照明模块的第三个实施例,图9以远端俯视图示出了在内窥镜中设置LED照明模块的第四个实施例,图10以远端俯视图示出了在内窥镜中设置LED照明模块的第五个实施例,图11以部分截面图示出了将两个LED连接在连接导线上的第一个实施例,图12以透视图示出了将两个LED连接在连接导线上的第二个实施例,图13以透视图示出了将两个LED连接在连接导线上的第三个实施例,图Ha、14b和Hc分别以远端俯视图、侧视图和透视图示出了将四个LED连接在 连接导线上。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照明模块具有设置在远端部区域中的LED单元2。该 LED单元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LED。在此处所示出的例子中,LED单元2的远端侧为防护玻璃单元4所覆盖。该防护玻璃单元4不一定必须是LED照明模块的一部分并因此而用虚线 示出,它还可以配属于内窥镜的远端,也可以设计为透镜或透镜单元。防护玻璃单元4向外 封闭照明模块,并保护位于其后面的、近端侧的LED单元2免受污染和损伤。此外,防护玻 璃单元4可以起到热绝缘的作用,从而使LED单元排放的废热不会或仅以很低的程度到达 LED照明模块或内窥镜的远端部。例如,正如在此处所示出的那样,在LED单元2的近端设 置了(并一定是必需的)薄薄的连接板6,LED单元2通过该连接板与构成连接单元的连 接导线8电连接。这种连接板可以设计成电路板,或者例如还可设计成金属薄片、铜薄片等 等。将LED单元2这样设置在连接板6上,使得在LED单元2与连接板6和/或连接导线8 之间不仅实现电接触,而且还实现高导热性连接。如果LED单元2与连接导线8不直接导 热地接触,则除了在连接导线8和连接板6之间的电接触以外,在连接板6和连接导线8之 间还要设置高导热连接。在LED单元2与连接板6之间、LED单元2与连接导线8之间和/ 或在连接板6与连接导线8之间的高导热性连接可以或者通过直接贴靠来实现,或者通过 例如利用钎焊、熔焊或粘贴所产生的导热性连接来实现,也可通过例如导热胶或导热性粘 合剂这样的高导热性介质来实现。在连接导线8的远端部设置接口 10,其例如可以设置在内窥镜杆的近端部。接口 10—方面用于连接导线8的电接触,另一方面也用于连接导线8的热接触。接口 10例如也 可以建立至电路板12的、用作电连接的连接。根据本发明,由LED单元2所产生的废热将通过连接板6,或者直接传输到连接导 线8上,并从这里被导向近端,相当一部分废热已经通过连接导线的护套排放到内窥镜杆 上,并从那里排放到周围。可能仍存在于连接导线8的近端部的剩余的废热将通过近端侧 接口 10排放到其他散热元件上,或排放到周围环境。在优选的LED单元的沿侧向以及远端 方向(此处例如通过防护玻璃单元4)同时热绝缘时,可以使LED单元2所产生的废热至少 不是全部直接地排放到LED单元的周围环境中,而是从这里有目的地向近端方向通过连接 导线8释放。为此,特别将由金属制成的连接导线8的电导体的截面的大小设计为,使它们 有足够的热导率,以便能够释放全部或至少大部分发生的耗散热。由此可以避免过热以及 可能与此相关的、例如对LED单元2周围的组织的伤害。图2示意性示出了在内窥镜中根据图1的LED照明模块的组成。图中可以看到例 如LED单元2、可选的连接板6和设置在内窥镜头部14中的、在远端覆盖LED单元2的防护 玻璃单元4,其根据不同的实施方式而附属于LED照明模块或内窥镜的远端部,并因此在图 2中以虚线示出。例如,可以将内窥镜头部14设计为硬的,而将沿纵轴X的方向连接在近 端侧的内窥镜杆16 (Endoskopschaft)设计为柔性的。但是也可以将内窥镜头部14和内窥 镜杆16都设计为硬的或完全柔性的。连接导线8通过内窥镜杆16朝向内窥镜的近端部延 伸,在近端部设置接口 10,用于与近端侧电路板12电接触。接口 10不必用于与电路板12 接触。例如,在这里也可以使用连接插头或类似的器件来实现电接触。必要时,连接导线8 还可以经过内窥镜延伸到外部设备。通过图2所示的箭头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内窥镜中的热流。正如通过细箭 头所示出的那样,仅有很少一部分热量从LED单元2到达直接的环境中,即穿过内窥镜头部 14的壁和防护玻璃单元4被导出。如宽箭头所示,大部分热量沿近端方向经过高导热性连 接传输到连接板6上,并由此再经过高导热性连接传输到连接导线8上;或者,例如在不使用可选的连接板6时直接从LED单元2传输到连接导线8上。热量从连接导线8进一步向 近端转移,在此,根据内窥镜的结构,连接导线8沿侧向排放掉一部分热量或全部热量,由 此,使要继续向近端传输的热量随着与内窥镜远端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因此,只有一部分 从LED单元2传输到连接导线8上的废热,甚至可能完全没有热量再从连接导线8通过接口 10在近端侧排放。另一部分排放的热量将在连接导线8的延伸路线上,通过连接导线8沿 纵向X排放到周围环境中。因此,根据本发明在该实施例中将实现由LED单元2所产生的 废热不是直接排放到周围环境中,而是沿近端方向排放,然后通过连接导线8经由更大的 表面排放到周围环境中,从而避免了可能导致对例如周围的组织的灼伤的局部温度峰值。根据本发明,将连接导线8设置为同轴电缆或具有与同轴电缆类似的结构。对此 的实施例在图3到图5中示出。图3示出了这种同轴电缆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其具有内层 导体18和同心环绕内层导体18、环状的外层导体20。