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最新文章
- 一种抽拉式多功能毛巾消毒的制造方法
- 一种奥美拉唑与多潘立酮的注射剂的制作方法
- 一种手摇式自动装卸担架的制作方法
- 一种用于毛发复苏再生微电极的制作方法
- 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药剂的制作方法
- 一种生殖系统护理组合保健贴的制作方法
- 一种宫腔止血防粘连温敏凝胶及其制法的制作方法
- 癌康药剂系列及其生产方法
- 一种全口义齿的调*方法及其磨具的制作方法
- 一种双丹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无色的退热贴的制作方法
- 一种摩顶疗法治疗装置制造方法
- 鼻腔清洁装置制造方法
- 一种盐酸拉贝洛尔、石菖蒲油纳米乳抗高血压药物的制作方法
- 一种桑拿浴箱的制作方法
- 肝胆引流装置制造方法
- 用于治疗浅Ⅱ度烧伤的中药药膜剂及制备方法
- 一种治疗产后恶露不尽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强身健体中草药足浴剂的制作方法
- 调理香波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安全采血针的制作方法
安全采血针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申请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安全采血针。包括针管、针座以及外筒;外筒的头部设置有轴向运动控制组件;针座包括由透明材质制成的回血视窗、轴向卡位体以及径向限位体;回血视窗设置在径向限位体的尾部,轴向卡位体设置在回血视窗的外侧壁上;针管穿过回血视窗并与其固定连接;针管位于回血视窗之内的部分设置有血液出口;回血视窗以及针管的一端能够由外筒的头部以及轴向运动控制组件穿出,且针管伸出外筒的一端设置有倾斜的刃口;外筒的尾部内侧设置有卡位组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安全采血针能够使针管在使用时能够伸出外筒的头部,而在使用完毕后用能够缩回外筒之内;同时,医护人员又能够通过回血视窗观察回血情况。
【专利说明】安全采血针
【技术领域】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安全采血针。
【背景技术】
[0002]对血液标本的采集通常有以下三种途径:(I)皮下采血:多用于对血液细胞成分的分类计数检测;多使用皮下(实芯或三棱形针尖)采血针;(2)、静脉采血:用于对血液细胞学、病原学、免疫学、遗传学及其他相关学科指标进行详尽的检测,在临床中应用甚广,多使用笔式、分体式静脉(中空)采血针或注射器;(3)、动脉采血,多在危重急症中对动脉血气指标检测,应用较少,多使用动脉采血穿刺器(带针)进行采集。目前在静脉采血中,各国临床医护人员,均使用笔式采血针、分体式静脉采血针和注射器。
[0003]笔式采血针:其结构是贯通的针管,其两端都有锋利的刃口 ;针管中下段固定在针座上,IU端称为静脉芽刺针、后端称为集血针、集血针表面有阻血套、针管两端有保护套管。使用时,将采血针旋转固定在外筒外筒前端,实施静脉穿刺,成功后,将真空采血管插入外筒后端空腔,使集血针后端刃口穿过阻血套并贯穿刺入真空管胶塞,在负压作用下,将血液抽入采血管内;如此反复,可实现多管次血标本的采集;采血完毕,拔出静脉穿刺针,局部止血,对废弃的采血针,需要护士再次将采血针前端护套,复套在采血针外表,然后旋转针体,将采血针从外筒上取下,再将采血针丢弃在废物盒中;此操作中护士双手复套过程,由于多种原因,护士手指常常易被针尖刺伤,发生针刺伤害,引发血源性疾病的感染或传播,如丙肝、艾滋病;后果极其严重。
[0004]根据美国国家医疗部门统计:发生在注射穿刺与采血过程的针刺伤占针刺伤害发生率的26% ;美国联邦政府于1120年颁布《针刺安全与预防》法案:要求医疗机构必须为雇员提供安全的医疗器具;美国职业安全卫生署制定的接触血源疾病的工作人员的操作标准,其中要求:在注射、穿刺操作规程,坚决杜绝:手取下针头、折弯针头、离断针头、复套针头护套的行为。
[0005]我国由于经济及历史原因,临床采血操作还多是使用注射器穿刺采集及采血针采集的方式。根据我国医学统计,学术杂志报道,临床护理从业人员被针刺伤害的发生率高达80%以上。危害极其严重。
[0006]国内已有安全采血针方案被公开,如:ZL 201120503317.9 ;上述技术方案中,虽然其静脉穿刺针能够收回外筒的空腔内,安全性较高。但其在使用时,医护人员将静脉穿刺针刺入人体后并不能获知针头是否已经插入静脉内,只能直接使用真空采血管。若针头没有进入人体静脉,则真空采血管便无法采集到血液,此时医护人员才能判断出针头没有进入静脉,从而进行调整。若调整不成功,则只能将真空采血管废弃,重新在新的部位进行穿刺,直到成功采集到血液为止。这样便增加了采血时间以及采血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安全采血针,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8]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安全采血针,包括针管、针座以及外筒;
