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盈VI

油压机,油压机厂家

全国产品销售热线

15588247377

产品分类

您的当前位置:行业新闻>>多功能保健仪的制作方法

多功能保健仪的制作方法

发布时间:2025-04-26

多功能保健仪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保健仪,包括:恒流双极性输出刺激电路、高压电刺激电路、振动器控制电路,以及分别与恒流双极性输出刺激电路、高压电刺激电路及振动器控制电路相连以控制恒流双极性输出刺激电路、高压电刺激电路及振动器控制电路工作的控制器。其中恒流双极性输出刺激电路可实现双极性刺激和直流电刺激功能。这样,单就一个保健仪可实现微电刺激及按摩的至少两种保健功能,丰富了保健仪的应用,变相减少了人们的负担,另外,由于一种设备操作方式统一,不容易产生误操作,从而提高了整体的使用满意度。
【专利说明】多功能保健仪

【技术领域】
[0001 ]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保健仪。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对人体进行保健所涉及的保健仪类型层出不穷。但是,通常一般的保健仪功能单一,例如,某些保健仪只能实现单纯的微电刺激功能,某些保健仪只能实现单纯的按摩功能等,这样,为满足多种保健需求,人们只能购买多种保健仪,因此,增加了人们的负担,另外,由于每种设备操作方式不统一,容易产生误操作而降低了整体的使用满意度。


