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盈VI

油压机,油压机厂家

全国产品销售热线

15588247377

产品分类

您的当前位置:行业新闻>>菊蓝抗流感颗粒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技术的制作方法

菊蓝抗流感颗粒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技术的制作方法

发布时间:2025-04-24

专利名称:菊蓝抗流感颗粒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技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中药,具体来说是中药菊蓝抗流感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其质量控制技术。
背景技术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人类面临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据统计,流感的发病率为10%~30%,全世界每年至少有6亿人患流感。
流感的临床症状包括畏寒、高热、头痛、头晕、全身酸痛、乏力等,这些症状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如果引起并发症,如肺炎、中耳炎、支气管炎、心肺疾病的恶化、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哮喘等,往往造成严重后果,其中流感病毒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常可危及生命。目前,抗流感药市场多为新康泰克、白加黑、百服宁、快克等西药品种,但此类药物服用后易产生嗜睡、头晕、乏力等症状,不利于工作和生活。
菊蓝抗流感颗粒处方来源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三册)收载品种“菊蓝抗流感片”,其组方精炼,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风热感冒等症药效肯定。本发明改革原剂型生产工艺中提取部分的不合理因素,由水提改为醇提,并制成颗粒剂,使其具有如下优点①为纯中药制剂,不含苯丙醇胺(PPA);②剂型合理,更适合儿童与老年患者服用,增加病患者依从性;③剔除原工艺中的板蓝根、野菊花部分生药粉,采用更为合理的生产工艺提取板蓝根、野菊花的有效成分,使方中各药更易发挥药效;④增加了新的质控项目,提高了该药的质量标准水平,使产品的质量能得以控制以保证疗效;⑤具有更高的技术含量和技术附加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菊蓝抗流感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其质量控制技术,对菊蓝抗流感片进行二次研究开发。改革原剂型生产工艺中提取部分的不合理因素,由水提改为醇提,并制成颗粒剂。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菊蓝抗流感颗粒的制备方法,原料处方中含有野菊花、板蓝根、人工牛黄、阿司匹林、水牛角浓缩粉五味药,其特征在于(1)、配方重量份为野菊花415板蓝根351人工牛黄6.4阿司匹林12.8 水牛角浓缩粉12.8(2)、将人工牛黄、水牛角浓缩粉、阿司匹林分别研细;取野菊花用50~95%乙醇回流提取有效成分,继续浓缩成浓缩液;另取板蓝根用50~95%乙醇回流提取有效成分,将浓缩液与野菊花浓缩液合并,继续浓缩成清膏;取清膏1份、蔗糖2~2.5份、糊精0.5~1份,加入人工牛黄、水牛角浓缩粉、阿司匹林及0.5~1.0%甜叶菊苷,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即得。
所述的菊蓝抗流感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款优化为将人工牛黄、水牛角浓缩粉、阿司匹林分别研细;取野菊花用50~95%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1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醇,继续浓缩成浓缩液(相对密度1.08~1.10,60℃热测);另取板蓝根用50~95%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1.5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醇,将浓缩液(相对密度1.08~1.10,60℃热测)与野菊花浓缩液合并,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3(60℃)的清膏;取清膏1份、蔗糖2.5份、糊精1份,加入人工牛黄、水牛角浓缩粉、阿司匹林及0.5%甜叶菊苷,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即得。
所述的菊蓝抗流感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款进一步优化为将人工牛黄、水牛角浓缩粉、阿司匹林分别研细;取野菊花用8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1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醇,继续浓缩成浓缩液(相对密度1.08~1.10,60℃热测);另取板蓝根用8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1.5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醇,将浓缩液(相对密度1.08~1.10,60℃热测)与野菊花浓缩液合并,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3(60℃)的清膏;取清膏1份、蔗糖2.5份、糊精1份,加入人工牛黄、水牛角浓缩粉、阿司匹林及0.5%甜叶菊苷,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即得。
