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盈VI

油压机,油压机厂家

全国产品销售热线

15588247377

产品分类

您的当前位置:行业新闻>>一种治疗烧烫伤药物的制备方法

一种治疗烧烫伤药物的制备方法

发布时间:2025-04-27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烧烫伤药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草药外用药物的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治疗烧烫伤药物的制备方法。
现行市场公开销售的烧伤药物,如北京光明中医烧伤创疡研究所研制生产的“美宝湿润烧伤膏”尽管对各类烧烫伤具有较好的疗效,但还存在有一定的不足,首先,由于该药品是一种膏剂,因而渗透力不强,使得药效发挥的不够及时;其次,涂用后患者无明显的舒服感,不能很快消除疼痛;第三伤口愈合速度慢,而且愈后留有较明显的痕迹;第四,该药品的主要成份为β-谷甾醇、黄芩甙、小檗碱等,其配伍与本发明大不相同。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依据祖传密方,并选用纯天然中草药,且经特殊处理,其具有止痛迅速,渗透能力强,杀菌、消炎彻底,能再生肌肤,治愈快,愈后无疤痕的治疗烧烫伤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完成的,它选用黄豆油、地榆、大黄、玉米粉为原料,其各选料和选料的重量比是黄豆油∶地榆∶大黄∶玉米粉=50-60∶20-25∶20-25∶50-60,先将鲜地榆、鲜大黄洗净、取汁,并加以混合,再将纯净的黄豆油文火烧沸,且去火凉温,然后再烧沸,再凉温,此时将玉米粉加入油内,并且混合搅拌均匀,再将混合汁兑入其内搅匀,用网筛过滤制成液剂装入瓶内而成。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对于治疗烧烫伤药物的制备方法是选用黄豆油、地榆、大黄、玉米粉为原料,其各选料和选料的重量比是黄豆油∶地榆∶大黄∶玉米粉=50∶25∶25∶50,先将鲜地榆、鲜大黄洗干净,用机械分别砸压取汁,并加以混合为混合计,再将纯净的黄豆油文火烧沸,且去火凉温至60℃以下,然后再烧沸,待油温凉至90-80℃时,将玉米粉加入油内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待油温凉至40-20℃后,再将混合汁兑入其内搅匀,并用80-120孔/cm2网筛过滤制成液剂,经包装后为成品药。
本发明的优点是成体低,加工生产简便,成品药止痛迅速,渗透能力强,杀菌、消炎彻底,具有再生肌肤,治愈快,愈后无疤痕,应用广泛,特别对各类烧伤、烫伤、化学灼伤、皮肤创伤,肌肤溃疡等疗效明显,有效率达到98%,治愈率达到95%。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烧烫伤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选用黄豆油、地榆、大黄、玉米粉为原料,其各选料和选料的重量比是黄豆油∶地榆∶大黄∶玉米粉=50-60∶20-25∶20-25∶50-60,先将鲜地榆、鲜大黄洗净、分别砸压取汁,并加以混合,再将纯净的黄豆油文火烧沸,且去火凉温至60℃以下,然后再烧沸,待油温凉至90-80℃时,将玉米粉加入油内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待油温凉至40-20℃后,再将混合汁兑入其内搅匀,并用80-120孔/cm2网筛过滤制成液剂,经包装后为成品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烧烫伤药物的制备方法,它选用黄豆油、地榆、大黄、玉为粉为原料,并经过烧沸、凉温、混合、搅拌、网筛制成液剂,其加工成本低,生产工艺简便,成品药止痛迅速,渗透能力强,杀菌、消炎彻底,具有再生肌肤,治愈快,愈后无疤痕,应用广泛,特别对各类烧伤、烫伤、化学灼伤、皮肤创伤,肌肤溃疡等疗效明显,有效率达到98%,治愈率达到95%。
文档编号A61P17/00GK1318397SQ00113800
公开日2001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00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00年4月18日
发明者马栓良 申请人:马栓良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结核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属于医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结核丸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结核病是现代医学名称,祖国医学对此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为结核杆菌在肺内所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疾病
  • 专利名称:用于涂抹到皮肤、唇、指甲或毛发的一组至少两种固体化妆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用于涂抹到皮肤、包括粘膜,特别是唇、指甲或毛发的固体化妆品的化妆组合物,并且本发明特别涉及包含大量这种组合物的系列。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至少两
  • 专利名称:肾炎治疗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肾炎的药物。背景技术: 肾炎是两侧肾脏非化脓性的炎性病变。肾因肾小体受到损害出现浮肿、高血压、蛋白尿等现象,是肾脏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肾炎种类很多,按照发病时间来分可以分为急性肾炎和
  • 一种骨折端临时固定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钳状结构骨折端临时固定器,包括通过轴连接的夹角角度可调的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螺杆一端位于第一钳体的钳柄上,另一端穿过第二钳体的钳柄并在其端部设有加压螺母,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的钳头
