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最新文章
- 一种肩部防脱垂护具的制作方法
- 水溶性卟啉铁的制作方法
- 新型康复带结构的制作方法
- 一种兽用舌夹的制作方法
- 半自动调节平衡的病员担架的制作方法
- 一种产后子宫内压实时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 一种治疗慢性阑尾炎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 用于预防口腔-牙齿感染的含有藻类的糖果糕点产品的制作方法
- 一种提取银杏叶有效成分的生产方法
-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水及其制造方法
- 一种鼻腔喷雾器的制造方法
- 一种盐酸吉西他滨冻干制剂的制作方法
- 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中草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 耐脏减压的手臂绷带的制作方法
- 一次性侧孔静脉注射针的制作方法
- 泥鳅粉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 苯并[c]菲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以及用所述方法制备的新化合物的制作方法
- 乌鸡素的制备方法
- 一种治疗奶牛习惯性流产的内服药物的制作方法
- 一种鸡新城疫活疫苗耐热冻干保护剂及制备方法
胶陀螺或其菌丝体提取物及其药物的制备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胶陀螺或其菌丝体提取物及其药物的制备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胶陀螺或其菌丝体提取物及其药物的制备和应用。
胶陀螺及其菌丝体在民间应用的基础上,经试验研究,发现了其具有较强的生理活性,如活血化瘀、抗炎、治疗银屑病等作用,但国内外均未报道其提取和制备成药物的方法。
本发明的特点是采用动物试验及临床观察,确定了胶陀螺或其菌丝体的提取及制备成药物的最佳方案,通过本方案,可较多的提取出有效成分,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是这样达到的1.胶陀螺或其菌丝体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取胶陀螺或其菌丝体粉碎1~10目,加入40~95%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乙醇用量为3~6倍(药材g∶乙醇体积ml),时间为1~2小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后,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1~1.40(50~60℃),即得提取物。提取物中麦角甾醇的含量为0.2~0.8%。
2.以胶陀螺或其菌丝体的提取物为活性成分的药物,其制备方法为将胶陀螺或其菌丝体的提取物与淀粉按比例(g∶g)1∶1~6混合(麦角甾醇的含量为0.01~0.8%),干燥(50~80℃),粉碎后制成硬胶囊剂、片剂(混合物中加1%~5%硬脂酸镁,混匀后压片)、颗粒剂(混合物中加60~80%乙醇适量,制成8~14目的颗粒)、散剂以下结合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取胶陀螺或其菌丝体粉碎成5目,加入7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乙醇用量为4倍,时间为1.5小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后,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60℃),与淀粉按比例(g∶g)1∶2混合,60℃条件下干燥,干燥物粉碎为80目细粉,制成散剂、硬胶囊、片剂或颗粒剂。
本发明的试验研究内容有新药陀螺银消胶囊的研究,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研究批文,批文号为(1999)ZL-22号。目前正在北京广安门医院等进行临床观察。胶陀螺(Jiaotuoluo,Bulgaria)为胶陀螺科真菌胶陀螺Bulgaria inquinans(Pers.)Fr.的干燥子实体,夏秋季节采收,烘干。又称“污胶鼓菌”、“猪嘴蘑”、“拱嘴蘑”。生态环境生长在林下倒木或枯立木上,特别是各级各类的储木场的原木上喜生此菌。被感染的原木种类主要有蒙古栎、桦树、榆树、柞树等,被感染的部位主要是树皮部分。生长特征胶陀螺主要依靠孢子进行传播。子实体成熟时产生大量子囊孢子,孢子成褐色,可以通过空气、水流、人畜等进行传播。孢子可寄存于树皮的裂缝处,萌发后产生的菌丝侵入到树皮深处,菌丝在分解木材的同时形成大量菌丝体,当菌丝体积累到一定程度,且空气中的温度和湿度适宜时,即从数皮的裂缝处长出子实体。子实体3~5天即可成熟释放孢子后融化腐烂。如刚形成的小子实体在没有成熟前遇到干旱,则胶质的子实体皱缩,待空气潮湿时继续生长。胶陀螺在雨后采摘最佳,采摘后洗去菌柄基部泥土,然后烘干,即可入药。药材性状本品为成短柄盾形、喇叭形或不规则形;子囊盘蝶状、盘状,偶有杯状。直径0.5~3.0cm,角质,韧性较强,呈黑褐色,多皱,边缘内卷;断面黄褐色,较粗糙,气微,味略酸苦。组织特征子实层黑色,光亮,由子囊和侧丝紧密排列构成,子囊近棒状,有长柄,120~170×10~11微米,有孢子部分长45~58微米;侧丝直径1~2微米,稍长于子囊;子囊孢子单行排列,有时在子囊上方呈双行排列,11~14×6~7微米,形状近似椭圆;子实层基为密丝组织,其下是疏丝组织构成的菌肉;子囊和侧丝由子实体中菌丝直接生出,菌肉部分由埋于胶质中的菌丝构成,菌丝直径1~2微米,呈相互交织状,疏丝组织常由密丝组织分隔成很多腔室;表面簇生的绒毛由组织中伸出的菌丝构成。