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最新文章
- 具有免疫刺激活性的硫代寡聚脱氧核苷酸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 治疗多种胃病的胶囊的制作方法
- 一种耳部穴位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 神经根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 无创体腔引流管固定器的制造方法
- 一种舒张血管的中药活性成分配伍的制作方法
- 一种穿心莲内酯冻干粉针剂及其制备方法
- 用于预防或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药物组合物以及使用所述药物组合物预防或治疗...的制作方法
- 一种无创口鼻切换通气面罩的制作方法
- 长春西汀聚合物胶束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抗肿瘤活性物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 创伤后应激障碍动物实验箱的制作方法
- 传染病科专用防护服消毒柜的制作方法
- 一种安全末梢采血针的制作方法
- 饮料空瓶过氧化氢汽化杀菌装置制造方法
-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医用气管插管的制作方法
- 皂苷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在制备免疫佐剂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 具有使表面粗糙度增加的锥体涂层的硼硅酸盐玻璃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 可留置胃管肠管的牙垫的制作方法
多元金属离子螯合的甲壳素绿色抗菌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多元金属离子螯合的甲壳素绿色抗菌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甲壳素衍生物螯合Zn、Cu、Ag等金属离子,经微晶化或纳米化的绿色抗菌剂的制造工艺,及主要适合于各种医用目的配方和制剂,配方中采用了中草药提取物、精油及多酚类植化防御素,抗氧化剂等。其用途还涵盖食品农艺、纺织轻化、卫生保健。
二.
背景技术:
发现青霉素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似乎已经确信人类可以满有把握地对付各类病原体的挑战,传染性疾病已不再是重大威胁。但新世纪、新千年伊始,随着“超级细菌”和病毒SARS、H5N1、HIV等恶性阴影的不时造访,随着抗菌素耐药性菌株的不断冒头和合成药剂(包括杀菌剂)“药物不良反应”等生态恶性影响的升涨,在对抗菌抗病原体材料的发展方向进行争论、调整的当口,人们正急切期盼着有越来越多生态良性、环境友好的绿色材料可供选择。科学概念中的绿色抗菌材料大概可以这样界定 ●有效对付各类病原体(细菌、真菌、病毒等)感染,不留下“耐药性”后遗; ●不扰乱生态(人和生物)正常、平衡的种群关系; ●不给生态环境带来残留和积累性的恶性影响; ●可被人体或动、植、微生物分解吸收,或可融入正常物质代谢循环。
符合列举条件的抗菌材料“亮点”基本都属自然或仿生来源,如属于植化防御素类的多酚类、黄酮类、萜类精油、一些皂甙和生物碱、抗菌多肽等新兴材料,其中,因资源丰度、功能活性及抗菌广谱性,生体相容和安全性,抗菌作用的多因子可控性等多项优势者,则有甲壳素衍生物-即自然界唯一的氨基阳离子性多糖。甲壳素及其主要衍生物的单体N-乙酰-D-氨基葡萄糖和N-氨基葡萄糖都是人体组织中必要成分。甲壳素衍生物如壳多糖、羧化壳多糖的抗菌性源自 ●直接作用。以阳离子性为特点的胺糖直链大分子与菌类细胞膜负电性大小分子的静电作用而致凝聚或造成破壁,抑制呼吸链电子转移等,或者通过破坏菌体粘附器、粘附物质从而解除对宿主组织细胞的附着(脱附作用)。