【发明内容】

[0003]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多功能保健仪,包括:恒流双极性输出刺激电路、高压电刺激电路、振动器控制电路,以及分别与所述恒流双极性输出刺激电路、高压电刺激电路及振动器控制电路相连以控制所述恒流双极性输出刺激电路、高压电刺激电路及振动器控制电路工作的控制器。
[0005]进一步地,所述恒流双极性输出刺激电路包括:
[0006]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一 NPN三极管、第二 NPN三极管、第一 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第二 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第一 P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以及第二 P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
[0007]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控制电压输入端相连,正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相连,负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的控制电压输入端相连,
[0008]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的控制电压输入端相连,负输入端接地,输出端与所述第一 P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的源极相连,
[0009]所述第一 NPN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一控制端相连,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偏置电压端相连,
[0010]所述第二 NPN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二控制端相连,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所述偏置电压端相连,
[0011]所述第一 P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所述偏置电压端相连,漏极与第一输出点相连,
[0012]所述第二 P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所述偏置电压端相连,漏极与第二输出点相连,源极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相连,
[0013]所述第一 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三控制端相连,漏极与所述第一输出点相连,源极接地,
[0014]所述第二 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所述控制器的第四控制端相连,漏极与所述第二输出点相连,源极接地。
[0015]进一步地,所述高压电刺激电路包括:
[0016]第三P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电感、第一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三NPN三极管、第一PNP三极管、第二 PNP三极管、第四NPN三极管、第五NPN三极管、第六NPN三极管,以及第七NPN三极管,
[0017]所述第三P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的源极与工作电压端相连,栅极与所述控制器的使能端相连,漏极通过所述电感与所述第三NPN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
[0018]所述第三NPN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控制器的脉冲宽度调制控制端相连,发射极接地,
[0019]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三NPN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负极通过所述第一电容接地,
[0020]所述第一 PNP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相连,集电极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三输出点相连,基极与所述第四NPN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
[0021]所述第二 PNP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相连,集电极与所述控制器的第四输出点相连,基极与所述第五NPN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
[0022]所述第四NPN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五控制端相连,发射极接地,
[0023]所述第五NPN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控制器的第六控制端相连,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所述第二 PNP三极管的基极相连,
[0024]所述第六NPN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七控制端相连,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所述第三输出点相连,
[0025]所述第七NPN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控制器的第八控制端相连,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所述第四输出点相连。
[0026]进一步地,所述振动器控制电路包括:
[0027]振动电机、高频吸收支路、第二二极管,以及第三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
[0028]所述振动电机、高频吸收支路、第二二极管均并联于工作电压及所述第三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的漏极之间,
[0029]所述第三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栅极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九控制端相连。
[0030]进一步地,所述高频吸收支路由电阻及第二电容串联组成。
[0031]进一步地,所述多功能保健仪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的语音处理电路和/或蓝牙通讯模组。
[0032]进一步地,所述多功能保健仪通过电池供电。
[0033]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为中央处理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或微控制器。
[0034]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上设置有在白天模式及夜间模式之间切换的切换键。