粉末特征粉末黑褐色。子囊、侧丝和菌丝构成粉末主体;子囊近棒状,侧丝线形,菌丝细长,稍弯曲,有无色、淡棕色乃至淡褐色的菌丝,彼此相互交织成大小不规则的团块,亦有单根散离者。孢子众多,淡灰色或淡褐色,多为椭圆形,也可见圆形孢子,边缘光滑,中间有一个油滴;偶有2~8个孢子聚集。不规则颗粒团块,大小不一,呈无色、淡棕色至褐色、黑褐色。鉴别(1) 本品切面子实层黑色光亮,由子囊和侧丝紧密排列构成,子囊近棒状,有长柄侧丝直径1~2μm,稍长于子囊,子囊孢子单行排列,有时在子囊上方呈双行排列,近椭圆形。子实层基由密死组织构成,菌肉部部分由埋于胶质中的菌丝构成,疏丝组织常由密丝组织分隔成许多腔室。(2) 取本品1g,粉碎,加氯仿5ml,冷浸1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胶陀螺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醋酸乙酯(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荧光斑点。(3) 取麦角甾醇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鉴别(1)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及上述对照品溶液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氯仿-醋酸乙酯
(5∶10∶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烘约5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紫红色斑点。检查总灰分、取本品3g照灰分测定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附录IXK)测定,总灰分不得超过13%。含量测定取本品适量粉碎(60目),精密称取药粉3g,加入5%氢氧化钠水溶液10ml,使样品湿润密闭,放置4小时,称取6g硅藻土,拌入样品中,干燥(60~70℃),干燥后的样品装入滤纸筒,置索氏提取器中,用氯仿提取4小时,回收溶剂至干,用氯仿定容于2ml容量瓶中,作为供试品溶液,另精密称取麦角甾醇对照品1mg用氯仿定容于1ml量瓶中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对照品4μl和6μl,供试品溶液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氯仿-醋酸乙酯(5∶10∶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烘5分钟,上盖玻璃板,四周用胶布密封,放置半小时后,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附录VIB薄层扫描法)进行扫描,波长λS=395nm,λR=700nm。用外标两点法进行测定,即得。本品含麦角甾醇不得少于0.05%。炮制除去杂质,烘干。性味与归经微苦,微酸。归肺、肝、心经。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用于淤滞肌肤型银屑病。用法与用量6~10g贮藏置阴凉通风处。含胶陀螺为活性成分的-陀螺银消胶囊药理试验结果综述陀螺银消胶囊系由胶陀螺单味药组成,具有清热解热、活血通络的功效,同时又是一种新型光敏药物。主治淤滞肌肤型银屑病。银屑病的病理特点主要是皮损部位表皮过度增殖和角化不全。所以病理模型选用增生活跃的雌激素期小鼠阴道上皮和缺少颗粒层的鼠尾鳞片表皮,实验设陀螺银消高、中、低三个剂量组模型对照组和阳性药(银屑灵)对照组,结果表明,陀螺银消有抑制小鼠阴道上皮增殖和促进鼠尾表皮颗粒细胞生成的作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0.56g/Kg)P<0.01,中剂量组(0.28g/Kg)P<0.05,存在剂量反应关系,与银屑灵作用相近。陀螺银消有一定的止痒效果,在0.18g/Kg与0.36g/Kg剂量下,能提高豚鼠皮肤对磷酸组织胺的致痒阈(P<0.05)。抗炎实验证实陀螺银消于0.18g/Kg和0.36g/Kg剂量下,对大鼠角叉菜胶足跖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在0.36g/Kg对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说明陀螺银消对急慢性炎症均有对抗作用。本品在0.28g/Kg剂量下,能降低血瘀模型大鼠的全血粘度,在0.56g/Kg剂量下,则对全血粘度、血浆粘度以及纤维蛋白原粘度均有明显的降粘效果,陀螺银消的光动力效应表现在对给药后小鼠直接进行阳光照射,能明显抑制ConA所致的T淋巴细胞转化增殖(P<0.01)。给药后小鼠加光照射可使耳廓血管明显扩张。一般药理学实验结果为陀螺银消各剂量组(0.24,0.48,0.96g/Kg)组小鼠,一般行为表现,姿势,步态未见明显变化,无流涎、肌颤等现象,高剂量组连续给药7日小鼠自发活动明显减少(P<0.05),提示本品有一定的镇静作用,陀螺银消0.16、0.32、0.64g/Kg/次,经十二指肠插管给药,对麻醉状态下大鼠的血压,心率,心电图及呼吸频率及振幅均无明显影响。临床前毒理综述急性毒性试验因限于给药浓度和给药体积未能测出小鼠灌胃给药的LD50。陀螺银消以40克药粉/公斤(相当于生药168克/公斤,为临床拟用量的1000倍)的剂量分二次给小鼠,动物用药后活动稍减,3小时后恢复正常观察一周,动物一般状态良好,未见急性毒性反应。组织器官也无异常改变,故小鼠的最大耐受量为40g/Kg。