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盈VI

油压机,油压机厂家

全国产品销售热线

15588247377

产品分类

您的当前位置:行业新闻>>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症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症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发布时间:2025-04-27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症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症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面部神经麻痹又叫面瘫,该病起病急骤,其表现为口眼歪斜、言语不清、 口角流涎等,中医称之为中风。现代医学认为该病是由于脑血管阻塞、面部血液循环不畅、 患部神经传导失调所致,面神经瘫痪分为周围性面瘫与中枢性面瘫瘫,前者大多原因不明, 与寒冷,风吹,病毒感染有关,可能因患部神经传导失调所致,后者为脑血管意外引起的合并症,治疗不及时得当,则给患者带来痛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技术上的不足,提供疗效好、疗程短,治愈率高,成本低,无毒副作用的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症的中药制剂。为了上述目的,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中药的原料药组成为内服药党参10 15g、黄苗8 10g、白术6 8g、鸡血藤6 8g、防风6 8g、川弯6 8g、乳香4 6g、没药4 6g、穿山甲4 6g,蒲黄4 6g、五灵脂6 8g、玄参8 10g、陈皮6 8g、苦参6 8g、血竭6 8g、获茶6 8g、甘草4 6g。外用药磨香0. 2g、 薄荷脑0. 5g、乳香5g、没药5g均研粉后用獾油调成膏剂敷患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以扶正、祛风、祛痰、通络为治则。临床上常根据不同症型辨证施治。该发明中药适用于治疗周围性面瘫与中枢性面瘫。本发明中药方中党参为上品,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现代医药研究,党参含多种糖类、酚类、留醇、挥发油、黄芩素葡萄糖甙、皂甙及微量生物碱,具有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黄芪味甘,微温。功能主治益气固表、 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白术的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鸡血藤味苦甘性温,归肝肾经。活血舒筋;养血调经。现代医药研究具有增强造血系统功能。防风,又名铜芸、百枝。其味辛甘,性微温而润,为“风药中之润剂”,功能主治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定搐。能止血,又能通经。川芎功能主治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安抚神经,正头风头痛,症瘕腹痛。乳香,味辛、苦,性温。入心、肝、脾经。功能主治调气活血,定痛,追毒。治气血凝滞、心腹疼痛,痈疮肿毒……。《珍珠囊》乳香定诸经之痛。没药味苦,平,无毒。没药配乳香,活血散瘀、行气舒筋,配穿山甲,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五灵脂味甘,性温。功能主治活血散瘀,炒炭止血,其苦泄温通,“通利气脉”,“通则不痛。”故《本草经疏》谓之“血滞经脉,气不得行,攻刺疼痛等证,在所必用”。蒲黄性平,味甘。归肝、心包经。功能主治止血,化瘀,通淋。玄参味甘、苦、咸,性微寒。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陈皮功能主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湿浊阻中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苦参性寒,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杀虫的功效。血竭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果实及树干中的树脂,功能主治活血散瘀,定痛,外用可止血生肌,敛疮。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现代医学研究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功效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外用药中的獾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以上诸药相配, 治疗该病,相得益彰。本发明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分内服药和外用药。本发明经临床验证本发明中药治疗本病,经统计治疗周围性麻痹患者和中枢性麻痹,共治愈64例、好转6例,未愈2 例,治愈率88.9%,有效率97. 2%,未愈2. 7%。