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最新文章
- 一种含醋酸阿比特龙的固体分散体、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治疗肺结核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 肝腹水抽水装置制造方法
- 基于心电信号智能信息处理的人体经络穴位定位方法
- 一种棓丙酯化合物及其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 一种内科卧床病人用多功能流食装置制造方法
- 凝血酶抑制剂的药物前体的制作方法
- 球形纤维素dna免疫吸附剂的制作方法
- 一种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的组方药物的制作方法
- 可控制作用距离的微波理疗头的制作方法
- 一种肌底液及其制备方法
- 小儿手指采血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 肾炎治疗药的制作方法
- 桑拿房或远红外光波房及其控制方法
- 一种压力可调式引流瓶的制作方法
- 一种应用于自动化配药系统的粉剂瓶装配体及药品输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 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 视力训练设备的制作方法
- 全自动血压心脏检测分析仪的制作方法
- 一种治疗牛皮癣的外用中药的制作方法
一次性安全手术刀的制作方法
一次性安全手术刀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次性安全手术刀,由刀片、刀柄和刀套组成,当刀套相对刀柄前后滑动并定位时,刀片从刀套中呈现伸出和缩回两种状态,其特征在于:在刀柄反面的护刀锁口前方设置第一锁死口,护刀锁口与第一锁死口之间通过斜面或圆弧面进行过渡;在刀柄正面贯通槽的前方设置第二锁死口和阻挡块。在按钮处于按压状态下,向前推动刀套时,由于撞头被阻挡块所拦截无法使撞头从贯通槽前端滑移至第二锁死口中,有效地防止了手术刀尚未使用便被推入锁死状态的情况。另外,正反双面同时卡死的状态不会因刀套与刀柄之间的间隙过大以及变形而发生滑脱的现象,从而很好地保证了锁死状态的稳定性。
【专利说明】—次性安全手术刀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外科手术刀,特别涉及一种带刀片保护套的一次性使用的安全手术刀。
【背景技术】
[0002]手术刀是进行外科手术的必备工具。一次性使用的安全手术刀的发展已有数十年历史,其中对手术刀的改进也经历了许多阶段,目前手术刀的设计与开发正逐步走向成熟,但在手术刀的发展历程中,使用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始终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关注的热点。
[0003]与本实用新型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是中国专利CN2621611Y,名称为《锁卡式一次性安全手术刀》的实用新型专利。参见该专利,手术刀由刀片、刀柄和刀套组成,刀套上设按钮和锁头,刀柄上的滑道前部设护刀锁口,后部设使用锁口,按钮推压锁头使刀套在护刀锁口与使用锁口两位置之间滑动转换。其特点是:该技术方案在护刀锁口前部设计了一种可以锁死刀套的锁死口,手术刀使用后可以按住按钮先将刀套从打开位置推送到护刀位置,然后推至锁死位置将刀套锁死在刀柄上,不能再次打开重复使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次性”手术刀,彻底解决了以往护套式手术刀遗留的安全问题。
[0004]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发现,上述专利技术方案仍存在设计缺陷,给使用带来不便,甚至留下安全隐患。第一,这种手术刀在初始状态下,刀套处于护刀位置,如果使用者按住按钮后误操作将刀套向前推送时,则手术刀尚未使用便进入锁死位置,从而失去后续的使用状态;第二,当刀套处于锁死位置后,若按住按钮继续用力向前推送容易使刀套从刀柄前端滑脱,从而失去对刀片的保护。
[0005]为此,本实用新型从手术刀使用的安全性和便利性角度入手对上述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发明内容】
[0006]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次性安全手术刀,其目的是要解决上述最接近现有技术使用中存在的便利性和安全性问题。其中,第一目的是解决刀套相对刀柄误操作锁死的问题,第二目的是解决刀套相对刀柄滑脱的问题。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次性安全手术刀,由刀片、刀柄和刀套组成,刀片固定在刀柄前部,刀套套在刀柄前部并通过一滑动机构和一定位机构与刀柄前部相连,当刀套相对刀柄前后滑动并定位时,刀片从刀套前端开口中呈现伸出和缩回两种状态。
