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最新文章
- 脐元保健磁宝的制作方法
- 一种医用皮瓣夹的制作方法
- 14β-H-甾醇,包含该甾醇的药物组合物以及这些衍生物在制备减数分裂调节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 一种眼角膜烧烫伤治疗用药的制作方法
- 一种丹参的提取方法
- 肝素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的制作方法
-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 治疗脱肛的中草药的制作方法
- 包含具有血管紧张素Ⅱ拮抗活性的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 一种多功能艾灸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 一种全口义齿的调*方法及其磨具的制作方法
- 一种治疗脱发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 一种移动腹膜透析车的制作方法
- 关节神经知觉检测器的制作方法
- 可调式雾化吸入器的制造方法
- 一种呼吸内科喷药器的制造方法
- 内科用感知神经检查装置的制作方法
- 活塞式容器的制造方法
- 一种盐酸左氧氟沙星凝胶型的滴眼液制备方法
- 用于治疗高考综合症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一种植物类中药材产地鲜制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一种植物类中药材产地鲜制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中药炮制及中药材产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植物类中药材产地 鲜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中药材产地加工指的是对药用植物或者药用动物的产地初加工,根据药材性质和 商品销售运输保管的要求在产地进行的初步加工处理,制成品是中药材。中药材加工是中 药材生产阶段为中药饮片炮制、药剂生产提供商品药材所进行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 一门独特的传统技术,又称为中药材初加工或产地加工。凡是在产地对药材进行的初步处 理与干燥,都属于产地加工。而中药质量的优劣又与产地加工方法密切相关,是影响中药质 量主要因素。当前,中药材的产地加工主要包括采挖、挑拣、洗净、干燥、包装等过程,经过产地 加工的中药材再由中成药、中药饮片等企业进一步加工、炮制,加工、炮制的内容包括洗净、 挑拣、浸润、切制、蒸煮、炒制、干燥等。由于产地加工的目的是为了储存、运输,导致后续的 加工、炮制仍然需要重复进行洗净、挑拣和干燥加工。《中国药典》2005版规定了500多种药材的产地加工和后续炮制方法。其中,产地 加工主要以采挖、洗净、干燥为主,后续的炮制仍然重复了洗净与干燥过程。例如天麻、玉 竹、桔梗、三棱、石菖蒲五种药材的产地加工与后续加工、炮制的内容如下
品名天麻玉竹桔梗三棱石菖蒲产地加 工立即洗净, 蒸透,敞开低 温干燥。除去须根,洗净,晒至 柔软时反复揉搓,再晾晒 至无硬心,干燥;或蒸透 后揉至半透明,干燥》洗净,除去须 根,趁鲜剥去外 皮或不去外皮, 干燥。洗净、削去外 皮、晒干》除去须根及 泥沙,晒干。后续加 工、炮 制洗净,润透 或蒸软,切薄 片> 干除去杂质,洗净,润透, 切厚片或段、干燥。除去杂质,洗 净,润软,切厚 片,干燥。除去杂质,浸 泡,润透,切薄 片 > 干燥O除去杂质,洗 净,润透,切厚 片,晒干。 “常规中药材产地加工方法”一文介绍根及地下茎类这类药材采收后,一般先 洗净泥土,除去须根,芦头和残留枝叶等,再进行大小分级,趁鲜切成片、块或段,然后晒干 或烘干。如白芷、丹参、牛膝、前胡、射干等一些肉质性,含水量较高的块根、鳞茎类药材如 天冬、百部、薤白等,应先用沸水稍烫一下,然后再切块晒干或烘干,对于质坚难以干操的粗 大根茎类药材,如玄参、白芍等药材,先要用沸水煮,再经反复“发汗”,才能完全干操。还有 些种类的药材,如山药、贝母等须用硫磺熏蒸才能较快干燥,保持色泽洁白,粉性足,且能消 毒,杀虫防霉,有利于药材的贮藏。种子类一般果实采收后直接晒干脱粒,收集种子。有些 药材要种皮或果皮,如蔽该仁、决明子等。有些要击碎果粒,取出种仁供药用,如杏仁、酸枣 仁等。有些则要蒸,以破坏药材易变质变色的酵素,如五味子、女真子等。果实类一般果实 类药材采收后直接晒干或烘干即可。