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最新文章
- 作为tnf释放抑制剂的异噁唑啉化合物的制作方法
- 臂带式心跳率侦测带的制作方法
- 一种治疗咽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设有米袋层的膀胱袋的制作方法
- 一种就餐、输液于一体的多功能医用轮椅的制作方法
- 铁调素调节蛋白对机体免疫的调节作用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 一种治疗脚气手足癣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 一种两盘面为椭圆形的封堵器的制造方法
- 外科手术器械的驱动装置及外科手术器械的制作方法
- 一种用于补肾壮骨的骨痨敌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 助步休闲器械的制作方法
- 一种用于眼表重建的羊膜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 一种左金胃漂浮片及其制备方法
- 骨痛灸的制作方法
- 一种超声波经皮透析装置的制作方法
- 一种全口义齿的调*方法及其磨具的制作方法
- 治疗呕吐的一种中成药的制作方法
- 一种治疗口臭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 一种治疗肝硬化、肝炎、肝癌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 疣猴痊愈膏的制作方法
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慢性胆囊炎是临床上常 见病、多发病,往往因急性胆囊炎治疗不彻底或胆囊结石或情志不遂,饮食不节等因素导致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以往治疗慢性胆囊炎常用单一的西医疗法,西医治疗以消炎、利胆、解痉、止痛为主,但效果不甚理想,经过发明人的长期实践得出,中药治慢性胆囊炎具有较好作用,取得不错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根据中医药理论,利用中药独特的药性,采用梅根、玉米须、溪黄草、徐长卿、扁蕾、睡菜、败酱草、龙骨、桔核、白药子、豇豆壳、秦艽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经过加工制成。制备本发明中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梅根40-70份、玉米须30-50份、溪黄草30_50份、徐长卿20-40份、扁蕾20-40份、睡菜20-40份、败酱草20-40份、龙骨10-30份、桔核10-30份、白药子10-30份、豇豆壳10-30份、秦艽10-30份。本发明中药原料药的最佳重量份为梅根60份、玉米须40份、溪黄草40份、徐长卿30份、扁蕾30份、睡菜30份、败酱草30份、龙骨20份、桔核20份、白药子20份、豇豆壳20份、秦艽20份。本发明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梅根苦、微寒。归肝、胆经。祛风除湿,清热解毒。临床用于风痹,休息痢,胆囊炎,瘰疬等症。玉米须甘、淡、平。归肾、肝、胆经。利尿消肿,清肝利胆。临床用于水肿,小便淋浙,黄疸,胆囊炎,胆结石,高血压,糖尿病,乳汁不通等。利水药,渗湿利尿药。溪黄草苦、寒。归肝、胆、大肠经。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散瘀消肿,用于湿热黄疽,胆囊炎,泄泻,疮肿,跌打伤痛等症。徐长卿辛、热,归脾、胃、肾经。温中止痛,杀虫止痒,活血解毒,消肿用于胃病,牙痛,风湿痹痛,腰痛,脘腹疼痛,牙痛,胆囊炎,小便水利,泄泻,痢疾,湿疹,荨麻疹,毒蛇咬伤。扁蕾苦、寒。归心、肝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外感发热,肝炎,胆囊炎,头痛目赤,外伤肿痛,疮疖肿毒等。睡菜甘、微苦、性寒。归心、脾经。健脾消食,养心安神,清热利尿。临床用于胃炎,消化不良,心悸失眠,湿热黄疸,胆囊炎,水肿,小便不利或赤热涩痛。败酱草辛、苦、微寒,归胃、大肠、肝经。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用于肠痈腹痛、痈肿疮毒。龙骨涩、甘、平,归心、肝、肾、大肠经。镇心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用于心悸、失眠、健忘、眩晕。桔核平、苦,归肝、肾经。理气、散结、止痛。用于小肠疝气,睾丸肿痛,乳痈肿痛。白药子辛、苦、凉,归肺、胃经。清热解毒、祛风止痛,凉血止血。主治咽喉肿痛,热毒痈肿,风湿痹痛等。豇豆壳甘、平。归胃经。补肾健脾,利水消肿,镇痛,解毒。用于腰痛,肾炎,胆囊炎,带状疱疹,乳痈等症。秦艽苦、辛、微寒。归胃、肝、胆经。祛风湿、止痹痛、退虚热、清湿热。用于血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及手足不遂,骨蒸潮热,湿热黄疸等。
