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盈VI

油压机,油压机厂家

全国产品销售热线

15588247377

产品分类

您的当前位置:行业新闻>>治疗水肿的茯苓皮中药汤剂及制备方法

治疗水肿的茯苓皮中药汤剂及制备方法

发布时间:2025-05-01

专利名称:治疗水肿的茯苓皮中药汤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品,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水肿的茯苓皮中药汤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肿是指血管外的组织间隙中有过多的体液积聚,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水肿是全身气化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与肺、脾、肾、三焦各脏腑密切相关。依据症状表现不同而分为阳水、阴水二类,常见于肾炎、肺心病、肝硬化 、营养障碍及内分泌失调等疾病。水肿表现为手指按压皮下组织少的部位(如小腿前侧)时,有明显的凹陷。祖国医学称之为“水气”,亦称为“水肿”。水肿是一个常见的病理过程,其积聚的体液来自血浆,其钠与水的比例与血浆大致相同。习惯上,将过多的体液在体腔中积聚称为积水或积液,如胸腔积水、腹腔积水、心包积水等。中医水肿定义各种原因导致的体内水液运行障碍,水湿停留,泛溢肌肤,引起头面部、四肢、甚至全身浮肿的病症,称水肿。水肿是指因感受外邪,饮食失调,或劳倦过度等,使肺失宣降通调,脾失健运,肾失开合,膀胱气化失常,导致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临床特征的一类病证。中医药具有药性平和,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因此在作为水肿治疗方面有其独到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见效快、疗效理想持久,治愈高,并无毒无副作用,标本兼治,疗程短,治愈不易复发,成本低的治疗水肿的茯苓皮中药汤剂及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治疗水肿的茯苓皮中药汤剂,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茯苓皮200-400份、槟榔50-150份、黄柏50-150份、木通50-150份、珍珠草100-200份、车前草50-150份、茅根50-150份、玉米须100-200份。所述的治疗水肿的茯苓皮中药汤剂,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茯苓皮300份、槟榔100份、黄柏100份、木通100份、珍珠草150份、车前草100份、茅根100份、玉米须150份。所述的治疗水肿的茯苓皮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将茯苓皮300份、槟榔100份、黄柏100份、木通100份、珍珠草150份、车前草100份、茅根100份、玉米须150份中药干药原料净选、清洗、灭菌、按重量份数比称取,烘干,分别粉碎成细粉,混合,加水至药物总量的5倍,浸泡45分钟,加热回流100分钟,滤液,再加水至药物总量的2倍,回流80分钟,后弃渣,制成中药汤剂,按150ml或200ml容器包装。用法与用量口服,本发明药物每次150ml-200ml,每日2次,饭后半小时,10-15天为I个疗程。本发明的中药原料中,茯苓皮平、甘、淡,归心、肺、脾,利水渗湿、健脾宁心;槟榔温、苦、辛,归肺经、胃经、大肠经,杀虫消积、降气、行水、截疟;黄柏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木通苦、寒,归心、小肠、膀胱经,利水通淋、泄热下乳;珍珠草甘、苦、凉,归肝、肺经功效,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明目、消积;车前草寒、甘,归肝、肾、肺、小肠经,清热利尿、祛痰、凉血、解毒;茅根甘、寒,归肺、胃、膀胱经,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玉米须甘、淡、平,归膀胱、肝、胆经,利胆退黄、利尿退肿、止血、泄热通淋、平肝利胆;诸药共奏分利湿热之功,本发明的中药汤剂对阳水湿热蕴结型水肿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缓解通身浮肿,皮肤绷急光亮,胸脘痞闷,烦热口渴,小便短赤,大便午结的症状有显著疗效,本药物突出的效果是无毒副作用,效果显著,从根本上解除了患者的痛苦。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中药原料茯苓皮300份、槟榔100份、黄柏100份、木通100份、珍珠草150份、车前草100份、茅根100份、玉米须150份。
