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最新文章
- 一组利湿化浊药片的制作方法
- 肝腹水抽水装置制造方法
- 一种改善脑循环、保护脑细胞的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 一种营养顺滑护发素及其制备方法
- 用于治疗癌症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的药的制作方法
- 治疗十二指肠、胃溃疡的特效药的制作方法
- 药液喷雾嘴及喷雾器的制作方法
- 一种金线莲纯香饮片的加工方法
- 掏耳器的制作方法
- 耳套及红外耳温计的制作方法
- 一种高纯度茶多酚口含片及其制备方法
- 带提醒功能的药盒的制作方法
- 多功能胃肠理疗装置制造方法
- 非甾体抗炎药、解充血药和抗组胺药的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 (-)-(1r,2r)-3-(3-二甲基氨基-1-乙基-2甲基丙基)苯酚盐酸盐新晶型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治疗疝气的膏药—闭疝膏的制作方法
- 锁骨骨折牵引弓的制作方法
- 基于gpu加速的螺旋ct图像重构中孔径加权的计算方法
- 一种治疗围绝经期综合症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 一种血氧浓度监测探头的制作方法
管状同步吸引电凝器的制造方法
管状同步吸引电凝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管状同步吸引电凝器。本管状同步吸引电凝器,包括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引管的一端为吸引口,另一端为吸引接口,吸引口管壁上开有与吸引管管腔相连通的电凝凹槽,所述的电凝凹槽的侧壁上设有双极电凝电极,所述的吸引管上套设有控制手柄,所述的控制手柄上设有与吸引管相连通的电凝线接口,所述的双极电凝电极通过双极电凝导线与电凝线接口相连接且双极电凝导线穿设在吸引管的管壁中,所述的控制手柄上开有与吸引管管腔相连通的吸力调节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现电凝吸引一体化。
【专利说明】管状同步吸引电凝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管状同步吸引电凝器。
【背景技术】
[0002]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利用鼻腔的自然通道到达蝶窦,进而行垂体瘤切除,是目前最常见也最合理的垂体瘤微创外科手术方式。该手术技术通过平均直径1.50.11的鼻孔操作,但是该处容纳必须的神经内窥镜和手术操作器械的空间有限,即鼻腔通道手术操作空间较为拥挤。此外,在经鼻-蝶窦垂体瘤手术中,术野止血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手术操作基本步骤,可靠的电凝止血需要先吸尽术区血液和渗液才能在可视下完成。现有技术中的吸引管和电凝器是分开的,通常是医务人员一手持吸引管,一手持电凝器,当其需要进行其他操作时,必须放下吸引管或者电凝器,不利于操作的连续性,再者,吸引操作和电凝操作很难同步进行,常常会因为电凝不及时而导致止血失败,必须再次吸引,延长了手术时间。
[0003]为了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体式电凝吸引器〔申请号:⑶201020689131.2],包括电凝头和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凝头位于吸引管的内部,所述电凝头的顶端伸出吸引管,所述电凝头与吸引管绝缘,在所述吸引管上设有电凝开关,在所述吸引管的后部设有防滑纹,在所述吸引管上还设有调节气孔。
[0004]上述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吸引管和电凝器的一体化,但是电凝头设在吸引管头部不利于吸引,此外,不方便进行侧方组织出血(如鼻腔粘膜)的止血,止血不够灵活,止血范围小。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电凝吸引一体化的同步冲洗吸引装置。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管状同步吸引电凝器,包括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引管的一端为吸引口,另一端为吸引接口,吸引口管壁上开有与吸引管管腔相连通的电凝凹槽,所述的电凝凹槽的侧壁上设有双极电凝电极,所述的吸引管上套设有控制手柄,所述的控制手柄上设有与吸引管相连通的电凝线接口,所述的双极电凝电极通过双极电凝导线与电凝线接口相连接且双极电凝导线穿设在吸引管的管壁中,所述的控制手柄上开有与吸引管管腔相连通的吸力调节口。
[0007]本管状同步吸引电凝器将吸引管和电凝器两种手术器械进行集合,减小了对鼻腔通道手术操作空间的占据,此外,吸引功能和电凝功能集成后可以同步进行,在吸引出血术野的血液和渗出液的同时同步完成电凝止血,止血可靠。其中止血功能为双极电凝止血,止血最为可靠,周围组织的电凝损伤最少,微创。双极电凝电极设置在电凝凹槽的侧壁,与吸引管管腔相通,既可以进行侧方组织出血(如鼻腔粘膜)的止血,也可以进行正前方组织(蝶窦和鞍内)出血的止血,止血较为灵活,止血范围大。整体呈现管杆状,特别适合在鼻腔这一 “管状”部位进行灵活手术操作,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0008]在上述的管状同步吸引电凝器中,所述的吸引口为斜向切口且倾斜度为0?90度。双极电凝电极设置在电凝凹槽的侧壁,与吸引管管腔相通,利于吸引管吸尽出血术野的血液和渗出液的同时及时发现出血点并止血,真正做到同步完成电凝止血,吸引管末端的斜面设计和双极电凝电极间存在的裂隙可以保证电凝部位无血液和渗出液,保证可靠的电凝止血。
