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最新文章
- 气管插管器的制作方法
- 一种可充分保持鹿茸活性的加工方法
- 风寒跌打膏及其制法的制作方法
- 大地震伤病员后遗症六结合理疗快速康复伴侣及其制造使用方法
- 立式气管切开防护罩的制作方法
- 一种俯卧位通气医疗护理充气垫的制作方法
- 一种六神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手指外科手术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
- 一种活动式脚底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 溃结冲剂的制作方法
- 一种过敏性面膜的制作方法
- 一种治疗过食油腻型褥疮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
- 一种多功能眼科测量装置制造方法
- 一种新型便携式心电图机保护盒的制作方法
- 一种彩超探头支架的制作方法
- 一种医用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 一种产妇用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 具有pH响应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的双亲水性嵌段共聚物药物载体及其制备的制作方法
- 结核清的制作方法
一种盐酸水苏碱浸膏的制备及其质量控制方法
专利名称:一种盐酸水苏碱浸膏的制备及其质量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盐酸水苏碱浸膏的制备方法及产品质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益母草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heterophyllus Sweet.的干燥莖叶。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益母草主要化学成分和有效成分为生物碱类,主要含有水苏碱、益母草碱等。用这种水苏碱浸膏制成的片剂、胶囊剂、滴丸、颗粒机等口服制剂起效快、作用持久。
益母草片国家标准(WS3-B-2603_97)记载了该盐酸水苏碱浸膏的制备和含量测定方法,但该制备方法工艺参数、工艺条件和工艺技术不合理,提取得膏率低,其含量测定方法采用雷氏盐沉淀法测定盐酸水苏碱的含量,操作繁琐、稳定性差、误差大。因此,益母草片现行制备及含量控制方法不能地适应工业生产需求,产品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盐酸水苏碱浸膏的制备及其质量控制方法,以实现制备时间短,提取得膏率高;而且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快速、准确地测定盐酸水苏碱的含量。本发明以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盐酸水苏碱浸膏的制备方法,它的操作方法如下取益母草药材IOkg加1(Γ15倍量水,加热回流提取2飞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5000ml,加入等量70%乙醇提取广3次,滤过,滤渣用50%乙醇洗涤,洗液与滤液合并,减压浓缩回收乙醇至60°C时相对密度为I. l(Tl. 30的浸膏,即得。本发明盐酸水苏碱浸膏的质量控制方法,它的操作方法如下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采用氨基色谱柱,以乙腈水按体积比=75:25混合配制的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198nm。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盐酸水苏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秤定,加甲醇制成Iml含盐酸水苏碱100 μ 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供试器溶液的制备取盐酸水苏碱浸膏O. lg,精密秤定,置50ml量瓶中,加乙醇适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3KHz),用乙醇稀释至50ml刻度,摇匀,滤过,取该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上述对照品与供试品溶液各20 μ 1,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即得。本发明浸膏的制备方法,制备时间短,提取得膏率高,乙醇可回收再利用,减少能源浪费。采用本发明方法制成的水苏碱浸膏可以制成片剂、胶囊剂、滴丸剂、颗粒机等口服制剂。本发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盐酸水苏碱浸膏的质量进行控制,方法简便快捷、准确稳定,能适应工业生产的需要,可有效地控制盐酸水苏碱浸膏及其制剂的质量。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盐酸水苏碱浸膏的制备)取益母草药材IOkg加10倍重量的水,加热至100°C,回流提取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5000ml,加入等量体积浓度为70%的乙醇提取2次,滤过,滤渣用体积浓度为50%的乙醇洗涤,洗液与滤液合并,减压浓缩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I. 10 (60°C)的浸膏,即得。实施例2 (盐酸水苏碱浸膏的制备)取益母草药材IOkg加13倍重量的水,加热至100°C,回流提取3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5000ml,加入等量体积浓度为70%的乙醇提取3次,滤过,滤渣用体积浓度为50%的乙醇洗涤,洗液与滤液合并,减压浓缩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20 (60°C)的浸膏,即得。 实施例3 (盐酸水苏碱浸膏的制备)取益母草药材IOkg加15倍重量的水,加热至100°C,回流提取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5000ml,加入等量体积浓度为70%的乙醇提取2次,滤过,滤渣用体积浓度为50%的乙醇洗涤,洗液与滤液合并,减压浓缩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30 (60°C)的浸膏,即得。实施例4 (盐酸水苏碱浸膏的质量控制方法)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采用氨基色谱柱,以乙腈水按体积比=75:25混合配制的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198nm。