长期毒性试验;以4.0、2.0和0.4g/kg/日,给大鼠ig,连续3个月,结果表明,高剂量(4.0g/kg)组大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体重减轻,肾功能不全(BUN、Crea较度升高),血、尿常规、肝功和其它血液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肾脏中部分肾小管变性,其它脏器未见异常改变。中(2.0g/kg)和低(0.4g/kg)剂量组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停药15天后高剂量组大鼠肾功能恢复正常,以2.0和0.2g/kg二个剂量组给Beagle犬药掺食给药,连续90天,2.0g/kg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体重减轻,白细胞升高,除此之外,未见其它异常改变。特殊毒理试验,微生物回复突变试验表明,在5mg-0.1μg/皿范围内,陀螺银消无致突变作用,染色体畸变试验表明,各剂量组的畸变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微核试验各剂量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陀螺银消胶囊I期临床观察试验小结陀螺银消系野生真菌胶陀螺的提取物,胶陀螺为地方性民间习用药材,主要用于牛皮癣等病症的治疗。动物实验表明,陀螺银消对银屑病病理模型具有明显的改善和逆转作用。此外,还有抗炎、止痒、镇静和降低血粘度以及光敏作用等诸多药效。为了观察健康人对陀螺银消胶囊的毒副反应和耐受性,进而为II期临床试验设计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我们进行了陀螺银消胶囊I期临床试验。方法受试对象选择1、入选志愿者30人,均为男性,年龄在22-45岁,体重50-70Kg。2、经体检证实无心、肝、肾及血液和消化系统疾病,无药物和食物过敏史,且不嗜烟酒。试验药物陀螺银消胶囊,批号960714。由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制剂室提供。实施方案30名志愿者随机分成10组,每组3人,分单次用药和连续用药两个阶段,每一剂量同时进行单纯服药和服药加光照两组实验,单次用药的初试剂量为1.2克/次,是依据民间用量和动物实验结果拟定的,为临床预定用量的1/2,服药后观察一周,如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则进行下一组实验,剂量加倍。如此依次增加直至用药量达9.6克/次为止。
连续用药以临床预定量的2倍之剂量,即4.8克/日,分两次口服,每次8粒,连续服药5天,停药后观察一周。各剂量组按规定服药后,按观察表逐项观察和检测,并认真填写。实验小结通过对健康志愿者进行临床观察和化验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对陀螺银消胶囊的药物反应及对正常人体的多方面作用有了一个概括性了解,现小结如下1、陀螺银消胶囊短期服用对人体心、肝、肾功能和血、尿常规检查无影响。2、部分受试对象服用本品后有困倦感,一般在服药后20分钟左右开始出现,2-3个小时后消失。3、陀螺银消胶囊普遍出现光动力效应(光敏反应)的剂量为24克/次。4、服用本品并经阳光照射后,被照射部位皮肤首先发红,而后留有色素沉着,停药后1-2周内自然消退。
通过I期临床观察可初步得出,陀螺银消胶囊在1.2-9.6克/次剂量范围内,受试者可出现困倦和光敏反应,由于银屑病与精神因素有关,故本品的镇静安神作用有利于本病的治疗。光敏反应是本品的主要药效之一,2.4克/次为普遍出现皮肤红斑的最小剂量。因此,将2.4克暂定为临床日用量。
受试者接受日光照射的部位出现红斑后,往往留下一过性的色素沉着。在受试者中有一例出现畏光现象,可能是精神作用所致。
在胶陀螺(陀螺银消胶囊的原药材)的产地之一-长白山林区,常见当地居民连续多次或一次过量食用胶陀螺后,经阳光曝晒,颜面等身体暴露部位出现红肿,尤以口唇为重。故当地称胶陀螺为“猪嘴蘑”或“拱嘴蘑”。在I期临床观察中;受试者虽未出现严重的光毒反应,在II期临床观察时仍需引起足够的重视,提醒患者非皮损部位尽可能避光,以免“晒伤”。
权利要求
1.胶陀螺或其菌丝体的提取物,它可以由下列方法制得A.将胶陀螺或其菌丝体粉碎1~10目B.采用40~95%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乙醇用量为3~6倍(药材g∶乙醇体积ml),时间为1~2小时C.提取物减压回收乙醇后,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1~1.40(50~60℃),即得提取物。提取物中麦角甾醇的含量为0.2~0.8%。
2.权利要求1书所述的胶陀螺或其菌丝体的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A.将胶陀螺或其菌丝体粉碎1~10目B.采用40~95%7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乙醇用量为3~6倍(药材g∶乙醇体积ml),时间为1~2小时C.提取物减压回收乙醇后,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1~1.40(50~60℃),即得提取物。
3.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陀螺或其菌丝体的提取物为活性成分的药物,其制备方法如下将胶陀螺或其菌丝体的提取物与淀粉按比例(g∶g)1∶1~3混合(麦角甾醇的含量为0.01~0.8%g),制成硬胶囊剂、片剂(混合物中加1%~5%硬脂酸镁,混匀后压片)、颗粒剂(混合物中加60~80%乙醇适量,制成8~14目的颗粒)、散剂
