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最新文章
- 采用耦合技术制备红芪提取物的方法
- 电动mlc翻转检验台的制作方法
- 盐酸氟桂利嗪胶丸的制作方法
- 黑龙增红片及其配制方法
- 远程物联网健康管理仪器的制作方法
- 毛巾消毒柜内胆室的组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 一种治疗气血两虚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新型儿科用输液护理板的制作方法
- 一种具有舒筋活络功能的复方精油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治疗气管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胸腔镜手术用定位穿刺套管针的制作方法
- 组合式太极养生灸的制作方法
- 多巴胺d的制作方法
- 一种治疗脱发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 治疗癌性发热的鲜地黄粉的制作方法
- 一种复方桔梗止咳片的制作方法
- 艾草暖宫贴的制作方法
- 头孢他美钠及其在作为制备广普强抗菌注射用粉针剂或冻干粉针剂方面应用的制作方法
- 头皮夹连发装置制造方法
- 吻合器复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一种治疗风湿骨病的复合中草药及其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风湿骨病的复合中草药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骨病的中草药,具体是一种通过中草药材的配伍得到具有较好治疗作用的治疗风湿骨病的复合中草药。
背景技术:
风湿病是以累及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如肌腱,滑囊,筋膜,韧带,神经等部位,以疼痛为主要的临床表现,且可侵犯多个系统,不论病因如何,都能引起运动器官,全身多器官疾病。疼痛,肿胀,僵硬,运动受限,麻木,皮肤红斑,皮下结节,畏风恶寒,是风湿病常见的临床表现。
在长期的中医临床实践中认为风湿病病因病机其外因是由于受凉、潮湿、气候骤变,外伤、以致风寒湿热邪乘虚侵袭人体,痹阻经脉,闭塞经络筋骨,脊骨失于濡养,津液集聚,水液代谢失常,络脉受阻,气血不行,而引起全身肌肉关节疼痛。风寒湿痰瘀郁久化热留滞经脉,闭塞不通。若日久不愈肝肾亏损。以致关节畸形僵硬。内因是病后,产后亏虚,寒热错杂,脏腑经络素有蓄热,外感风寒湿气,气不得通,久之郁而化热,消烁肌肉,阴阳失调, 营卫不和,肝肾气血亏虚,筋骨失养,精神创伤,营养不良,感染,腠理不密,邪侵是致痹的重要因素,流滞于筋骨之间,深入脏腑。不通是致痹的病理关健。在中医中,风湿病称为痹证。
痹证发病原因正虚即正气不足。所谓“正气”是指人体的抗病、防御、调节、康复能力,这些能力又无不以人的精、气、血、津液等物质及脏腑经络之功能为基础。因此,正气不足,就是人体精、气、 血、津液等物不足及脏腑组织等功能低下、失调的概括,由于正气不足是痹症发生的内在因素,所以又说内因正虚。引起正虚的原因不外下述三个方面 1.禀赋不足禀赋是痹症发生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现在研究也证实,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
2.劳役过度首先,劳力过度致正虚进而可致痹症;其次,劳神过度及房劳过度同样有损正气而致痹症;其三,不仅过劳易伤正气,过逸同样有所遗害。因为生命在于运动,若长期不运动、不锻炼,容易使气血运行迟缓脾胃功能减弱而出现呼气气短,言语无力纳呆食少,倦怠乏力等症状。
3.大病、久病、或产后正虚作为引发痹症的主要因素之一,其成因不外上述3个方面,另外饮食失调、外伤亦可以引起正虚,上述诸多因素又往往相互影响,一虚俱虚,不可绝然分开。
邪侵1.季节气候异常季节气候异常是指季节气候发生异常变化,如“六气”发生太过或者不及,或者非其事儿有其气,春天当温而寒,冬天当寒反热;或气候变化过于急聚,暴寒暴暖,超过了一定的限度,超越了人体的适应和调节能力,此时“六气”即成“六淫”而致弊。从临床上来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往往遇寒冷、潮湿、的气候而发病。且往往因气候变化而加重或者缓解,均说明四季气候变化异常是类风湿关节炎的重要外因。
2.居外环境欠佳其人居住在高寒、潮湿地区、或长期在高温、水中、潮湿、寒冷、野外的环境中生活工作而易患痹证。
3.器具调摄不慎导致邪侵依法痹证的第三个原因是起居不慎。既日常生活不注意防护。如睡眠时不着被褥,夜间单衣外出,病后及劳后居处檐下、电风扇下,汗出入水中,冒雨涉水等。