[0009]所述外筒的头部设置有轴向运动控制组件;
[0010]所述针座包括由透明材质制成的回血视窗、用于与所述轴向运动控制组件配合限制所述针管的轴向运动的轴向卡位体以及用于与所述外筒的内壁配合并限制所述针管的径向运动的径向限位体;所述回血视窗设置在所述径向限位体的尾部,所述轴向卡位体设置在所述回血视窗的外侧壁上;
[0011]所述针管穿过所述回血视窗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针管位于所述回血视窗之内的部分设置有血液出口;
[0012]所述回血视窗以及所述针管的一端能够由所述外筒的头部以及所述轴向运动控制组件穿出,且所述针管伸出所述外筒的一端设置有倾斜的刃口 ;
[0013]所述外筒的尾部内侧设置有用于阻止所述针座由所述外筒的尾部脱离的卡位组件。
[0014]上述的安全采血针中,
[0015]所述针管位于所述回血视窗内的部分断开;
[0016]或
[0017]所述针管位于所述回血视窗内的部分侧面开孔。
[0018]上述的安全采血针中,所述外筒的头部存在一垂直于其轴向的平面,所述轴向运动控制组件包括限位滑槽以及限位体;所述限位滑槽设置在所述平面上,所述限位体能够在所述限位滑槽内沿所述针管的径向滑动,并与所述轴向卡位体卡紧或脱离。
[0019]上述的安全采血针中,所述限位滑槽为两条,分别设置在所述平面的两侧;所述针管与所述回血视窗由所述平面的中间部位穿出;
[0020]所述轴向卡位体设置在所述回血视窗的外周面上,并沿所述针管的径向延伸;
[0021]所述限位体上设置有限位孔;沿所述限位体的滑动方向,所述限位孔存在两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径向尺寸大于所述轴向卡位体的径向尺寸,第二部分的尺寸位于所述轴向卡位体的径向尺寸以及所述回血视窗的径向尺寸之间。
[0022]上述的安全采血针中,所述限位体上设置有阻挡体,所述阻挡体能够与所述限位滑槽或所述外筒相抵,并使所述限位孔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回血视窗的轴向运动路径上。
[0023]上述的安全采血针中,所述外筒的头部为底部镂空的圆台形,所述平面为该圆台形的顶面;
[0024]所述径向限位体为圆台形;所述径向限位体的外周面能够与所述外筒的头部内周面贴合;所述径向限位体的顶面与所述回血视窗的尾部相连。
[0025]上述的安全采血针中,所述卡位组件包括多个沿所述外筒的轴向延伸的卡条;所述径向限位体的边缘设置有与所述卡条对应的缺口,所述卡条能够通过所述缺口。
[0026]上述的安全采血针中,所述外筒的前部内侧也设置有多个沿所述外筒的轴向延伸的限位条,所述限位条的分布位置与所述径向限位体上的所述缺口对应,且与所述卡条在所述外筒的轴向相互错开;所述限位条能够通过所述缺口。
[0027]上述的安全采血针中,所述卡条和/或所述限位条的尾部设有倒角。
[0028]上述的安全采血针中,所述回血视窗的外侧设置有弹力部件,所述弹力部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外筒的头部内侧面以及所述径向限位体的顶面相抵。
[0029]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30]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安全采血针能够限制针管的位置,使针管在使用时能够伸出外筒的头部,而在使用完毕后用能够缩回外筒之内,防止针头误伤他人;同时,医护人员又能够通过回血视窗观察回血情况,进而直观的反映出针头是否已进入人体静脉。
[0031]因此,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安全采血针在保证安全的同时又能节省采血时间以及采血成本。
[0032]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安全采血针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003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安全采血针的纵向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针管与针座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003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外筒与轴向运动控制组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0037]【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10_针管;100-血液出口 ;102_刃口 ;12_针座;120-回血视窗;122-轴向卡位体;124_径向限位体;126_弹力部件;128_缺口 ;14_外筒;140_平面;142_限位条;144-阻尼部;146_横纹;148_手柄;16_轴向运动控制组件;160_限位滑槽;162_限位体;164A-限位孔第一部分;164B-限位孔第二部分;166_推把;168_阻挡体;18_卡位组件;180-卡条;20_阻血套。
