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盈VI

油压机,油压机厂家

全国产品销售热线

15588247377

产品分类

您的当前位置:行业新闻>>临床用可旋转吸引器的制造方法

临床用可旋转吸引器的制造方法

发布时间:2025-04-23

临床用可旋转吸引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临床用可旋转吸引器,包括主体和连接件。主体和连接件均管状结构,两管腔同轴;主体包括可与临床用吸引针尾部连接的头部和一体部,体部设有弯针裂隙;连接件包括前段、中段和后段;前段可插入主体尾部内,二者之间光滑间隙配合,可相对旋转;后段设有可与吸引皮条连接的凸台结构。本实用新型在操作过程中用轻微力即可轻松实现吸引器的自由旋转,且不会发生漏液情况;配合体部外表面防滑结构,旋转效果更佳。本实用新型极大地简化了操作,增加了手术精度,节约了手术时间。
【专利说明】临床用可旋转吸引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引器,具体地说是一种临床用可自由旋转的吸引器。

【背景技术】
[0002]临床中有些手术是在管腔内进行的,术者常需要对腔壁的上下左右进行切除或切开,且腔内的血液或体液需要吸出。现有吸引器前端是针状的,在切除或切开的同时可以吸净局部的血液或体液,使术野清晰,不需要其他更多的器械反复进入术腔;如对腔内四壁进行环形操作时,现有吸引器不可旋转,需吸引针退出术腔,手动转动吸引针与主体的相对关系从而改变针尖的操作方向,再次进入术腔吸引,不仅操作繁琐,手术效率低,还容易增加术中风险。现有吸引器尾部与吸引皮条连接,由于其不可旋转的结构经常会造成吸引皮条与吸引器一起旋转,不仅影响吸力,还局限了吸引操作中可操作的范围,使用非常不便。现有吸引器的另一弊端是,在临床吸引过程中,有时候需要吸引针头呈弯钩状更方便吸引,但现有技术中没有任何一种结构可以实现针头的弯曲,只能依靠医务人员手工弯曲,不仅使操作效率降低,还极易出现刺伤等危险情况。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临床操作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自由旋转的临床用吸引器。
[0004]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临床用可旋转吸引器,包括主体和连接件;所述主体和连接件均管状结构,两管腔同轴;
[0006]所述主体包括可与临床用吸引针尾部连接的头部和一体部,所述体部设有弯针裂隙;
[0007]所述连接件包括前段、中段和后段;所述前段可插入所述主体尾部内,二者之间光滑间隙配合,可相对旋转;所述后段设有可与吸引皮条连接的凸台结构。
[0008]其中较优地,上述主体头部为圆锥结构,其管腔内径为2?3mm。
[0009]其中较优地,上述体部管腔内径为8?9mm。
[0010]其中较优地,上述头部管腔和体部管腔之间设有圆锥角为100?120度的圆锥型过渡区。
[0011]其中较优地,上述主体的体部外表面设有防滑结构。
[0012]其中较优地,上述弯针裂隙沿所述体部长轴纵向设于体部尾端,弯针裂隙深度从头至尾方向逐渐加深。
[0013]其中较优地,上述弯针裂隙宽度为0.4?0.6mm。
[0014]其中较优地,上述连接件管腔内径为3?4mm。
[0015]其中较优地,上述连接件中段外径与所述主体的体部外径相同。
[0016]其中较优地,上述吸引器主体和连接件均为不锈钢材质制成。
[00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8]连接件前段和主体尾部之间光滑间隙配合,利用吸引负压力使二者紧密连接在一起,使吸引器在操作过程中用轻微力即可轻松实现吸引器的自由旋转,且不会发生漏液情况。配合体部外表面防滑结构,旋转效果更佳。术中需要弯曲针头时,只要将针头插入主体弯针裂隙中,由裂隙尾部滑动至裂隙头部用力弯曲即可将直针头弯曲成术者所需要的角度和形态,操作安全便捷。本实用新型极大地简化了操作,增加了手术精度,节约了手术时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装配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部分剖视图;
[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部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临床用可旋转吸引器,包括主体I和连接件2。其中主体I和连接件2均为管状结构,两管腔同轴设计,主体I和连接件2可相对旋转;
[0023]主体I包括头部11和体部12,二者为一体结构。头部11为圆锥形,可与临床用任意型号吸引针尾部连接。头部11最大外径4.5mm,最小外径4mm ;头部11管腔内径为2.5mm。体部12管腔内径为8.3mm。头部11管腔和体部12管腔之间设有圆锥角为100?120度的圆锥型过渡区13。体部12外表面设有防滑结构14,该防滑结构14在本实施例中为浅滚花结构,浅滚花结构更适合临床清洗消毒,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为其他结构。体部12尾端设有弯针裂隙15,弯针裂隙15沿体部12长轴纵向设于体部12尾端,弯针裂隙15深度从头至尾方向逐渐加深,弯针裂隙15最佳宽度为0.5mm,最佳长度为7_。主体I最佳长度为87.5mm,其中头部11长9.5mm,体部12长78mm,体部12上防滑结构14最佳长度为33mm,设置于距离尾端29mm处。
[0024]连接件2包括前段21、中段22和后段23 ;连接件管腔内径为4mm ;前段21为圆柱结构可插入主体I尾部内,二者之间光滑间隙配合,可相对旋转。中段22外径与主体I的体部12外径相同。后段23设有可与吸引皮条连接的凸台结构24,后段23最大外径为17mm。
[0025]在本实用新型中,主体I和连接件2均为不锈钢材质制成,方便清洗消毒,且光滑摩擦力小方便旋转操作。
[0026]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连接件2前段21和主体I尾部之间光滑间隙配合,吸引负压力使二者紧密连接在一起同时又可以自由旋转,操作中术者握持在主体I的防滑结构14上,连接件后段23固定于吸引皮条上,需要旋转吸引器时术者直接转动主体I即可,使吸引器在操作过程中用轻微力即可轻松实现自由旋转。术中需要弯曲针头时,只要将吸引针头插入主体I弯针裂隙15中,由裂隙尾部滑动至裂隙头部用力弯曲即可将直针头弯曲成术者所需要的角度和形态,操作安全便捷。