痹症的表现表现在各类骨关节疾病的发生往往始于滑膜病变、软骨受损或是变性;服用某些抗炎类、激素类药物所造成的软骨损伤也是许多骨关节疾病的主要成因之一。由于关节滑膜、 软骨的损伤以及关节滑液的缺失,导致关节骨骼缺少必要的保护,以至于人体一活动,关节处的骨骼因缺乏必要的“软骨保护”直接发生剧烈硬性摩擦,而引发患者关节疼痛、肿胀、变形、骨刺增生等多种症状。更为重要的,人体关节器官如果免疫失调,关节必然因缺乏必要的“免疫保护”而造成外界炎性因子的侵入,最终导致各类骨关节疾病的发生。
总结痹证往往历时较长,缠绵错综复杂,反复发作,关节僵硬变形,关节附近呈黯黑色,为气血瘀滞之征,痹证加重,疼痛剧烈,麻木不可屈伸,或关节寒凉,遇气交之变,寒冷季节则痛剧,得热则安,皆因痹证日久,经络气血为外邪雍滞,运行不利而酿成瘀血痰浊,瘀滞于关节,痛有定处,闭阻经络。
针对风湿病,在中医治疗的选择上有药物内服、穴位注射疗法、牵引疗法、药浴、贴脊疗法、三脐疗法,只要药物选用适当,其效果均比较明显。
但是,自古有言是药三分毒。在治疗疾病中,中药医师对药材的选择和配伍,一直从药效、副作用等方面均有较谨慎的制作过程。因此,对中医药来讲,新药的制作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严格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后,才能推广使用,且其药效也要经过多年的论证才能给出最终结论。
在中医治疗中,祖传秘方久经验证,其医疗效果为人们所认可,但其一脉相承,不对外公开的传承方式,是的很多药剂随着医药世家的没落而丧失。即使仍保留着,其也是采用技术秘密的方式进行保守流传,不方便规模化制药,更不能惠及世界各地的病友。
本发明主要公开的便是九代家祖遗传的祖传秘方。明朝中期,因战乱我祖上偶获宝典中医学经典著作(兰室秘藏)原本密集。该系以天下数奇神医李杲名作,经祖上珍藏研究《李氏家藏方》专治风湿,跌打外伤、瘫痪、外伤中风等疑难杂症。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诊断学说。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从外之内者调其外等理论。记载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内服方,中药外治的方法和内容。有证有方、方法齐备。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经专利文献检索,没有发现与之相类似的技术。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任务在于提供了一种治疗风湿骨病的复合中草药,具体是一种对骨病的不同症状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配方温和、副作用少、治疗周期短、治疗效果显示快, 且疗效稳定的一种治疗风湿骨病的复合中草药,更适合于风神膏配合使用。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治疗风湿骨病的复合中草药,其特征在于 配方(1)采用中医药学中有药理根据和临床验证有效的中草药,组方由下述重量份数的中草药原料制成羌活2-10份,独活2-10份,川草乌1-8份,威灵仙2-10份,血当归2_10 份,木通1-8份,炮山甲2-9份,狗脊3-10份,党参3-10份,熟地2_10份,苍术2_10份,元胡2-5份,黑蚂蚁0. 9-6份,桑寄生3-10份,活血莲2-10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风湿骨病的复合中草药,其特征在于配方(2)采用中医药学中有药理根据和临床验证有效的中草药,组方由下述重量份数的中草药原料制成 白术2-10份,淮山药1-8份,制川草乌1-8份,沙参1-6份,天麻1-6份,藏红花0. 9-4份, 土鳖虫2-10份,僵蚕2-10份,炙甘草2-8份,生地2-8份,龟甲2_10份,阿胶[烊化]1_6 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风湿骨病的复合中草药,其特征在于配方(3)采用中医药学中有药理根据和临床验证有效的中草药,组方由下述重量份数的中草药原料制成 川芎2-8份,桂枝2-10份,两面针1-8份,七叶莲2-10份,白芍3_10份,豨莶草2_10份,甘草2 -8份,太子参3 -10份,法半夏1-6份,木香1-6份,乌梢蛇2 -10份,忍冬藤2_10份,生黄芪3-10份,白术2-10份,炙全蝎0. 8-4份,鹿角胶2-10份,杜仲2_10份。
进一步地,所述配方(1)或配方(2 )或配方(3 )单独使用或任意两种或三种混合使用。
进一步地,它是胶囊剂或散剂。
为了制得上述复合中草药,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实现治疗风湿骨病的复合中草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取纯净干燥的上述中草药,按上述份量配比分别混合后磨碎成粉,过200目筛,均勻混合后,在高温下消毒,分别称重每0. 5克细粉中草药装于0 号胶囊中即制得胶囊。