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盐酸水苏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秤定,加无水甲醇制成Iml含盐酸水苏碱100 μ 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供试器溶液的制备取盐酸水苏碱浸膏O. lg,精密秤定,置50ml量瓶中,加体积浓度70%乙醇适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3KHz),用体积浓度70%乙醇稀释至50ml刻度,摇匀,滤过,取该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上述对照品与供试品溶液各20 μ 1,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VI D)测定,即得。工业实用性考察I、采用本发明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水苏碱浸膏中盐酸水苏碱的含量,其结果表明,盐酸水苏碱在6. 8 54. 4μ g/ml范围内色谱峰面积与溶液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为O. 9999 ;分离度良好,理论塔板数按盐酸水苏碱峰计算为7506 ;当信噪比为2:1时,样品最低限检测浓度为O. 15μ g/ml ;测定溶液在10小时内稳定;盐酸水苏碱含量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9. 8%,RSD为O. 32% ;精密度试验RSD为O. 73% ;稳定性试验RSD为O. 95%。2、上述实施例均采用同一批益母草药材,用本发明所述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以上实施例广实施例3所制备的盐酸水苏碱浸膏盐酸水苏碱的含量分别为5. 12%、6. 62%和5. 03%,盐酸水苏碱提取收率分别为78. 8%,82. 5%和75. 2%。综上所述,本发明盐酸水苏碱浸膏的制备方法工艺参数、工艺条件和工艺技术稳定,提取时间短,收率高,工业实用性强;本发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盐酸水苏碱浸膏的质量进行控制,方法简便快捷、准确稳定,能适应工业生产的需要,可有效地控制盐酸水苏碱浸膏及其制剂的质量。
权利要求
1.一种盐酸水苏碱浸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的操作方法如下 取益母草药材IOkg加1(Γ15倍量水,加热回流提取2飞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5000ml,加入等量70%乙醇提取广3次,滤过,滤渣用50%乙醇洗涤,洗液与滤液合并,减压浓缩回收乙醇至60°C时相对密度为I. l(Tl. 30的浸膏,即得。
2.一种盐酸水苏碱浸膏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的操作方法如下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采用氨基色谱柱,以乙腈水按体积比=75:25混合配制的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198nm ;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盐酸水苏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秤定,加甲醇制成Iml含盐酸水苏碱100 μ 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供试器溶液的制备取盐酸水苏碱浸膏O. lg,精密秤定,置50ml量瓶中,加乙醇适量,超声处理,用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该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上述对照品与供试品溶液各20μ 1,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盐酸水苏碱浸膏的制备及其质量控制方法。浸膏的制备是取益母草药材10kg加10~15倍量水,加热回流提取2~5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5000ml,加入等量70%乙醇提取1~3次,滤过,滤渣用50%乙醇洗涤,洗液与滤液合并,减压浓缩回收乙醇至60℃时相对密度为1.10~1.30的浸膏。产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盐酸水苏碱浸膏的质量进行控制。本发明浸膏的制备工艺参数、工艺条件和工艺技术稳定,盐酸水苏碱提取收率高,工业适用性强;本发明质量控制方法分离度高,线性关系好,方法简便快捷、准确稳定,能适应工业生产的需要,可有效地控制盐酸水苏碱浸膏及其制剂的质量。
文档编号A61K36/533GK102836207SQ20121036053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5日
发明者马健雄, 邓福胜, 张平吉, 罗宇, 韩博研 申请人:广西金海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产品知识
行业新闻
- 专利名称:治疗风湿类疾病的药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中药,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风湿类疾病的药物。 背景技术:风湿是一种常见、多发病,主要累及骨、关节、肌肉等部位, 一般表现为 疼痛,严重的会对内脏造成损害,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目前治疗风
- 专利名称:一种ppd试验定位测量薄膜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一种pro试验定位测量薄膜,属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背景技术:目前临床上对疑似结核患者进行pro试验时,确定前臂伸侧皮试点,局部消毒后皮下注射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后用记号笔标出
- 专利名称:人工玻璃体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玻璃体的制作方法。随着玻璃体切除术和视网膜脱离手术的开展和逐渐普及,越来越需要一种良好的玻璃体替代物,用于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填充玻璃体腔,置换病变的玻璃体,同时进行眼内填充,有助于脱
- 一种监护仪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监护仪,包括:生理监护器;能够与所述生理监护器通信连接的第一种体温探头;能够与所述生理监护器通信连接的第二种体温探头;与所述生理监护器通信连接的比较器;能够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种体温探头的电压