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病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I :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药物内服药党参10 15g、黄苗8 10g、白术6 8g、鸡血藤6 8g、防风6 8g、川弯6 8g、乳香4 6g、没药6 8g、穿山甲4 6g,蒲黄4 6g、五灵脂6 8g、玄参8 10g、陈皮6 8g、苦参6 8g、血竭6 8g、获茶6 8g、甘草4 6g。外用药磨香0. 2g、 薄荷脑0. 5g、乳香5g、没药5g均研粉后用獾油调成膏剂敷患处。实施例2 :—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药物内服药党参10 15g、黄苗10g、白术8g、鸡血藤6 8g、防风8g、川弯8g、乳香4g、 没药6g、穿山甲4g,蒲黄8g、五灵脂6g、玄参10g、陈皮8g、苦参6g、血竭6g、获茶6g、甘草 4g。外用药同实施例I。临床疗效总结一、本方多年来在临床应用广泛,治疗周围性麻痹患者39例、中枢性麻痹33例,其中男32例、女40例,年龄42 79岁,疗效频佳。二、诊断标准分为周围性面瘫与中枢性面瘫瘫,前者大多原因不明,与寒冷,风吹,病毒感染有关,可能因患部神经传导失调所致,后者为脑血管意外引起的合并症,表现为病侧面部表情肌麻痹,额纹消失或表浅,不能皱额蹙眉,眼裂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试闭眼时,瘫痪侧眼球向上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称贝耳现象。病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面颊部被牵向健侧,闭眼、露齿、鼓颊、吹口哨等动作失灵,或完全不能完成。因颊肌瘫痪而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之间。泪点随下睑而外翻,使泪液不能正常吸收而致外溢。如侵及鼓束神经时,会出现舌前2/3味觉障碍。三、服药方法内服药,水煎服,每剂200ml,每日早、晚2次口服,每次IOOml,10天为I疗程。外用药均研粉后,每剂用20ml獾油调成膏剂敷患处,每日I次,每次2小时。四、疗效评定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好转临床症状改善。未愈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五、治疗效果本发明中药治疗本病,经统计治疗周围性麻痹患者和中枢性麻痹, 共治愈64例、好转6例,未愈2例,治愈率88. 9 %,有效率97. 2 %,未愈2. 7 %。六、典型病例I、常XX,女,61岁,于2010年8月就诊,因面部表情肌麻痹经用土方效果不佳。查体面部周围性面瘫,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左指鼻试验欠准,右巴彬斯基征阴性。头部CT 扫描未见异常。患者要求内服外用本发明中药10剂,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未再复发。2、王XX,女,48岁。于2010年6月就诊,以口角歪斜7天经在社区医院用山莨菪碱片口服效果不佳。查体左鼻唇沟稍浅,伸舌轻偏右,头颅CT 左侧大脑脚片状密度不均、 边界不清的高度影,内部散在钙化点。患者要求内服外用本发明中药20剂,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未再复发。3、董X,男,78岁。家人发现,双眼发呆,左右转动不动,次日发现口角左斜并流口水10天,经服用银杏叶片7天效果不佳。查体双眼外展力弱,右侧面肌、斜方肌无力,双侧软腭提举力弱,构音困难,伸舌偏右,无肌萎缩。患者要求内服外用本发明中药30剂,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未再复发。
权利要求
1.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配比的药物内服药党参10 15g、黄苗8 10g、白术6 8g、鸡血藤6 8g、防风6 8g、川弯 6 8g、乳香4 6g、没药4 6g、穿山甲4 6g,蒲黄4 6g、五灵脂6 8g、玄参8 10g、陈皮6 8g、苦参6 8g、血竭6 8g、获茶6 8g、甘草4 6g。外用药磨香0. 2g、 薄荷脑0. 5g、乳香5g、没药5g均研粉后用獾油调成膏剂敷患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配比的药物内服药党参10~15g、黄芪8~10g、白术6~8g、鸡血藤6~8g、防风6~8g、川芎6~8g、乳香4~6g、没药6~8g、穿山甲4~6g,蒲黄4~6g、五灵脂6~8g、玄参8~10g、陈皮6~8g、苦参6~8g、血竭6~8g、茯苓6~8g、甘草4~6g。外用药麝香0.2g、薄荷脑0.5g、乳香5g、没药5g均研粉后用獾油调成膏剂敷患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以扶正、祛风、祛痰、通络为治则,临床上常根据不同症型辨证施治。疗效好、治愈率高,成本低且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使用,该药对周围性面瘫与中枢性面瘫均有效。
文档编号A61P25/02GK102526403SQ201210029039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5日
发明者丛丽 申请人:丛丽