●间接作用。通过增强宿主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激发细胞和体液因子(如干扰素、防御素),或者通过改变环境的酸碱度、结合病原体生长必需的微量元素抑制病原体。甲壳素衍生物对待益生菌、非病原菌、条件致病菌和有害病原菌常常表现微妙的差异,它们可以是生长因子(乳酸菌、双歧菌等),非凝集因子(多数寄生菌)和典型的凝集因子(G阳性菌等)。对于这类差异的解释部分可以通过对各类微生物胞膜电性、亲水性、分泌酶类和生理、生化特点来探索。
甲壳素衍生物的以上秉性特点再加上下列活性强化改良措施,可使这项硕大自然资源得以在“绿色抗菌”领域发挥巨大潜力 (1)分子改性如通过增强电荷密度、接枝活性基团、改变分子量和水溶性、进行纳米化、微晶化(“量子”级效应)。通过提高甲壳素的脱乙酰度(增加电荷密度),降低分子量(增大水溶性和分子活动性),通过羧化或磺化(增加抗菌谱)。
(2)与金属或卤族元素的复合一些多价或过渡金属元素不论分子或离子态多有抑菌性(蛋白质凝固变性原理)。迄今已有不少与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复合成抗菌剂,如乳铁蛋白(对幽门螺杆菌)、蛋白银(或Zn、或Cu)、黄苓甙锌、丙稀酸银(或锌一类具抑菌、止血功效的外科材料,如美国的Amicor敷料)、聚乙烯吡咯烷酮碘、壳多糖碘、褐藻酸银等等。
(3)复方协同如正电性的协同,如添加季铵盐类、洗必泰;增大分子链的分散性(增大与菌细胞的接触)添加非离子型活性剂;抗氧化性的协同如添加黄酮类;利用不同的有机机酸进行质子化,如添加乳酸(治疗妇科炎症);高浓度乙酸抑制性传染疾病,水杨酸类抑制真菌。还可以广泛采纳现有的各类杀菌剂、抗菌素组成复方协同或控释系统,减少后者的使用剂量及毒副作用。
尽管有了上述种种发现及尝试,但迄今在强化抗菌力、增大抗菌谱系、机制多元化、提高制剂安全方便性、改善制剂的色泽感观等物化性质方面,仍有大量值得发掘的课题。尤其如Cu、Ag等离子的复合制剂,使用中常犯不良呈色问题(变黑、变灰、变褐等) 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项制造新型的、以甲壳素衍生物为主体的“绿色抗菌剂”的方法,其特点是①采用了微晶化或纳米化的技术使甲壳素衍生物以纳米或微晶粒子的形式存在;②甲壳素衍生物纳米或微晶粒子可以恰当比例将Zn、Cu、Ag等过渡金属离子进行螯合使成为一类抗菌功能极大强化的“绿色大分子”③这种“绿色大分子”除了可控的强大杀菌力,还具可控的广宽抗菌谱,良好的生理安全性和满意的色泽外观;④此种纳米或微晶化甲壳素衍生物可以在中性的介质(如水)中分散,既可用于从外用(皮肤、粘膜、创面)内服到各种手术抗感染,防止组织粘连、抑制瘢痕到与人体、动物、食物密切接触的环境介质的清洁、消毒。
本发明通过以下方案得以实现选用适合的甲壳素衍生物并将其高度纯化后制成溶液或微晶化的高度分散水悬浮液。溶液状态的甲壳素衍生物则应用离子凝胶化技术使转变为纳米悬液,然后将此二类悬液与Zn、Cu、Ag三种离子(盐)按照设定的克分子比例,借助吸附、交换、熬合反应配合成甲壳素衍生物-Zn、Cu、Ag复合物。
本发明所涉及的甲壳素衍生物包括水溶的、在稀有机酸溶液中水溶的部分,及水不溶的各类甲壳素衍生物,如部分脱乙酰甲壳素、N-酰化甲壳素、羧甲基壳多糖、羧丁基壳多糖、乙醇壳多糖、羟丙基壳多糖、微晶化甲壳素、微晶化壳多糖、硫酸化壳多糖、磷酸化壳多糖、壳多糖的各种盐类如壳多糖柠檬酸盐、壳多糖抗坏血酸盐、壳多糖硬脂酸盐、壳多糖柠檬酸盐、壳多糖水杨酸盐、壳多糖溴复合物、壳多糖碘复合物、季铵化壳多糖。
本发明所涉及的甲壳素衍生物纳米离子是指粒径1-1000nm、平均为10-300nm的粒子悬液或粉体;甲壳素衍生物的微晶化粒子是指粒径0.3-50μm、粒子悬液或粉体。
这些从10nm到50μm的正好是巨噬细胞可以直接吞噬的粒经,对免疫系统的强化非常有利,符合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所涉及的甲壳素衍生物粒子与Zn、Cu、Ag离子的配合(螯合)可以是单独一种金属离子如Zn或Cu或Ag也可以成双如Zn+Cu或Zn+Ag或Cu+Ag离子,也可以Zn、Cu、Ag全部三种离子与甲壳素衍生物配合。达到令人满意的呈色如无色或极浅的黄色、黄绿色、蓝色、天蓝色、茶色、橙色、灰绿、灰蓝等均可以通过调配离子的比例来达到。Zn、Cu、Ag离子的来源可以是它们各自相应的水溶性盐或氧化物,如它们的硫酸盐、硝酸盐、磷酸盐、氯化物(盐酸盐)或各种有机酸盐。