制法将茯苓皮300份、槟榔100份、黄柏100份、木通100份、珍珠草150份、车前草100份、茅根100份、玉米须150份中药干药原料净选、清洗、灭菌、按重量份数比称取,烘干,分别粉碎成细粉,混合,加水至药物总量的5倍,浸泡45分钟,加热回流100分钟,滤液,再加水至药物总量的2倍,回流80分钟,后弃洛,制成中药汤剂,按150ml或200ml容器包装。实施例2:中药原料茯苓皮400份、槟榔150份、黄柏150份、木通150份、珍珠草200份、车前草150份、茅根150份、玉米须200份。制法将茯苓皮400份、槟榔150份、黄柏150份、木通150份、珍珠草200份、车前草150份、茅根150份、玉米须200份中药干药原料净选、清洗、灭菌、按重量份数比称取,烘干,分别粉碎成细粉,混合,加水至药物总量的5倍,浸泡45分钟,加热回流100分钟,滤液,再加水至药物总量的2倍,回流80分钟,后弃渣,制成中药汤剂,按150ml或200ml容器包装。实施例3:中药原料获苓皮200份、槟榔50份、黄柏50份、木通50份、珍珠草100份、车前草50份、茅根50份、玉米须100份。制法将茯苓皮200份、槟榔50份、黄柏50份、木通50份、珍珠草100份、车前草50份、茅根50份、玉米须100份中药干药原料净选、清洗、灭菌、按重量份数比称取,烘干,分别粉碎成细粉,混合,加水至药物总量的5倍,浸泡45分钟,加热回流100分钟,滤液,再加水至药物总量的2倍,回流80分钟,后弃渣,制成中药汤剂,按150ml或200ml容器包装。实施例4 I、临床实验采用本发明中药汤剂共治疗30例患者,男15例,女15例,年龄40-68岁,平均年龄54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2年,病症通身浮肿,皮肤绷急光亮,胸脘痞闷,烦热口渴,小便短赤,大便午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2、治疗方法口服本发明实施例I中药汤剂,每次150ml_200ml,每日2次,饭后半小时,10-15天为I个疗程。3、疗效评价标准疗效标准根据《中医临床 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水肿疗效评定标准拟定;治愈水肿全部消退,其他症状消失;好转水肿及其他症状减轻;无效水肿及其他症状无变化。4、治疗结果30例患者,治愈20例,好转10例,无效O例,总有效率100%。实施例5 典型病例谢某,男,64岁,通身浮肿,皮肤绷急光亮,胸脘痞闷,烦热口渴,小便短赤,大便午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用药I疗程治愈,随访无复发。实施例6 典型病例黄某,女,50岁,通身浮肿,皮肤绷急光亮,胸脘痞闷,烦热口渴,小便短赤,大便午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口服本发明实施I中药汤剂,用药I疗程治愈,随访无复发。
权利要求
1.治疗水肿的茯苓皮中药汤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 茯苓皮200-400份、槟榔50-150份、黄柏50-150份、木通50-150份、珍珠草100-200份、车前草50-150份、茅根50-150份、玉米须100-2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水肿的茯苓皮中药汤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茯苓皮300份、槟榔100份、黄柏100份、木通100份、珍珠草150份、车前草100份、茅根100份、玉米须150份。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水肿的茯苓皮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将茯苓皮300份、槟榔100份、黄柏100份、木通100份、珍珠草150份、车前草100份、 茅根100份、玉米须150份中药干药原料净选、清洗、灭菌、按重量份数比称取,烘干,分别粉碎成细粉,混合,加水至药物总量的5倍,浸泡45分钟,加热回流100分钟,滤液,再加水至药物总量的2倍,回流80分钟,后弃渣,制成中药汤剂,按150ml或200ml容器包装。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水肿的茯苓皮中药汤剂,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茯苓皮200-400份、槟榔50-150份、黄柏50-150份、木通50-150份、珍珠草100-200份、车前草50-150份、茅根50-150份、玉米须100-200份,诸药共奏分利湿热之功,本发明的中药汤剂对阳水湿热蕴结型水肿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缓解通身浮肿,皮肤绷急光亮,胸脘痞闷,烦热口渴,小便短赤,大便午结的症状有显著疗效,本药物突出的效果是无毒副作用,效果显著,从根本上解除了患者的痛苦。
文档编号A61P7/10GK102698111SQ201210211858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5日
发明者李良 申请人:李良