慢性胆囊炎因病邪郁阻,胆腑气机通降失常,或因“精汁”久瘀邪结,常有右上腹不适、胀痛或压痛、恶心呕吐、口苦、大便干结等临床表现。相当于中医学的“胆胀”、“胁痛”、“肝胀”等范畴。本发明中梅根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作用,为君药,玉米须、溪黄草清肝利胆、利尿消肿,为臣药,徐长卿活血解毒,扁蕾、败酱草清热解毒,睡菜、龙骨养心安神、平肝潜阳,保肝利胆,桔核、白药子、豇豆壳、秦艽止痛、清热、利水消肿。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对慢性胆囊炎具有独特的疗效,诸药共奏清热解毒、养心安神、健脾益气、清热利胆之功效,达到治疗慢性胆囊炎的目的。本发明中药于2009年至2011年临床观察慢性胆囊炎68例患者,临床报告如下I、一般资料68例患者中,年龄18-65岁,病程多在3个月到8年,平均年龄45岁。2、诊断标准2. I诊断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①持续性右上腹钝痛或不适感,或伴右肩胛区疼痛;②有恶心、嗳气、反酸、腹胀和胃部灼热等消化不良症状,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病程长,病情有急性发作和缓解交替的特点胆囊区刻有轻度压痛和叩痛;⑤胆汁中黏液增多,白细胞成堆,细菌培养阳性B超检查可见胆囊结石,胆囊壁增厚,胆囊缩小或变形;⑦胆囊造影可见胆结石,胆囊缩小或变形,胆囊收缩功能不良,或胆囊显影淡薄。2. 2排除标准①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者;②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急性梗阻化脓性胆囊炎、胆囊穿孔腹膜炎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3、治疗方法3. I处方梅根60g、玉米须40g、溪黄草40g、徐长卿30g、扁蕾30g、睡菜30g、败酱草30g、龙骨20g、桔核20g、白药子20g、It豆壳20g、秦究20g。3. 2制备及使用方法上述药物按常规工艺制成汤剂,每日I剂,每日2次,15天为I疗程。4、治疗结果4. I参照《中医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痊愈该证候的主、次证候消失,B超检查胆囊壁及收缩功能恢复正常,胆区疼痛消失,饮食、消化恢复正常。停药3个月无变化,随访半年以上无复发;好转该证候主、次证候改善占半数以上,B超检查胆囊壁及收缩功能有明显改善,胆区压痛明显好转,饮食、消化明显好转;无效经过治疗症状无缓解,B超检查胆囊壁及收缩功能无明显变化,各项症状无明显改善。4. 2结果68例患者中,痊愈53例(77. 9% ),好转10例(14. 7% ),无效5例(7.4% ),总有效率为92.6%0典型病例I、鲁某,女,45岁。慢性胆囊炎4年。就诊时右肋胀满,沉闷不适,上腹拒按,有隐 痛,嗳气,纳差,舌苔黄厚腻,舌质暗红,脉弦。胆囊X线造影检查报告为“慢性胆囊炎”,B超检查,囊壁增厚,体积增大,胆囊壁不光滑且粗糙。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2个疗程,症状明显减轻,经B超复查,胆囊轮廓清晰、光滑,大小形态基本正常,继续服用2个疗程,痊愈,一年后随访无复发。2、张某,女,38岁,右上腹疼痛胀满5月余,因感冒、生气后引起右上腹疼,伴右肩背部胀痛,恶心欲吐,口苦纳差,进油腻食物后腹痛加重。舌质红、苔薄黄、脉沉弦,B超检查胆囊7. OcmX 3. 9cm,壁厚O. 5cm,囊内模糊,服用本发明药物,每日I剂,2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继续服用3个疗程,经B超复查,胆囊轮廓清晰、光滑,大小形态正常,痊愈,一年后随访无复发。3、宋某,男,51岁。因右上腹胀痛曾到某医院诊治,诊断为急性胆囊炎,给予静脉点滴左氧氟沙星,症状缓解。此后每因进食油腻或情志不舒时出现右上腹疼痛,并向腰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长达2年。因进食猪肉后出现右上腹隐痛,腹胀,呃逆,呕吐。右上腹轻压痛,未触及胆囊,莫非氏征(+)。B超检查胆囊壁毛、增厚,囊内探及3. OmmX5. Omm结石回声。诊断为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2个疗程,症状明显减轻,继续服用3个疗程,症状体征消失,B超复查胆囊大小正常,壁光滑,囊内未探及结石回声痊愈,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下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对本发明没有限制。