本发明的终产物可以是载Zn、Cu、Ag纳米粒或微晶化的各种浓度的悬液或是借离心、过滤、浓缩、真空、冻干、喷雾等技术制得的粉体,以及借助各种制剂技术利用本发明的悬液或粉体制成的各种实用剂型如薄膜、海绵体、喷雾剂、空心粒子(冻干后粉碎)。
本发明的甲壳素衍生物的粉体经稀酸溶解后,即可为完全透明、呈色极浅的溶液,利用这种溶液可以配制各种适合多种用处的“消杀灭”液剂,如清亮诱人的口腔漱液类。
本发明所涉及的甲壳素衍生物载Zn、Cu、Ag离子产品和制剂的安全性是以甲壳素衍生物本身的安全性为前提,加之,与甲壳素衍生物结合的Zn、Cu、Ag离子在低剂量使用均属符合健康或保健意义的必需微量元素(Zn、Cu),或是已证明不被人体吸收、利用的微量元素(Ag)。Zn是人体三百多种酶的辅基成分,这些酶有Zn存在才显活性。Zn可以和细胞膜蛋白的巯基、磷脂的磷酸基结合以增强膜的稳定性,并以抗氧化——抗自由基保护膜及细胞构成的完整性。生物体的生长、繁殖、免疫、创伤修复等生理过程,Zn皆不可或缺。Cu也是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岐化酶、蓝铜蛋白等的活性中心。Cu利于血红蛋白合成和血红细胞成熟。Cu是血清免疫球蛋白的结构成分,在1gM、1gG生成中起重要作用。Zn、Cu均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成分。Ag是一种原凝血剂,可以与血清中抗血凝的蛋白质结合从而起止血作用。Ag、Pt、Au还具强化动物或卵的免疫力的作用。
重要的是甲壳素衍生物对Zn、Cu、Ag离子的螯合物在通常动植物、水、土环境介质相对温和条件下释放Zn、Cu、Ag离子非常缓慢,其微剂量下的抑菌有助于人体占优势数量的留驻益生菌、共生菌,以维持共生生态平衡。其主要抑菌机制是“微动”作用或接触作用并非象多数化学杀菌剂或抗菌素那样大剂量进入体液循环,进行散在式的自由反应。
特别加以强调的一点是一般的载Ag高分子抗菌剂均表现暗褐色,但本发明采用了与Zn、Cu的设定比例配合,完全克服了这一障碍。Zn、Ag的比例不得小于1,最好是10∶0.1-8。
本发明的工艺包括 (一)甲壳素衍生物微晶化及纳米化工艺; (二)微晶化及纳米化粒子甲壳素衍生物与Zn、Cu、Ag离子的配合工艺; (三)应用载Zn、Cu、Ag离子微晶化及纳米化甲壳素衍生物(粉体或悬液)制作喷雾剂、海绵体、糊(膏)等实用化制剂。
1.微晶化及纳米化工艺; 纳米化 将高度纯化的甲壳素衍生物如脱乙酰甲壳素或壳多糖盐配制成0.5-2.0%的水溶液,在调适的PH条件如PH4.6-4.8,激烈搅拌的同时按3∶1(V/V)加入浓度为0.25-1.0%的多聚磷酸钠溶液、经9000g 30分钟离心取得沉淀物,再经悬浮净洗和离心即得甲壳素衍生物纳米化粒子的粉体(经真空干燥)或悬液(稀释至去离子水)。
微晶化 ①微晶甲壳素将高度纯化的甲壳素碎片按1∶5-10(W/V)加入2N盐酸,保持近沸温度(∽95℃)1-2小时,滤去残余盐酸后以自来水漂洗甲壳素沉淀物至中性,加入约50倍的去离子水悬浮沉淀物,再以20000rpm的剪切均质法捣匀沉淀物至稳定(不析出余水)的糊状物。在显微镜下鉴别粒子分布达到<30μM以下,即成。
②微晶壳多糖将高度纯化的壳多糖以乙酸按4∶1(W/W)配制成1-5%浓度的水溶液,边加2N氢氧化钠溶液边以20000rpm的剪切均质法捣成均匀稳定的糊状物,使PH达到6.5-7.5,即成。
2.金属离子的配合工艺 ①称取一定量的甲壳素衍生物纳米化或微晶化粉体,或量取已知含量(浓度)的甲壳素衍生物纳米化或微晶化悬液,将相应的浓度调适至0.5-2.5%.以去离子水将硫酸锌、硫酸铜、硝酸银分别配制成0.1M(摩尔)浓度. ②按下列摩尔比往甲壳素衍生物粒子悬液中滴加计算量的金属盐的0.1M溶液,同时进行搅拌 成分 甲壳素衍生物Zn Cu Ag - 克分子数(M) 1-4 0.1-160.1-1 0.01-0.1 金属离子(盐)的选用可以是单独的一种也可以二种组合或三种组合,为了获得呈色满意的螯合物,应以锌作为必要的组分. ③将反应液升温至40-90℃,维持加热同时搅拌3-5小时.或过滤除去液相(含未反应离子、杂质),以去离子水洗净,再以无水乙醇或丙酮脱水、真空干燥,即得反应产物粉体。