[0009]在上述的管状同步吸引电凝器中,所述的吸引口的上端面向电凝凹槽端上倾。使得双极电凝电极充分裸露,没有侧部管壁的阻挡。
[0010]在上述的管状同步吸引电凝器中,所述的吸引口的下斜端与电凝凹槽的槽底相齐平。使得双极电凝电极充分裸露,没有侧部管壁的阻挡。
[0011]在上述的管状同步吸引电凝器中,所述的控制手柄向内凹陷形成凹口,所述的吸力调节口开于凹陷处,所述的吸力调节口上设有保护片,所述的保护片与凹口之间设有流通口。避免血液等直接与医务人员的手指接触。
[0012]在上述的管状同步吸引电凝器中,所述的控制手柄上设有能够控制双极电凝通断的电极开关。方便控制电凝止血的进行。
[0013]在上述的管状同步吸引电凝器中,所述的控制手柄上设有防滑结构,所述的防滑结构包括凸条、凸点、凸块或防滑纹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利于医务人员牢固握持本管状同步吸引电凝器,避免滑落。
[0014]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管状同步吸引电凝器的优点在于:
[0015]第一,将吸引管和电凝器两种手术器械进行集合,减小了对鼻腔通道手术操作空间的占据,此外,吸引功能和电凝功能集成后可以同步进行,在吸引出血术野的血液和渗出液的同时同步完成电凝止血,止血可靠,其中止血功能为双极电凝止血,止血最为可靠,周围组织的电凝损伤最少,微创。
[0016]第二,双极电凝电极设置在电凝凹槽的侧壁,既可以进行侧方组织出血如鼻腔粘膜的止血,也可以进行正前方组织蝶窦和鞍内出血的止血,止血较为灵活,止血范围大。
[0017]第三,双极电凝电极设置在电凝凹槽的侧壁,与吸引管管腔相通,利于吸引管吸尽出血术野的血液和渗出液的同时及时发现出血点并止血,真正做到同步完成电凝止血,吸引管末端的斜面设计和双极电凝电极间存在的裂隙可以保证电凝部位无血液和渗出液,保证可靠的电凝止血。
[0018]第四,整体呈现管杆状,特别适合在鼻腔这一 “管状”部位进行灵活手术操作。
[0019]第五,吸引口的上端面向电凝凹槽端上倾,使得双极电凝电极充分裸露,没有侧部管壁的阻挡,保护片避免血液等直接与医务人员的手指接触,防滑结构利于医务人员牢固握持本管状同步吸引电凝器,避免滑落,整体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主视图。
[0021]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视图。
[0022]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引口的俯视图。
[0023]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局部放大图。
[0024]图中,吸引管1、吸引口 2、吸引接口 3、电凝凹槽4、双极电凝电极5、控制手柄6、双极电凝导线7、电凝线接口 8、吸力调节口 9、下斜端10、凹口 11、保护片12。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实施例1
[0026]如图1-4所示,本管状同步吸引电凝器包括吸引管1,吸引管1的一端为吸引口 2,另一端为吸引接口 3,吸引口 2管壁上开有与吸引管1管腔相连通的电凝凹槽4,电凝凹槽4的侧壁上设有双极电凝电极5,吸引管1上套设有控制手柄6,控制手柄6上设有与吸引管1相连通的电凝线接口 8,双极电凝电极5通过双极电凝导线7与电凝线接口 8相连接且双极电凝导线7穿设在吸引管1的管壁中,控制手柄6上开有与吸引管1管腔相连通的吸力调节口 9。本管状同步吸引电凝器将吸引管和电凝器两种手术器械进行集合,减小了对鼻腔通道手术操作空间的占据,此外,吸引功能和电凝功能集成后可以同步进行,在吸引出血术野的血液和渗出液的同时同步完成电凝止血,止血可靠。其中止血功能为双极电凝止血,止血最为可靠,周围组织的电凝损伤最少,微创。双极电凝电极5设置在电凝凹槽4的侧壁,与吸引管1管腔相通,既可以进行侧方组织出血(如鼻腔粘膜)的止血,也可以进行正前方组织(蝶窦和鞍内)出血的止血,止血较为灵活,止血范围大。整体呈现管杆状,特别适合在鼻腔这一 “管状”部位进行灵活手术操作,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0027]其中,吸引口 2为斜向切口且倾斜度为0?90度,双极电凝电极5设置在电凝凹槽4的侧壁,与吸引管1管腔相通,利于吸引管1吸尽出血术野的血液和渗出液的同时及时发现出血点并止血,真正做到同步完成电凝止血,吸引管1末端的斜面设计和双极电凝电极5间存在的裂隙可以保证电凝部位无血液和渗出液,保证可靠的电凝止血。吸引口 2的上端面向电凝凹槽4端上倾,优选吸引口 2的下斜端10与电凝凹槽4的槽底相齐平,使得双极电凝电极5充分裸露,没有侧部管壁的阻挡。作为一种改进,控制手柄6向内凹陷形成凹口11,吸力调节口 9开于凹陷处,吸力调节口 9上设有保护片12,保护片12与凹口 11之间设有流通口,避免血液等直接与医务人员的手指接触。作为一种改进,控制手柄6上设有能够控制双极电凝通断的电极开关,方便控制电凝止血的进行。作为一种改进,控制手柄6上设有防滑结构,防滑结构包括凸条、凸点、凸块或防滑纹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利于医务人员牢固握持本管状同步吸引电凝器,避免滑落。
[0028]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29]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吸引管1、吸引口 2、吸引接口 3、电凝凹槽4、双极电凝电极5、控制手柄6、双极电凝导线7、电凝线接口 8、吸力调节口 9、下斜端10、凹口 11、保护片1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