[0008]所述定位机构具有按钮、锁头、护刀锁口、露刀锁口和贯通槽,其中,贯通槽设在刀柄上并且沿刀柄长度方向布置,贯通槽在刀柄厚度方向的正面与反面之间贯通,护刀锁口设在刀柄反面的贯通槽前端位置上,露刀锁口设在刀柄反面的贯通槽后端位置上,按钮和锁头均设在刀套上,其中,按钮位于刀套厚度方向的正面,锁头位于刀套厚度方向的反面,按钮和锁头分别为刀套上延伸出的弹性臂结构,按钮上设有撞头,在刀套与刀柄套装状态下,所述撞头从刀柄正面穿过贯通槽与位于刀柄反面的锁头相抵或接近,当刀片相对刀套呈现伸出状态时,锁头卡入露刀锁口中定位锁定,当刀片相对刀套呈现缩回状态时,锁头卡入护刀锁口中定位锁定,按压并推动按钮时,撞头推动锁头脱离露刀锁口或者护刀锁口,并且在露刀锁口和护刀锁口两位置之间滑动转换。
[0009]在刀柄反面的护刀锁口前方设置第一锁死口,该第一锁死口为凹形腔结构并且用来与锁头配合,第一锁死口的凹形腔具有第一前侧面和第一后侧面,第一前侧面和第一后侧面均垂直于刀柄长度方向,护刀锁口与第一锁死口之间通过斜面或圆弧面进行过渡,斜面或圆弧面的方向和位置有利于锁头从护刀锁口滑移至第一锁死口中。
[0010]在刀柄正面,对应反面第一锁死口的位置设置第二锁死口,该第二锁死口位于刀柄正面贯通槽的前方,第二锁死口为凹形腔结构并且用来与撞头配合,第二锁死口的凹形腔具有第二前侧面和第二后侧面,第二前侧面垂直于刀柄长度方向,刀柄正面贯通槽的前端与第二锁死口之间设有阻挡块,该阻挡块靠近贯通槽的侧面垂直于刀柄长度方向。
[0011]在按钮处于按压状态下,同时通过按钮向前推动刀套时,撞头被阻挡块所拦截无法从贯通槽前端滑移至第二锁死口中;在按钮处于自由状态下,向前拉动或推动刀套时,连接撞头和锁头的弹性臂同时向外弯曲变形,其中,撞头在刀柄正面避让阻挡块从贯通槽前端滑移至第二锁死口中,同时锁头在刀柄反面从护刀锁口经斜面或圆弧面滑移至第一锁死口中,形成锁死状态。
[0012]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0013]1.上述方案中,所述“前部”、“前端”、“前后”、“前方”、“前侧面”、“向前”中的“前”
是指以本实用新型手术刀整体作为参照刀尖所指的方向。所述“后端”、“前后”、“后侧面”中的“后”是指“前”的反方向。
[0014]2.上述方案中,所述“正面”是指以本实用新型手术刀整体作为参照按钮所处的侧面。“反面”是指与正面相反的一面。正面至反面是手术刀的厚度方向。手术刀的前后是长度方向。本实用新型图示给出的是右手握持式手术刀,用右手握持后拇指恰好自然作用于按钮。左手握持式手术刀与右手握持式手术刀以中心线为基准在左右方向上对称。左手握持式手术刀的正面依然是按钮所处的侧面。
[0015]3.上述方案中,所述“定位锁定”是指刀套相对刀柄暂时被锁定不能滑动的状态,可以按压按钮来解除锁定状态。所述“锁死状态”与定位锁定不同,锁死状态是指刀套相对刀柄永久被锁定的状态,这种状态是永久性锁定,只有通过破坏才能解除锁死状态。
[0016]4.上述方案中,所述滑动机构由刀柄前部外缘与刀套内缘配合构成,其中,刀柄前部的正面和反面沿长度方向均设有凸筋,刀套内缘对应该凸筋设置有凹槽,凸筋与凹槽配合构成滑动导向机构。
[0017]本实用新型设计原理和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刀片座与刀柄为一体式连接结构而且带刀片保护套(刀套)的一次性安全手术刀。为了解决刀套相对刀柄误操作锁死以及刀套相对刀柄滑脱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刀柄反面的护刀锁口前方设置第一锁死口同时,在刀柄正面贯通槽的前方设置第二锁死口和阻挡块。这样在按钮处于按压状态下,同时通过按钮向前推动刀套时,由于连接撞头的弹性臂在按压状态下不能进行弯曲变形,所以导致撞头被阻挡块所拦截无法从贯通槽前端滑移至第二锁死口中。这种功能和效果可以有效地防止手术刀在初始状态下(刀套处于护刀位置时),使用者按住按钮后误操作将刀套向前推送时,手术刀尚未使用便进入锁死状态的情况。在手术刀使用后,为了安全只要在按钮处于自由状态下,向前拉动或推动刀套,由于连接撞头和锁头的弹性臂同时向外弯曲变形,其中,撞头在刀柄正面避让阻挡块从贯通槽前端滑移至第二锁死口中,同时锁头在刀柄反面从护刀锁口经斜面或圆弧面滑移至第一锁死口中,形成锁死状态。在锁死状态下,由于刀柄正面的撞头卡死在第二锁死口中,同时刀柄反面的锁头卡死在第一锁死口中,这种双面同时卡死的状态不会因刀套与刀柄之间的间隙过大以及变形而发生滑脱的现象,从而很好地保证了锁死状态的稳定性。此外,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中描述的最接近现有技术相比,不仅解决了刀套相对刀柄误操作锁死以及刀套相对刀柄滑脱的问题,提高了手术刀使用的便利性和安全性,但制造成本与现有技术相同,并未增加。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次性安全手术刀正面立体分解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次性安全手术刀反面立体分解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刀套从后端观察的视图;