菊蓝抗流感颗粒的质量控制技术,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进行鉴别与测定一、鉴别(1)取本品内容物适量,加适量水溶解,滤过,取滤液适量,加适量茚三酮试液,置沸水浴中加热,显蓝紫色;(2)取鉴别(1)项下的滤液1~2滴,点于滤纸上,待干,喷洒三氯化铝乙醇试液,晾干,置紫外灯(365nm)下检视,显黄绿色荧光;(3)取本品内容物适量,研细,加氯仿回流提取,滤过,滤液用碳酸钠溶液提取,弃去碱液;氯仿层再用氯仿饱和的水洗涤1,弃去水液;氯仿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甲醇适量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靛玉红对照品,加甲醇制成靛玉红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ì1,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体积比为5∶4∶1的苯-氯仿-丙酮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4)取本品内容物适量,研细,加冰醋酸乙醇溶液适量,回流提取,滤过,滤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碳酸钠溶液使溶解,移入分液漏斗,加乙醚提取,弃去乙醚液;碱液层用稀盐酸调节pH值,再用氯仿提取,合并提取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甲醇使溶解,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胆酸、猪去氧胆酸对照品,分别加无水乙醇制成胆酸、猪去氧胆酸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ì1,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体积比为25∶20∶3∶2的醋酸乙酯-正己烷-甲醇-醋酸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5)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含量测定阿司匹林项下供试品溶液适量,对照品溶液适量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以体积比为8∶2∶0.2的正戊醇-环己烷-冰醋酸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三氯化铁乙醇液,置80℃加热;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二、含量测定人工牛黄 取本品适量,加水搅拌使溶解,置分液漏斗中,用乙醚提取,合并乙醚提取液,置水浴上低温挥至,移入分液漏斗,用碳酸钠溶液提取,合并提取液,加稀盐酸调节pH,用乙醚提取,静置,合并乙醚提取液,置水浴上挥干,残渣加乙醇适量分次溶解,定量移入量瓶中,加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对照品,加乙醇制成胆酸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ì1,对照品溶液1ì1与3ì1,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体积比为16∶3∶0.5∶0.3的醋酸乙酯-正己烷-冰醋酸-甲醇为展开剂,展开,取出,置105℃加热,喷以磷钼酸乙醇液,置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 B薄层扫描法)进行扫描,波长λS=685nm,λR=550nm,测量供试品吸收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收度积分值,计算,即得;本品每袋含人工牛黄以胆酸(C24H40O5)计,不得少于2mg;阿司匹林 取本品适量,研细,精密称定,置具塞三角烧瓶中,加氯仿超声提取,滤过,药渣及滤器用氯仿适量洗涤,合并氯仿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用乙醇适量分次溶解,定量移入量瓶中,加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阿司匹林对照品,加乙醇制成阿司匹林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ì1,对照品溶液2ì1与4ì1,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体积比为8∶2∶0.2的正戊醇-环己烷-冰醋酸为展开剂,展开,取出,热风吹干至无醋酸味,喷以三氯化铁乙醇溶液,置80℃加热,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 B薄层扫描法)进行扫描,波长λS=580mm,测量供试品吸收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收度积分值,计算,即得;本品每袋含阿司匹林(C9H8O4)应为85~125mg。