本发明经发明人长期以来的行医临床经验,所提供的治疗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患者在医嘱下内服本药物,能够散风祛湿、舒筋活络、 活血化瘀、清热利湿、行气止痛、益气养血,滋阴、温阳通络。健脾益肝肾、壮督定痛、强筋壮骨。调节人体阴阳平衡、增强免疫功能、消炎脱水、营养神经、使椎间盘突出的髓核回纳缩小、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对神经根的挤压、解除肌肉痉挛、肿痛消除。使经络畅通,防治骨质疏松。达到抑制或治愈风湿骨病的效果。本发明的药剂一般都是配合本家族的祖传风神膏内服外用治疗。
本发明产品的药效原理是本发明人认为风湿病内因为脾虚、肾虚。人体腹为阴背为阳,督脉起胞中,居背中,总督一身之阳气,有阳脉之海之称,膀胱经的背俞穴与内脏最为接近,易促进五脏六腑的功能,尤其是肝脾肾的功能,还可调节人体的五志。因此,除了主治风湿,还必须补虚。
羌活、独活,祛风湿止痹痛,羌活性温专上,擅止上身痹痛,独活温燥专下,长于下身之风寒湿痹痛,二药合用有协同作用。威灵仙祛风湿止痹痛,通行十二经络。血当归,活血莲具有活血利湿功能。木通、岩马桑具有清热利湿功能。炮山甲气腥而窜,有活血化瘀贯彻经络通络之功。党参补气助其搜剔逐邪。健脾,补益气,熟地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狗脊;祛风湿,强腰膝,补肝肾。麦冬养阴扶正功能。苍术清热利湿,元胡活血祛瘀,行气止痛。黑蚂蚁祛风湿,益气力,保肝,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桑寄生祛风除湿,益肝肾,强筋骨。
将上述药材按比例混合后,能活血化瘀、搜风通络、补肾通督、化瘀散结、清热利湿,通络止痛,达到改善血液循环、调节阴阳,疏通经络,调和脏腑,加强营卫气血功能。
本发明若能结合本家族的外用中草药内治和外治辩证有机相结合的方法,对治疗风湿骨病有效率更高,治愈率能达到96%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J L童风湿病,幼年特发性风湿性关节炎。
董某某,男,11岁,海安人。于2008年2月日7日初诊。患者自2年来,遇受寒、 淋雨,则感肩、肘、腕、膝关节酸重疼痛不适,2007年9月M日曾到南通附院,10月28日在良春风湿病研究院就诊,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中、西医药物治疗近二年,疗效欠佳。1 月前因淋雨而致病情加重。查体腕、膝各大关节肿痛积液屈伸不利,伴恶寒不发热,舌淡苔白,脉弦紧。实验室检查血沉72mm/h,抗链球菌“O” 531,超敏c反应蛋白9aiig/L、免疫球蛋白阳性,HLA—B27阳性。
西医诊断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诊断风湿痹(痛痹,寒痹)。治宜祛风除湿散寒,缓急止痛,调和营卫,活血通络。处方风湿3号胶囊两面针8克、七叶莲10克、白芍15、豨莶草10克、甘草8克、太子参12克、法半夏6克、木香6克、乌梢蛇10克、忍冬藤10克、生黄芪 15克、白术12克、炙全蝎4克、鹿角胶8克。烘干研未,装0号空心胶囊200粒,每粒0.5 克,每天3次内服,每次服2粒。相当生药1克,一星期为一疗程,外贴本家族的祖传风神膏 12张,按患处部位贴敷患在何处即贴何处。正面贴内关穴,背面贴外关穴。肩龋、肩髎、肩贞、阳池、曲池、合谷、内外膝眼、足三里、三阴交等穴。2008年2月7日上药内服外贴二周, 肩、肘、腕、恶寒疼痛已除,双膝肿痛减轻。再服药一周,以巩固疗效,复查血沉结果为14mm/ h,超敏c反应蛋白7mg/L,免疫球蛋白2,25阴性。HLA — B27阴性.,抗链球菌“O” 156。 随访两年,未见复发。
实施例2患者桂某,男,14岁,苏州人。2007年12月因四肢关节肿痛伴发热1年多,加重一个月就诊。主要症状及体征体检T39度,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双手近端指关节、双腕、膝肿酸楚重痛,活动受限。手足心热,口渴不欲饮,尿黄浊,活动受限,双4字试验(+ )。化验 2007年3月10日上海长宁区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血常规WBC白细胞计数增高。 CRP184,4mg,血沉 98讓/氏。抗 0、CK、CA、P 正常。