  • 专利名称:尿不湿垫的制作方法尿不湿垫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婴儿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尿不湿垫。背景技术:当今婴儿用品越来越多,尤其是尿不湿垫的产品越来越多。现有的尿不湿垫由防水层和中间的吸水尿布层组成,使用者需要经常将该尿布层抽取出来
  • 专利名称:牡蛎抗氧化肽保健品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抗氧化肽保健品的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以牡蛎为原料制备抗氧化肽保健品的方法。背景技术:牡蛎是一种优质的海产养殖贝类,含有45%~56%蛋白质、7%~16%脂肪、19%~38%肝糖,
  • 专利名称:一种黄芪桂枝五物颗粒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黄芪桂枝五物颗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张仲景的《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中的“黄芪桂枝五物汤”,由黄芪、芍药、桂枝、生姜和大枣五味中药组成。益气温经,和血通痹,用于血痹
  • 专利名称:抑制血管生成的化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可有效地抑制血管生成的化合物,其因此可代替硫酸化多糖如肝素,用于预防再狭窄,促进伤口愈合,并抑制肿瘤细胞转移。背景技术:现有技术中已公开了硫酸化多糖在抑制血管生成和治疗与血管生成有
  • 专利名称:用于制备治疗情感和注意障碍以及神经性疼痛的药物的单羟基卡马西平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卡马西平衍生物的新药学用途。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式I的单羟基卡马西平的新药学用途, 单羟基卡马西平(10-羟基-10,11-二氢-卡马西
  • 专利名称:一种加有碘的麻糖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糖,具体地说是指一种含碘的麻糖。碘缺乏病不仅能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以及孕产妇的生产障碍,而且其最大的危害是能引起儿童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1991年3月18日,李鹏总理代表中国
  • 新型多功能雾化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新型多功能雾化器,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本身主体框架,其特征是在本身主体框架上方设有可伸缩不锈钢支架,可伸缩不锈钢支架上设有紫外线消毒灭菌灯,紫外线消毒灭菌灯右侧设有智能
  • 电子听诊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听诊器。该电子听诊器的听诊传感器(1)包括支撑部(11),支撑部(11)的正面设置有若干个电子拾音器(12),电子拾音器(12)与支撑部(11)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支撑部(11)的背面设置
  • 智能药盒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药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设置有多个储药抽屉,所述盒体内还集成有语音提醒系统,所述语音提醒系统包括药物信息录入模块和语音播放模块,所述药物信息录入模块用于录入药物名称和用药数量,所述语音
  • 专利名称:作为蛋白激酶抑制剂的杂芳基化合物和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类新的化合物、包含所述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以及使用所述化合物治疗或预防与异常或失调的激酶活性相关的疾病或障碍、特别是牵涉B-Raf异常激活的疾病或障碍的方法。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仔猪气喘的中药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治疗仔猪气喘的中药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仔猪气喘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寒冷的春季较为 多发,临床症状为病猪精神沉郁,呼吸加快,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牙龈炎的中药漱口剂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漱口剂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漱口剂用于治疗牙龈炎。背景技术:牙龈炎是由细菌的入侵造成的,表现为牙龈出血、红肿、胀痛,若继续发展则会侵犯硬组织,引起牙周病。除了对口腔健康
  • 新型多功能心血管分析仪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新型多功能心血管分析仪,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仪器主体框架,其特征是在仪器主体框架右侧设有智能跑步器,智能跑步器下方设有长方形支架台,长方形支架台上设有防滑跑步带,
  • 一种可调量易挂药袋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量易挂药袋。包含多个彼此邻接的袋子,邻接的袋子之间包含一条针孔组成的撕扯线,通过撕扯线能够将邻接的袋子分开,所述袋子上包含上口和一个下口,所述下口和邻接上口能通
  • 专利名称:一种氯桂丁胺缓释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癫痫病的氯桂丁胺缓释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氯桂丁胺是一种芳香基丙烯酰胺衍生物,是3,4-二氯桂皮酰另丁胺的简略名,其化学名称为(is,1R) - (E)
  • 带手摇出料装置的炒药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手摇出料装置的炒药机,包括炒药滚筒、炒药滚筒通过主轴与皮带轮连接,皮带轮设置在炒药机尾部的护轮壳中,皮带轮端面设置有手摇柄,其连接结构为:在皮带轮端面设置有悬臂短轴,手摇柄头部
  •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一次性床单更换装置的医用床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具有一次性床单更换装置的医用床。 背景技术:随着医院的发展,为防止院内交叉感染,门诊病房、门诊诊疗室、急诊室、CT室等各种诊断治疗室一次性床
  • 专利名称:治疗哮喘的药艾卷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以灸穴位的方式治疗疾病的纯中药制剂,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哮喘的药艾卷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以常突然发作,可先有鼻痒、流涕,继而干咳,呼吸困难,端坐
  • 一种治疗动脉闭塞病变的器具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治疗动脉闭塞病变的器具,包括血管超声导管、治疗微导管和治疗导丝;血管超声导管与治疗微导管并联为一体;治疗导丝一部分位于治疗微导管内,另一部分从侧壁出口穿出治疗微导管。本实用
  • 专利名称:一种大规格肿节风滴丸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口服滴丸,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肺炎,阑尾炎,蜂窝组织炎属热毒壅盛证候者,并可用于癌症辅助治疗的肿节风滴丸及制备方法。背景技术:肿节风为金粟兰科植物草珊瑚Sarca
  • 专利名称:西黄丸滴丸成型工艺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西黄丸滴丸成型工艺。背景技术:西黄丸,又名犀黄丸,为中药抗癌名方,系清代名医王洪绪所创,由牛黄、麝香、乳香、没药4味中药复方而成,具有活血化淤、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软坚散结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