[00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A处放大图;
[00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B处放大图;
[0023]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的C处放大图;
[0024]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刀柄正面局部放大图;
[0025]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刀柄反面局部放大图;
[0026]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次性安全手术刀初始状态立体图;
[0027]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次性安全手术刀使用状态立体图;
[0028]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次性安全手术刀锁死状态立体图;
[0029]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次性安全手术刀在初始状态下或使用后回到初始状态下的局部剖视图;
[0030]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次性安全手术刀在使用状态下的局部剖视图;
[0031]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次性安全手术刀在锁死状态下的局部剖视图。
[0032]以上附图中的标号说明如下:
[0033]1.刀片;2.刀柄;3.刀套;4.前端开口 ;5.按钮;6.锁头;7.护刀锁口 ;8.露刀锁口;9.贯通槽;10.撞头;11.第一锁死口;12.第二锁死口;13.阻挡块;14.凸筋;15.凹槽;16.正面弹性臂;17.反面弹性臂;18.斜面;19.推钮。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35]实施例:一种一次性安全手术刀
[0036]如图1和图2,该手术刀由刀片1、刀柄2和刀套3组成,刀片I固定在刀柄2前部,刀套3套在刀柄2前部并通过一滑动机构和一定位机构与刀柄2前部相连,当刀套3相对刀柄2前后滑动并定位时,刀片I从刀套3前端开口 4中呈现伸出和缩回两种状态。
[0037]所述滑动机构由刀柄2前部外缘与刀套3内缘配合构成,其中,刀柄2前部的正面和反面沿长度方向均设有凸筋14(见图5-8),刀套3内缘对应该凸筋14设置有凹槽15(见图3),凸筋14与凹槽15配合构成滑动导向机构。
[0038]所述定位机构具有按钮5 (见图3、4)、锁头6 (见图3、4)、护刀锁口 7 (见图5-8)、露刀锁口 8 (见图7、8、9、11)和贯通槽9 (见图5-8),其中,贯通槽9设在刀柄2上并且沿刀柄2长度方向布置,贯通槽9在刀柄2厚度方向的正面与反面之间贯通。护刀锁口 7设在刀柄2反面的贯通槽9前端位置上,露刀锁口 8设在刀柄2反面的贯通槽9后端位置上。按钮5和锁头6均设在刀套3上(见图3、4),其中,按钮5位于刀套3厚度方向的正面,锁头6位于刀套3厚度方向的反面,按钮5和锁头6分别为刀套3上延伸出的弹性臂结构,其中,按钮5设在刀套3的正面弹性臂16上(见图4),锁头6设在刀套3的反面弹性臂17上(见图4)。按钮5上设有撞头10 (见图3、4),在刀套3与刀柄2套装状态下,所述撞头10从刀柄2正面穿过贯通槽9与位于刀柄2反面的锁头6相抵或接近(见图3、4),当刀片I相对刀套3呈现伸出状态时(见图10),锁头6卡入露刀锁口 8中定位锁定,当刀片I相对刀套3呈现缩回状态时(见图9),锁头6卡入护刀锁口 7中定位锁定,按压并推动按钮5时,撞头10推动锁头6脱离露刀锁口 8或者护刀锁口 7,并且在露刀锁口 8和护刀锁口 7两位置之间滑动转换。
[0039]在刀柄2反面的护刀锁口 7前方设置第一锁死口 11(见图6、8),该第一锁死口 11为凹形腔结构并且用来与锁头6配合,第一锁死口 11的凹形腔具有第一前侧面和第一后侧面,第一前侧面和第一后侧面均垂直于刀柄2长度方向,护刀锁口 7与第一锁死口 11之间通过斜面18 (见图6)或圆弧面进行过渡,斜面18或圆弧面的方向和位置有利于锁头6从护刀锁口 7滑移至第一锁死口 11中。
[0040]在刀柄2正面,对应反面第一锁死口 11的位置设置第二锁死口 12 (见图5、7),该第二锁死口 12位于刀柄2正面贯通槽9的前方,第二锁死口 12为凹形腔结构并且用来与撞头10配合,第二锁死口 12的凹形腔具有第二前侧面和第二后侧面,第二前侧面垂直于刀柄2长度方向,刀柄2正面贯通槽9的前端与第二锁死口 12之间设有阻挡块13 (见图5),该阻挡块13靠近贯通槽9的侧面垂直于刀柄2长度方向。
[0041]本实施例一次性安全手术刀的使用过程描述如下:
[0042]第一,手术刀使用前初始状态