3.制作诸实用化制剂(剂型) 喷雾剂 本发明的纳米化粉剂及经过微粉化至200-400目以上的微晶化粉剂非常适合于喷雾使用,尤其适合于创伤面、溃疡面以及口腔、咽喉、鼻腔、阴道、肛门等湿润的粘膜组织病灶处治或消毒。也适合于物体表面的消毒处理。应用中,最好采用各类型喷雾器的形式。
本发明喷雾剂除了载金属离子的甲壳素衍生物之外还可以添加下列辅助性成分如纳米化或微粉化的活性炭、氧化锌、氧化镁、二氧化钛、二氧化硅、中草药及提取物,各种吸附剂、收敛剂、芳香开窍、活血化瘀,芳香剂精油如冰片、薄菏脑、百里香酚、薰衣草精油、迷迭香精油、桉叶油、丁香油、肉桂油。抗菌素、杀菌剂、止痛镇静剂等。
海绵体 取医用级别羧甲基壳多糖,以去离子水调造成1-3%浓度的均匀溶液。按羧甲基壳多糖纳米化或微晶化粉体=10∶0.1-5.0的重量比例将两相充分混合均匀,真空脱气泡后在模具中展开至2-15mmd在-20℃至-40℃下冻结,然后移至冻干机中经-40℃至-80℃冻干成海绵块. 上述羧甲基壳多糖也可用其他天然高分子,如透明质酸、胶源、明胶、丝蛋白、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聚合乳酸,任选一种或二种复合。也可适量添加聚丙烯酸OVA、PVP、PEG等合成水溶性高分子,以及甘油、丙二醇、多元醇等改进机械、润湿性,也可适量添加上述喷雾剂的成分。这种海绵体适合于止血急救或手术护理。
糊(膏)剂 A取脱乙酰度为40-55%部分脱乙酰,可直接水溶的甲壳素与载金属离子的粉体甲壳素衍生物按1至5∶5至1比例充分混合搅拌下去离子不或生理盐水,按稠度要求配制成总固体物达到2-20%的糊(膏)剂。
B取高度纯化的β-甲壳素(乌贼软骨),经45%氢氧化钠60℃温度浸渍24小时,洗净余碱后(采样脱乙酰度为76%),按1∶20(W/V)投入去离子水,添加甲壳素20%的乙酸后以20000rpm的剪切均质法打成糊状物,洗净至PH∽6.5。经显微镜观测达到∽50微米的平均粒径。将糊状物冻结后挤去吸附水分,真空干燥,得β-壳多糖粉体。粘度560cps(2%)20℃时)。
将上述粉体与载金属离子的微晶化粉体甲壳素衍生物按1至5∶5至1比例充分混合剪切均质下以去离子水或生理盐水,按稠度要求配成2-20%浓度的糊(膏)剂。除了二类甲壳素衍生物之外,也可以适量选择、添加上述喷雾剂及海绵体制作中提到的诸类成分。
这种糊(膏)剂适合于烧烫伤及皮肤粘膜溃疡性,及出血性创伤口应用,特别适用于凹陷(洞形)性及大面积的创疡伤口,具有良好的涂展性、充填性、成膜性及膜的保湿、透气性、病原体抑杀和屏蔽性。具有抗菌、消炎、止血、止痛、促进愈合等多重功效。一般在清创后施用、无需揭换,愈合后随痂块一起脱去。
实施例1.剋制白色念珠菌感染病的制剂 分析认为,本病的常见性和复发性趋势日益严重,是现代医疗“滥用”的典型例子,特别如大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以及抗菌素,饮食失衡,特别与缺锌关系密切导致“耐药性突变”菌珠及人体免疫防御机制的普通下降或失调。人群的白色念珠菌感染发作部位主要如口腔(鹅口疮)及阴道(疑为性病的一类)等粘膜组织。表现各种类型的炎症,如湿疹、溃烂、丘疹、水泡或灰白色膜、产生分泌物和瘙痒疼痛等。
采用本发明的一种喷雾粉剂结合壳多糖酸溶液对30位病例进行处治经两周左右治疗(每月一次)即可全愈。80%(共24位)6个月内未复发。喷雾剂配方如下 成分含量 ①喷雾剂配方 微晶化壳多糖-Zn、Cu、Ag摩尔比 (CH=Zn、Cu、Ag=10∶10∶2∶1) 30 β-壳多糖微晶化粉体 35 氧化锌 25 百里香酚 5 季铵盐 5 壳多糖乙酸溶液壳多糖2-5%含乙酸10-25% ②使用方法用药棉或纱布团蘸取适量壳多糖乙酸溶液涂布溃疡面,数分钟后再往涂敷过的溃疡面喷敷1-2次喷雾剂至完全复盖。每日一次,平均二周即可全愈。仍有复发者,恢复敷药数日即可平息。
实施例2.愈疮粉 按本发明的工艺制得壳聚糖AgZnCu复合的微晶化粉体,壳聚糖、Ag、Zn、Cu的摩尔比为20∶1∶10∶2。按下列百分比例添加各项活性成分的粉末,经充分混合、粉化成100-200目的均匀粉剂,即得本愈疮粉。