[0038]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40]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全采血针,如图1至4所示,包括针管10、针座12以及外筒14 ;
[0041]外筒14的头部设置有轴向运动控制组件16 ;
[0042]针座12包括由透明材质制成的回血视窗120、用于与轴向运动控制组件16配合限制针管10的轴向运动的轴向卡位体122以及用于与外筒14的内壁配合并限制针管10的径向运动的径向限位体124 ;回血视窗12设置在径向限位体124的尾部,轴向卡位体122设置在回血视窗120的外侧壁上;
[0043]针管10穿过回血视窗120并与其固定连接;针管10位于回血视窗120之内的部分设置有血液出口 100 ;
[0044]回血视窗120以及针管10的一端能够由外筒14的头部以及轴向运动控制组件16穿出,且针管10伸出外筒14的一端设置有倾斜的刃口 102 ;
[0045]外筒14的尾部内侧设置有用于阻止针座12由外筒14的尾部脱离的卡位组件18。
[0046]通过将针座12设置为包括轴向卡位体122、径向限位体124以及回血视窗120三部分,能够通过轴向卡位体122与轴向运动控制组件16的配合以及径向限位体124与外筒14的配合共同限制针管10的位置,使针管10在使用时能够伸出外筒的头部,而在采血完毕后用能够缩回外筒14之内,防止刃口 102误伤他人;同时,当针头进入人体静脉血管后,在血压作用下血液会流入针管10内,并由血液出口 100流入回血视窗120内,这样医护人员便能够通过回血视窗120观察回血情况,进而直观的判断出针头是否已进入人体静脉。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安全采血针能够节约采血时间,并有效防止真空采血管的浪费,降低采血成本。
[0047]其中,血液出口 100可以米用两种方式设置。第一种是将针管10位于回血视窗120内的部分断开,然后将两部分分别固定于针座12上,两段针管10之间的间隙便形成血液出口 100。第二种是在针管10位于回血视窗120内的部分侧面开孔,形成血液出口 100。
[0048]上述两种方式中,第一种方式比较容易实现,成本也较低。但由于需要将针管10截断为两部分,则每一段针管10只有一端固定在针座12上,这样便降低了连接强度,当受力较大时可能造成针管10与针座12脱离。而第二种方式由于只是在针管10的侧部开设一个开孔,因此针管10依然是一体的,其与针座12的连接强度更大,牢固性也更好。但由于针管10很细小,因此在其侧壁开孔在技术上难度较大,不但会降低生产效率,还容易造成针管10的损坏,增加成本。
[0049]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组装以及操作,可以通过设计使外筒14的头部存在一垂直于其轴向的平面140,轴向运动控制组件16包括限位滑槽160以及限位体162 ;限位滑槽160设置在平面140上,限位体162能够在限位滑槽160内沿针管10的径向滑动,并与轴向卡位体122卡紧或脱离。
[0050]这样通过设置平面140,能够便于轴向运动控制组件16的设置。在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只需用手对限位体162施力,便可使限位体162在限位滑槽160内沿针管10的径向滑动。在移动的过程中,限位体162便可脱离与轴向卡位体122的卡接状态,从而使针座12能够沿其轴向移动。之后便可使针座12向外筒14的尾部移动,并使针管12的头部缩入外筒14内。
[0051]为了使限位体162在滑动时更加平稳,可以设置两条限位滑槽160,分别设置在平面140的两侧。同时,针管10与回血视窗120由平面140的中间部位穿出;
[0052]轴向卡位体122设置在回血视窗120的外周面上,并沿针管10的径向延伸;
[0053]限位体162上设置有限位孔;沿限位体162的滑动方向,限位孔存在第一部分164A与第二部分164B,其中第一部分164A径向尺寸大于轴向卡位体122的径向尺寸,第二部分164B的尺寸位于轴向卡位体122的径向尺寸以及回血视窗120的径向尺寸之间。
[0054]这样,利用限位孔上两部分的尺寸差异,便可实现其功能。第二部分164B的尺寸大于回血视窗120却小于轴向卡位体122,因此其能够使回血视窗120通过而阻止轴向卡位体122通过,从而实现卡位功能。而第一部分164A的尺寸大于轴向卡位体122,因此其能够供轴向卡位体122通过,从而解除卡位功能。