  • 专利名称:易于翻身的护理床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易于翻身的护理床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易于翻身的护理床。背景技术:[0002]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因其皮肤松弛,长期卧床受压力、摩擦力,剪力及营养
  • 一种血氧浓度监测探头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一种血氧浓度监测探头,包括弧形上盖⑵、弧形下盖⑶,弧形上盖⑵和弧形下盖⑶之间通过遮光膜⑷相连为一个飞碟形整体;所述弧形上盖⑵中心开有螺旋通孔,旋杆⑸通过所述螺旋通孔与弧形上盖⑵相连,旋杆⑸位于弧形上
  • 一种医用导引导管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导引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引导管本体,所述导引导管本体的管壁上至少有一个光滑的开口,在所述开口的位置还安装有单向膜瓣;导引导管弯曲控件,包括内嵌在所述导引导管本体的前端的管壁
  • 专利名称:口腔咽喉散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成药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口腔和咽喉的粉剂。现有的同类产品为锡类散和冰硼散,其功效为清热解毒,生肌止痛,但在应用时口感差,止痛不明显,不能使疮口迅速产生保护膜,故疗效较低,在临床
  • 一种钩吸消融电极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钩吸消融电极,包括吸引器管和Y型管,所述吸引器管的左端设有钩刀头,所述钩刀头的尾端连接外接线路,所述吸引器管和Y型管之间设有手柄,所述手柄上设有手控开关;所述Y型管包括Y型管支管一和Y
  • 专利名称:蚕用盐酸沙拉沙星杀菌剂及其胶囊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杀菌剂及其胶囊的制备方法。例如作为广谱抗菌药剂及其胶囊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指一种商品名称为“亚迪蚕丰”的用于防治由芽胞杆菌和灵菌所引起的家蚕细菌性败血病的蚕用盐酸沙拉沙星杀
  • 一种应用于下胫腓关节固定的螺钉及改锥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辅助治疗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应用于下胫腓关节固定的螺钉及改锥。钉座与螺钉固定连接;所述螺钉为中空具有外螺纹的结构,一旦发生断钉情况,可由中空位置定位断钉位置,结合
  • 专利名称:一种凉爽清新气雾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气雾剂,具体涉及一种配方合理,制作成本低廉的凉爽清新气雾剂。背景技术:目前室内环境中的有害物质种类繁多,最常见的有甲醛、苯、聚氯乙烯、氮氧化合物和碳氧化合物等,这就要要求人们消除
  • 专利名称:产妇催乳通经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地说是产妇催乳通经中药组合物。背景技术:母乳不足,新妈妈往往心急如火。奶就是母乳达不到小儿需求吋,专业人士通过科学的手法,刺激母乳量的分泌。目前催乳的方法主要通过中
  • 防护型吸氧管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护型吸氧管,属于医疗护理领域。其包括中空管,中空管为T字型,T字型中空管横边的一端为呼吸口与外部环境连通,另一端为进气口连接氧气管,其竖直端连接气管套管。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吸氧管可以防止
  • 一种手部检测及输液用固定托垫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一种手部检测及输液用固定托垫,包括多条外设的弹性固定带、一个长条形手掌支撑托和一个前臂托垫,前臂托垫卷设在手掌支撑托的内部,使固定托垫呈卷尺状结构,前臂托垫为内部具有支撑垫层,外部裹设有软质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慢性阑尾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 慢性阑尾炎的中药,属中药技术领域。背景技术: 慢性阑尾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阑尾急性炎症消退后而遗留的慢性炎症性病变。西医在治疗上用抗生素,一般疗效欠佳,手
  • 专利名称:一种骨科钻孔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医疗手术器具,尤其是一种骨科使用的钻孔器。技术背景骨科在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时,需要在椎弓根上钻孔,而过去一般需要开孔锥、套针、钻孔器三者配合才能完成钻孔工作先用开孔锥定位,
  • 专利名称:伸展护理床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ー种伸展护理床。背景技术: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护理床主要有床板和床腿构成,病人的入院往往需要有陪护人员的看护,这种护理床只能提供给病人使用,而陪护人员则无处休
  • 专利名称:含虎杖甙或其盐的药用组合物及其在药物制备中的用途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具有改善微循环作用的药用组合物,其包括虎杖甙或其盐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并进一步涉及上述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治疗或预防与微循环障碍有关的疾病的药物
  • 专利名称:蜘蛛香或其提取物在制备降脂保肝的药物中的用途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蜘蛛香或其提取物的新用途,具体地,是在制备保肝降脂药物的新用途,属药物领域。背景技术:■虫朱 # (Valeriana jatamansi Jones)力双
  • 专利名称:便携输液架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便携输液架。背景技术: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输液架主要由底座、支杆和挂钩构成,这种输液架一般都固定放置,不方便移动,由于病人在输液过程中需要方便或活动时只得
  • 专利名称:中药熬制锅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药卫生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中药熬制锅。 背景技术:目前,临床使用的熬药锅主要有锅体和锅盖组成,在熬制中药时,将中药一起倒入锅体内进行加热,这样可能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不同中药的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药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临床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闻脂血症的药剂。背景技术: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物质基础和主要因素,是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危险因素。临床上一直在研究有效地治疗闻脂血症的方法。
  • 一线多针缠线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线多针缠线器,有效解决护士在手术配合中对缝合线的管理,省去了在手术中的穿针操作,减少因频繁的穿针造成的忙乱,保证手术快速进行。缠线轴(10)上缠入缝线(12),取相应的同一型号缝线15枚,
  • 专利名称:一种防治哮喘的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到用于预防和治疗支气管哮喘 (简称哮喘)的一种以中药当归挥发油为主要成分的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2006 版全球哮喘防治创议(The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