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盈VI

油压机,油压机厂家

全国产品销售热线

15588247377

产品分类

您的当前位置:行业新闻>>一种可调温式灸疗仪的制作方法

一种可调温式灸疗仪的制作方法

发布时间:2025-05-04

专利名称:一种可调温式灸疗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温式灸疗仪。
背景技术
针灸医学源于中国,几千年来不仅对我国人民的健康事业起了重大作用,在世界上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如何将针法和灸法有效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应用于临床,一直是针灸医生所探讨的问题。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温针灸疗法是针灸疗法中将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适用于既需要针刺留针,又须施灸的疾病。晋代皇莆谧 《针灸甲乙经》,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都大力提倡针灸并用。其具体操作在针刺得气后, 将针留在适当的深度,在针柄上置一段长约2cm的艾卷施灸,或在针柄上搓捏少许艾绒点燃施灸,直待燃尽,除去灰烬,再将针取出。使艾绒燃烧的热力可通过针身传入体内,发挥针和灸的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操作中存在着艾绒燃烧的热力传到皮肤的温度不规范,不均衡,不持久,不易控制,艾烟影响环境,易发生烫伤,且手法操作不方便等问题。随社会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以艾为热源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如为了避免艾烟影响诊室空气, 做了无烟处理,为了操作方便制成艾盒,支架等。但仍未能解决好使针体传导到针刺穴位皮肤温度的集中,稳定,均衡,持久的热源问题,也有利用可见光,红外线,激光,微波等做发热源。而温针灸疗法目的在于将热能,通过针体传导到穴位皮肤,作用到体内,激发经气而调整脏腑功能。如何在不违背传统温针灸疗法的治疗原理,又能将针与灸的作用有机结合的方法,目前未见报道。在申请号为86206285中公开的“调温式针灸仪”采用加热夹夹住针柄的加热方式,使用过程中加热夹与皮肤之见有空闲距离,所以温度只局限于针柄部位,形式上是在加热,实际上并没有有效温度传导到皮下,另外加热夹有一定的重量,夹在针柄上容易导致针灸针的偏斜,从而影响到治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调温式灸疗仪,该疗灸仪既可避免诊室空气的污染,烫伤患者皮肤,又可使热能沿着针身有效地传到皮肤作用于体内,且便于操作,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利用低频脉冲电流使线圈通电后产生的热效应直接作用于针体上,并可通过调整低频脉冲电流的大小控制针体温度,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电子电路,壳体上设有开关、指示灯、调温旋钮、定时旋钮和低频脉冲电流输出插孔,与输出插孔配合的导线的另一端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装置是由直径4mm的铜薄壁管外附绝缘膜、绝缘膜上缠绕阻值为50欧姆的康铜丝线圈构成的封闭式套管,通电后套管产生热效应,套管的长度视针刺入皮肤后所留长度确定。该新型采用低频脉冲电流的方法控制热套管的温度,把发热套管通过针体作用在皮肤的温度,设计为38度至46度可调范围,治疗时间在20分钟-30分钟选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温度稳定、均衡,持久,规范化,保证了针灸作用有效发挥及治疗的安全性,且治疗中可根据病情随时摘掉热套管,实施针刺手法的操作,实现了针和灸的有效结合。操作简便,安全无副作用,投入小,易于推广,适于广大农村基层医疗单位应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电子电路,壳体上设有开关、指示灯、调温旋钮、定时旋钮和低频脉冲电流输出插孔,与输出插孔配合的导线的另一端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装置是由直径4mm的铜薄壁管外附绝缘膜,绝缘膜上缠绕阻值为50欧姆的康铜丝线圈构成的封闭式套管,通电后套管产生热效应,套管的长度视针刺入皮肤后所留长度确定。 本新型遵循了传统针灸治疗原理,采取封闭式热套管,输出低频脉冲电流,使热套管线圈通电后产生热效应,应用时将热套管套在针体上,使热能沿着针身有效地传到皮肤作用到体内,达到治疗目的。临床中实现了热源稳定,在室温18度下,热套管发出的热力通过针体, 传到针刺穴位皮肤的温度,可以在38度-46度范围内选择,治疗时间可在20分钟-30分钟选调,治疗中可根据病情随时摘掉热套管,实施针刺手法的操作,实现了针和灸的有效结合。