  • 专利名称::一种安中散制剂的制备方法一种安中散制剂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中散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安中散出自《和剂局方》。是治血气刺痛之剂。用于治虚弱体质的慢性化痉挛性疼痛为主。可疗虚寒贫血、
  • 专利名称:治疗毒性叮咬及叮刺的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应用5-HT2拮抗剂来治疗或缓解毒性叮咬或叮刺的症状。毒性叮咬及叮刺根据毒素的来源及个体或动物的敏感性而能引起多种反应。在某些情况下,叮咬或叮刺中的毒素能引起过敏反应,即一种能威胁生命的
  • 专利名称::一种去屑剂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去屑剂组合物,用于抑制和杀灭头皮上好脂性真菌。另外,本发明还涉及该去屑剂组合物在制备香波或润发露中的应用。技术背景正常人及头屑患者的头皮都栖息着卵圆糠秕孢子菌(户0^^
  • 专利名称:解剖型胫骨远端外侧桥式接骨板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解剖型胫骨远端外侧桥式接骨板。 背景技术:微创接骨板接骨术(MIPO)是一种现代骨折内固定的技术,它采用间接的骨折复位技术,并用无加压的接骨板固定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口苦的内服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药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口苦的内服中药组合物。背景技术:口苦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症状,就是常觉得口中带有一股苦味。引起口苦的原因很多,有消化系统、
  • 专利名称:抗真菌剂及其化合物和它们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抗真菌剂、使用该抗真菌剂预防或治疗真菌病的方法、它们的新的旋光活性衍生物和盐以及制备该衍生物的方法。背景技术:已知各种唑类化合物具有抗真菌活性。例如JP-A-60-218387
  • 一种液体药物喷雾瓶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液体药物喷雾瓶,包括瓶体、瓶盖、喷管、导管和喷雾直管,瓶体和瓶盖之间设有密封装置,减少气密泄露,增加药瓶内压力,增加喷雾效果,导管底端连接有一带有孔道的圆球,可以全方位吸收剩余较少的
  • 一种腔镜手术器械袋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术过程中的辅助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腔镜手术器械袋。该器械袋为可调节分片式结构,包括粘片袋(1)和贴片袋(2),以及连接所述粘片袋(1)和贴片袋(2)的粘片(18)和贴片(
  • 一种可折叠轮椅控制器机架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轮椅相关部件折叠技术,特别是一种可折叠轮椅控制器机架。其包含轮椅扶手、控制器托架及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轮椅扶手上设有轴座和定位装置,所述控制器托架与所述轴座转动联接,所述定位装
  • 可变形救护车用担架车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一种可变形救护车用担架车,下台板、中台板、上底板以铰连活动连接,脚踏翻板与下台板相铰连;上台板与头枕台板用铰连拼接;上台板平置于上底板之上靠近中台板一边用铰连连接,四个固定轮分别安装于下台板和上底板
  • 专利名称:公连接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公连接器(male connector),流出液状物,与母连接器(femaleconnector)连接。并且,本发明涉及一种由公连接器和母连接器构成的连接工具。背景技术:作为不经口腔服用而
  • 专利名称:一种组合式导音管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配件,尤其涉及听诊器的导音管。 背景技术:如图1所示,现有听诊器通常采用一整根导音管,且现有的听诊器导音管为PVC浸塑一体成型的,从而导致导音管管壁厚度不均勻。PVC导音管
  • 专利名称:指套结构及具有该指套结构的脉搏血氧饱和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指套结构及具有该指套结构的脉搏血氧 饱和度检测装置。背景技术:目前,对脉搏血氧饱和度的检测较为常见的设备是使用Y式脉搏血氧饱和
  • 专利名称:乳癖康消丸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医成药,尤其是一种治疗乳腺病的中药水丸制剂。背景技术:目前各类乳腺病呈上升趋势,但治疗此类病的中医、西医疗法和药品很多,但大都治疗周期长,效果不显。本发明治疗此类病相对治疗周期短,疗效快捷
  • 专利名称:奥美沙坦酯脂质体固体制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奥美沙坦酯的新制剂,具体涉及奥美沙坦酯脂质体及其固体制剂和制法,属于医药技术领域。背景技术:高血压是目前临床最常见、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据国际高血压学会日前报道显示,目
  • 一种蜡疗肩背部保温固定马甲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蜡疗肩背部保温固定马甲主要由前片(1)、后片(2)、前片间粘扣(3)、腋下松紧(4)、底端松紧(5)和后片夹层(6)构成组成,所述的前片包括左前片和右前片,左前片和右前片由
  • 专利名称: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同时提供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属于药品的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在人类死亡原因中,全世界每年大约有17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