[0043]图9和图12表示此状态。从图12中可以看出,在此状态下,锁头6卡入护刀锁口7中,使刀套3相对刀柄2处于定位锁定状态。如果要想打开刀套3必须按住按钮5使撞头10推动锁头6脱离护刀锁口 7,然后才能向后推动按钮5带动刀套3相对刀柄2向后滑动。此时,如果操作者按住按钮5后,向前推送刀套3发生误操作时,就【背景技术】中描述的现有技术而言,必然会使手术刀在尚未使用时便进入锁死状态。而对于本实用新型而言,在按钮5处于按压状态下,如果向前推送刀套3,由于撞头10被阻挡块13所拦截无法从贯通槽9前端滑移至第二锁死口 12中,即本实用新型不会发生上述由误操作导致手术刀提前失效的情况。所以本实用新型在此状态下,如果按住按钮5也只能进行打开刀套3的操作。
[0044]第二,手术刀使用状态
[0045]图10和图13表示此状态。此状态是在初始状态基础上按住按钮5并向后推动按钮5使刀套3相对刀柄2向后滑动至后端位而得到。从图13中可以看出,在此状态下,锁头6卡入露刀锁口 8中,使刀套3相对刀柄2处于定位锁定状态,刀片I从刀套3的前端开口中伸出,暴露在外处于使用状态。
[0046]第三,手术刀使用后关闭状态
[0047]图9和图12表示此状态。此状态是在使用状态基础上按住按钮5并向前推送按钮5使刀套3相对刀柄2向前滑动至前端位而得到。从图12中可以看出,在此状态下,锁头6卡入护刀锁口 7中,使刀套3相对刀柄2处于定位锁定状态。
[0048]第四,手术刀使用后锁死状态
[0049]图11和图14表示此状态。此状态是由上述关闭状态过渡而来,具体是:放开按钮5,在按钮5处于自由状态下,通过推钮19 (见图11)向前推送刀套3,或者用手捏住刀套3向前拉动刀套3时,连接撞头10的正面弹性臂16和连接锁头6的反面弹性臂17同时向外弯曲变形,其中,撞头10在刀柄2正面避让阻挡块13从贯通槽9前端滑移至第二锁死口 12中,同时锁头6在刀柄2反面从护刀锁口 7经斜面18或圆弧面滑移至第一锁死口 11中,形成锁死状态。此状态下刀片I隐藏在刀套3内处于被保护状态,操作者不能再次打开刀套3使用手术刀。
[0050]在锁死状态下,由于刀柄2正面的撞头10卡死在第二锁死口 12中,同时刀柄2反面的锁头6卡死在第一锁死口 11中,这种双面同时卡死的状态不会因刀套3与刀柄2之间的间隙过大以及变形而发生滑脱的现象,从而很好地保证了锁死状态的稳定性。
[0051]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一次性安全手术刀,由刀片(I)、刀柄(2)和刀套(3)组成,刀片(I)固定在刀柄(2)前部,刀套(3)套在刀柄(2)前部并通过一滑动机构和一定位机构与刀柄(2)前部相连,当刀套(3 )相对刀柄(2 )前后滑动并定位时,刀片(I)从刀套(3 )前端开口( 4)中呈现伸出和缩回两种状态; 所述定位机构具有按钮(5 )、锁头(6 )、护刀锁口( 7 )、露刀锁口( 8 )和贯通槽(9 ),其中,贯通槽(9)设在刀柄(2)上并且沿刀柄(2)长度方向布置,贯通槽(9)在刀柄(2)厚度方向的正面与反面之间贯通,护刀锁口(7)设在刀柄(2)反面的贯通槽(9)前端位置上,露刀锁口(8)设在刀柄(2)反面的贯通槽(9)后端位置上,按钮(5)和锁头(6)均设在刀套(3)上,其中,按钮(5)位于刀套(3)厚度方向的正面,锁头(6)位于刀套(3)厚度方向的反面,按钮(5)和锁头(6)分别为刀套(3)上延伸出的弹性臂结构,按钮(5)上设有撞头(10),在刀套(3)与刀柄(2)套装状态下,所述撞头(10)从刀柄(2)正面穿过贯通槽(9)与位于刀柄(2)反面的锁头(6)相抵或接近,当刀片(I)相对刀套(3)呈现伸出状态时,锁头(6)卡入露刀锁口( 8 )中定位锁定,当刀片(I)相对刀套(3 )呈现缩回状态时,锁头(6 )卡入护刀锁口( 7 )中定位锁定,按压并推动按钮(5)时,撞头(10)推动锁头(6)脱离露刀锁口(8)或者护刀锁口(7),并且在露刀锁口(8)和护刀锁口(7)两位置之间滑动转换; 其特征在于: 在刀柄(2)反面的护刀锁口(7)前方设置第一锁死口(11),该第一锁死口(11)为凹形腔结构并且用来与锁头(6)配合,第一锁死口(11)的凹形腔具有第一前侧面和第一后侧面,第一前侧面和第一后侧面均垂直于刀柄(2)长度方向,护刀锁口(7)与第一锁死口(11)之间通过斜面(18)或圆弧面进行过渡,斜面(18)或圆弧面的方向和位置有利于锁头(6)从护刀锁口(7)滑移至第一锁死口(11)中; 在刀柄(2)正面,对应反面第一锁死口( 11)的位置设置第二锁死口( 12),该第二锁死口(12)位于刀柄(2)正面贯通槽(9)的前方,第二锁死口(12)为凹形腔结构并且用来与撞头(10)配合,第二锁死口(12)的凹形腔具有第二前侧面和第二后侧面,第二前侧面垂直于刀柄(2)长度方向,刀柄(2)正面贯通槽(9)的前端与第二锁死口(12)之间设有阻挡块(13),该阻挡块(13)靠近贯通槽(9)的侧面垂直于刀柄(2)长度方向; 在按钮(5)处于按压状态下,同时通过按钮(5)向前推动刀套(3)时,撞头(10)被阻挡块(13)所拦截无法从贯通槽(9)前端滑移至第二锁死口(12)中;在按钮(5)处于自由状态下,向前拉动或推动刀套(3)时,连接撞头(10)和锁头(6)的弹性臂同时向外弯曲变形,其中,撞头(10)在刀柄(2)正面避让阻挡块(13)从贯通槽(9)前端滑移至第二锁死口(12)中,同时锁头(6)在刀柄(2)反面从护刀锁口(7)经斜面(18)或圆弧面滑移至第一锁死口(11)中,形成锁死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安全手术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由刀柄(2)前部外缘与刀套(3)内缘配合构成,其中,刀柄(2)前部的正面和反面沿长度方向均设有凸筋(14),刀套(3)内缘对应该凸筋(14)设置有凹槽(15),凸筋(14)与凹槽(15)配合构成滑动导向机构。