[0055]在使用过程中,轴向卡位体122可以设计为整体的环状,也可以在其某几个方向上设置小的凸起,只要能够与限位孔配合即可。限位孔可以设计为由两个圆形部分重叠而成的葫芦形,其中部内收,两侧分别为第一部分164A与第二部分164B。由于在操作时,刃口102 一般均朝上方,医护人员由该方向进行操作最为方便。因此,限位体162的滑动方向最好是沿刃口 102的正面及背面的连线。在此基础上,第一部分164A优选设置在刃口 102的正面一侧,第二部分164B设置在刃口 102的反面一侧,这样,医护人员便可以对限位体162施加推力以使其第一部分164A位于回血视窗120的轴向运动路径上,便于针管10的缩回。为了便于推动,限位体162还可以在刃口 102的正面一侧设置推把166。
[0056]为了降低轴向运动控制组件16所带来的尺寸影响,并且便于操作,限位体162可以做成薄板状。
[0057]由于是由医护人员对限位体162施力并使其移动,因此限位体162的移动距离以及所处位置并不容易控制。有时,虽然已经使回血视窗120位于第一部分164A内,但由于位置不好把握,可能导致回血视窗120或者轴向卡位体122与第一部分164A的边缘相抵,并阻止针管10的缩回。
[0058]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在限位体162上设置阻挡体168,阻挡体168能够与限位滑槽160或外筒14相抵,并使限位孔的第一部分164A位于回血视窗120的轴向运动路径上。
[0059]这样,便可通过阻挡体168对回血视窗120与第一部分164A的位置进行掌控,更加利于针管10缩回外筒14内。
[0060]阻挡体168可以为块状、条状、钩状或其它能够实现其功能形状,为了提高精准度,阻挡体168优选设置两个,分别位于限位体162的两侧。
[0061]针管10的头部在受力时,由于其中部与针座12相连,而尾部悬空,因此很容易产生以针座12为支点的转动力。为了能够充分抵消这股转动力,优选的,外筒14的头部为底部镂空的圆台形,平面140为该圆台形的顶面;
[0062]径向限位体124为圆台形;径向限位体124的外周面能够与外筒14的头部内周面贴合;径向限位体124的顶面与回血视窗120的尾部相连。
[0063]这样,由于圆台形的侧面为斜向延伸,因此其能够提供轴向以及径向两个方向的支撑力,以抵消针管10的转动力。
[0064]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卡位组件18可包括多个沿外筒14的轴向延伸的卡条180 ;径向限位体124的边缘设置有与卡条180对应的缺口 128,卡条180能够通过缺口 128。
[0065]在组装时,针座12可以将设置在径向限位体124上的缺口 128调整至与卡条180相对,这样针座12便可由外筒14的尾部进入到外筒14的内部。之后将针座12沿周向转动一定角度,使缺口 128与卡条180相互错开。这样当针座12向外筒14的尾部移动时,由于此时缺口 128与卡条180并不相对,所以径向限位体124便会被卡条180所阻挡,使其无法由外筒14的尾部脱离外筒14。
[0066]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安全系数,降低操作难度,还可在回血视窗120的外侧设置弹力部件126,例如套在回血视窗120外的弹簧,弹力部件126的两端分别与外筒14的头部内侧面以及所述径向限位体的顶面相抵。这样当轴向运动控制组件16解除与轴向卡位体122的卡接后,便可通过弹力部件126产生的弹力使针座12自动向外筒14的尾部运动,同时带动针管10缩回外筒14内。
[0067]上述结构能够基本保证针座12能够被限制在外筒14内,但在某些情况下,针座12可能在外力或弹力部件126的作用力下产生一个周向转动位移,这样便使径向限位体124在移动至卡条180的头部时缺口 128正好与卡条180相对的情况存在发生的可能。一旦出现上述情况,针座12以及针管10还是可由外筒14的尾部脱离。
[0068]因此,为了使该安全采血针的安全系数更高,可以在外筒14的前部内侧也设置有多个沿外筒14的轴向延伸的限位条142,限位条142的分布位置与径向限位体124上的缺口 128对应,且与卡条180在外筒14的轴向相互错开;限位条142能够通过缺口 128。
[0069]这样,在径向限位体124通过卡条180之后,还需要转动一个角度,再通过限位条142。而在缩回针管10的过程中,径向限位体124首先会沿着限位条142移动,使其周向转动力被抵消掉,之后针座12上的缺口 128会始终与卡条180相互错开,这样便能够保证针座12被卡位组件18卡住。
[0070]在具体实施时,卡条180以及限位条142均可以设置三条,之间以120度间隔等距分布在外筒14的内壁上。
[0071]此外,限位条142的头部也可以直接与外筒14的头部内周面相抵,这样当针座12被轴向运动控制组件16卡住时,限位条142会处于缺口 128内,因此能够起到限制针管运动的作用。