成分 百分比(%) 壳聚糖乳酸盐(100-120目)35 壳聚糖碘复合物(100-120目,含碘20%)10 壳聚糖AgZnCu复合物(120目) 10 ZnO、TiO2粉末 10+10=20 半胱氨酸粉末 2.5 V-C、α-硫辛酸粉末 0.5+0.5=1.0 V-C、V-E(予先与壳聚糖乳酸盐粉末混匀) 2.5+2.5=5.0 原花青素(松树皮来源) 3.5 百里香酚粉末 3.0 冰片粉末 5.0 尿囊素粉末 5.0 将上述粉剂喷(或撒)敷于糖尿病人或静脉曲张病人腿部慢性不愈合溃疡处疮口或烂脚的凹陷溃疡穴,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多数病例在2-8周即可逐渐退缩肿疡、减少渗出或脓液、长出新生肉芽组织至结痂全愈。
实施例3.烧烫伤涂剂的临床观察 按照本发明工艺糊(膏)剂制作(3.B)方法、制得含β-壳聚糖和载银壳聚糖(壳聚糖与银的摩尔比为5∶1)微晶化粉体,两种甲壳素衍生物的重量比为1∶1,浓度为7%,并添加了3.5%甘油和1.5%的混合精油(即桉叶油、百里香酚、迷迭香油各等分)。充分混合均匀糊状物。
选择浅II°和深II°创面42例,烧伤面积8%-865。部位包括颜面、四肢、胸、腹、腿部、躯干各部。阳性对照组磺胺嘧啶银涂剂。
结果 1.浅II°创面涂本糊(膏)剂后8-10小时后形成皮膜,保护了创面,致创面渗出液减少,病人感觉舒服,疼痛消除,平均8.2天愈合,形成的保护膜自行脱落。
深II°创面涂药后讯速干燥,形成保护膜,不疼、无刺激性,平均20.4天愈合。
对照1组单纯暴露未涂药。
浅II°渗液多,疼痛,约2天干燥,平均10天愈合。约1/5病例有轻度感染。经多次换药后愈合。
深II°创面偶有感染,平均愈合时间26.1天. 对照2组磺胺嘧啶银涂剂。
浅II°需多次涂药,平均1.2天渗出停止,无感染,平均10.3天愈合 深II°创面涂药后易成痂,创面变黑,无感染,但愈合时间迟延,平均26.5天,个别病例有湿疹样反应。
2.所有用本糊(膏)剂病例均未发现肝、肾、血液系的毒性反应和皮肤过敏反应。
3.细菌学检查涂剂前(药剂)与涂药后(皮肤取样)细菌培养均无细菌生长。
4.10例病例42个部位对涂膜后创面透水透气功能观察结果烧伤第1个24小时内。创面比正常皮肤水分丢失约大10倍,涂膜创面则比正常皮肤约大2-6倍。涂膜创面再贴膜比正常皮肤水分丢失约大2-3倍,涂膜后的水分蒸发比未涂膜明显减少。创面保持了温度、湿度,利于细胞的生长。
说明 ①.阳性对照组“磺胺嘧啶银”涂剂的含银量达到%,大大高于本发明涂剂且其主要缺点是涂布面呈焦黑色,妨碍对创面愈合进程的观察。此外,阳性对照组感染发生几率虽略少于本发明涂剂,但对两类创面愈合速度的全面比较,仍不及本发明涂剂。
②.本涂剂在创面易于形成透明的保护膜,创口的愈合进程清析可见。本糊剂尚可增大Ag、Zn、Cu的载量或添加诸多强化或改性因子使功能更趋完善。
实施例4.防止口臭及口腔炎症漱液 口臭及口腔炎症与免疫缺损,营养失衡、卫生状况等造成口腔及消化系微生态恶化有关。本漱液具有促进免疫功能、组织修复以及抑制有害病原菌(包括变链菌、厌氧菌及白色念珠菌)减轻炎症双重作用。对病原体的脱附尤其有效,但对益生菌群不产生抑制。
组方如下 组方成分 百分浓度(%) 壳聚糖-Ag、Zn复合物(注-1) 0.1-0.25 壳素糖抗坏血酸盐(注-2) 0.30 精油(薄菏脑、桉叶油、肉桂油、冬青油等分混合物) 0.25 原花青素 1.0 尿囊素 0.3 甘油 10.0 甘露糖醇或木糖醇 10.0 乙醇 8.0 去离子水 →100 注-1复合物中壳聚糖分子量-5000D的低聚糖,糖、银、锌的摩尔比为10∶0.1∶5. 注-2壳聚糖与上述相同。将壳聚糖粉(80目)与等量抗坏血酸充分研匀后加入40-50%乙醇中搅拌3小时。以75%乙醇除去多余抗坏血酸,无水乙醇,真空干燥即成。
权利要求
1.一种壳聚糖与Ag、Zn、Cu经螯合反应生成的多元金属复合抗菌剂的制造工艺及外用剂的配方和制造工艺。
2.根据权利要求1.壳聚糖与Ag、Zn、Cu,螯合反应生成的多元金属复合抗菌剂,其特点在于一方面,它对人体及生态系生物种群及其环境是“绿色”友好的;另一方面,它对大多数病原体具有满意的杀灭效果。壳聚糖所具有的激发免疫、促进动植物细胞生长、修复、清除毒素、止血、缓释功效经及、Zn、Cu、Ag离子的必需微量元素生理功效在本发明中得到了整合。这种整合使本发明壳聚糖多元金属复合抗菌剂的应用范围得到大辐度的拓展。