原剂型“菊蓝抗流感片”标准中,板蓝根、野菊花采取了水提工艺并保留了部分生药粉。经研究表明,采用水提板蓝根存在诸多不合理因素,其主要成份(靛玉红等)提取率极低,且大量胶质,鞣质等无效成份却被大量溶出,给制剂工作带来困难,“菊蓝抗流感颗粒”采用醇提,克服了这一缺点,其靛玉红含量是水提工艺的40倍左右而水溶性成分氨基酸的含量基本一致;野菊花清热解毒有效成分以黄酮类为主,故本药提取工艺采用醇提方式进行。板蓝根和野菊花均采取全浸膏投料,不再保留部分生药以利于发挥药效。研究结果又表明将板蓝根和野菊花合并提取制成颗粒后,经薄层层析检测靛玉红含量仍然很低,而单味药提取则很明显,说明混合提取影响了板蓝根成分的提取,从所含成分推断可能是野菊花所含的油脂性成分、腊质等吸附了板蓝根中脂溶性成分,经滤过后损失所致。因此本发明将提取工艺改为将板蓝根和野菊花分别进行提取。
为了优选最佳提取工艺,本发明采用L9(3)4正交表进行正交试验分析,选取乙醇浓度(A60%、70%、80%)、溶媒量(B6、8、10倍),提取时间(C1.0、1.5、2.0小时)和提取次数(D1、2、3次)作为考察因素,以测定醋酸乙酯提取物作为考察指标,结果表明板蓝根提取率影响因素大小为乙醇浓度影响最大,提取次数次之,溶媒量与提取时间影响较小。结合生产实际,选择优选提取因素组合是A3B1C2D3,即用8倍量80%乙醇提取3次,每次1.5小时;野菊花提取率影响因素大小为提取次数影响最大,乙醇浓度次之,溶媒量再次之,提取时间影响最小,结合生产实际,选择优选提取因素组合是A3B2C1D3,即用8倍量80%乙醇提取3次,每次1小时。
药效学研究根据《中药新药研究指南》“治疗外感热症中药的药效学研究”有关规定对该新药进行了主要药效学研究,结果显示(1)抗菌作用采用液体试管法对菊蓝抗流感颗粒进行体外抗菌试验,结果表明,菊蓝抗流感颗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流感杆菌,变形杆菌均具有对抗作用,且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的作用强于菊蓝抗流感片。(2)抗病毒作用在乙醛浅麻醉下,用0.25ml注射器吸取稀释的5LD50流感病毒FM1鼠适应株滴鼻。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病毒对照组、菊蓝抗流感片组及菊蓝抗流感颗粒高、中、低(2.0、1.0、0.5g/kg),结果示菊蓝抗流感颗粒三个剂量组明显优于病毒对照组,并随剂量的增加而越显著,与菊蓝抗流感片也有显著性差异,提示菊蓝抗流感颗粒能抑制流感病毒所致肺病变的发展,而且菊蓝抗流感颗粒的作用较菊蓝抗流感片强。(3)解热作用菊蓝抗流感颗粒能使发热的大鼠体温下降,高、中剂量组(2.0、1.0g/kg)给药后30分钟体温已开始下降,给药1~1.5小时,体温恢复正常。低剂量组(0.5g/kg)体温有下降趋势,并于给药后2小时有明显降温作用。而且高、中剂量组与菊蓝抗流感片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提示菊蓝抗流感颗粒较菊蓝抗流感片有更强烈的效果。
毒理学研究参照《中药新药研究指南》,对药蓝抗流感颗粒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和长期毒性试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小鼠口服抗流感颗粒最大耐受量是在48g/kg以上,未出现明显毒性反应,亦未发现动物死亡,说明其口服给药安全。大鼠长期毒性试验表明菊蓝抗流感颗粒给大白鼠连续灌胃一个月和停药恢复期间(2w),各组大白鼠一般情况良好,体重自然增长,血常规,肝、肾功能化验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病理解剖学及病理组织学检查未见病理性改变,也未出现动物死亡。
临床研究结果将受试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男性62例,女性38例;对照组男性39例,女性21例。治疗组年龄最大63岁,最小19岁;对照组年龄最大63岁,最小19岁。治疗组口服菊蓝抗流感颗粒9g/次,2次/日。对照组口服菊蓝抗流感片5片/次,2次/日。两组均以3天为一疗程,观察受试者一个疗程。
治疗组中临床治愈38例,占38%,显效39例,占39%,有效14例,占14%,痊显率77%,总有效率91%;对照组中临床治愈24例,占40%,显效16例,占27.6%,有效13例,占21.67%,痊显率66.7%,总有效率88.3%。治疗组在主要症状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对发热、恶风、头痛、口干渴疗效有显著性差异,对其痊显率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有显著性差异。临床研究资料显示菊蓝抗流感颗粒临床疗效与菊蓝抗流感片无显著差异,但对发热、恶风、头痛、口干渴疗效较对照组显著。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9g,一日2次。
规格每袋装9g。
贮藏密封,置干燥处保存。
具体实施例方式
处方野菊花415g 板蓝根351g 人工牛黄6.4g阿司匹林12.8g水牛角浓缩粉12.8g制成1000g制法将人工牛黄、水牛角浓缩粉、阿司匹林分别研细;取野菊花用8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1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醇,继续浓缩成浓缩液(相对密度1.08~1.10,60℃热测);另取板蓝根用8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1.5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醇,将浓缩液(相对密度1.08~1.10,60℃热测)与野菊花浓缩液合并,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3(60℃)的清膏。取清膏1份、蔗糖2.5份、糊精1份,加入人工牛黄、水牛角浓缩粉、阿司匹林及0.5%甜叶菊苷,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制成1000g,即得。
质量控制技术性状本品为黄棕色或淡棕色颗粒;气微香,味甜、微苦。