[0072]安全采血管的针管10尾端一般均采用设置尾端刃口并套阻血套20的方式进行封装,因此如果针座12的装配难度较大则可能造成阻血套20被尾端刃口刺破损坏的情形,更严重的还可能发生装配人员被尾端刃口刺伤的情况。
[0073]因此,可以在卡条180以及限位条142的尾部设置倒角。这样能够便于卡条180以及限位条142与缺口 128进行配合。
[0074]同时,在采血时,真空采血管需要由外筒14的尾部伸入,由于外筒14内设置有由卡条180围成的卡位组件18,因此真空采血管在伸入外筒14的尾部之后还需要卡位组件18。如果卡位组件18至于外筒14的中部,则真空采血管很容易被卡条180的边缘卡住,此时由于外筒14的内部空间狭小,而且视线不佳,医护人员很难快速将真空采血管调整至中心并穿过卡位组件18。这样便会造成操作时间的延长。
[0075]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可以使卡条180的尾部与外筒14的尾部齐平。这样,医护人员只需在装入真空采血管时在外筒14之外进行对中,之后便可直接将真空采血管穿过卡位组件18,因此避免了在外筒14内调整真空采血管,降低了操作难度,缩短了操作时间。
[0076]由于针管10的尾部也很锋利,也有可能刺破人体,因此,可以通过加长卡条180长度的方式使针管10的尾部也被限制在外筒14之内。
[0077]在进行采血时,医护人员一般用手捏住外筒14位于刃口 102正面以及背面的两侧施力,因此为了增加手指与外筒14之间的摩擦力,降低操作难度,可以在外筒14的外壁位于刃口 102的正面以及背面的部位均设置阻尼部144,阻尼部144上可以通过设置多条横纹146的方式增大阻尼系数。这样便可有效增加手指与外筒14之间的阻尼系数,增大摩擦力。
[0078]为了能够使真空采血管更加深入外筒14内,便于针管10的尾端刺入,还可在外筒的尾部设置外展的手柄148。这样医护人员可以用是指和中指勾住手柄148,然后用拇指将真空采血管推入外筒14内。
[0079]同样的,根据医护人员的习惯,一般手柄148只需向刃口 102的正面以及背面延伸。
[008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安全采血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针管、针座以及外筒; 所述外筒的头部设置有轴向运动控制组件; 所述针座包括由透明材质制成的回血视窗、用于与所述轴向运动控制组件配合限制所述针管的轴向运动的轴向卡位体以及用于与所述外筒的内壁配合并限制所述针管的径向运动的径向限位体;所述回血视窗设置在所述径向限位体的尾部,所述轴向卡位体设置在所述回血视窗的外侧壁上; 所述针管穿过所述回血视窗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针管位于所述回血视窗之内的部分设置有血液出口; 所述回血视窗以及所述针管的一端能够由所述外筒的头部以及所述轴向运动控制组件穿出,且所述针管伸出所述外筒的一端设置有倾斜的刃口; 所述外筒的尾部内侧设置有用于阻止所述针座由所述外筒的尾部脱离的卡位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采血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管位于所述回血视窗内的部分断开; 或 所述针管位于所述回血视窗内的部分侧面开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头部存在一垂直于其轴向的平面,所述轴向运动控制组件包括限位滑槽以及限位体;所述限位滑槽设置在所述平面上,所述限位体能够在所述限位滑槽内沿所述针管的径向滑动,并与所述轴向卡位体卡紧或脱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滑槽为两条,分别设置在所述平面的两侧;所述针管与所述回血视窗由所述平面的中间部位穿出; 所述轴向卡位体设置在所述回血视窗的外周面上,并沿所述针管的径向延伸; 所述限位体上设置有限位孔;沿所述限位体的滑动方向,所述限位孔存在两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径向尺寸大于所述轴向卡位体的径向尺寸,第二部分的尺寸位于所述轴向卡位体的径向尺寸以及所述回血视窗的径向尺寸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体上设置有阻挡体,所述阻挡体能够与所述限位滑槽或所述外筒相抵,并使所述限位孔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回血视窗的轴向运动路径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头部为底部镂空的圆台形,所述平面为该圆台形的顶面; 所述径向限位体为圆台形;所述径向限位体的外周面能够与所述外筒的头部内周面贴合;所述径向限位体的顶面与所述回血视窗的尾部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组件包括多个沿所述外筒的轴向延伸的卡条;所述径向限位体的边缘设置有与所述卡条对应的缺口,所述卡条能够通过所述缺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前部内侧也设置有多个沿所述外筒的轴向延伸的限位条,所述限位条的分布位置与所述径向限位体上的所述缺口对应,且与所述卡条在所述外筒的轴向相互错开;所述限位条能够通过所述缺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安全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条和/或所述限位条的尾部设有倒角。