3.根据权利要求1.应用本复合抗菌剂于制造适于创伤、护卫、环保、救灾、军事、矿难、日常生活、工业生产的各类实用“绿色”抗菌制品及用品。
4.根据权利要求1.2.3,本发明元金属复合抗菌剂的特点还包括①.克服了一般银剂的呈色弊端;②.用于制造纳米级,微晶级从10μM-1μM的粉体、膏剂、涂剂、喷雾剂、薄膜、海绵块等,也可制造从无色、透明到各种浅丽色泽的溶液剂;③.可添加各种功能性的辅助成分,如中草药提取物、止痛剂、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类、多肽类、精油、润湿剂、保湿剂、抗菌素、杀菌剂。
5.根据权利要求1.2本发明壳聚糖Ag、Zn、Cu复合抗菌剂中壳聚糖的分子量为2000-100,0000D较好为3000-10,0000D,最好为3000-50,000D,脱乙酰度>80%,最好为>90%,壳聚糖与Ag、Zn、Cu的克分子(摩尔)比为(1-4)∶(0.1-16)∶(0.1-10)(0.01-1);最好为(2-4)∶(1-2)∶(1-2)∶(0.5-1).溶解壳聚糖Ag、Zn、Cu复合物的酸可以是抗坏血酸、水杨酸、苯甲酸、甲、乙、丙、丁酸、乳酸等等。
6.本发明实施例1、2、3、4、中有关剋制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制剂、愈创粉、烧烫伤涂剂及防治口臭及口腔炎症漱液的配方及制剂,其特点是均采用了壳聚糖-Ag、Zn、Cu或壳聚糖-Ag、或壳聚糖-Ag、Zn配合物,还采用了混合精油以及抗氧化剂原花青素或维生素-E、C等。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绿色”和生态环境友好的新型抗菌剂,其抑杀菌谱及效力不亚于一般合成的制剂,但却弥补了后者的耐药性、生态残留及毒副效应等诸多弊端。该抗菌剂同时还具有增强免疫、促进细胞生长和修复,以及补充相关微量元素等生理功效,因而适合各种医用、卫生、化妆等目的。制剂的核心成分为高度脱乙酰的甲壳素及与之相螯合的Ag、Zn、Cu金属离子。按照设定的克分子比例螯合时,该抗菌剂的溶液剂呈现浅丽的黄、绿、蓝色及过渡色,或透亮的无色。粉态制剂则可以是微晶或和纳米粒粉体或糊剂、膜剂等等。
文档编号A61K31/716GK1965650SQ20051011480
公开日2007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14日
发明者陈祖辉 申请人:陈祖辉
产品知识
行业新闻
- 专利名称:抗齿垢口腔用配方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抗齿垢口腔用配方。特别是关于用于牙齿的配方,这样的配方希望能有效地抑制会导致齿龈炎发生的齿垢的形成。生产和销售的牙膏和漱口剂中的处方成分除主要是清洁牙齿和出气爽口外,还要能增进牙齿健康
-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治疗颈椎病的药丸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ー种内服用于治疗颈椎病的中药药丸。背景技术:颈椎病又叫颈椎综合症,主要由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者椎间盘突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者椎动脉受压,导致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
- 专利名称:一种护理托盘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护理托盘。背景技术: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护理托盘主要为一长方形盘,主要用来存放各种护理工具,而用过的废物则一般也放置在护理托盘内,容易交叉感染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