4.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它可以是片剂、硬胶囊剂、颗粒剂、散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将胶陀螺或其菌丝体粉碎1~10目。(2)采用40~95%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乙醇用量为3~6倍(药材g∶乙醇体积ml),时间为1~2小时。(3)将乙醇提取物,采用减压回收乙醇后,浓缩至1.01~1.40(50~60℃),得提取物。(4)提取物中麦角甾醇的含量为0.2~0.8%,制成的药物中麦角甾醇的含量为0.01~0.8%。(5)将提取物与淀粉按比例(g∶g)1∶1~3混合,在50~80℃条件下干燥,粉碎细度为50~100目,装入胶囊或制成片剂、颗粒剂、散剂。
6.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物及其制备成的药物在医疗方面的应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物及其制备成的药物具有光敏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牛皮癣、白癜风、皮炎等皮肤病。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胶陀螺或其菌丝体提取物及其药物的制备和应用。胶陀螺或其菌丝体粉碎,加乙醇提取,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后,浓缩,即得提取物。将提取物与淀粉或其它辅料混合,干燥,粉碎后制成硬胶囊剂、片剂、颗粒剂、散剂等。首次提出了胶陀螺或其菌丝体提取物及含该提取物的药物的制备方法。胶陀螺或其菌丝体提取物及其制备的药物可用于治疗牛皮癣、白癜风、皮炎等皮肤病。
文档编号A61P17/06GK1390602SQ0111872
公开日2003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01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01年6月8日
发明者郗书元, 陈景修, 丁晓昆 申请人:中国高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产品知识
行业新闻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胃病的中成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中成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胃病的中成药组合物。背景技术:目前,针对不同胃病,有关治疗各种胃病的西药和中药种类和品种都较多,一般来说有的西药治疗效果好,疗效快,但有一定的副作用,不
- 一种基于接触式ic卡的监护仪一次性传感器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接触式IC卡的监护仪一次性传感器装置,包括传感器电极片、传感器插头、传感器插座盒和监护仪。所述传感器电极片与传感器插头相连,采用一次性表皮电极传感器进行信
- 专利名称:一种人体用除臭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人体用除臭剂,属于除臭剂技术领域。背景技术:汗液分泌后目细菌分解常会产生令人厌恶的臭味。为了抑制汗液过量排出和消除臭味,人们业已生产了各种抑汗化妆箍和祛臭化妆品。抑汗剂大多以金属盐
- 专利名称:一种补肾壮阳中药龙阳胶囊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能壮阳益精、补肾强腰的中药龙阳胶囊。男性性生理功能障碍性疾病如遗精、阳萎、早泄、性欲减退等造成不育,往往给患者精神上、心理上带来许多苦脑,这类疾病多伴有头晕目眩、腰膝酸
- 妇产科用消毒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妇产科用消毒器,属于妇产科医疗器具【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供药腔,其中供药腔侧面上方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供药管,侧面下方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供药管,供药腔底部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三供药管;供药腔
- 专利名称:治疗咳嗽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汤剂,特别是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组合物。背景技术: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咳嗽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肺热、肺肾虚, 再加上外感风寒从而造成上呼吸道黏膜发炎,而引起的咳嗽。
- 专利名称:口腔膜制剂的制作方法口腔膜制剂发明领域本发明涉及包含吲哚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曲坦类(triptan))的口腔膜制剂、其制备和用于治疗头痛的用途。背景技术:药物剂型,例如口腔可溶解的膜制剂,其在口中迅速溶解,在各种各样的方面是有利
- 专利名称:羊胎多肽核酸营养液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以羊胎为原料,富多肽核酸的营养液的制备方法。人和动物的胎盘为传统中药,含有多种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并富蛋白质、多肽、氨基酸及核酸。胎儿是一个完整的生命,除含有丰富的蛋