鉴别(1)取本品1g,加水10ml使溶解,滤过,取滤液2ml,加茚三酮试液1ml,置沸水浴中加热5分钟,显蓝紫色。
(2)取鉴别(1)项下的滤液1滴,点于滤纸上,待干,喷洒2%三氯化铝乙醇试液,晾干,置紫外灯(365nm)下检视,显黄绿色荧光。
(3)取本品10g,研细,加氯仿回流提取3次,每次30ml、1小时,滤过(每次过滤均通过同一滤纸及滤器),滤液用5%碳酸钠溶液提取2次,每次10ml,弃去碱液;氯仿层再用氯仿饱和的水洗涤2次,每次10ml,弃去水液;氯仿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甲醇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靛玉红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ì1,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氯仿-丙酮(5∶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4)取本品10g,研细,加5%冰醋酸乙醇溶液30ml,回流提取1小时,滤过,滤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5%碳酸钠溶液20ml使溶解,移入分液漏斗,加乙醚提取2次、每次10ml,弃去乙醚液;碱液层用稀盐酸调节至pH值2~3,再用氯仿提取2次、每次10ml,合并提取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胆酸、猪去氧胆酸对照品,分别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ì1,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正己烷-甲醇-醋酸(25∶20∶3∶2)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5)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含量测定阿司匹林项下供试品溶液3ì1,对照品溶液4ì1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以正戊醇-环己烷-冰醋酸(8∶2∶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三氯化铁乙醇液,置80℃加热5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应符合颗粒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I C)。
含量测定人工牛黄 取本品约2g,研细,精密称定,加水40ml搅拌使溶解,置分液漏斗中,用乙醚提取4次,每次20ml,合并乙醚提取液,置水浴上低温挥至约50ml,移入分液漏斗,用1%碳酸钠溶液提取3次,每次30ml,合并提取液,加稀盐酸调节至pH 3,用乙醚提取4次、每次30ml,静置,合并乙醚提取液,置水浴上挥干,残渣加乙醇5ml分次溶解,定量移入5ml量瓶中,加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胆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ì1,对照品溶液1ì1与3ì1,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正己烷-冰醋酸-甲醇(16∶3∶0.5∶0.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置105℃加热5分钟,喷以15%磷钼酸乙醇液,置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 B薄层扫描法)进行扫描,波长λS=685nm,λR=550nm,测量供试品吸收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收度积分值,计算,即得。
本品每袋含人工牛黄以胆酸(C24H40O5)计,不得少于2mg。
阿司匹林 取本品约2g,研细,精密称定,置具塞三角烧瓶中,加氯仿20ml,超声提取10分钟,滤过,药渣及滤器用氯仿5ml洗涤,合并氯仿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用乙醇5ml分次溶解,定量移入5ml量瓶中,加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阿司匹林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0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ì1,对照品溶液2ì1与4ì1,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戊醇-环己烷-冰醋酸(8∶2∶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热风吹干至无醋酸味,喷以5%三氯化铁乙醇溶液,置80℃加热5分钟,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 B薄层扫描法)进行扫描,波长λS=580mm,测量供试品吸收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收度积分值,计算,即得。
本品每袋含阿司匹林(C9H8O4)应为85~125mg。
权利要求