内层导体18和外层导体20通过环 状的绝缘层22彼此电绝缘。此外在根据图3的实施例中还设置了外绝缘层M,外绝缘层 24外周地环绕外层导体20。根据本发明,无论是内层导体18还是外层导体20都用于LED 单元2的电连接。同时导体18和导体20还用于沿近端方向散热,如图1和图2所示。为 此,至少一个导体的截面积大于向LED单元2输送所需要的电力而必需的截面积,优选比后 者大三倍或5倍。通过这种方式,与在传统电连接导线中所应用(如连接所使用的LED单 元所需的)的相比,可以实现明显更大的绝对热传导值。为了提高连接导线8或其电导体18和20的热传导值,值得努力的是对电导体18 和20的截面积进行优化。为此,在图4中示意性示出了另一个实施例。在这个实施例中, 舍去了外绝缘层对。与图3中的实施例相比,这使得在连接导线8的相同的总外径下增加 了电导体18和20的截面积,其中,可以增加内层导体18的直径和/或外层导体20的径向厚度。在根据图5的实施例中可以看到对电导体18和20的截面所做的进一步优化。在 这里同样舍去了外绝缘层M(见图幻。但是同时使内层导体18的直径最小化。理想情况 下,内层导体18的直径或截面积此时只等于为了传输所需的电力或所产生的电流而必需 的截面积。这导致内层导体18的直径相对较小,由此使所需要的、在外周围绕内层导体18 的绝缘层22的周长缩小。由此使绝缘层22的总截面积缩小,并且可以将外层导体20设计 为沿径向特别厚,从而使电导体18和20的总截面积在外径恒定不变时最大。原则上,为了 确保连接导线8的高度柔韧性,导体20也可由多个在经向上彼此相对移动的层组成。通过 金属导体18和20的更大的截面积,也提高了热导率,或增加了绝对热传导值,由此实现了 对LED单元2的更好的散热。下面根据图6到图10,对先前所描述的LED照明模块或更多的LED照明模块在内 窥镜中的设置进行示例性说明。为此,图6到图8示意性示出了内窥镜杆的远端俯视图和 斜视图。在如图6a和图6b所示的实施例中,将LED照明模块沈设置在内窥镜杆中,LED照 明模块沈优选可以前面所述的方式进行设计。由于在该实施例中,内窥镜杆观相对较细, 例如是柔性的,因此在LED照明模块沈中只设置一个LED。此外,在内视镜杆观中还设置 了仪器通道30和图像传感器单元31。在如图7a和图7b所示的实施例中设在了多个LED照明模块,在这里围绕中央通CN 102038482 A说明书7/8页 道环形地设置了 8个LED照明模块沈。在此也可以用先前所述的方式来设计LED照明模块 26。在此,所述多个单独的LED照明模块沈中的每一个都具有各自的连接导线8,连接导线 8向近端伸展。也可以选择使多个LED照明模块例如通过电路板连接到共同的连接导线8, 连接导线8还用于散热。为了使沿径向从LED照明模块沈到杆管34(Schaftr0hr)的热流 密度保持在最低限度,将每个单独的LED照明模块沈用薄合成材料管36或由其他具有较 低热导率的材料制成的管包围,由此减少了沿侧面方向的热流。这是特别有利的,因为在该 实施例中,LED照明模块沈设置得非常靠近周边的杆管34,而在硬的内窥镜中,杆管用金属 制成。因此,通过由具有相对较低的热导率的材料制成的管道36,可以防止在杆管34上的 过量热传导,而且正如以上所述,热量被有目的地通过连接导线8向近端释放,并经过杆管 34的较大的长度/较大的表面连续地排放到环境中。在如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在杆34或内窥镜头部中在图像传感器单元31两侧设 置两个照明单元26。在这里所示出的实施例中,每个LED照明模块沈各具有两个LED38。 此外在杆34或内窥镜头部中还设置有仪器通道30。在如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在图像传 感器单元31周围设置了四个LED照明模块沈,其中,有两个LED照明模块沈各具有两个 LED38,而另两个则各具有一个LED38。多个LED照明模块沈例如可以是发射不同波长的 LED照明模块26。因此,举例来说,可以将两个例如只具有一个LED38的LED照明模块沈 设计成发出白光;而将另外两个LED照明模块沈设计成向荧光内窥镜发射紫色激励光。图10示出了总共六个LED照明模块沈在杆管34中的设置。在此也可以将不同 的LED照明模块设计为发射不同的波长。在这里,也以前面所述的方式设置了图像传感器 单元31和仪器通道30。这个实施例清楚地示出,如何能够通过可用性(VerfUgbarkeit)以 及使用大小不同且可能具有不同功能(例如,不同的发射区)的照明模块,以最佳的方式利 用可用的空间,例如,在使用模块化概念的前提下,能够在不增加内窥镜的整体直径的情况 下使所提供的光量和/或功能性达到最优。图11到图13示出了三个将构成LED单元2的LED38连接到连接导线8的实施例。 如图11所示,同轴电缆形式的连接导线8具有如前所述的内层导体18和外层导体20,以 及二者之间的绝缘层22。连接导线8的远端部平面地触及到连接板6,从而在连接导线8 的端面和连接板6之间实现了高导热、大面积的连接。例如可以使用导热性粘合或钎焊连 接。如果连接板6是电路板,则由于较低的热阻和良好的热传导,连接板6沿经向X上实施 为非常薄的。为了进一步降低热阻,可以为连接板6设置环绕、通孔或表面触点接触(Um-, Durch-oder Ankontaktierungen)。在连接板6上导电、导热地安装了两个构成LED单元2 的LED 38。因此,这里也可以适当的方式在LED38和连接板6之间建立高导热性的连接,从 而使LED 8的废热通过连接板6传输到连接导线8的金属导体18和20上,并能够由它们 向近端排放。