中医诊断痹病风湿热郁型。西医诊断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型)治疗方药;清热利湿,舒筋活络。风湿3号胶囊两面针8克、七叶莲10克、白芍15 克、豨莶草10克、甘草8克、太子参12克、法半夏6克、木香6克、乌梢蛇10克、忍冬藤10 克、生黄芪15克、白术12克、炙全蝎4克,每粒0. 5克,每日三次口服,每次2粒。一次贴 16张膏药,三至四天为一疗程,[取穴]大椎穴,外关穴、曲池穴,解溪穴,内外膝眼穴,肩龋穴、肩髎穴、肩贞穴、阳池穴、合谷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昆仑穴、八风穴、八邪穴。一周后症状减轻,续用二周,症状明显好转,复查CRP8,60、血常规WBC均正常。血沉16mm/H。
实施例3徐某,女,45岁,南通人。颈背部强痛背心发凉,两侧上肢灼痛伴酸胀麻木,肩功能障碍 6年,逐渐加重1年。2009年10月5日在南通第一人民医院检查MRI 颈C6--7椎间盘突出。曾四处求医不见效果,于2009年11月17日来本门诊就诊,检查外展60度、高举100 度、穿衣均困难。头痛,颈部活动受限,上肢麻木,R上肌,三角肌疼痛,有束带感等,前屈旋颈试验阳性,舌苔暗红、苔薄白,脉沉弦。治以舒筋通络,祛寒止痛。中医诊断肩凝证(证属风寒内袭,经筋受累,气虚血瘀,寒凝气滞)。治以温筋通络,益气活血,祛寒止痛,西医诊断 神经根型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
治疗口服风湿2号方剂制川草乌8克、沙参6克、天麻6克、藏红花4克、土鳖虫10克、僵蚕10克、炙甘草8克、生地8克、龟甲10克、阿胶[烊化]6克、白术12克。 烘干研未吞服,(0号)空心胶囊带回自装胶囊200粒,口服每次3粒,相当生药1. 5克,一天三次,8天为一疗程。外敷本家族的祖传风神膏膏药8张,取穴大椎、大杼、肩龋、肩井、肩外俞、后溪、外关等穴。病变部位阿是穴。
服药一疗程后,头晕强痛缓解,患肢上举略有提高,仍感背心发凉再改服风湿1号方剂(川草乌10克、威灵仙12克、血当归12克、木通10、克、狗脊15克、党参15克 、熟地15克、苍术12克、元胡15克、黑蚂蚁10克、桑寄生15克、活血莲12克。研未吞服,一天二次,12天为一疗程,每次1. 5克,不用膏药。上药服一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 复查前屈旋颈试验阴性。畏寒症状缓解,以上方服药数日而愈。随访1年未复发。
实施例4患者王某某,男,71岁,徐卅人,2005年5月沈日在太仓市中医院cT示,腰L3—骶Sl腰椎间盘突出伴马尾神经间歇性损伤。椎管狭窄。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开始感到腰骶部剧痛, 疼痛难忍伴双下肢乏力酸胀不适,只能扶双拐杖跛行,先后两次2009年7月1日一2009 年7月M日来本门诊就诊。
查休无阳性体征。脊椎生理曲度改变。转侧困维,下肢抽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诊断气滞血淤型。舌暗有瘀斑苔黄,脉沉。
治疗活血化瘀,行气通络止痛。口服风湿1号[方药]威灵仙12克、血当归12 克、木通10克、狗脊15克、党参15克、熟地15克、苍术12克、元胡15克、黑蚂蚁10克、烘干研未(0号)空心胶囊带回自装胶囊,每粒装0. 5克,每次3粒,每天3次内服,二个疗程 (16天),外贴膏药14张。主穴贴敷命门,腰阳关穴(裤腰带上下各一张),患侧贴环跳穴,委中,肾俞,承山、承扶、风市、阳陵泉,昆仓,肾俞穴。带膏药观张,贴二次。3-4天为一疗程。
治疗后腰骶部缓解双下肢肌力恢复正常,直腿抬高试验阴性,能参加一般体力劳动。X光片中显示,一切正常,随访4月情况良好。
实施例5江西陈某某,女,40岁等四名腰腿痛患者。分别于2009年7月7日-7月15日就诊。 一例明显外伤史,二、三例腰CT示L1--L2、L3-L4 L4—L5腰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四例腰MRI示L4一L5、L5-1椎间盘膨出合并椎管狭窄。均口服风湿2号痹痛散制川草乌 8克、沙参6克、天麻6克、藏红花4克、土鳖虫10克、僵蚕10克、炙甘草8克、生地8克、 龟甲10克、阿胶[烊化]6克、白术12克。每天服3次,每次0.5克,一星期为一疗程。外用膏药每次贴8-12张,3天为一疗程。即腰部贴敷命门、腰阳关穴(裤腰带上下)各一张。 患侧贴臀部环跳穴、风市、阴陵泉、阳陵泉、委中、合阳、承山、承筋、昆仑等穴经治疗两个疗程麻痛消失,嘱其继续服上药巩固二个疗程痊愈。除一例有外伤史患者,需再巩固一疗程。 治疗4例,均获治愈,随访均无复发。 实施例6吴某,女,17岁,高邮人。2010年月12月8来门诊就诊1年前因上体育课,由于体位不当突然腰部痉挛剧痛伴左下肢放射痛,难以忍受,2010年月日11月7日在张家港乘航医院 cT示腰椎体II度滑脱伴椎弓根断裂。全国多家大医院治疗无效一致要手术。生活不能自理,被迫停学,主要症状左下肢麻木放射痛,及不能站立,腰痛伴间歇性跛行,腰部伸展试验阳性。舌质暗紫,苔黄厚,脉沉涩有力。治疗以活血化瘀,祛风通络镇痛,药用;口服风湿1号中药方剂血当归12克、木通10克、狗脊15克、党参15克、熟地15克、苍术12 克、元胡15、黑蚂蚁10克、烘干研未,0号空心胶囊带回自装,每粒装0.5克,每次2粒,相当于生药6克。每天三次温开水口服。10天为一疗程。上方药为二个疗程。外敷膏药12 张,[取穴]命门,肾俞,腰阳关穴(裤腰带上下)各一张,左侧患处环跳、风市、阴陵泉、阳陵泉、委中、合阳、承山、承筋、昆仑等穴。带20张,每2-3天换一次,3天为一疗程,三天后依前法换新膏药再贴。共换二次。服药一个疗程后,症状与体征减轻。再继续服用上方, 风湿1号药量减为一天二次、每次二粒。症状明显好转。2011年5月19日高邮人民医院 Dr示椎体已复位到I度,椎弓根断裂已恢复。生活完全能自理,恢复学业。为巩固疗效, 上方续服一周,已痊愈随访无复发。