但果实大又不易干透的药材,如佛手、酸橙、鲜木瓜等 应先切开后干燥,以果肉或果皮入药的药材,如瓜篓、陈皮、山茱萸等,应先去除瓤、核或剥皮后干燥,此外,有极少数药材如乌梅等还需经烘烤、烟熏等方法加工。专利申请号200510038030. 2公开了 “建立移动的中药加工车间的方法及应用”, 采用有检测、分析加工(炮制)、生产(提取与纯化)、包装的仪器和机械设备所组成的同时 具有符合药品“GMP”认证要求的封闭的可移动的空间场所,移动到药材种植、养殖产地,现 场收购新鲜药材开展中药生产,现场分析制定加工过程中药品指纹图谱,对照该品种标准 的指纹图谱从而控制该中药的质量药效,发现有误差及时在源头找原因,避免盲目生产。专利申请号200610107326. X公开了药材“牡丹皮的产地加工方法”,其加工方法 为挖取气温在10 28°C的牡丹皮药材,水冲淋后去除木心部,保留栓皮部,晒干或40°C烘 干,并测定含水量、丹皮酚含量、芍药苷含量、重金属含量、砷盐含量、总灰分及酸不溶性灰 分含量,即得。杨俊杰、张振凌(时珍国医国药2005年第16卷第9期),关于“中药材产地加工与 中药饮片炮制一体化的探讨” 一文中指出,“中药材产地加工的状况和发展前景,近年来受 到饮片炮制专家的重视。在理论研究方面,汪雁玲、张萃荣、张家骏、赵京春、王桂英等对产 地加工的方法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加以探讨,陈红论述了怀牛膝的产地加工,金传山等论述 了白芍的产地加工,胡珂论述了茯苓的产地加工,王金炎等论述了杭白菊的加工,王求淦论 述了白术的产地加工,彭延弟等论述了全蝎的产地加工,胡珂论述了茯苓的采收与产地加 工方法,张永清等论述了玉竹产地加工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李向高等编著的《药材加工学》 系统的阐述了药材加工的理论和方法。中药材种类繁多,加工方法复杂,这些研究对于整个 中药产业来说就,显得非常薄弱,没有引起有关部门和整个重要行业的重视和关注,中药材 的产地加工在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成为制约整个产业发展的瓶颈。”中药材产地加工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加工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储存和运输,药材的质量难以保证。如,药材的泥沙、杂 质含量较高,使得后续加工、炮制仍然需要进一步进行洗净、筛选、风选以及人工挑选等本 该在产地完成的工作。②加工方法落后,技术含量低,导致药材品质低。目前我国的道地药材产区大多采 用传统的加工方法,但有的方法已经落后于时代发展要求,却没有创新,仍沿用至今。如很 多药材加工中有用硫磺熏制药材,以达到漂白、杀虫、便于干燥的目的,但导致硫残留量和 砷含量的超标,危害人体健康。再如,为了便于干燥,常对药材进行水煮、蒸制,或发汗,使得 药效成分流失,易霉变。③产地干燥时间长、能耗高。④产地加工与后续加工、炮制存在工序重复现象。为了确保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我国正在推行符合“GAP”标准的中药材规范化生 产基地建设。在“GAP”第五章“采收与初加工”里面规定了产地加工的步骤以及对加工设 备和加工场地的要求,势必会让遵守“GAP”标准的种植基地建设自己规范化的加工车间,同 时势必引起中药材产地加工工艺规范化,合理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克服目前产地加工方法落后,产地加工与中药炮制中的净制、干燥等工 序重复,中药材有效成分流失严重等问题,提供一种科学、新型植物类中药材产地鲜制加工工艺,以达到简化中药材产地加工与后续加工、炮制工序,节约能耗,降低综合生产成本,确 保药材质量,提高农民收入的目的。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植物类中药材产地鲜制加工 工艺,包括对植物类药材的采收、净制、干燥等,其特征是采用以下工艺①采收在药材采收季节,对植物类中药材进行采收。包括采挖、采收,去除泥沙和 植物的非有效部位等。②净制将采收来的新鲜药材进行净制,包括水洗净制除去泥沙、杂质,或选用不 同的筛和萝以筛去中药材中的泥沙、杂质,人工或机械去除非药用部分、杂质及霉变品、灰 屑等,并对中药材进行筛选、分档,以提高药材的品质。③切制将净制的中药材切制成片、段、条或丁等形状和所需大小。或者进行预 干燥,将净制的药材进行摊晾、日晒或烘烤等适当干燥,再进行切制。对于含水量高的药材, 切制时易切碎,或挤出药汁,需先进行预干燥,提高其强度,利于切制。对于体形较大的药 材,需先切开,以利于干燥。④灭活将切制好的鲜药材进行水煮、蒸汽喷射或微波、红外、电磁辐射加热灭活 处理。其中,水煮灭活是将药材在煮沸的水中浸泡8 50秒,蒸汽喷射或微波、红外、电磁 辐射加热灭活是将药材迅速加热至80°C 150°C历时5 45秒。