[0035]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0036]通过提供一种多功能保健仪,包括:恒流双极性输出刺激电路、高压电刺激电路、振动器控制电路,以及分别与恒流双极性输出刺激电路、高压电刺激电路及振动器控制电路相连以控制恒流双极性输出刺激电路、高压电刺激电路及振动器控制电路工作的控制器。其中恒流双极性输出刺激电路可实现双极性刺激和直流电刺激功能。这样,单就一个保健仪可实现微电刺激及按摩的至少两种保健功能,丰富了保健仪的应用,变相减少了人们的负担,另外,由于一种设备操作方式统一,不容易产生误操作,从而提高了整体的使用满意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7]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多功能保健仪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恒流双极性输出刺激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0039]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高压电刺激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0040]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振动器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42]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43]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44]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45]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46]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47]实施例一:
[0048]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保健仪,包括:恒流双极性输出刺激电路(CES电路)1、高压电刺激电路2、振动器控制电路3、语音处理电路4、蓝牙通讯模组5,以及分别与恒流双极性输出刺激电路1、高压电刺激电路2、振动器控制电路3、语音处理电路4及蓝牙通讯模组5相连以控制恒流双极性输出刺激电路1、高压电刺激电路2及振动器控制电路3、语音处理电路4及蓝牙通讯模组5工作的控制器6。
[0049]具体地,控制器6 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gressing Unit, CPU)。
[0050]如图2所示,恒流双极性输出刺激电路I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Al、第二运算放大器A2、第一 NPN三极管Ql、第二 NPN三极管Q2、第一 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Q5、第二 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Q6、第一 P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Q3,以及第二 P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Q4,其元件连接关系如下:
[0051]对于第一运算放大器Al而言:第一运算放大器Al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控制电压输入端Vin相连,正输入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A2的输出端相连,负输入端与控制器的控制电压输入端Vin相连。
[0052]对于第二运算放大器A2而言:第二运算放大器A2的正输入端与控制器的控制电压输入端Vin相连,负输入端接地,输出端与第一 P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Q3的源极S相连。
[0053]对于第一 NPN三极管Ql而言:第一 NPN三极管Ql的基极B与控制器的第一控制端CtrlA相连,发射极E接地,集电极C与偏置电压端Vop相连。
[0054]对于第二 NPN三极管Q2而言:第二 NPN三极管Q2的基极B与控制器的第二控制端CtrlB相连,发射极E接地,集电极C与偏置电压端Vop相连。
[0055]对于第一 P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Q3而言:第一 P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Q3的栅极G与偏置电压端Vop相连,漏极D与第一输出点Outl相连。
[0056]对于第二 P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Q4而言:第二 P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Q4的栅极G与偏置电压端Vop相连,漏极D与第二输出点0ut2相连,源极S与第二运算放大器A2的输出端相连。
[0057]对于第一 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Q5而言:第一 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Q5的栅极G与控制器的第三控制端CtrlC相连,漏极D与第一输出点Outl相连,源极S接地。
[0058]对于第二 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Q6而言:第二 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Q6的栅极G与控制器的第四控制端CtrlD相连,漏极D与第二输出点0ut2相连,源极S接地。
[0059]在上述恒流双极性输出刺激电路I中,还设有多个电阻元件,如图2中所示标号R1-7所示。
[0060]上述恒流双极性输出刺激电路I的工作原理大致如下:
[0061]恒流双极性输出刺激电路I中,由运算放大器A1、A2构成电压-电流转换电路,其输出电流大小由控制器CPU控制。Ql、Q2、Q3、Q4、Q5及Q6组成双极性输出电路,由CPU控制其输出极性。CPU同过数字模拟转换(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 DAC)或者是脉冲宽度调制(Pulse-Width Modulat1n, PWM)输出不同的控制电压Vin,由运算放大器Al、A2构成电压-电流转换电路,把控制电压Vin转换为不同的电流,从而实现输出电流的控制。当CPU输出CtrlA为高电平,Q3导通,CtrlB为低电平,Q4截止,CtrlC为低电平,Q5截止,CtrlD为高电平,Q6导通,从而形成一个由Q3经Outl到0ut2经Q6到电路地电平的一个通路,电流由Outl流向0ut2。当CPU输出CtrlA为低电平,Q3截止,CtrlB为高电平,Q4导通,CtrlC为高电平,Q5导通,CtrlD为低电平,Q6截止,从而形成一个由Q4经0ut2到Outl经Q5到电路地电平的一个通路,电流由0ut2流向Outl。从而实现电流的双极性输出,保证输出电流不干扰人体正常的生物电。当控制流单方向输出时也可以实现直流电刺激功能。
[0062]如图3所示,高压电刺激电路2包括:第三P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Q7、电感L1、第一电容Cl、第一二极管D1、第三NPN三极管Q8、第一 PNP三极管Ql1、第二 PNP三极管Q12、第四NPN三极管Q9、第五NPN三极管Q10、第六NPN三极管Q13,以及第七NPN三极管Q14,其元件连接关系如下:
[0063]对于第三P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Q7而言:第三P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Q7的源极S与工作电压端VCC相连,栅极G与控制器的使能端PW_En相连,漏极D通过电感LI与第三NPN三极管Q8的集电极C相连。
[0064]对于第三NPN三极管Q8而言:第三NPN三极管Q8的基极B与控制器的脉冲宽度调制控制端(PWM_Ctrl)相连,发射极E接地。
[0065]对于第一二极管Dl而言:第一二极管Dl的正极与第三NPN三极管Q8的集电极C相连,负极通过第一电容Cl接地。
[0066]对于第一 PNP三极管Qll而言:第一 PNP三极管Qll的发射极E与第一二极管Dl的负极相连,集电极C与控制器的第三输出点OutA相连,基极B与第四NPN三极管Q9的集电极C相连。
[0067]对于第二 PNP三极管Q12而言:第二 PNP三极管Q12的发射极E与第一二极管Dl的负极相连,集电极C与控制器的第四输出点OutB相连,基极B与第五NPN三极管QlO的集电极C相连。
[0068]对于第四NPN三极管Q9而言:第四NPN三极管Q9的基极B与控制器的第五控制端CtrlHL相连,发射极E接地。
[0069]对于第五NPN三极管QlO而言:第五NPN三极管QlO的基极B与控制器的第六控制端CtrlHR相连,发射极E接地,集电极C与第二 PNP三极管Q12的基极B相连。
[0070]对于第六NPN三极管Q13而言:第六NPN三极管Q13的基极B与控制器的第七控制端CtrlLL相连,发射极E接地,集电极C与第三输出点OutA相连。
[0071]对于第七NPN三极管Q14而言:第七NPN三极管Q14的基极B与控制器的第八控制端CtrlLR相连,发射极E接地,集电极C与第四输出点OutB相连。
[0072]在上述高压电刺激电路2中,还设有多个电阻元件,如图3中所示标号R8-12所
/Jn ο
[0073]上述高压电刺激电路2的工作原理大致如下:
[0074]高压电刺激电路2可根据输出频率对不同能够实现按摩、针灸等刺激效果,实现保健功能,例如可对颈部进行刺激按摩,以提高大脑供血效率,缓解疲劳,也可以对视神经进行刺激,缓解视疲劳。如图3,其中Q7为电源控制,由L1、Q8、D1及Cl构成升压电路,Q9、Q10、Qll、Q12、Q13及Q14够成双极性输出电路。当控制器CPU输出CtrlHL为高电平,Qll导通,CtrlHR为低电平,Q12截止,CtrlLL为低电平,Q13截止,CtrlLR为高电平,Q14导通,从而形成一个由Qll经OutA到OutB经Q14到电路地电平的一个通路,电流由OutA流向OutB0当CPU输出CtrlHL为低电平,Qll截止,CtrlHR为高电平,Q12导通,CtrlLL为高电平,Q13导通,CtrlLR为低电平,Q14截止,从而形成一个由Q12经OutB到OutA经Q13到电路地电平的一个通路,电流由OutB流向OutA。从而实现电流的双极性输出,保证输出电流不干扰人体正常的生物电。
[0075]如图4所示,振动器控制电路3包括:振动电机M、高频吸收支路、第二二极管D2,以及第三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Q15,其元件连接关系如下:
[0076]振动电机Μ、高频吸收支路、第二二极管D2均并联于工作电压VCC及第三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Q15的漏极D之间,第三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Q15的源极S接地,栅极G与控制器的第九控制端MCtrl相连。而高频吸收支路由电阻R14及第二电容C2串联组成。
[0077]在上述振动器控制电路3中,还设有其他电阻元件,如图4中所示标号R13所示。
[0078]上述振动器控制电路3的工作原理大致如下:
[0079]微振动器控制电路3如图4,由R14、C2、D2、Q15及R13等元件组成,在控制器CPU控制下实现对振动电机M的开关控制,从而实现按摩效果。其中D2为续流二极管,R14和C2组成高频吸收电路,Q15作为开关。当CPU输出MCtrl为高电平时,Q15导通,振动电机M启动,产生振动效果。MCtrl为低电平时,Q15截止,振动电机M关闭。通过开、关振动电机M的组合形成按摩效果。
[0080]而语音处理电路4可在控制器CPU控制下能实现对MP3或WAVE等格式的语音数据进行处理,并输出声音,选择音乐,可在进行微电刺激和/或按摩的同时,实现音乐保健效果,语音处理电路4可包括常规的元件,例如喇叭、功放电路等。
[0081]蓝牙通讯模组5可在控制器CPU控制下与外部的遥控器或智能手机进行蓝牙方式通讯,使用遥控器或智能手机上的专用软件,实现对多功能保健仪的人性化、方便化控制。
[0082]为保证使用者的安全,多功能保健仪主要通过电池供电,例如使用锂电池或干电池进行供电,防止使用者受到电击而产生人身安全隐患。
[0083]进一步地,控制器6上可设置有在白天模式及夜间模式之间切换的切换键,从而使多功能保健仪有白天模式和夜间模式,在白天使用时启动白天模式,此模式可实现把使用者调整到清醒状态,在夜间使用时启动夜间模式,此模式可实现把使用者调整到睡眠状态。
[0084]实施例二:
[0085]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区别主要在于:多功能保健仪中可包括上述恒流双极性输出刺激电路1、高压电刺激电路2、振动器控制电路3、语音处理电路4、蓝牙通讯模组5,以及控制器6中多种部件的组合。
[0086]实施例三:
[0087]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区别主要在于:控制器可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或微控制器等其他类型控制器。
[0088]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89]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功能保健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恒流双极性输出刺激电路、高压电刺激电路、振动器控制电路,以及分别与所述恒流双极性输出刺激电路、高压电刺激电路及振动器控制电路相连以控制所述恒流双极性输出刺激电路、高压电刺激电路及振动器控制电路工作的控制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保健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双极性输出刺激电路包括: 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一 NPN三极管、第二 NPN三极管、第一 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第二 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第一 P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以及第二 P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控制电压输入端相连,正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相连,负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的控制电压输入端相连, 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的控制电压输入端相连,负输入端接地,输出端与所述第一 P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的源极相连, 所述第一 NPN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一控制端相连,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偏置电压端相连, 