如图12所示的实施方式,其中,组成LED单元2的LED 38直接放置在连接导线8 的端面上。在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两个内层导体18彼此绝缘地设置在绝缘层22内。通 过这种方式可以使两个LED 38相互独立地提供电能。由此可以在各照明模块中对LED 38 进行不同的控制。例如,由此例如可以使LED 38具有不同的功能并面向应用地使用(例 如,用白色LED进行白光照明,用蓝色LED激发荧光)。LED 38设置为,大面积地直接贴靠 在用于散热的外层导体20的端面上。为此,例如通过焊接或粘合设置在LED38和外层导体920之间的高导热的连接。内层导体18则例如使用金线捆在LED 38的相应的连接面上。图13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与图12所示出的实施方式相应,其中,在LED38之间又设 置了电路板40,其使两个LED 38与两个内层导体18电接触(见图12)。根据本发明的LED照明模块可以不同的形式实施。根据需求(光量,波长)以及 在内窥镜中的几何比例可以使用合适的LED照明模块。图14a到图Hc示出了另一种实施方式,其基本上与图11所示的实施方式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在连接板6上设置了四个LED 38。相应的,该LED照明模块是光照强烈、但 空间需求较低的照明模块。附图标记列表2-LED单元4-防护玻璃单元6-连接板8-连接导线 ο-接 Π12-电路板14-内窥镜头部16-内窥镜杆18-内层导体20-外层导体22,24-绝缘层26-LED照明模块28-内窥镜杆30-仪器通道31-图像传感器单元32-中央通道;34_杆管36-塑料管38-LED40-电路板χ-纵轴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至少一个LED照明模块的内窥镜仪器,所述LED照明模块具有至少一个设 置在该仪器的远端部的LED(38)和连接在所述LED(38)上的电连接导线(8),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连接导线(8)为同轴电缆,并从该仪器的远端部延伸到近端部,用于将所述LED(38) 产生的废热排出,其中,所述同轴电缆的至少一个电导体(18,20)与所述LED(38)导热地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导线(8)的多个导体 (18,20)与所述LED (38)导热地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窥镜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导线的至少一个电导 体(18,20)的截面积大于向所述LED(38)输送电力所需的截面积,优选至少为该截面积的三倍。
4.如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导线(8)的 至少一个电导体(18,20)以其最大截面积与所述LED (38)导热地连接。
5.如前面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内窥镜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导线(8)的至 少一个电导体(18,20)直接或间接地通过连接件(6)与所述LED (3 导热地连接。
6.如前面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内窥镜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导线(8)在背 面与所述LED (38)导热地连接。
7.如前面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内窥镜仪器,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电连接导线(8) 的外电导体00)与所述LED(38)导热地连接。
8.如前面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内窥镜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电缆的外导体 (20)沿径向的厚度大于绝缘层0 的厚度,所述绝缘层位于内电导体(18)和外电导体 (20)之间。
9.如前面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内窥镜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电缆的内导体 (18)具有最小截面积,其大小与待传输的电功率相匹配。
10.如前面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内窥镜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电缆的外导体 (20)在其外周上没有电绝缘。