- 一种护理床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理床,属于医疗器械领域。该护理床包括床板,在床板的一端设置有枕头,在远离枕头的床板的另一端设置有活动桌;在床板的外侧设置有滑动轨道,所述的活动桌由支杆与床板上的滑动轨道连接,支杆通过伸缩杆
-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免疫调节和降血糖作用的中药片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片剂及其制备工艺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免疫调节和降血糖作用的中药片剂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几乎所有的人类疾病都与机体自身免疫功能失衡有关,免疫力低下是
- 专利名称:磷脂大补膏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营养保健食品——磷脂大补膏,及其制备方法。磷脂是保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和健康生存所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约占人体重的1%。它对机体细胞的活化生存,脏器功能的维持,肌肉关节的活动及脂肪的运转代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蚕病的药及其制备、使用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治疗蚕病的药及其制备、使用方法,特别涉及的是治疗亮水蚕、青头蚕、红头蚕、亮头蚕的药及其制备、使用方法。养蚕业自古我国就很发达,目前更是一派欣荣,它已成为支承我国丝绸出口
- 专利名称:3,4-二取代-噻唑烷-2-酮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一般涉及3,4-二取代-噻唑垸-2-酮如3-(4-甲氧基-苄基)-2-氧代-噻唑烷-4-羧酸甲氧基-甲基-酰胺及其中间体的合成。本发明制备的化合物 可用于合成和制备用于治疗与
- 专利名称:头孢菌素衍生物的制作方法1.发明领域本发明涉及由下列通式代表的新型头孢烯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和或其前体药物 其中Q是一通过一环上碳原子与硫原子相连的任选取代的吡啶鎓基团; X为卤素;Y为氢或卤素; A为CO2H、PO3H2、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癫狂症的中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癫狂症的中药。背景技术: 中医的癫狂症即精神病,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
- 专利名称:蒽环二糖类、其制备方法和含有它们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通式(I)和(II)的化合物及其具有抗肿瘤性质的药用盐类。 其中R是H、OH或OR7基,其中R7=CHO或COCH3或者是含有至多个6个碳原子的羧酸的酰基;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的中药散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的中药散剂。背景技术: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属祖国传统医学“痹证”、“历节”等病证范畴。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感受外邪或素体虚弱复感风邪所致。如《素问 痹论》
- 专利名称:火绒草属植物提取物及其活性成分在治疗肝炎中的用途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提取物及其活性成分在肝炎治疗上的应用,尤其是含火绒草 素类化合物的火绒草属植物提取物、火绒草素及其衍生物、含火绒草素的药物组合物在制 备治疗乙型
- 一种屏蔽医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复合铅罐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屏蔽医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复合铅罐,包括罐体及罐盖,所述罐体及罐盖为内外表面均包裹有工程塑料层的铅罐,其罐体为厚壁开口可容纳一只针管的桶状体,工程塑料层在台阶处设有外螺
- 专利名称::一种辅酶q10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以辅酶Q10为活性成份的注射给药的药物组合物。背景技术::辅酶Q10是一种脂溶性醌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微生物细胞内以及动物的心脏、肝脏、脾脏和肾脏中,具有多种
-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促进骨折愈合作用的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组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组具有促进骨折愈合作用的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背景技术:海南九节I3Sychotria hainanensis为茜草科植物,又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