实施例7王某某,女,74,海安人。腰椎间盘突出,2009年2月M日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cT检查示腰4两侧椎弓根崩裂伴椎体11滑脱。2009年12月19日由姪子背入门诊,症状右侧腿沿坐骨神经走向酸胀刺痛麻木不能下床,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苔薄白,舌有瘀斑,脉沉弦。 治疗;散寒活血通络止痛。风湿2号中药方剂淮山药8克、制川草乌8克、沙参6克、天麻6 克、藏红花4克、土鳖虫10克、僵蚕10克、炙甘草8克、生地8克、龟甲10克、阿胶[烊化]6 克、白术12克、晒干研未,每服1. 5克,每天饭后服3次,8天一疗程,32张风神膏药全带回贴(第三天起贴穴位)命门,腰阳关,伴有下肢麻木、坐骨神经痛(神经压迫症状)加贴环跳、 承山穴或阿是穴。每次贴10张,共贴三次,三天为一疗程,每疗程休息1一2天,症状好转后减贴膏药。服药后第二天腰腿麻痛症状有所减轻,1周后疼痛症状渐渐消失。2010年1月 5日复诊,经二个疗程治疗,能自已行走。嘱其上方续服药一疗程以巩固疗效,症状消失已恢复正常,至今未复发。
实施例8钱明,男,38岁,江西萍乡金山镇普化村人。腰脊背髋僵痛三年,在某医院CT示;双侧骶骼关节间隙变窄融合消失,关节面骨质增生。人类组织相溶性抗原一B27阳性。血沉42mm/ h0 2008年3月来诊。
症状、体征脊柱生理曲度变形、强直、并逐渐向四周发展、脊柱旁韧带僵硬、不能弯腰、脖子转动不足45度、翻身十分困难。向下取物只能曲腿。中医诊断骨搏,肾虚,督脉瘀滞,夹湿热互邪。治疗以补肾舒督为主,佐以清热解毒化湿。西医诊断;强直性脊柱炎。
治疗经内服风湿3号胶囊川芎、桂枝、豨莶草、两面针、七叶莲、白芍、甘草、太子参、法半夏、木香、乌梢蛇、忍冬藤、白术、鹿角胶、杜仲、炙全蝎、上述中药各6-12克。 烘干研未,装胶囊160粒,每粒0. 5克,每服3粒(每袋80粒),每天三次黄酒或温开水送服, 8天为一疗程,配合外用风神膏药沈张(每张贴2-3天,三天为一疗程)。[取穴]主穴华佗夹脊穴(第一胸椎至第五胸椎,每隔一椎体交替取穴),大椎穴。配穴肾俞(双侧)穴、环跳、 昆仑、阳陵泉、足三里、秩边、阴廉穴、膏药32张,每次贴13张,4天为一疗程,根据病情好转膏药递减。治疗二疗程后颈椎放射性疼痛明显减轻。腰椎明显回缩、睡觉活动范围增大, 再邮药二个疗程,上方续治1个疗程后,改服风湿2号散剂巩固疗效。制草乌、沙参,天麻、藏红花、土鳖虫、龟甲。上药各4一 10克,晒干研未散剂,每服1.5克,(改为隔日一次,10天为一疗程)。外贴膏药每疗程休息1一2天。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保持良好的生理姿势。卧硬板床,低枕。经过6个疗程的治疗,复查强直变形的脊柱恢复了正常。 椎旁肌已恢复弹性,压痛,叩痛消失。经χ线复查脊柱小关节面及骶髂关节间隙已清晰,血沉15mm/h,已痊愈。停药1年后随访,病情稳定,至今尚未复发。 实施例9陈某,女,35岁,江苏东台人。患类风湿性关节炎12余年、关节畸形二年。2009年11 月来门诊求治,查体双腕,肘,膝关节疼痛肿胀畸形,肌肉萎缩。
主诉几年前因受潮湿而患病,全身关节游走刺痛,曾在全国著名风湿病专科医院就诊需要4年才能治愈,四处求医,疗效不佳,每天服强的松150mg仍不能控制病情,且患者服用甲氨蝶呤后出现肝功能损害停药,停用非留体消炎止痛药物,效果不佳,病情日益加重,生活不能自理。
症状;双腕、肘弯曲、双肩臂疼痛活动受限,对称性双膝,踝肿胀疼痛难忍。舌苔白滑,脉弦紧。化验;2009年5月27日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实验室检查谷丙转氨梅78u/L、 RF 2100阳性、ESR ;123/M/H、抗“0”阳性。CRP 阳性,自身抗体抗ENA弱阳性,抗体SS-A 弱阳性。
中医诊断;痹证,痛痹。西医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中晚期。药物性肝损。