1.菊蓝抗流感颗粒的制备方法,原料处方中含有野菊花、板蓝根、人工牛黄、阿司匹林、水牛角浓缩粉五味药,其特征在于(1)、配方重量份为野菊花415 板蓝根351 人工牛黄6.4阿司匹林12.8 水牛角浓缩粉12.8(2)、将人工牛黄、水牛角浓缩粉、阿司匹林分别研细;取野菊花用50~95%乙醇回流提取有效成分,继续浓缩成浓缩液;另取板蓝根用50~95%乙醇回流提取有效成分,将浓缩液与野菊花浓缩液合并,继续浓缩成清膏;取清膏1份、蔗糖2~2.5份、糊精0.5~1份,加入人工牛黄、水牛角浓缩粉、阿司匹林及0.5~1.0%甜叶菊苷,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即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菊蓝抗流感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款为将人工牛黄、水牛角浓缩粉、阿司匹林分别研细;取野菊花用50~95%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1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醇,继续浓缩成浓缩液(相对密度1.08~1.10,60℃热测);另取板蓝根用50~95%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1.5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醇,将浓缩液(相对密度1.08~1.10,60℃热测)与野菊花浓缩液合并,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3(60℃)的清膏;取清膏1份、蔗糖2.5份、糊精1份,加入人工牛黄、水牛角浓缩粉、阿司匹林及0.5%甜叶菊苷,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即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菊蓝抗流感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款为将人工牛黄、水牛角浓缩粉、阿司匹林分别研细;取野菊花用8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1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醇,继续浓缩成浓缩液(相对密度1.08~1.10,60℃热测);另取板蓝根用8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1.5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醇,将浓缩液(相对密度1.08~1.10,60℃热测)与野菊花浓缩液合并,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3(60℃)的清膏;取清膏1份、蔗糖2.5份、糊精1份,加入人工牛黄、水牛角浓缩粉、阿司匹林及0.5%甜叶菊苷,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即得。
4.菊蓝抗流感颗粒的质量控制技术,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进行鉴别与测定一、鉴别(1)取本品内容物适量,加适量水溶解,滤过,取滤液适量,加适量茚三酮试液,置沸水浴中加热,显蓝紫色;(2)取鉴别(1)项下的滤液1~2滴,点于滤纸上,待干,喷洒三氯化铝乙醇试液,晾干,置紫外灯(365nm)下检视,显黄绿色荧光;(3)取本品内容物适量,研细,加氯仿回流提取,滤过,滤液用碳酸钠溶液提取,弃去碱液;氯仿层再用氯仿饱和的水洗涤1,弃去水液;氯仿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甲醇适量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靛玉红对照品,加甲醇制成靛玉红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ìl,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体积比为5∶4∶1的苯-氯仿-丙酮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4)取本品内容物适量,研细,加冰醋酸乙醇溶液适量,回流提取,滤过,滤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碳酸钠溶液使溶解,移入分液漏斗,加乙醚提取,弃去乙醚液;碱液层用稀盐酸调节pH值,再用氯仿提取,合并提取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甲醇使溶解,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胆酸、猪去氧胆酸对照品,分别加无水乙醇制成胆酸、猪去氧胆酸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ìl,分别点于同-硅胶G薄层板上,以体积比为25∶20∶3∶2的醋酸乙酯-正已烷-甲醇-醋酸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5)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含量测定阿司匹林项下供试品溶液适量,对照品溶液适量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以体积比为8∶2∶0.2的正戊醇-环己烷-冰醋酸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三氯化铁乙醇液,置80℃加热;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二、含量测定人工牛黄取本品适量,加水搅拌使溶解,置分液漏斗中,用乙醚提取,合并乙醚提取液,置水浴上低温挥至,移入分液漏斗,用碳酸钠溶液提取,合并提取液,加稀盐酸调节pH,用乙醚提取,静置,合并乙醚提取液,置水浴上挥干,残渣加乙醇适量分次溶解,定量移入量瓶中,加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