实施例1,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是由梅根40g、玉米须30g、溪黄草30g、徐长卿20g、扁蕾20g、睡菜20g、败酱草10g、龙骨10g、桔核10g、白药子10g、It豆壳10g、秦究IOg制成。实施例2,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是由梅根60g、玉米须40g、溪黄草40g、徐长卿30g、扁蕾30g、睡菜30g、败酱草30g、龙骨20g、桔核20g、白药子20g、It豆壳20g、秦究20g制成。实施例3,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是由梅根70g、玉米须50g、溪黄草50g、徐长卿40g、扁蕾40g、睡菜40g、败酱草40g、龙骨30g、桔核30g、白药子30g、It豆壳30g、秦究30g制成。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梅根40-70份、玉米须30-50份、溪黄草30-50份、徐长卿20-40份、扁蕾20-40份、睡菜20-40份、败酱草20-40份、龙骨10-30份、桔核10-30份、白药子10-30份、豇豆壳10-30份、秦艽10-30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梅根60份、玉米须40份、溪黄草40份、徐长卿30份、扁蕾30份、睡菜30份、败酱草30份、龙骨20份、桔核20份、白药子20份、豇豆壳20份、秦艽20份。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该中药是由梅根、玉米须、溪黄草、徐长卿、扁蕾、睡菜、败酱草、龙骨、桔核、白药子、豇豆壳、秦艽制成。临床可用于治疗慢性胆囊炎。
文档编号A61K36/899GK102872362SQ201210408458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3日
发明者郭伟华, 于艳丽, 王淑静, 曹丽娜 申请人:郭伟华
产品知识
行业新闻
- 专利名称:可折断式长钉尾万向空心椎弓根螺钉系统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脊柱外科手术中用于经皮置入椎弓根的螺钉系统。 背景技术:对于部分脊柱创伤、退行性疾病、脊柱炎症、脊柱肿瘤等脊柱疾患的外科治疗,常 常需要采用脊柱内固定装置进行固
- 专利名称:九味明目驻景散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纯中药制成的九味明目驻景散。现有的补益肝肾明目中成药,由“金匮肾气丸”去桂枝、附子、再加以衍化而来的“明目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对肝肾两亏内障眼病针对性不足。本发明九味明目驻景散
- 专利名称:护发用洗涤化妆品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旨在能同时清洗和调理头发的具有改进了性能的新型化妆品组合物,并且所述组合物在化妆品可接受的介质中包含洗涤基剂、以调理剂的形式存在的特殊的阳离子聚合物和特殊的不溶聚硅氧烷,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骨折是指由于外伤或病理等原因致使骨质部分或完全断裂的一种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骨折部有局限性疼痛和压痛,局部肿胀和出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心律失常的中药贴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贴剂,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心律失常的中药贴剂及其制备方法,贴予内关穴,用于治心律失常。背景技术:心律失常属中医“心悸”、“怔仲”等范畴,现代医学包括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缓慢
- 专利名称:一种保健眼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睛保健用品,具体地说是一种保健眼罩。背景技术:当前,越来越多的人正在逐渐意识到身边潜在的另一种威胁一噪光污染,正严重损害着人们的生活干扰人们的“生物钟”,致使人体正常生理节奏失调
- 专利名称:一种小儿健脾消食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复方制剂,特别是一种用于儿童健脾消食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厌食症是一种以长期食欲不振、厌恶进食为特征的小儿常见病。多由喂养不当,饮食失节致脾胃不和,受纳运化