同时避免诊室空气的污染,患者皮肤的烫伤,便于操作,易于推广,投入小,适于广大农村基层医疗单位应用,解决了临床针与灸有效结合的操作难题,继承发扬了传统针灸技术, 为弘扬中医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技术性能1、仪器电源交流 220V士 10% 50Hz2、功率消耗不大于15W3、外形尺寸长 500mm,宽 400mm,高 150mm4、重量IKg5、温度调节范围38°C -46°C6、套管温度42 °C7、(套管)加热方式12V直流脉冲加热,定时恒温。由电源变压器B把交流市电220V降压为15V,经整流二极管做全波整流,Cl滤波后,由三端集成稳压器C147812输出稳压12V直流电压。针套由密封管状金属和塑料构成,金属管外装有绝缘包裹的加热绿电阻R,对R 加热由C1、Wl、R4、R5、C4、C5完成,Cl组成脉冲实度可调的低频振荡器,振荡器频率约为 0. 5Hz,调节面板上调温旋钮W1,可使Cl的3脚输出真空不同的矩形脉冲波。在C13叫输出电路中串接有脉冲加热指示灯LED1,它指示加热工作状态并驱动功率管BG,使针套内加热,电阻R得电升温。调Wl可使针套温度在38°C -46°C摄式度。由C13、D13、D4、R9、R11、C10、C11、J2 组成充电电路,充电电路由 R9、D3、Rll、ClO
组成,实现恒温的开通调节,放电电路由D4、R12、ClO和集成块⑦脚组成,实现恒温的定时关断调节。当电路处于充电状态时,C13时集成块的⑦脚为高电平,电流经过R9、D3、R11对电容ClO充电,这时集成块③脚输出高电平,继电器J2动作,J2常开触电闭合,BG基极导通 R得电流加热,当充电到一定时间,电容ClO的电压上升到约2/3电源电压时,继承块⑥脚接受此电平信号,使③脚翻转,从高电平变至低点平,继电器J2不动作,J2常开点断开,BD基极开路R不加热,如此循环就成了定时加热10秒,关断8秒。起到恒温的作用。由C12555时集成块K2、R6、R7、C7、Jl组成定时转换开关电路,按下K2后时基电路得电工作,同时C123脚为高电平,继电器Jl工作,常开触点闭合,保护K2-1点接通,此时 R7、C7充电,6脚为2/3电源电压时,使3脚翻转,由高电平变至低电平,继电器Jl不动作, 常开触点断开,使K2-1点断开使Cl时基电路停止工作,此C12时基电路定时恒温25分钟。使用方法1、接通电源后,打开电源开关K,按动定时按钮,这时电源指示灯、脉冲、恒温、定时指示灯点亮闪烁。表示针套可以正常通电加热。2、调整调温按钮,可使针套获得37°C -46°C的温度。调整旋钮的位置可观察脉冲指示灯闪烁变化,灯亮即在加温,等亮的时间短表示针套温度低,灯亮的时间长表示针套温
度升高。3、针套加热到42度时,恒温指示灯定时闪烁,指示灯亮时加温,指示灯不亮时不加温。4、将针套电源接入,相应的指示灯山亮,说明针套正在加温。5、该仪工作时间定为25分钟,自动定时已到,脉冲、恒温、定时指示灯熄灭此时工作完成。元器件说明B :15vA变压器,初级220V、次级15VK 电源开关K2:按钮开关,双刀双掷D、D2、D5 为 IN400 二极管D1、D3、D4 为 4148 二极管C11、C12、C13 为时基集成块 NE555C14 电源稳压集成块7812LED1、LED2、LED3、LED4、LED5 为 0 5 红绿发光管JU J2 JZC-23F (4098 12V)BG 2SB817 大功率三极管Cl :1000u/50v 电解电容C3 :200u/50v 电解电容C5、ClO 为 47u/50v 电解电容C6 :10u/50v 电解电容C7 :1000u/50v 电解电容C2、C4、C8、C9、Cll、C12 为 0. Iu 电容电阻 1/8WR1-3K[0047]R2-1KR3-3KR4-10KR5-4. 7KR6-10KR7-1MR8-3KR9-10KR11、R12_470K 可调0. 5A 保险管,灯 5 X 20保险管座机箱W-10K线型电位器。
权利要求1. 一种可调温式灸疗仪,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电子电路,壳体上设有开关、指示灯、调温旋钮、定时旋钮和低频脉冲电流输出插孔,与输出插孔配合的导线的另一端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装置是由直径4mm的铜薄壁管外附绝缘膜、绝缘膜上缠绕阻值为50欧姆的康铜丝线圈构成的封闭式套管,通电后套管产生热效应,套管的长度视针刺入皮肤后所留长度确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温式灸疗仪,包括壳体,电子电路,壳体上设有开关、指示灯、调温旋钮、定时旋钮和低频脉冲电流输出插孔,与输出插孔配合的导线的另一端是加热装置,加热装置是由铜薄壁管外附绝缘膜、绝缘膜上缠绕阻值铜丝线圈构成的封闭式套管,通电后套管产生热效应。本实用新型温度稳定、均衡,持久,规范化,保证了针灸作用有效发挥及治疗的安全性,且治疗中可根据病情随时摘掉热套管,实施针刺手法的操作,实现了针和灸的有效结合。操作简便,安全无副作用,投入小,易于推广,适于广大农村基层医疗单位应用。
文档编号A61H39/06GK202044509SQ201120135640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8日
发明者杨振宇 申请人:杨振宇