[0027]上面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临床用可旋转吸引器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的前提下对它所做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将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侵犯,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权利要求】
1.一种临床用可旋转吸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和连接件;所述主体和连接件均管状结构,两管腔同轴; 所述主体包括可与临床用吸引针尾部连接的头部和一体部,所述体部设有弯针裂隙;所述连接件包括前段、中段和后段;所述前段可插入所述主体尾部内,二者之间光滑间隙配合,可相对旋转;所述后段设有可与吸引皮条连接的凸台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床用可旋转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头部为圆锥结构,其管腔内径为2?3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床用可旋转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体部管腔内径为8?9mm 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床用可旋转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管腔和体部管腔之间设有圆锥角为100?120度的圆锥型过渡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床用可旋转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体部外表面设有防滑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床用可旋转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弯针裂隙沿所述体部长轴纵向设于体部尾端,弯针裂隙深度从头至尾方向逐渐加深。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临床用可旋转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弯针裂隙宽度为0.4?0.6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床用可旋转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管腔内径为3?4mm η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床用可旋转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中段外径与所述主体的体部外径相同。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床用可旋转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器主体和连接件均为不锈钢材质制成。
【文档编号】A61M27/00GK204219585SQ201420546956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2日
【发明者】王林娥, 谢宏武, 杜浩云, 毛华东, 路承, 马俊华 申请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专利名称::一种抗异质性及多因性老年痴呆药物筛选模型的建立及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抗异质性及多因性老年痴呆药物筛选模型的建立及应用。背景技术::老年痴呆发病机制和病变过程是复杂的,现有的每一种动物模型仅在一定程度上或某些方
  • 专利名称:对映艾里莫芬烷酸及其抑制乙肝表面抗原的医药用途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从黑紫橐吾中分 离得到的两个对映艾里莫芬垸酸组成的混合物及其可药用盐以及药物 组合物。该天然产物具有抑制乙肝表面抗原活性
  • 专利名称:醋酸曲安奈德纳米滴眼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医药领域,涉及一种滴眼液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醋酸曲安奈德纳米滴眼液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曲安奈德是一种长效糖皮质激素,它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并且抗炎和变态反应的作用强而持
  • 专利名称:颈椎放射线检查辅助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ー种颈椎放射线检查辅助器。背景技术:目前,临床上在给病人进行颈椎放射线检查时大多是让病人俯卧在检查床上,让病人尽最大努力的伸展颈部进行检查,由于病人
  • 专利名称:治疗肝肾阴亏腰痛的中草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产品涉及来源于植物的配制品,更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肝肾阴亏腰痛的中草药。背景技术:腰痛是以腰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有痛在一侧为两侧。祖国医学认为腰为肾之腑,所以腰痛与肾的关系密切。肝