治疗证属风寒湿邪祛侵袭人体,经络闭阻,气血失畅,阻滞日久所致,治疗应祛风散寒除湿,活血化瘀,通络止痛。采用纯中药风湿1号方剂血当归12克、木通10克、狗脊 15克、党参15克、熟地15克、苍术12克、元胡15克、烘干研未,装胶囊160粒,每粒0.5 克,每次口服2粒,每袋80粒。8天一个疗程。上药为两个疗程。风湿3号方剂桂枝、 豨莶草、两面针、七叶莲、白芍、甘草、太子参、法半夏、木香、乌梢蛇、忍冬藤、白术、鹿角胶、杜仲、炙全蝎、上述中药各6-12克。烘干研未,过200目筛,拌勻。装于0号空心胶囊,(每袋80粒)每粒0,5克,内服每次2粒。每天3次,12天为一疗程,上药为二疗程,风神膏药每次贴18张(带30张换三次,病症减轻减少膏药)。3—4天为一疗程。取穴肩龋、 肩髎、肩贞、阳池、外关、曲池、合谷、内外膝眼、足三里、三阴交、解溪、昆仑、八风、八邪。梁丘等穴并禁过度活动。
经本门诊2个月祖传纯中药内服外贴,全身各大关节肿痛减轻。复查各项指标降至正常范围。患肢功能完全恢复,运动自如,基本治愈末复发。
实施例10肖某某,男,77岁,如皋九华人。2009年11月18日初诊,拄单拐杖。痛风性关节炎三年,在某医院滑囊液检查;白细胞计数增高。关节囊钙化。尿酸760m01/L,尿蛋白阳性,血尿、每年发作数次,三年前双侧第一跖趾拇指,无原因突发关节疼痛,足弓、膝、腕关节先后发病,局部红、肿、热、痛、活动受限。历时1-2周症状缓解,急性期后,全无症状以后每年发作愈发愈频,甚至发作后疼痛也不完全缓解,间歇期缩短。肩、外耳轮、髋皮下结缔组织有痛风结石。
查体肩、外耳轮、皮色紫暗,髋皮下结缔组织有痛风结石。舌紫暗。苔黄浊、脉弦。
中医诊断“白虎历节”。多因饮食失宜,脾肾不足,外邪痹阻,痰瘀沉积于关节周围而致的肢体痹病,西医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肾病。
[调摄与预防]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关节疼痛缓解后,才能恢复活动,间歇期及慢性期,注意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动物心、肝、肾、脑等)和海味食物,。严禁饮酒,多饮水,防劳累,受寒,关节外伤。
治宜泄化浊淤,养阴清热,通络定通。方药口服风湿3号方剂川芎、桂枝、豨莶草、两面针、七叶莲、白芍、甘草、太子参、法半夏、木香、乌梢蛇、忍冬藤、白术、鹿角胶、杜仲,炙全蝎、上述中药各6-12克。烘干研未,装胶囊160粒,每粒0. 5克,(每袋80粒)8天为一疗程,内服每次4粒,每日3次,外用膏药贴14贴。取穴贴疼痛阿是穴。带二疗程内服药,不用外用膏药,2009年11月观日复诊。已能行走,再巩固一星期功能恢复正常,随访已愈。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风湿骨病的复合中草药,其特征在于配方(1)采用中医药学中有药理根据和临床验证有效的中草药,组方由下述重量份数的中草药原料制成羌活2-10份,独活2-10份,川草乌1-8份,威灵仙2-10份,血当归2-10份,木通1_8份,炮山甲2_8份,狗脊3-10份,党参3-10份,熟地2-10份,苍术2-10份,元胡2_10份,黑蚂蚁0.9-6份,桑寄生 3-10份,活血莲2-10份。
2.一种治疗风湿骨病的复合中草药,其特征在于配方(2)采用中医药学中有药理根据和临床验证有效的中草药,组方由下述重量份数的中草药原料制成白术2-10份,淮山药1-8份,制川草乌1-8份,沙参1-6份,天麻1-6份,藏红花0. 9-4份,土鳖虫2_12份,僵蚕2-10份,炙甘草2-8份,生地2-8份,龟甲2-10份,阿胶[烊化]1_6份。
3.一种治疗风湿骨病的复合中草药,其特征在于配方(3)采用中医药学中有药理根据和临床验证有效的中草药,组方由下述重量份数的中草药原料制成川芎2-8份,桂枝 2-10份,两面针1-8份,七叶莲2-10份,白芍3-10份,豨莶草2_10份,甘草2_8份,太子参 2-10份,法半夏1-6份,木香1-6份,乌梢蛇2 -10份,忍冬藤2_10份,生黄芪3_10份,白术 2-10份,炙全蝎0. 8-4份,鹿角胶2-8份,杜仲2-1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治疗风湿骨病的复合中草药,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方 (1)或配方(2)或配方(3)单独使用或任意两种或三种混合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治疗风湿骨病的复合中草药,其特征在于它是胶囊剂或散剂。
6.一种实现治疗风湿骨病的复合中草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取纯净干燥的上述中草药,按上述份量配比分别混合后磨碎成粉,过200目筛,均勻混合后,在高温下消毒,称重0. 5克,制得散剂;每0. 5克细粉中草药装于0号胶囊中即制得胶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风湿骨病的复合中草药及其制作方法,主要由三种不同配方的中草药按一定重量配比分别混合后磨碎成粉、混合后高温消毒制得散剂并装于胶囊中制得;其三组配方为配方(1)成份由羌活、独活、川草乌、威灵仙、血当归、木通、炮山甲、狗脊、党参、熟地、苍术、元胡、黑蚂蚁、桑寄生;配方(2)成份由白术、淮山药、制川草乌、沙参、天麻、藏红花、土鳖虫、僵蚕、炙甘草、生地、龟甲、阿胶[烊化];配方(3)成份由川芎、桂枝、两面针、七叶莲、白芍、豨莶草、甘草、太子参、法半夏、木香、乌梢蛇、忍冬藤、生黄芪、白术、炙全蝎、鹿角胶、杜仲。本发明经发明人长期以来的行医临床经验,能达到抑制或治愈风湿骨病的效果。