11.如前面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内窥镜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LED(38)在周侧和/ 或正面被热导率低于所述电连接导线(8)的元件G,36)所环绕。
12.如前面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内窥镜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导线(8)设计 为柔性的。
13.如前面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内窥镜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导线的至少一 个导体是由多个单独的电导体、特别是由多条软线构成。
14.如前面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内窥镜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照明模块是可更 换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LED照明模块的内窥镜仪器,该LED照明模块具有至少一个设置在仪器的远端部的LED和连接在该LED上的电连接导线,其中,该连接导线为同轴电缆,并从仪器的远端部延伸到近端部,用于将LED产生的废热排出,其中,该同轴电缆的至少一个电导体与LED导热地连接。
文档编号A61B1/00GK102038482SQ20101051721
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9日
发明者克劳斯·施伦普夫, 贝恩德·克劳斯·韦伯, 阿德里安·马洛, 鲁道夫·亨贝格尔 申请人:理查德·沃尔夫有限公司
产品知识
行业新闻
- 健康管理数据监测仪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健康管理数据监测仪,其包括主控模块及分别与主控模块连接的采集模块、存储模块、显示及输入模块,还包括用于识别使用者、并通过主控模块控制采集模块开启及存储模块对应存储的身份识别模块,所述
- 一种防止意外拔管的约束手套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意外拔管的约束手套,其包括手套套体,其创新点在于:所述手套套体包括手掌部和手腕部;所述手掌部的掌心面为双层结构,包括表层和里层,表层和里层除一侧设置开口外,其余固定连接
- 用于雾化器与雾化杯端口的连接头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雾化器与雾化杯端口的连接头,包括进气端接口、出气端接口、雾化器接口、雾化杯接口和连接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端接口与出气端接口之间由空心结构的连接软管相互连接,
- 一种引流管固定夹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引流管固定夹,包括固定夹本体,固定夹本体包括夹持夹持物的两块夹持板和连接在两块夹持板之间的连接板,连接板在夹持板夹持夹持物时与夹持物之间留有容纳引流管的空隙,两块夹持板朝外的一面上均
- 专利名称:一种消炎痛凝胶的配制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局部外用消炎痛凝胶的配制方法。在US-4,309,414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消炎痛凝胶的配制方法。它的目的是将凝胶通过局部外用而发挥消炎痛消炎镇痛之疗效,完全克服了由于口服消炎痛所致的各
- 神经内科按摩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神经内科按摩装置,属于神经内科医疗器具【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三根弧形杆,三根弧形杆一端固定连接,另外一端分开,形成弧形腔体,腔体两侧设置有侧面胶皮套,侧面胶皮套内侧设置有多条侧面电线,
- 专利名称:微孔异体(种)无细胞真皮替代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医学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创面修复的微孔异体(种)无细胞真皮替代物。目前,在深度皮肤缺损创面修复中替代缺损真皮层、提高创面愈合质量的方法之一是移植异体(种)的无细胞真皮替代
- 专利名称:一种医学影像检查床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医学影像检查床。 背景技术:目前,在对危重病人进行医学影像检查时,病人根本不能侧翻身,要有多名医护人员或陪护人员协助来进行,费时费力,而且由于姿势不到
- 一种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路取样管部件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路取样管部件,包括T形三通注射件,所述的T形三通注射件包括进液端、出液端和取样端,所述的取样端内设有硅胶粒,所述的取样端的端部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硅胶