1.一种管状同步吸引电凝器,包括吸引管(I),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引管(I)的一端为吸引口(2),另一端为吸引接口(3),吸引口(2)管壁上开有与吸引管(I)管腔相连通的电凝凹槽(4),所述的电凝凹槽⑷的侧壁上设有双极电凝电极(5),所述的吸引管⑴上套设有控制手柄¢),所述的控制手柄(6)上设有与吸引管(I)相连通的电凝线接口(8),所述的双极电凝电极(5)通过双极电凝导线(7)与电凝线接口(8)相连接且双极电凝导线(7)穿设在吸引管(I)的管壁中,所述的控制手柄(6)上开有与吸引管(I)管腔相连通的吸力调节口(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同步吸引电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引口(2)为斜向切口且倾斜度为O?90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状同步吸引电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引口(2)的上端面向电凝凹槽⑷端上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状同步吸引电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引口(2)的下斜端(10)与电凝凹槽⑷的槽底相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状同步吸引电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手柄(6)向内凹陷形成凹口(11),所述的吸力调节口(9)开于凹陷处,所述的吸力调节口(9)上设有保护片(12),所述的保护片(12)与凹口(11)之间设有流通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状同步吸引电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手柄(6)上设有能够控制双极电凝通断的电极开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状同步吸引电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手柄(6)上设有防滑结构,所述的防滑结构包括凸条、凸点、凸块或防滑纹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文档编号】A61B18/12GK204192734SQ201420502153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日
【发明者】马跃辉 申请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产品知识
行业新闻
- 专利名称:卫生用品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卫生用品组合物,可用于卫生巾、护垫等用品。背景技术:卫生棉、卫生护垫、纸尿裤等卫生用品被大量的使用,这类型用品的共同特色是都包含一不透液的底层、一透液的表层,以及夹设在底层和表层间的
- 专利名称:儿童退烧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儿童退烧药,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毒副作用的安全的儿童退烧药。背景技术:退烧药是一种可以通过调节人体机能使人体体表血管扩张、进而借助于出汗等过程使散热增加,同时抑制寒战、使机体产热减
- 筒形按摩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筒形按摩器,包括双层壳体,所述双层壳体的一端的内壳开设多个轴向通槽,所述双层壳体的另一端内设置有一圆形驱动板,所述圆形驱动板向通槽延伸出相应的支柱,所述支柱设置在双层壳体的内外壳体之间,所
- 专利名称:含硼酸基团的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领域,涉及含硼酸基团的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等方面的应用。背景技术: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类天然多酚类化合物,其特点是具有 C6-C3-
- 专利名称:一种染发粉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化工领域,尤其涉及染料技术,特别是一种染发粉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现代生活中,染发粉是常用的化妆品,可以改变毛发表面的颜色。现有技术中,染发粉均含有过氧化氢,而过氧化氢会损害发质,同时
- 一种动态血压监测提示挂盘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态血压监测提示挂盘,是长方型作为挂盘本体,挂盘本体一侧设置有操作屏幕,用于设置时间报时等信息,另一侧按照监测时间设置有24个按钮,每个按钮对应设置有一个记录板,记录板内用于
- 一种安全治疗屋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安全治疗屋,包括治疗屋主体和与其转动连接的治疗房门,所述治疗屋主体上设置有控制电路单元,所述治疗房门上设置有远红外频谱板,所述控制电路单元引出的电源线通过设置在所述治疗屋主体和治疗房门