  • 专利名称:一种防治哮喘的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到用于预防和治疗支气管哮喘 (简称哮喘)的一种以中药当归挥发油为主要成分的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2006 版全球哮喘防治创议(The G
  • 专利名称:一种输液管加温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管加温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静脉注射输液是临床上抢救和治疗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在医疗中为患者输液时,由于药液不进行任何处理,其温度与当时所处环境的温度相当
  • 专利名称:一种有效治疗失眠的药酒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药酒,具体地说是一种有效治疗失眠的药酒。背景技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工作、生活的压力逐渐增大,出现了大量的失眠人群, 表现为失眠、健忘、头痛等。据陆亚文等的调查研究表明
  • 专利名称:药用化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是关于某些N-羟基-N-〔3-〔2-(卤代苯硫基)苯基〕丙-2-烯基〕脲类化合物、含有这些化合物的组合物以及它们的应用方法。5-脂氧合酶(5-LO)催化花生四烯酸转变为白三烯生化合成的第一步。白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输卵管堵塞而不孕的中成药及其使用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中医治疗输卵管堵塞不孕的药物和使用方法。背景技术:女子久婚后不孕,男方精液检查正常,女方经期内膜病理报告“无分泌期变化”,输卵管碘油造影为双侧输卵管堵塞,可以用
  • 专利名称:复方黄精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口服液。 背景技术:现有的用于增强机体免疫力的药物众多,但效果并不理想,迫切需要一种增强机体免疫力效果好的口服液。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复方黄精口服液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银屑病及神经性皮炎的中草药丸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中草药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治疗银屑病及神经性皮炎的中草药丸。背景技术:银屑一般习惯称之为牛皮癣,中医古称之为“白庀”,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其特征是在红斑上反复出
  • 专利名称:用于治疗浅Ⅱ度烧伤的中药药膜剂及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浅II度烧伤的中药药膜剂。背景技术:烧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意外伤害,是门诊工作中较为常见的皮肤热损伤,包括热烫伤和火焰烧伤,轻则局部热盛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医药技术领域。背景技术: 前列腺炎是中年男性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年龄15-55岁,可分
  •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健胃、调经的中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健胃、调经的中药,特别是涉及一种以中药为原料制备的一种用于健胃、调经的中药。背景技术:月经不调又称月经失调,是妇科常见病。月经不调由于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 主要是下后
  • 专利名称:氨基喹啉衍生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通式Ⅰ的氨基喹啉衍生物以及通式Ⅰ碱性化合物的可药用盐, 其中符号R1至R6代表氢、或其中的一个或二个代表烷基,而其他的代表氢,R7和R8代表烷基、链烯基或芳烷基,或者R7和R8与N原子一
  • 输液用胶塞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液用胶塞,包括胶塞本体,所述胶塞本体分为冠部和颈部,冠部底面于颈部的外周部分为与输液瓶上口沿配合的配合面,所述配合面底部设有一圈定位槽,该胶塞与相应的输液瓶配合时,输液瓶上口沿的凸环嵌设
  • 专利名称:二氢和四氢苯并[f]喹啉-3-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些新型二氢和四氢苯并[f]喹啉-3-酮类化合物、含有这类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以及使用这类化合物抑制甾族化合物5-α-还原酶的方法。还发明了制备这类化合物使用的新方法。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尖锐湿疣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尖锐湿疣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尖锐湿疣是当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中医称之为“臊瘊”、“尿瘊”。中医认为尖锐湿疣是由于肝肾亏损,交合不洁,外感湿热淫毒,湿毒下
  • 一种一次性妇产科用消毒刷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次性妇产科用消毒刷,包括套筒和套筒顶部设置的刷头,所述刷头的外层设置为医用海绵体,所述医用海绵体内侧设置为橡胶囊,刷头最内部设置为储液囊;所述套筒内设置有推拉杆,所述推拉杆两端
  • 专利名称:一种祛痘控油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配方,特别涉及一种祛痘控油的中药制剂,还涉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脸上长痘痘,容易出油是很多人的困扰。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祛痘控油的用品,但是不仅价格贵,而且效果不好,有些
  • 一种对内腔镜手术中冲洗液吸收和出血的检测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对内月£镜手术中冲洗液吸收和出血的检测控制系统;其包括非接触式实时检测仪(1),分析系统I(2),流出液收集装置(3),称重系统(4),
  • 专利名称:3,4-二取代-噻唑烷-2-酮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一般涉及3,4-二取代-噻唑垸-2-酮如3-(4-甲氧基-苄基)-2-氧代-噻唑烷-4-羧酸甲氧基-甲基-酰胺及其中间体的合成。本发明制备的化合物 可用于合成和制备用于治疗与
  • 专利名称:烧烫伤胶的生产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外伤科医疗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烧烫伤胶生产方法。随着医药事业的迅速发展,外伤用药也迅速增多,以包伤用药到手术用药、从医院用药到家庭用药,品种繁多、诸如止血膏、消炎膏、创可贴等,中国发明专利
  • 一种水针刀合穴位埋线针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针刀合穴位埋线针,包括水针刀柄、指套、壳体、针芯、连接件和埋线针体,所述水针刀柄与针芯相连,所述针芯的末端设有水针刀头,所述指套设置在壳体上,所述壳体内设有中空管,所述中空管
  • 专利名称:用于改善心脏瓣膜功能的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总的来说涉及心脏瓣膜修复和瓣环成形(armuloplasty)装置。更具体地 说,本发明涉及具有各种畸形和功能障碍的心脏瓣膜的修复。背景技术:病变的二尖瓣和三尖瓣瓣膜经常需要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