灭活的目的是杀死植物 细胞的活力、药材中的虫卵、微生物等。其中,一般热敏性药材的灭活条件是80°C 120°C 历时5 25秒;一般非热敏性药材的灭活条件是100°C 150°C历时5 30秒。⑤干燥将灭活后的药材在常温下摊晾、晒干或者常温 150°C烘干。以上灭活与干燥可以在同一设备上完成。或者①采收在药材采收季节,对植物类中药材进行采收。包括采挖、采收,去除泥沙和 植物的非有效部位等。②净制将采收来的新鲜药材进行净制,包括水洗净制除去泥沙、杂质,或选用不 同的筛和萝以筛去中药材中的泥沙、杂质,人工或机械去除非药用部分、杂质及霉变品、灰 屑等,并对中药材进行筛选、分档,以提高药材的品质。③预干燥并灭活采用热空气或微波、红外、电磁辐射加热的方法进行预干燥并灭 活。所述的预干燥并灭活的过程是,在对药材按一般干燥温度进行加热干燥的过程中,将药 材加热至80°C 150°C的时间不少于5秒进行灭活。其中,一般热敏性药材的灭活条件是 80°C 100°C历时10 25秒;一般非热敏性药材的灭活条件是100°C 150°C历时5 30秒。④切制将净制的中药材切制成片、段、条或丁等形状和所需大小。⑤干燥将灭活后的药材在常温下摊晾、晒干或者常温 150°C烘干。所述的进行预干燥的程度为药材含水率控制在其鲜药材含水率的80%或以下。所述的灭活温度优选范围为100°C 120°C。所述的预干燥并灭活过程,优选方法是先用微波或红外、电磁辐射加热药材进行 灭活,再用热空气或微波、红外、电磁辐射加热药材进行干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①提供了一种植物类中药材进行产地鲜制加工的新工艺。该工艺采用了药材采收、净制、切制、灭活、干燥或采收、净制、预干燥并灭活、切制、干燥工序,将原来药材在产地 净制、干燥,再到饮片厂净制、软化、切制、干燥的多道且重复的工序,变为直接在产地进行 净制、切制、干燥的过程。一方面减少软化工序和二次净制、干燥加工环节,减少损耗,大幅 度节约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药效成分含量高,饮片质量好,可确保中药疗效,经济和社会 效益显著。②采用了科学的灭活工序,在提高了鲜药材进行产地干燥工作效率的同时,确保 了药材的质量。药材产地传统加工方法中采用的水煮、蒸制、硫磺熏蒸、发汗等加工,除了能 杀死虫卵、微生物,可避免药材发霉、变质外,还杀死了植物细胞的活力,有利于干燥。但是, 水煮、蒸制的加工不够规范,长时间水煮、蒸制,将导致药效成分流失和热敏性成分的挥发; 硫磺熏蒸的方法更加不可科学;发汗的方法,时间长,工作效率低,易导致药材变质,还很难 实现机械化作业。本专利采用高温瞬间灭活技术,既可杀死植物细胞活力、药材中的虫卵、 微生物,还可避免药效成分的流失、挥发,确保药材质量。③采用预干燥工序,提高了鲜药材的可切性。鲜药材的含水率高,药汁易被挤出, 经预干燥后,提高了药材的柔软性,便于切制。④便于实现机械化药材产地加工。杨俊杰、张振凌(时珍国医国药2006年第17 卷第5期),关于“中药材产地加工与道地药材相关性研究”一文中,提及的目前产地加工在 道地药材产业中的状况,表述为“加工方法落后,技术含量低”。主要是指加工方法传统,机 械化程度低。本发明工艺便于实现水洗净制、预干燥并灭活、切制、干燥机械化生产,或者连 续生产,也可以实现水洗净制、切制、灭活、干燥机械化生产和连续生产。⑤与新鲜药材直接干燥相比,切片后干燥变得更加容易。因为切片后的表面积增 大,一定的温度下单位时间内的水分蒸发量与表面积成正比,预计可节能50 %,还可避免药 效成分损失。⑥饮片的净度标准更容易保证。鲜药材可以用大量水清洗而不易流失药效成分。 鲜药材在产地净制加工,可充分利用农村廉价劳动力资源,保证产品质量。相对于干药材加 工,鲜药材加工不会出现灰尘满天飞的情况,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产环境卫生。
具体实施例方式药材切制尺寸的确定根据鲜药材的含水率、干燥后药材的收缩率以及药典或炮 制规范规定的切制片形与尺寸,或其它需要切制的片形与尺寸要求,切制鲜药材的尺寸应 适当大于干药材需要达到的尺寸,以使干燥后药材的尺寸符合要求。灭活条件的确定先测定鲜药材灭活的温度,将鲜药材切成2mm的片状,试验药材 数量约50g,采用连续升温干燥法,自室温开始干燥,升温速度2V /min,每分钟记录一次药 材温度和重量,药材开始明显失去水分的温度,即为该药材的灭活温度。灭活时间的测定, 按药材切制片形和尺寸要求切制试验用药材,取多批试验药材每批约50g,在相同的灭活温 度下,对多批试验药材进行不同时间的加热处理,然后在低于灭活温度10°C 20°C的温度 下进行恒温干燥,分别记录各批药材脱水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脱水量与时间呈比例增加 的批药材的最短加热时间为灭活时间。