文档编号A61K36/8988GK102526327SQ201210030859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3日
发明者李连君 申请人:李连君
产品知识
行业新闻
- 专利名称:治疗黄褐斑乳膏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黄褐斑乳膏的制备方法。目前治疗黄褐斑还没有理想的有效药物,内服多以维生素C为主,外用主要有5%白降贡膏,3%过氧化氢溶液皮质类固醇激素等。以上各种药物治疗没有确切而理想的临床疗效
- 一种无创口鼻切换通气面罩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一种无创口鼻切换通气面罩,是由面罩主体、翻板、悬架、面部罩、弯头、进气接口、漏气孔帽、翻板环、翻板硅胶密封垫组成,面罩主体与面部罩连接;面罩主体的上部设有悬架;面罩主体的面板上设有通气口、漏气孔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胆囊炎药剂制造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胆囊炎药剂制造方法的生产工艺,是属食疗营养保健药剂领域。它的技术是采用先进的工艺流程,操作简单,可适应于手工作坊,或规模化生产制作。无需复杂的机械设备,只需一套完整得流水线作业
- 专利名称:一种妇康宁片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的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中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妇康宁片是由白芍、香附、当归、三七、醋艾炭、麦冬、党参、益母草作为原料药制成,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一部。养血理气
- 专利名称:恩替卡韦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药物制剂,特别是涉及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的恩替卡韦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 乙型肝炎病毒((HBV)在全世界引起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肝脏病毒中最为严重的一种。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 引流导管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引流导管,包括:开关座、密封件;开关座有主流道和丝线孔,丝线孔一端与主流道连通,另一端丝线孔开口被密封件覆盖,密封件有错位孔,密封件覆盖于丝线孔开口时,错位孔与丝线孔轴线相互错开;密封盖压紧丝
- 专利名称:翻转式护栏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翻转式护栏,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医疗床或医疗推车上的翻转式护栏。背景技术: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和医疗安全的考量,无论是医疗床还是医疗推车,甚至在担架上都普遍要求安装护栏,为此,市场上的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内科学领域,具体是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制剂。背景技术:腹泻是发展中国家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全球每年有180万人死于腹泻,其中90%是5岁以下儿童,绝大多数死亡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 一种外科缺损创面感染护理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外科缺损创面感染护理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包括一负压产生部分和与创面接触的引流端,所述引流端包括第一导管,在所述第一导管的末端连接