【文档编号】A61B17/3211GK204092115SQ201420275813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7日
【发明者】施国平, 曹跃平 申请人:苏州施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产品知识
行业新闻
- 新型微波治疗仪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微波治疗仪,包括计算机系统1,所述计算机系统1与MCU控制系统2电气连接,所述MCU控制系统2分别与可调高压电源3和温度测量电路4电气连接,所述可调高压电源3与微波源5电气连接,所
- 专利名称:美沙拉秦控释口服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本案为分案申请,母案申请号为00808889.6(国际申请号为PCTEP0005321),申请日为2000年6月8日,发明名称为“美沙拉秦控释口服药物组合物”。本发明涉及控释口服药物组合物,含有
- 专利名称:卵内接种抗球虫病疫苗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给家禽接种抗球虫病疫苗的方法。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向家禽的发育卵内投用活的艾美球虫(Eimeria spp)子孢子或裂殖子或其混合物以免疫孵化的鸡,使之产生抗球虫病免疫力。球虫病是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一种中药组合物,用于治疗乳腺增生。 背景技术:乳腺增生是中、青年妇女多发病、常见病,少数病人可发生癌变。目前临床治疗乳腺增生的药物比较缺乏,品种单一,不能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关节炎的外用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关节炎的外用中药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 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已经对人们的生命健康产生了严重威胁,尤其是中老年关节炎已成为当前医学界研究的难点。
- 专利名称:氮杂肽衍生物的制作方法氮杂肽衍生物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8年6月12日、申请号为200880021601. 3、发明名称为“氮杂肽衍生物”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相关申请本申请主张2007年6月12日申请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093
- 专利名称:带计时计数装置的翻转镜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视觉检查和训练的仪器。主要用于眼视光学的视觉训练和检查。背景技术:翻转拍(Flipper)是检查眼睛调节灵活度和聚散灵活度以及用于视觉训练的视光学用具。使用的时候,透过翻
- 专利名称:一种以明胶为原料制备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剂的工艺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介入医学领域,具体地指一种以明胶为原料制备明胶海绵 颖粒栓塞剂的工艺背景技术介入医学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与内科、外科并驾齐驱的第三临床医 学学科。随着现代医
- 专利名称:精制鹿油在制备抗皱化妆品中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一种特种经济动物油脂的用途,尤其是精制梅花鹿鹿油在制备抗皱化妆品中的应用。背景技术:成熟皮肤机能下降衰老出现皱纹的深层原因,主要是由于皮肤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分化能力下降,皮
- 专利名称:一种防滑型护理托盘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人员使用的托盘,特别涉及一种防滑型护理托盘。技术背景目前,医院的护理人员在对病人进行注射、输液等各种护理工作时,都是通过托盘将各种医疗用具端到病人面前,但是目前所使用的托盘内