预干燥程度的确定对鲜药材进行不同程度干燥,分别进行切制试验,取片形和成 形合格率符合要求的药材的干燥程度,确定为该药材的预干燥程度。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以白芍为例。1、采收白芍采收时间一般在8月间选晴天进行,先割去茎、叶,将根挖起,抖掉泥土。2、净制①人工净制将芍根从芍头着生处切下,然后将粗跟上的侧根剪去,修平 凸面,切去头尾,驱除芍根外层栓皮,并把有虫眼处挖净,然后按大、中、小分成三档。②水洗 净制,用转鼓式循环水洗药机喷水冲洗,直至洗净表面泥沙。3、切制用柔性带往复式切药机将净制后的芍根切制成0. 5 0. 8mm的圆薄片。 除浙贝、元胡等药材鲜切易碎外,不易切碎的药材可以直接切制再干燥。4、灭活将白芍放至80 90°C的热水中10 15s,或用微波、红外、电磁辐射加热 白芍至80 90°C历时8 10s。5、干燥将白芍晾干或50 60°C烘干。实施例2 本实施例以浙贝母为例。1、采收浙贝母采收时间一般在5月上、中旬进行,地上部基本已枯、还未全部枯 完时进行采挖。2、净制用转鼓式循环水洗药机喷水冲洗,直至洗净表面泥沙。或将贝母放在可浙 水的筛网上,用清水均勻喷洒,喷淋的次数根据贝母含泥土的多少而定,一般3 4次即可。 在喷淋过程中要进行清翻,以便喷淋均勻。3、切制用自适应旋料式切片机将净制后的浙贝母切制成2 3mm的薄片。4、灭活使用微波干燥将浙贝母迅速加热至85°C 105°C历时5 8秒。5、干燥将浙贝母放进热风干燥机内干燥,干燥温度60°C,约8 IOh既可取出。实施例3 本实施例以元胡为例。1、采收元胡采收于每年5月中下旬,采挖后筛去泥沙。2、净制用转鼓式循环水洗药机喷水冲洗,直至洗净表面泥沙。3、预干燥并灭活用热风循环网带烘干进行变温干燥与灭活,在烘干机的进口端 将元胡温度加热至100°C 120°C,历时20 30秒,再进行80°C 100°C干燥约10分钟, 至含水率为鲜元胡的75%左右。4、切制用自适应旋料式切片机将预干燥并灭活的元胡切制成2mm的片。5、干燥将元胡片用网带式烘干机烘干,干燥温度60°C 70°C。
权利要求
1.一种植物类中药材产地鲜制加工工艺,包括对植物类药材的采收、净制、干燥等,其 特征是采用以下工艺①采收在药材采收季节,对植物类中药材进行采收。②净制将采收来的新鲜药材进行净制,包括净制除去泥沙、杂质,人工或机械去除非 药用部分、杂质及霉变品、灰屑等。③切制将净制的中药材切制成片、段、条或丁等形状和所需大小。或者进行预干燥, 将净制的药材进行摊晾、日晒或烘烤等适当干燥,再进行切制。④灭活将切制好的鲜药材进行水煮、蒸汽喷射或微波、红外、电磁辐射加热灭活处理。 其中,水煮灭活是将药材在煮沸的水中浸泡8 50秒,蒸汽喷射或微波、红外、电磁辐射加 热灭活是将药材迅速加热至80°C 150°C历时5 45秒。⑤干燥将灭活后的药材在常温下摊晾、晒干或者常温 150°C烘干。以上灭活与干燥可以在同一设备上完成。或者①采收在药材采收季节,对植物类中药材进行采收。②净制将采收来的新鲜药材进行净制,包括净制除去泥沙、杂质,人工或机械去除非 药用部分、杂质及霉变品、灰屑等。③预干燥并灭活采用热空气或微波、红外、电磁辐射加热的方法进行预干燥并灭活。 所述的预干燥并灭活的过程是,在对药材按一般干燥温度进行加热干燥的过程中,将药材 加热至80°C 150°C的时间不少于5秒进行灭活。④切制将预干燥的中药材切制成片、段、条或丁等形状和所需大小。⑤干燥将灭活后的药材在常温下摊晾、晒干或者常温 150°C烘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类中药材产地鲜制加工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进行 预干燥的程度为药材含水率控制在其鲜药材含水率的80%或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类中药材产地鲜制加工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灭活 温度优选范围为100°C 120°C。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类中药材产地鲜制加工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预干 燥并灭活过程,优选方法是先用微波或红外、电磁辐射加热药材进行灭活,再用热空气或微 波、红外、电磁辐射加热药材进行干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中药炮制及中药材产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植物类中药材产地鲜制加工工艺。该工艺采用了药材采收、净制、切制、灭活、干燥或采收、净制、预干燥并灭活、切制、干燥工序,将原来药材在产地净制、干燥,再到饮片厂净制、软化、切制、干燥的多道且重复的工序,变为直接在产地进行净制、切制、干燥的过程,以达到简化中药材产地加工与后续加工、炮制工序,节约能耗,降低综合生产成本,确保药材质量,提高农民收入的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文档编号A61K36/00GK102000119SQ20091010236