- 专利名称:治疗头痛的理疗帽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治疗头痛的理疗帽。 背景技术:头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头痛的病因十份复杂,发病率高,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70%的人曾有过头痛,20%的人曾因头痛而就诊,有人称头痛是仅次于
- 专利名称:人体硬组织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用来刺激骨骼生长的人体硬组织修复材料,属于医药生物发明领域。背景技术:骨缺损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其治疗仍缺乏满意的骨修复材料。理想的骨修复材料应具有生物相容性、骨传导性、骨诱导性及
- 专利名称:提取物和制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含有规定量的N-乙酰基神经氨酸的痘苗病毒接种兔炎症皮肤提取物和以该提取物为有效成分的制剂等。背景技术:医药品是只有确保其品质才能受到制造销售的许可的商品。在日本,在药事法第14条中对此进行
- 专利名称:一种头孢西丁酯化前体药物化合物及其口服制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ー类以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菌素头孢西丁为有效成分的酯化前体药物化合物及其成盐化合物以及其ロ服制剂,属于药物化合物领域。头孢西丁钠为第二代半合成头孢菌素(属头霉素
- 专利名称:心血管疾病细胞激励治疗仪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疾病治疗仪器,特别涉及一种通过电磁辐射激励细胞来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仪器。背景技术:由丰富血管组织构成的循环系统是人体内最大的器官之一。人们已经用电磁辐射沐浴整个人体的系统,以
- 一种胸心外科手术床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胸心外科手术床,所述的胸心外科手术床包括万向轮、高度调节杆、万向轴、床板、滑槽、固定器、输液架、无影灯、器械槽、皮带Ⅰ、皮带Ⅱ、皮带Ⅲ、横杆、拉钩、细绳、穿绳孔
- 一种胶囊内窥镜、激活装置及系统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医疗器械领域,提供了一种胶囊内窥镜、激活装置及系统。胶囊内窥镜包括胶囊电池和功能模块,还包括与所述胶囊电池连接,控制所述胶囊电池给所述功能模块供电的电源开关;用于通过有线方
- 专利名称:治疗皮肤溃疡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皮肤溃疡的中药制剂,此外本发明还涉及该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背景技术:皮肤溃疡是一种常见、多发的外科疾病。各种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皮肤溃疡的发病率为3.6%,并且随着人口的
- 专利名称:瘙痒宁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化妆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瘙痒宁及其生产工艺。背景技术: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外用化妆品,如洗面奶、护发素、洗发香波等作用大都以护肤净洗为目的,如皮肤出现一些瘙痒、炎症等皮肤病,均无特别疗效
- 专利名称:站立移动式急救箱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站立移动式急救箱。 背景技术:一般的,在日常医疗急诊中急诊医生经常会遇到一些突然发病的人,让急诊医生手忙脚乱。急诊医生会对患者实施抢救措施,为挽救病
- 专利名称::一种安中散制剂的制备方法一种安中散制剂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中散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安中散出自《和剂局方》。是治血气刺痛之剂。用于治虚弱体质的慢性化痉挛性疼痛为主。可疗虚寒贫血、
- 专利名称:植物源型抗狂犬病复方喷雾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中药复方制剂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植物源型抗狂犬病复方喷雾剂,其有效抗病毒成分采用天南星,防风,白芷,独角莲,紫竹根,守宫,七叶一枝花,徐长卿,珍珠草,地榆,黄连纯中草药精华素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