- 一种新型大小腿减肥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大小腿减肥器,包括座体和按摩球,座体包括两个呈U型状的槽口,两个槽口之间固定无位移且在槽口两侧设置有外凹弧状支撑边,按摩球设置于槽口内侧。座体主体为两个U型状槽口,可以很方便
- 一种彩超用耦合剂清理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彩超用耦合剂清理装置,可解决现有的彩超后从病人身上擦拭掉耦合剂效果不好和污染环境的问题,滚筒外套装有海绵层,滚筒的中心有转轴,转轴上装有套装在滚筒上部的罩体,罩体内有圆环形腔体,腔体
-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治疗犬猫细菌感染的可溶性粉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兽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犬猫细菌感染的可溶性粉。背景技术:,宠物饲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史记》中就有秦代宫廷养犬的记载。在以后的一 些文献中也时有关于犬
- 专利名称:一种多价免疫刺激纳米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价免疫刺激纳米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背景技术:CpG DNA是ー类具有免疫激活功能的以未甲基化的CpG基序为核心的DNA序列,它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风湿关节炎及跌打损伤疼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风湿关节炎及跌打损伤疼痛的药物,具体涉及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中成药,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背景技术::风湿性疾病在祖国医学中最早记载于《
- 专利名称:咽喉撑开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一种咽喉撑开器属医疗器械特别是喉科手术器械,用于检查和手术时充分暴露喉腔。背景技术:当前在喉部检查及手术中使用着三种器械和方法即(一)间接喉镜、(二)直接喉镜、(三)支撑喉镜,使用间接喉镜需用额镜反光
- 专利名称:一种总皂苷成分的中药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总皂苷成分的中药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中药提取物是现代制药新技术的新型中药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提取物是现代植物药的载体,是国际天然
- 专利名称:壳聚糖-5’ppp-NS1shRNA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纳米分子的合成及基因工程技术,具体涉及到壳聚糖-5’ PPP-NSlshRNA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背景技术:维甲酸诱导基因I (retinoic aci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水肿的药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背景技术:水肿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溢肌腠,引起肢体浮肿的疾病。浮肿多见于颜面四肢,严重者可波及全身,甚则产生胸水和腹水。水肿的产生一般与心、肝、肾的病变有直接关系,
- 专利名称:手动真空抽吸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手动真空抽吸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通过手动活塞的往复操作和逆流防止阀有效地产生吸液时所需的吸引力,能够安全且方便地进行施治的手动真空抽吸装置。背景技术:一般,真空抽吸装置是通过活塞
- 一种外科手术用固定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外科手术用固定器,它包括板体、支撑栓和固定带,所述的板体上设有多个孔,各孔内壁向内均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固定带的凸起,所述支撑栓底端的形状与所述孔的形状相吻合,用于将支撑栓插入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