  • 专利名称:粉底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可以表现出各种皮肤形象的形象控制剂。背景技术:作为在整个脸上涂布的 化妆品,为了保护皮肤免受来自紫外线等伤害或隐藏起因于皮肤凹凸和颜色不均勻的皮肤缺点等,而使用隔离霜(makeup base)、粉
  • 专利名称:恩替卡韦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药物制剂,特别是涉及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的恩替卡韦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 乙型肝炎病毒((HBV)在全世界引起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肝脏病毒中最为严重的一种。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累及人的躯体神经和运动神经,系糖尿病引发的微血管病变所致。大约90%以上糖尿病患者在后
  • 医用护理床智能洁身设备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医用护理床智能洁身设备,它适用于医用护理床、病床、产床配套使用的智能洁身设备,配有智能洁身设备的医用护理床、病床是针对行动极度困难的病患者而开发研制的,特别适用于盆骨骨折,股
  • 专利名称:西洛多辛缓释片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含西洛多辛的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更具体地说是一种西洛多辛缓释片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包含西洛多辛或其盐及缓释片剂的制备方法。背景技术:西洛多辛化学名称为2,3-二氢-1-(3-羟基
  • 一种气管插管固定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管插管固定器,包括左半圆管、右半圆管、绑带、穿带孔、绑轧槽、硅胶套、左护牙板和右护牙板,所述左半圆管和右半圆管扣在一起,所述左半圆管和右半圆管上套有硅胶套,所述左半圆管上设有左护
  • 覆膜支架及其覆膜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覆膜支架及其覆膜,覆膜包括主体部(201)和连接在该主体部(201)上的分支部(202),所述主体部(201)至少部分地形成为可沿该主体部(201)的轴向压缩的第一波纹结构,并且所述
  • 专利名称:超声波诊断装置及超声波诊断装置的控制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超声波诊断装置及超声波诊断装置的控制方法。背景技术:超声波诊断装置能够获取被检验者体内的断层像,被广泛用于体内组织的形状观察等。此外,在动脉硬化的诊断中,还用于作为了解初
  • 一种无色的退热贴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色的退热贴,具有由内至外顺次设置的离型薄膜层、亲水性高分子凝胶层和无纺布背衬层,离型薄膜层包覆住亲水性高分子凝胶层的外侧,且在离型薄膜层的侧边缘与离型薄膜层的侧边缘之间设有热压印层,
  • 专利名称:患者床头牌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特指一种患者床头牌。 背景技术:床头牌是医护人员对住院病人基本信息的最直观标识,随着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医院内住院病床床位越来越多,医护人员很难记住所有病人的信息,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艾滋病的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艾滋病前期(Pre-AIDS)、慢性淋巴结病综合征(Chronic Lymphadenopathy Syndrome,CLS)、艾滋病相关综合征(AIDS-relate
  • 专利名称:三七玛卡(maca)复方在治疗头晕、头痛、手脚麻木疾病上的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头晕、头痛、手脚麻木的药物。背景技术:现有各种治疗头晕、头痛、手脚麻木的药物存在药效不显著,仅短期止痛、无法消除长期头晕、头痛、手
  •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按摩机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理疗器械领域内的一种新型按摩机芯。 背景技术:现在市场上常见的理疗器械所使用的按摩机芯是以旋转方式带动按摩头进行按摩动作,按摩动作单一性重复,使用起来易使人体产生疲劳,缺乏舒适感,
  • 专利名称:利用多段多轴的医用摄像装置的放置台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多段多轴的医用摄像装置的放置台,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 连续连接通过三轴动作的多轴,并细分化多轴的各动作方向,从而可以更加微细地调整摄 像装置的摄像位置,并可以
  • 消除皮下硬结的胰岛素注射定位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胰岛素注射辅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消除皮下硬结的胰岛素注射定位装置,包括定位腰带,定位腰带两侧设置锁扣,定位腰带中间位置均匀设有M行N列注射口,M、N为正整数,相邻两列注射
  • 专利名称:一种多功能医护床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护床,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医护床,具体适用于对行动不 便病人的护理。背景技术:目前市场上的医护床大致为两类,一类是手摇医护床,另一类为电动医护床,其中 手摇医护床的功能较少,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