所述第二 NPN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二控制端相连,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所述偏置电压端相连, 所述第一 P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所述偏置电压端相连,漏极与第一输出点相连, 所述第二 P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所述偏置电压端相连,漏极与第二输出点相连,源极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相连, 所述第一 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三控制端相连,漏极与所述第一输出点相连,源极接地, 所述第二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所述控制器的第四控制端相连,漏极与所述第二输出点相连,源极接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保健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电刺激电路包括: 第三P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电感、第一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三NPN三极管、第一 PNP三极管、第二 PNP三极管、第四NPN三极管、第五NPN三极管、第六NPN三极管,以及第七NPN三极管, 所述第三P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的源极与工作电压端相连,栅极与所述控制器的使能端相连,漏极通过所述电感与所述第三NPN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 所述第三NPN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控制器的脉冲宽度调制控制端相连,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三NPN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负极通过所述第一电容接地, 所述第一 PNP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相连,集电极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三输出点相连,基极与所述第四NPN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 所述第二 PNP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相连,集电极与所述控制器的第四输出点相连,基极与所述第五NPN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 所述第四NPN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五控制端相连,发射极接地, 所述第五NPN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控制器的第六控制端相连,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所述第二 PNP三极管的基极相连, 所述第六NPN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七控制端相连,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所述第三输出点相连, 所述第七NPN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控制器的第八控制端相连,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所述第四输出点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保健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器控制电路包括: 振动电机、高频吸收支路、第二二极管,以及第三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 所述振动电机、高频吸收支路、第二二极管均并联于工作电压及所述第三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的漏极之间, 所述第三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栅极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九控制端相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保健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吸收支路由电阻及第二电容串联组成。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保健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保健仪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的语音处理电路和/或蓝牙通讯模组。
7.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保健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保健仪通过电池供电。
8.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保健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为中央处理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或微控制器。
9.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保健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上设置有在白天模式及夜间模式之间切换的切换键。
【文档编号】A61N1/20GK204050666SQ201420456372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3日
【发明者】陆永强 申请人:深圳市康立高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骨接合的骨板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骨接合的骨板,包括一顶面和一用于贴合骨头的底面以及沿骨板延伸方向设置贯穿骨板的螺钉孔,所述骨板顶面两侧边缘沿骨板延伸方向分别设置有加强筋,所述螺钉孔内沿孔轴线方向设置有与螺钉相配合的环
  • 一种医用输液小型加热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输液小型加热器,是一个保温盒,保温盒内有输液管槽和U型加热丝,U型加热丝在下,输液管槽在上,U型加热丝的正极接线端和负极接线端都位于保温盒的一边;输液管槽的输入输出口延长到保