对照品,加乙醇制成胆酸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ìl,对照品溶液1ìl与3ì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体积比为16∶3∶0.5∶0.3的醋酸乙酯-正己烷-冰醋酸-甲醇为展开剂,展开,取出,置105℃加热,喷以磷钼酸乙醇液,置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B薄层扫描法)进行扫描,波长λS=685nm,λR=550nm,测量供试品吸收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收度积分值,计算,即得;本品每袋含人工牛黄以胆酸(C24H40O5)计,不得少于2mg;阿司匹林取本品适量,研细,精密称定,置具塞三角烧瓶中,加氯仿超声提取,滤过,药渣及滤器用氯仿适量洗涤,合并氯仿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用乙醇适量分次溶解,定量移入量瓶中,加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阿司匹林对照品,加乙醇制成阿司匹林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ìl,对照品溶液2ìl与4ìl,分别点于同-硅胶G薄层板上,以体积比为8∶2∶0.2的正戊醇-环己烷-冰醋酸为展开剂,展开,取出,热风吹干至无醋酸味,喷以三氯化铁乙醇溶液,置80℃加热,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B薄层扫描法)进行扫描,波长λS=580mm,测量供试品吸收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收度积分值,计算,即得;本品每袋含阿司匹林(C9H8O4)应为85~125mg。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菊蓝抗流感颗粒的制备方法,原料处方中含有野菊花、板蓝根、人工牛黄、阿司匹林、水牛角浓缩粉五味药,将人工牛黄、水牛角浓缩粉、阿司匹林分别研细;取野菊花用50~95%乙醇回流提取有效成分,继续浓缩成浓缩液;另取板蓝根用50~95%乙醇回流提取有效成分,将浓缩液与野菊花浓缩液合并,继续浓缩成清膏;取清膏1份、蔗糖2~2.5份、糊精0.5~1份,加入人工牛黄、水牛角浓缩粉、阿司匹林及0.5~1.0%甜叶菊苷,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即得。本发明还提供了其质量控制技术。本发明药品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用于治疗风热感冒。
文档编号A61P31/16GK1887305SQ20051004084
公开日2007年1月3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28日
发明者余世春 申请人:安徽省安泰医药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专利名称:四唑衍生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以下通式的2H-四唑-5-基酰胺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中R1表示氢、低级烷基、-(CH2)n-CF3、-(CH2)n-CHF2、-(CH2)n-CN、-(CH2)n-环烷基、-(CH
  • 妇产科用新生儿护理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妇产科用新生儿护理装置,包括腔体,其中,腔体内部上侧设置有婴儿腔;婴儿腔底部设置有睡眠垫;睡眠垫内部设置有加热片;睡眠垫中部设置有排泄口,排泄口上连接有排泄管道与设置在腔体内部下侧
  • 专利名称:安全快速输血袋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专用容器,尤其涉及一种输血袋。背景技术:现有的输血袋都只是单层储血袋,当输血高度和针头的横截面积一定时,输血速度基本不变,而对于急救患者往往需要加快输血速度,以求获得宝贵的抢
  • 专利名称:对于和涉及(s)-去甲氟苯氧丙胺的改进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新的结晶型的(S)-去甲氟苯氧丙胺盐酸化物。在过去十年间,对于在单胺的吸收与多种疾病和病情之间的关系已有了认识和研究。例如氟苯氧丙胺(d1-N-甲基-3-[4-
  • 专利名称:醌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抗肿瘤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合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类源于真菌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醌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它们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背景技术: 自从1929年从真菌中发现青霉素以来,真菌
  • 新型多功能电脑肛肠治疗仪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新型多功能电脑肛肠治疗仪,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本身主体框架,其特征是在本身主体框架右侧设有电子摄像头,电子摄像头下方设有高度调节器,高度-调节器下方设有无线鼠标