- 一种血液透析管固定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血液透析管固定装置,它包括固定夹和支架总成,支架总成包括支撑杆和套装在支撑杆外侧的定位套筒,所述定位套筒的外侧上部设置有与支撑杆配合的定位旋钮,通过固定夹将整个装置固定在病床上合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治疗乳腺增生的药物,尤其是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 乳腺增生是一种慢性乳腺增生性疾病,中医认为乳腺增生是由于忧虑伤脾,恼怒伤肝,脾不健运,蕴湿成痰;肝
- 牙周炎上药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牙周炎上药器,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空心手柄和方形盒体,其特征是空心手柄前端设有弧形弯头,弧形弯头内设有吹气管和导液管,弧形弯头前端分别设有连接吹起管和导液管的气孔与排液孔,
- 专利名称:新型挤痘棒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挤痘棒,尤其是能方便处理挤出物的新型挤痘棒。 背景技术:目前,公知的挤痘棒在挤出粉刺后没有处理它们,容易掉落,十分不卫生,也不利于清洁环境。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的挤痘棒不能处理挤
- 专利名称:盐酸氯丙米嗪舌下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化学制药领域,涉及一种制药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盐酸 氯丙米嗪舌下片的制备方法。技术背景盐酸氯丙米嗪,又名盐酸氯米帕明,是三环类抗抑郁药。目前认为抑郁症的发生与脑内NE和5-HT含量的减
- 低切迹钉板系统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切迹钉板系统,包括骨板与骨钉,通过骨钉穿过骨板上的固定孔将骨板固定于骨质上;固定孔之周壁形成一倾斜的承托面,钉头上设有与之适配的受托面,骨板厚度不小于受托面的垂直高度;受托面与钉头相
- 专利名称:一种石斛枫斗的加工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斛枫斗的加工方法。背景技术:枫斗,是石斛中的上品。味淡微咸,生津而不寒凉,有生津益胃,养阴清热除烦的功能。可治口干烦渴,病后虚热或阴虚眼目不明,老年人体虚津液不足等。可用6 —12克
- 生物流体传递装置、生物流体取样系统及分离和检验系统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接收多组分血液试样的生物流体传递装置。在采集血液试样之后,生物流体取样传递装置能够使得血浆部分与细胞部分分离。在分离后,生物流体取样传递装置能够
- 专利名称:治疗头痛的中药组合物的质量检测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而目前以头痛为主症者则可见于感染性发热性疾病,高
- 专利名称:一种组合式宫颈扩张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组合式宫颈扩张器。 背景技术:现有技术的囊式扩张器在临床中广泛用于食管扩张、鼻腔扩张、肛门或直肠扩张、 阴道扩张或宫颈扩张等等,现有技术的各种扩张器
- 一种新型儿科喂药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儿科喂药器,包括供药瓶,所述供药瓶上设置有供药盖,内部底端对称设置有两个加热片,一侧设置有“L”型加药管;所述供药盖上设置有引流管和通管,所述通管顶端设置有气囊,所述引流管末端
- 经食道超声探头的探头套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经食道超声探头的探头套,包括套体,所述套体是由前段、中间段和尾段构成的弹性套,所述前段和尾段均比中间段略大,所述套体的长度为100-120cm,直径为0.8-1cm,所述前段内
- 一种安全末梢采血针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末梢采血针,其技术方案要点是:针杆的一端开设有带有弹性的针体套管,所述针杆内部依次插接设置有若干个带有针尖的针体,所述针体包括第一针体和第二针体,所述针尖固定在第一针体,针尖上
- 专利名称:治疗口蹄疫的中药粉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方剂,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口蹄疫的中药粉剂。 背景技术:口蹄疫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主要在像山羊、绵牛、猪等分蹄动物中传播。发病时, 动物的唇和蹄上长满水疱,同时伴有发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