- 专利名称:雾化喷药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雾化喷药器。背景技术: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雾化喷药器,主要由瓶体、喷头和增压泵构成,这种雾化喷药器喷药方向单一,使用起来十分麻烦、费时费力,给医务人员增加
- 一种血液透析管固定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血液透析管固定装置,它包括固定夹和支架总成,支架总成包括支撑杆和套装在支撑杆外侧的定位套筒,所述定位套筒的外侧上部设置有与支撑杆配合的定位旋钮,通过固定夹将整个装置固定在病床上合
- 专利名称:哌嗪基氧代烷基四氢异喹啉及相关类似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申请一般涉及哌嗪基氧代烷基四氢异喹啉和相关类似物,以及这类化合物在治疗组氨酸H3受体调节应答性病症方面的应用。本发明进一步涉及用这类化合物做探针在检测和定位组氨酸H3受体上
- 指环按摩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指环按摩器,属于按摩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按摩组件和软体指环部,软体指环部包括环形本体和固定设置于环形本体外表面上的支撑部,所述按摩组件包括滚珠和滚珠座,所述的滚珠座底部固定安装于
- 一种可携带液体的便携式药盒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一种可携带液体的便携式药盒,其包括:一主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包括一中心柱,其中所述中心柱具有一安装腔,并且所述安装腔的腔口处设有螺纹结构;以及一储液结构,所述储液结构包括一固定体、一安装体以及
- 芳香瓶结构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一种芳香瓶结构,包含瓶体、瓷盖、陶棒以及吸收件。瓶体具有开口以及容置空间。瓷盖是盖在开口上的,在瓷盖的顶面上设有多个通孔连通容置空间。陶棒设置在容置空间中并且固设在瓷盖内。陶棒上设有穿孔。吸收件穿设在穿孔中。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风热型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一种治疗风热型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是治疗风热型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中医中药领域。背景技术:银屑病,俗称“银屑病”,中医学称
- 一种蜡疗肩背部保温固定马甲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蜡疗肩背部保温固定马甲主要由前片(1)、后片(2)、前片间粘扣(3)、腋下松紧(4)、底端松紧(5)和后片夹层(6)构成组成,所述的前片包括左前片和右前片,左前片和右前片由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男性不育症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特别是用于治疗男子精液质量低下及 性腺功能异常导致不育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属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男性不育症一般来说是指夫妻婚后同居一至二年,
- 专利名称:壳聚糖-5’ppp-NS1shRNA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纳米分子的合成及基因工程技术,具体涉及到壳聚糖-5’ PPP-NSlshRNA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背景技术:维甲酸诱导基因I (retinoic aci
- 专利名称:含有磷酸酯的异恶唑啉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更确切地说,是涉及一类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背景技术:癌症目前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顽症。据统计世界上每年罹患癌症的
- 专利名称:杏仁止咳滴丸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化痰止咳作用,用于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多痰等症状的药物组合物,特别涉及以中药成方杏仁止咳冲剂为基础,经剂型改制而成的一种药物组合物口服滴丸制剂。背景技术: 根据部颁药品标准
- 专利名称:尖吻蝮蛇凝血酶及其分离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尖吻蝮蛇凝血酶的分离方法以及其分离的尖吻蝮蛇凝血酶。背景技术:尖吻蝮蛇的凝血酶是我国自主开发的一种蛇毒类凝血酶,通常由A、B两个亚基构成,能
- 专利名称:一种磷脂-维生素e琥珀酸聚乙二醇酯胶束的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磷脂-维生素E琥珀酸聚乙二醇酯胶束在制备促进功效成分透皮吸收促渗剂中的应用,尤其涉及一种磷脂和维生素E琥珀酸聚乙二醇酯混合的水溶性胶束冻干水溶粉。属于制
- 可调节式上肢垫具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式上肢垫具,包括垫套、托垫、气囊、充气管,所述托垫上表面设有一凹槽,凹槽内放置气囊,所述托垫和气囊由垫套包覆,所述充气管一端从侧面穿过垫套和托垫连接至气囊,另一端置于垫套外侧并
- 专利名称: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的新用途,具体地,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药物中的应用。背景技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
- 专利名称:一种康艾纳米注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中药制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康艾纳米注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 纳米中药主要是指运用纳米技术制造的,粒径小于100纳米的中药有效成分、有效部位、原药及复方制剂。生物机体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