- 专利名称:硒代蛋氨酸溶液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兽药抗生素领域,具体涉及硒代蛋氨酸溶液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硒是1817年瑞典化学家Berzelius在焙烧黄铁矿制备硫酸,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 96,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非金
- 专利名称:一种入药动物体超微粉碎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入药动物体超微粉碎方法,属入药动物体粉碎技术领域。背景技术:能够入药的动物体,如水蛭、地龙等,是活血化瘀的良药,对高血压、脑中风、冠心病、动脉血栓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目前对入
-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缓解体力疲劳功能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保健食品和药品领域,涉及一种具有缓解体力疲劳功能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疲劳是机体负载的生理生化变化过程。1982年第五届国际运动生化会议对疲劳概念的定义为“
- 专利名称:治疗腰肌劳损的中草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来源于植物的配制品,更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腰肌劳损的中草药。 背景技术:目前腰肌劳损这种外伤性病,在农村中较为多见,本病多发于青壮年人群,其病因多属因摔伤跌打损伤。当时并不影响生理活动
- 专利名称:一种牙痛药液及其制造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牙痛药液及其制造方法。目前,我国牙痛病的发病率相当高,几乎人人都有。对成人的牙痛(有时俗称风火牙)无速效或特效药,对反复发作的牙痛等大都采用消炎止痛,麻醉止痛,更有甚者将采用摘除止痛
- 智能容器设备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智能容器设备,所述设备包括锥形塞,所述锥形塞包括通道部和无通道部。其中,第一传感器位于紧邻所述通道部中的主通道部的第一端处且第二传感器位于紧邻所述主通道部的第二端处。所述无通道部容纳:处理
- 多角度b超全程追踪定位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角度B超全程追踪定位装置,包括冲击波源和B超探头,B超探头纵向轴中心延长线与冲击波源的碎石焦点相交,其特征在于,冲击波源的运动平面和B超探头的运动平面彼此联动,由转动轴连接
- 专利名称:一种从灵芝中分离出的新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从灵芝中分离出的具有抗肿瘤作用并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多重耐药性(MDR)的新化合物。本发明还涉及该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以该化合物在制备治疗肿
-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的膏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的药剂,具体是一种用于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的膏剂,属于中药制剂领域。背景技术:面部神经麻痹,也称面部神经炎,俗称面瘫,其症状是患者在患病后口歪眼斜,口角流