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1日
发明者应艳, 王仪峰, 肖杰明, 蔡宝昌, 赖虔, 陈林生 申请人:杭州海善制药设备有限公司
产品知识
行业新闻
- 专利名称:一种提高脂质体中脂溶性药物装载量的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脂质体中脂溶性药物装载量的方法,以及由该方法制得的脂质体,及其在制备用于治疗肿瘤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背景技术: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具有提高药物疗效、减轻药物不良反应及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脾胃不和、脘腹胀痛的药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中药为原料治疗脘腹胀痛、脾胃不和、气滞的药物。背景技术:脾胃是人体五脏六腑气机升降的枢纽,也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源和赖以生存的水谷之海。脘腹胀痛大多
- 专利名称: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阑尾炎的中药,特别是一种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中药。背景技术:阑尾炎及其并发症,是发生于肠的痈肿,故称之为肠痈。临床表现以转移性右下腹天 枢穴附近持续性疼痛和右下腹拒按为主要特征
- 专利名称:眼科设备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眼科诊所和医院等使用的眼科设备。 背景技术:操纵手柄机构(joystick mechanism)通常用于操作眼科设备。日本特开平 01-058232号公报公开了比如眼底照相机等眼科设备中
- 一种可注射神经刺激器的植入工具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注射神经刺激器的植入工具,包括探头,绝缘体,扩张器,护套和孔,探头的前端呈针状,除了探头的前端和需要连接电刺激的另一端,探头长度的80%被绝缘体覆盖;所述扩张器为中空
- 口腔修复支撑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口腔修复支撑装置,其技术方案是:软质胶塞的外端部固定支撑环,所述的软质胶塞为锥形结构,软质胶塞的端部为圆弧形结构,软质胶塞的内部为环空结构,所述的支撑环的两侧连接固定带,所述的固定带通过
- 套式u槽防漏体及采用套式u槽防漏体的尿裤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套式U槽防漏体,包括U槽体和防漏布;U槽体包括整片的衬底布、弹性构件;衬底布相对两侧翻折,折痕内设置弹性构件,弹性构件松弛状态下的长度小于同向整片的布长度,弹性
- 专利名称:流动护理工作车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理工作车,特别是一种流动护理工作车。 背景技术:医用车是一种供医生和护士使用的医疗器械,主要由底部车轮、支撑柱和上面板构成,用以携带各种医用器具和用以治疗的药品,以便随时对病人
- 医疗辐照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疗辐照装置,其包括机体、辐照组件以及连接组件,机体的三个侧边设有凹部,机体的上端设有推拉手柄;辐照组件与凹部相匹配;连接组件将辐照组件与机体旋转连接;连接组件包括较接座、弯折连杆以及连接转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银屑病的胶囊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特别涉及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成药。背景技术: 银屑病又称牛皮癣,传统中医称之为“白疣”,是以红斑覆有银白色鳞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慢性增殖性皮肤病,其发病率国际上统计为1-