  • 专利名称:新的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新的康卡那霉素(concanamycin)类化合物及康卡那霉素类化合物在人体在动物体的预防和治疗处理中的应用。在人体和动物体内,破骨细胞对老骨组织的连续吸收作用和成骨细胞的
  • 专利名称:一种多功能拐杖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拐杖,特别是一种具备多种功能的拐杖。 背景技术:目前,将多种功能集成在拐杖上形成的一种多功能拐杖越来越普及。在国内相继研制出防滑拐杖、能照明能伸缩的拐杖、报警拐杖等。专利号为ZL
  • 专利名称:一种提高免疫力、抗辅射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提高免疫力、抗辅射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辐射可直接造成组织细胞中核酸、蛋白质的分子结构破坏及代谢障碍,特别是对DNA合成旺盛的组织器官,如骨髓、胸腺
  • 专利名称:氨基多糖用于制备治疗或修复皮肤创伤的药物或敷料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氨基多糖,特别是氨基多糖中的羧甲基壳聚糖或羧甲基甲壳素在制备治疗皮肤烧伤、烫伤、皮肤溃疡、皮肤机械创伤等皮肤创伤药物或制备保护和修复皮肤烧伤、烫伤、皮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胃下垂的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ー种治病的方法,尤其是治疗成本简单、没有副作用的一种治疗胃下垂的方法。背景技术: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在忙碌之中不注意饮食规律,最終患上胃下垂,在医院就医后,吃的西药很多都有不同程度
  • 专利名称:凝血酶抑制剂的喷雾干燥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恒重的凝血酶抑制剂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所述抑制剂的喷雾干燥。本发明还涉及凝血酶抑制剂的新盐、含所述盐的药物以及这些盐用于制备具有抗血栓形成的药物的用途。本发明特别涉及通式I的新
  • 一种上下颌互动矫正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下颌互动矫正器,所述矫正器包括硬膜牙套,硬膜牙套上设有上颌的矫形钢丝和下颌的矫形钢丝,上颌的矫形钢丝与下颌的矫形钢丝的两端分别嵌入到硬膜牙套内,上颌的矫形钢丝与下颌的矫形钢丝分
  • 专利名称:一种橘皮竹茹汤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及其生产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橘皮竹茹汤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橘皮竹茹汤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及其生产方法。背景技术:中药水煎液复方药效化学反应因化学成分太多,暂时还未被揭示其
  • 专利名称:一组温补脾阳组合药片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 发明涉及一组温补脾阳组合药片。主要由下列药物组成白术炒、大黄炒焦、附子、干姜、人参、甘草炎、兀胡炎、积实炒、白及。二、技术背景功效温补脾阳,攻下冷积。主治脾阳不足,冷积内停证。便秘或久痢
  • 专利名称:枪式复位钳器械包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钳类器械包,尤其是一种枪式复位钳器械包。技术背景枪式复位钳器械包主要用于骨科手术中,对骨盆骨折、关节内骨折及长骨骨折进 行骨折复位,通过恒定、持续的应力传导及可控的加压,从而大大降
  • 专利名称:8位取代异喹啉衍生物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新颖的在8位具有取代的异喹啉衍生物以及以该衍生物作为有效成分的药物组合物。背景技术:核因子κ B (NF-κ B)是一种对基因(该基因涉及与生物体生存相关的反应)的表达进行
  • 专利名称:容纳壳体和设备系统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容纳壳体,该容纳壳体具有可以容纳便携式放射线照相成像设备和便携式χ射线源中的至少一个的容纳部,并且涉及一种设备系统。背景技术:日本专利申请特开(JP-A)N0. 2010-169
  •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抗血栓作用的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血栓作用的组合物。背景技术:人体到了一定的年龄,如缺乏运动,血管弹性降低,血管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成分含量增高,导致血管的通透性降低,由于血
  • 一种新型内科药浴治疗设备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内科药浴治疗设备,包括外壳、加热器、加热孔、电磁发生装置、振动装置、出水口和进水管,电磁发生装置包括电磁发生器和多个电磁头,振动装置包括振动电机和振动块,振动电机的振动输
  • 专利名称:微型掌、指骨外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 涉及一种骨折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人手部掌、指骨骨折的外固定装置。背景技术:掌、指骨骨折是手外伤直接暴力的结果,在骨折中的发生率较高,且常伴有肌腱神经血管等的合并损伤,掌、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