- 专利名称:止泻丸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一种止泻丸,属于蒙药制药领域。蒙药是中华民族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医药。它在几千年临床医学中被证实为一门不可缺少的学科。但对药物的加工制做还停留在较原始的阶段,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 一种新型药盒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药盒,涉及医疗用具领域,可以有效剔除失效药片,方便医生使用。所述新型药盒包括:盒盖结构,至少一个盒中结构和盒底结构;盒盖结构和盒中结构中都包含有旋转开合结构,以及固定于旋转开合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复方注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以依达拉奉和前列地尔为主要活性药物成分的复方注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复方制剂可有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背景技术:前列地尔又名前列腺素El (pros
- 一种妇科用一次性窥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妇科用一次性窥器,它包括窥视管,所述窥视管为锥形管,且窥视管中直径大的一端端面上设置有与拇指配合的橡胶垫、直径小的一端伸入支撑套管中,所述支撑套管中靠近橡胶垫的一端设置有手柄,所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中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一种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中药制备方法。背景技术: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转移性右下腹痛及阑尾点压痛、反跳痛为其常见临床表现,但是急性阑尾炎的病情变化多端,其临床表现
- 专利名称:一种糖尿病人用的皮肤诊断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糖尿病人用的皮肤诊断器。 背景技术:目前,临床上对于糖尿病人皮肤性疾病的诊断大多依靠视诊判定病变情况,然而仅凭借医务人员的视觉,观察不够仔细
- 专利名称:医用输液报警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器械,特别是一种用于医疗输液的报警器。2.医院经常会出现滴流瓶内的液体已停,病人或者护理家属睡着以及医护人员的疏忽,导致回血等不必要的恐慌。这无形当中增加了医护人员的繁重负担和工
- 专利名称:鱼藤环丙酰胺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是鱼藤环丙酰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鱼藤酮是早期人们从鱼藤属等植物根部中提取分离出来的一种具有杀虫活性的化合物,是三大传统植物性杀虫剂
- 专利名称:具有缓解皮肤炎症及刺激效果的成分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缓解皮肤炎症及刺激效果的成分。 背景技术:皮肤是覆盖整个人体表面的器官,具有可从外部环境及刺激中保护人体、抑制体 内水分的蒸发的机能。因此,皮肤只能直接露于外部
- 专利名称:一种组合式宫颈扩张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组合式宫颈扩张器。 背景技术:现有技术的囊式扩张器在临床中广泛用于食管扩张、鼻腔扩张、肛门或直肠扩张、 阴道扩张或宫颈扩张等等,现有技术的各种扩张器
- 专利名称:一类霉酚酸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类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霉酚酸类衍生物,以及其制备方法和它们作为免疫抑制剂的用途。背景技术:霉酚酸(MPA)是属于微生物来源的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由短密青霉菌发酵
- 一种牙科种植套件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牙科种植套件。它由植牙件(1)、固位件(2)和固位套筒(3)组成;植牙件(1)采用多孔钽制件,孔隙率为60%~70%;植牙件(1)内部有凹槽(4),凹槽(4)侧面有普通螺纹;植牙件(1
-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解决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灭菌后析出结晶物的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解决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灭菌后析出结晶物方法。背景技术: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是由葡萄糖、果糖、
- 专利名称:治疗口蹄疫的中药粉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方剂,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口蹄疫的中药粉剂。 背景技术:口蹄疫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主要在像山羊、绵牛、猪等分蹄动物中传播。发病时, 动物的唇和蹄上长满水疱,同时伴有发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