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血视窗的外侧设置有弹力部件,所述弹力部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平面的底部以及所述径向限位体的顶面相抵。
【文档编号】A61B5/153GK204033352SQ201420454862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3日
【发明者】白植观 申请人:北京光耀世纪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知识
行业新闻
- 一种可调式助产床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一种可调式助产床,其中所述可调式助产床具有一可折叠床板以及一可移动盆体,其允许在一孕妇生产的过程中,所述可调式助产床能够调整所述孕妇的背部与臀部之间的角度,从而,帮助所述孕妇能够顺利的生产,以减轻所述孕
- 一种软包装安瓿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软包装安瓿,包括瓶体、瓶颈及瓶盖,所述瓶盖由环壁、顶板以及堵头组成,所述堵头固定于所述顶板中央且与所述抽药口相匹配,所述环壁与所述瓶颈的瓶口外壁紧密配合,所述瓶颈内部设有导流机构和抽药
- 可调节式上肢垫具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式上肢垫具,包括垫套、托垫、气囊、充气管,所述托垫上表面设有一凹槽,凹槽内放置气囊,所述托垫和气囊由垫套包覆,所述充气管一端从侧面穿过垫套和托垫连接至气囊,另一端置于垫套外侧并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此病多见于20 45岁的中年妇女,占育龄妇女的40%左右,占全部乳腺疾病的7
- 专利名称: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阑尾炎的中药,特别是一种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中药。背景技术:阑尾炎及其并发症,是发生于肠的痈肿,故称之为肠痈。临床表现以转移性右下腹天 枢穴附近持续性疼痛和右下腹拒按为主要特征
- 专利名称:含有氧化染料母体与氨基吲哚发色剂的角质纤维染色组合物、使用这些组合物的染色方 ...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新的角质纤维、特别是人头发的染色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氧化染料母体与氨基吲哚发色剂,以及使用这些组合物染色的方法。人们
- 专利名称:氟比洛芬丁香酚酯药用化合物及其制剂和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确切的说它是一种氟比洛芬丁香酚酯药用化合物,由非甾体抗炎药氟比洛芬与丁香酚成酯的化合物,具有抗炎镇痛作用,本发明还进一步公开了该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以
- 专利名称:利用热滞后蛋白改良低温外科中的组织破坏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以前与低温外科不相关的领域,以及热滞后蛋白(Thermalhysteresis proteins)的性质和利用。背景技术:冷冻外科作为一种临床医学方法已获得广泛的
- 专利名称:一种入药动物体超微粉碎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入药动物体超微粉碎方法,属入药动物体粉碎技术领域。背景技术:能够入药的动物体,如水蛭、地龙等,是活血化瘀的良药,对高血压、脑中风、冠心病、动脉血栓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目前对入