- 专利名称:速溶龟甲胶冲剂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成药制剂工艺的改进,特别是一种以动物的甲壳为原料的速溶龟甲胶冲剂制备工艺。龟甲是以动物乌龟Chneemysreevesii(Guray)的背甲及腹甲为原料,除净残肉,晒干入药。
- 一种香薰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香薰机,包括底座、壳体、盖体、精油仓、雾化装置、充电电池和控制模块;所述充电电池设置于所述底座内部;所述精油仓的底部设有聚能环结构;所述控制模块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充电电池电连接;所
- 专利名称:癌痛宁口服液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能解除或减轻癌症患者病痛的口服中药药液及其生产方法。目前,在医学上对癌痛治疗推行三阶梯治疗法第一阶梯疼痛使用非鸦片类止疼剂,如阿斯匹灵、扑热息痛等,第二阶梯疼痛采用强鸦片制剂(可卡因)
- 专利名称:新型挤痘棒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挤痘棒,尤其是能方便处理挤出物的新型挤痘棒。 背景技术:目前,公知的挤痘棒在挤出粉刺后没有处理它们,容易掉落,十分不卫生,也不利于清洁环境。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的挤痘棒不能处理挤
- 专利名称:含纳米金棒的介孔二氧化硅复合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控释药物的介孔二氧化硅复合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背景技术:介孔二氧化硅材料是一种孔道有序排列的,孔径大小一般为2
- 专利名称:骨髓穿刺针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骨髓穿刺针。[0002]背景技术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骨髓穿刺针主要由针体、针柄和针芯构成,这种骨髓穿刺针在给病人进行骨髓穿刺时,针体刺入穿刺部位后,需要取
- 专利名称:乳癖康消丸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医成药,尤其是一种治疗乳腺病的中药水丸制剂。背景技术:目前各类乳腺病呈上升趋势,但治疗此类病的中医、西医疗法和药品很多,但大都治疗周期长,效果不显。本发明治疗此类病相对治疗周期短,疗效快捷
- 自动轮椅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轮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上下楼梯的自动轮椅。该自动轮椅包括底盘、座椅、履带机构、前车轮机构、后车轮机构以及控制器。底盘具有整体承力箱型结构;履带机构包括履带、履带轮以及履带驱动装置;前车
- 专利名称:N-9取代的鸟嘌呤化合物的制备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抗病毒的N-9取代的鸟嘌呤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已知许多合成的鸟嘌呤N-取代衍生物和相关的核苷具有显著的抗病毒活性。最重要的是N-9烷基化产物9-〔(1,3-二羟基-2-丙氧
- 专利名称:葛根芩连汤掩味混悬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葛根芩连汤掩味混悬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属中药制剂学领域。 背景技术:中药作用缓和、副作用小,临床使用具有一定优势,但其口感味道是影响患者、尤其是儿童患者服药顺应性的主要因素,
- 专利名称:角膜结膜疾病治疗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含有合欢香叶酯(gefarnate)作为活性成分的角膜结膜疾病治疗剂。背景技术: 通常,机体通过消化道和呼吸器官等的粘膜表面的分界与外界直接接触并受到外界微生物和外源物质侵袭的危险。
- 颈椎牵引椅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颈椎牵引椅,包括支架,支架呈倒L型结构,支架底部安装有升降椅底板,升降椅底板一端卡接在支架上,支架顶部下表面设有牵引带,牵引带上连接一按摩装置,牵引带采用可伸缩材料制成,按摩装置固定在牵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