  • 专利名称:一种旅行分药箱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药箱。 背景技术:现在的家用药箱一般是用于存放各瓶装、盒装药物的,体积较大不易随带,这样患慢性疾病的人在出差或旅行时带、服药很麻烦,还容易出错,为此有必要开发能将一周药品按次一起
  • 一种颈椎后路固定系统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颈椎后路固定系统,包括枕骨固定板、两根颈椎后路连接棒、椎板钩、椎弓根螺钉和横连结构,所述枕骨固定板包括中心板部和设置于中心板部两侧对称布置的左、右延伸板部,该中心板部位于左、右延
  • 专利名称:含有锌化合物和对乙酰氨基苯乙酸的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含有锌化合物和对乙酰氨基苯乙酸的组合物。组合物主要由药学可接受的锌化合物和对乙酰氨基苯乙酸组成。本组合物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消化系统细胞保护作用和给机体补充锌作用。
  • 专利名称:作为黄体酮受体调节剂的环硫代氨基甲酸酯衍生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黄体酮受体的促效剂、它们的制备和用途。本发明还提供用这些化合物来诱发避孕和治疗和或预防功能失调性出血、子宫平滑肌瘤、子宫内膜异位、多囊卵巢综合症和子宫粘膜、
  • 加压治疗仪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压治疗仪,包括套体、气泵、电磁阀、加压气管和放气气管,套体设有半导体加热制冷片和加压气囊,电磁阀设于放气气管上,加压气管的一端和放气气管的一端均与加压气囊连接,加压气管的另一端与气泵连接
  • 专利名称:治疗肝胆湿热胸痛的中草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来源于天然植物的配制品,更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肝胆湿热胸痛的中草药组合物。背景技术:肝胆湿热胸痛常见临床特征为胸痛明显,所痛时间发作不定,每到痛时头很沉重、口苦咽干、二脉微弦。中医
  • 专利名称:一种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酒类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环境的变化、工作的压力、缺少锻炼等因素,人们的身体渐渐的出现了一些不良状况,导致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故而市场上销
  • 专利名称: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人工关节承载部件及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植入器件,特别是一种带有仿生润滑表层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人工关节承载部件及制备方法。背景技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由于其优异的综合性能,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人
  • 专利名称:自体移植术的方法、工具和用具盒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的领域为软骨细胞的移植术、骨和软骨的移植及愈合、关节修复和关节炎疾病的预防,具体地说为移植位点的准备方法、该准备工作所用的工具以及向已准备好的移植位点进行自体移植所用的工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骨病的软膏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骨伤科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骨病的软膏剂。背景技术:骨病从专业角度上来说是“骨病学”,它是骨科疾病三大病学之一,另外两种分别为“正骨学”和“筋伤学”。骨病也是骨科疾病中最常见
  • 专利名称:一种磁性水溶性富勒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特别是一种磁性水溶性富勒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背景技术:作为碳元素的第三种同素异形体富勒烯家庭的发现,是上世纪自然科学发展史最重要的突破之一。Kroto
  • 一种神经内科检查床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检查床,包括活动轴、摇柄、取柄孔、摇臂、伸缩臂、触觉针、转轴、折页、长方形槽、腿托槽、伸缩杆、腿托、定位销、后板、前板、万向轮、床腿、伸缩轴、起板轴、检查箱和滑盖,所述活动
  • 一种宫缩触发胎心率检测式胎心监护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宫缩触发胎心率检测式胎心监护装置,包括胎心检测组件、智能显示终端和服务器平台;胎心检测组件包括无线通信模块、宫缩压力检测装置和胎心率检测装
  • 专利名称:含有金刚藤提取物的自乳化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金刚藤提取物的组合物。背景技术: 金刚藤为百合科植物菝葜的根茎,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附件炎、附件炎性包块及妇科多种炎症所致下腹疼痛、腰
  • 用于腔内压力测量的内窥镜组件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腔内压力测量的内窥镜组件,包括内窥镜及测压光纤;内窥镜设有一个贯穿内窥镜的固定孔;测压光纤设有压力传感器,测压光纤固定在固定孔内,并随着插入管的伸入人体腔内,并随着插
  • 专利名称:具有逐滴分配头部的液体收容瓶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用于包装并用于受控地分配(分送,输送)液体的容器的设计和生产。特别在目标是逐滴分配的情况下,本发明的主要新颖特征涉及用于从瓶的储存器分配液体的头部,所述储存器具有可弹性变形
  •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动物驱虫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动物驱虫的中药组合物,同时还涉及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属于兽药技术领域。背景技术: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动物性食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其
  • 专利名称:一种可降解的术后防粘连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材料,特别是组成成分为星形支化聚乳酸的一种可降解的术后防粘连膜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粘连是结缔组织纤维带与相邻的组织或器官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异常结构。粘连的形成具有
  • 专利名称:检验采血台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检验采血台。背景技术:目前,临床上在给病人进行检验采血时,大多病人手臂放在托板上,用橡胶管结扎静脉,持注射器穿刺进针,这样操作十分麻烦、费时费力,给医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