- 专利名称:一种鱼鳞经双菌种多酶系发酵生产护肤品原料的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以鱼类加工后废弃料鱼鳞,经过双菌种多酶系发酵,生产富含胶原蛋白和氨基酸的护肤品原料的方法。背景技术: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养殖量已经超过捕捞
- 专利名称:儿童血宝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食品,特别是用于预防儿童缺乏营养而引起的缺铁性贫血的儿童血宝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 缺铁性贫血是常见的营养缺乏病,发病普及全世界,多见于婴幼儿、儿童、少年、孕妇、乳母和
- 专利名称:用于输液包装的组合盖及具有该组合盖的输液容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医药包装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输液包装的组合盖及具 有该组合盖的输液容器。背景技术:现有技术的组合盖及具有该组合盖的塑料包装如图1所示,组合盖由外
- 专利名称:凹凸棒酒糟艾叶热敷泥的生产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保健领域,具体涉及ー种凹凸棒酒糟艾叶热敷泥的生产方法。背景技术:腰腿疼痛的病人常常喜欢温暖而讨厌寒冷,温暖可以缓解腰和腿部的疼痛,驱走寒气,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液循环,加快细胞新陈代
- 专利名称:一种甘氨酰-l-酪氨酸药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甘氨酰-L-酪氨酸药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本制剂由甘氨酰-L-酪氨酸组成。本发明涉及这种制剂的处方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20世纪30年代Robe
- 一种新型消化内科用检查床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消化内科用检查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1)、床腿(2)、弧形板槽(3)、废物盒体(4)、杂物盒体(5),床体(1)下端连接有四个床腿(2),床腿(2)底部有活动的万向轮
- 专利名称:含有环组普罗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尤其涉及糖尿病,具体来说是一种含有环组普罗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背景技术:糖尿病是人类最常见的新陈代谢失调疾病。大部分是依赖胰岛素的,或称作第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癫狂症的中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癫狂症的中药。背景技术: 中医的癫狂症即精神病,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
- 专利名称:气袋按摩床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摩床,尤其涉及气袋按摩床。技术背景传统床的平面与身体部分有缝隙(由于我们的身体是呈曲线的),所以腰部、颈部 等悬空,血管及神经会受压迫,于是睡眠质量不好。而现在的一些按摩床也未能很
- 专利名称:一种旋转扣压式手术刀柄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术刀柄,具体涉及一种旋转扣压式手术刀柄,属医疗器械领域。背景技术:手术刀柄作为手术刀片的载体,用于手术刀片的安装,其目的是方便手术刀片的操持,以便于手术中的切割。目前常
- 心型纪念骨灰盒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心型纪念骨灰盒,其包括上盒体和下盒体,所述上盒体和所述下盒体的内部分别形成一用于放置玻璃瓶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开口边缘形成一台阶,开口处放置用于夹照片的透明夹层,所述容置腔开口的边缘侧壁
- 消化科用胃壁清洗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消化科用胃壁清洗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悬挂式胃壁清洗盒和开关操作盒,其特征是悬挂式胃壁清洗盒下侧设有压力泵,压力泵下侧设有内置活塞,内置活塞下侧设有动力升降杆,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