- 专利名称:羊胎多肽核酸营养液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以羊胎为原料,富多肽核酸的营养液的制备方法。人和动物的胎盘为传统中药,含有多种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并富蛋白质、多肽、氨基酸及核酸。胎儿是一个完整的生命,除含有丰富的蛋
-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超声肿瘤治疗机的两次聚焦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声波聚焦装置,尤其是指一种用于高强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机的两次聚焦装置。背景技术:目前,应用于高强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机的聚焦装置,普遍采用将平面压电晶体安装在内
- 专利名称:一种含有天然肉桂醛抗菌消炎润滑型导尿管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导尿管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含有天然肉桂醛抗菌消炎润滑剂导尿管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疗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医学上,经由尿道插入导尿管到膀胱,引流出
- 一种一体化医用采血车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化医用采血车,包括底板(1),在底板(1)下设置有万向轮(2),在底板(1)上对称地设置有左U形架(5)和右U形架(8),在左U形架(5)和右U形架(8)的架体上分别设置有左
- 专利名称:苦瓜霜喉片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苦瓜霜喉片、制备工艺及其医药用途领域。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可依如下方式实现一种苦瓜霜喉片,其特征在于含有苦瓜霜、乳糖、蔗糖、柠檬酸、薄荷、冰片;其重量比依次为
- 一种皮肤科用检查仪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皮肤科用检查仪器,所述检查仪器包括消毒手和手柄,所述消毒手内置于手柄,所述消毒手与连接杆相连,所述手柄上有与连接杆相适应的滑槽,所述连接杆部分穿过滑槽形成外置与手柄的推手,所述消
- 专利名称:阿魏散痞膏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ー种中成药,更具体地是指ー种用于治疗肿瘤痞块疼痛的黑膏药。背景技术:肝、胆、胃、肺、食道、肠、膀胱、肾等诸脏腑及妇科肿瘤痞块后期病人疼痛难受。阿魏散痞膏中的抗癌活性成分对癌细胞增生具有抑制作
- 专利名称::含有2-甲基-1,3-丙二醇的透明美容棒剂组合物的制作方法背景技术::本发明涉及透明的美容棒剂(stick)组合物,特别涉及具有改进的透明度和稳定性的除臭棒剂组合物。含有一元醇和或多元醇、皂类胶凝剂以及选择性地含有水以及一种或多
- 一种新型医用ct专用升降式ct检查头枕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一种新型医用CT专用升降式CT检查头枕,属于CT检查头枕【技术领域】,包括固定底板、固定支板、插孔、升降板、固定卡板、通孔、枕头、颈部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板上顶端表面左右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