- 专利名称:一种儿童胸骨穿刺针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儿童胸骨穿刺针。 背景技术:传统的骨髓穿刺针,针长、针头粗,穿刺用力大,不易把握用力大小及穿刺深度, 容易穿刺过深,加之小儿胸骨薄,在胸骨穿刺时易损伤
- 专利名称:隧道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留置导管,特别是,本发明涉及用于在病人的皮肤之下皮下隧穿 (tunneling)导管的隧道器(turmeler)装置。背景技术:导管是用于对体腔、管道以及脉管抽出和注入流体的柔性器具。通常
- 一种回转式蒸煮浸润罐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转式蒸煮浸润罐,包括罐体和罐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左箱体和右箱体;所述左箱体与罐体之间设置有左半轴,左半轴上设置有到导向孔,并且在左箱体上设置有中间罐,中间罐
- 专利名称:一种穴位衣服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穴位衣服。 背景技术:中国中医博大精深,其中穴位按摩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利用对人体各穴位按摩保健使人感觉身心舒服,但这一前提是基于对各穴位的正确认识,人体上有409个穴位,其中72
- 专利名称:(十)北美黄连碱的用途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北美黄连碱在制备预防和治疗痴呆、促进智力、提高耐缺氧能力的药物中的应用。经动物实验证实,(+)北美黄连碱能够提高东莨菪碱、戊巴比妥钠致痴呆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提高正常小
- 新型麻醉注射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一种新型麻醉注射器,是在针管上设有进针定位装置和显示进针深度的刻度;可对进针深度定位和显示,进针深度精确、可控、可调的一种新型麻醉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在针管上面设有进针刻度、药液刻度、伸缩滑套,针管的外圆
- 防止二次穿刺的一次性自动采血针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一种防止二次穿刺的一次性自动采血针,包含壳体、针芯和弹簧,针芯和弹簧均设在壳体的弹射腔内,针芯与弹射腔滑动配合,弹簧作用于针芯,壳体上设有触发按钮,针芯侧部与壳体之间设有卡锁结构,其特征在
- 专利名称:一种风寒感冒紫苏叶保健酒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能防治风寒感冒的紫苏叶保健酒。背景技术:众所周知,风寒感冒是因风吹受凉而引起的感冒,秋冬季节发生较多。其症状为浑身酸痛、鼻塞流涕、咳嗽有痰。治疗上西药、中药皆可,亦可采用食
- 专利名称:链烷磺酰苯胺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N-链烷磺酰苯胺衍生物或其盐的新方法,更具体地讲,它涉及一种可用较少的步骤和良好的收率制得具有抗炎和止痛作用的N-链烷磺酰苯胺衍生物或其盐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可以用下述反应式
-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抗血栓作用的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血栓作用的组合物。背景技术:人体到了一定的年龄,如缺乏运动,血管弹性降低,血管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成分含量增高,导致血管的通透性降低,由于血
- 专利名称:一种利用玉溪天仙藤治疗肾病综合症的中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药配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玉溪天仙藤治疗肾病综合症的中药。背景技术:肾病综合征是常见的一种肾脏疾病。肾病综合征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浮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