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最新文章
- 温度调控软管的制作方法
- 治疗汗证的龟甲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 点滴自动感应装置制造方法
- 氯化铵治疗各部位结石的制作方法
- 一种头孢氨苄冰片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 一种治疗痔疮类肛肠疾病的药剂的制造方法
- 一种治疗急慢性面瘫的牵正膏的制作方法
- 内科护理用病床的制作方法
- 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吉非罗齐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具有紫外线及臭氧消毒功能的茶炉的制作方法
- 一种微管蛋白解聚剂多肽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 一种内服用于治疗脾虚泄泻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 体位转动仪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 哌啶基甲基噁唑烷酮的制作方法
- 新生儿科用育婴箱的制作方法
-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病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 生物流体传递装置、生物流体取样系统及分离和检验系统的制作方法
- 用于神经变性疾病治疗的苯甲酰胺类化合物的制作方法
- 生物流体收集装置以及生物流体的分离和检验系统的制作方法
治疗哮喘的蟾衣复方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治疗哮喘的蟾衣复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治疗哮喘的中草药配方,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哮喘的蟾衣复方。
哮喘是一种多发的呼吸系统疾病,目前,临床上采用拟肾上腺素类、茶碱类等西药来治疗哮喘病人,但这些药物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且效果也不十分理想。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研制出一种治疗哮喘的蟾衣复方。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是它包括的组成成份为射干、麻黄、细辛、紫菀、款冬花、半夏、五味子、生姜、大枣、蟾衣。
本发明治疗哮喘具有疗程短、疗效高的特点,且基本无副作用,非常适合对哮喘病人的有效治疗。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治疗哮喘的蟾衣复方,其组成成份为射干、麻黄、细辛、紫菀、款冬花、半夏、五味子、生姜、大枣、蟾衣,共十种;这十种组成成份之间的比例(重量%)是射干10.1%、麻黄11.5%、细辛4.6%、紫菀14.5%、款冬花15.2%、半夏14.1%、五味子6.2%、生姜7.8%、大枣15.8%、蟾衣0.2%。
具体的配制方法它可以配制成散剂、胶囊、药丸或煎汤服用。散剂的配制方法是按上述比例取上述各组成成份,然后混合粉碎,过120目筛,成为粉剂,再装瓶,以供服用;胶囊的配制方法是将上述粉剂按每0.5克装一枚胶囊、装瓶,以供服用;药丸的配制方法是将上述粉剂加入蜂蜜,粉剂与蜂蜜的重量比为六比四,混合均匀后晾干,装瓶,以供服用;煎汤按上述比例取上述各组成成份,然后加入清水煎煮,煎出的煎液直接服用。
实施例2一种治疗哮喘的蟾衣复方,其组成成份为射干、麻黄、细辛、紫菀、款冬花、半夏、五味子、生姜、大枣、蟾衣,共十种;这十种组成成份之间的比例(重量%)是射干15.2%、麻黄14.5%、细辛3.6%、紫菀17.5%、款冬花12.2%、半夏11.8%、五味子7.2%、生姜6.2%、大枣11.3%、蟾衣0.5%。
本实施例的具体配制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本发明所用的蟾衣为干品,是从活蟾衣身上脱落下的蟾衣晒干制得。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哮喘的蟾衣复方,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的组成成份为射干、麻黄、细辛、紫菀、款冬花、半夏、五味子、生姜、大枣、蟾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哮喘的蟾衣复方,其特征在于上述组成成份的比例(重量%)为射干6.5%-17.8%、麻黄6.3%-18.0%、细辛2.8%-7.3%、紫菀8.2%-22.5%、款冬花8.5%-22.0%、半夏7.5%-18.1%、五味子4.1%-10.8%、生姜3.9%-11.0%、大枣6.0%-20.0%、蟾衣0.1%-0.8%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哮喘的蟾衣复衣,它包括的组成成份为:射干、麻黄、细辛、紫菀、款冬花、半夏、五味子、生姜、大枣、蟾衣。本发明治疗哮喘具有疗程短、疗效高、基本无副作用的特点,十分适合哮喘病人使用。
文档编号A61P11/06GK1279985SQ00116549
公开日2001年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0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00年6月16日
发明者王利忠 申请人:王利忠
产品知识
行业新闻
- 专利名称:一种复方微米太子参降糖补钙豆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医药保健食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方微米太子参降糖补钙豆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具有降糖或补钙功能的豆奶逐渐增多。但仍缺乏适合中老年糖尿病人服用的同时具有降糖补钙功能
- 专利名称:无针静脉输液装置的制作方法专利说明无针静脉输液装置 无针静脉输液装置,涉及用医疗输液注射方式将药液引入体内的装置。目前,尚无相关的技术文献刊载和报道类似的技术方案,也没有产品销售或者用于临床;最接近本发明的现有技术是普通的带针头的
- 专利名称:虫草软化工艺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药材加工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虫草软化工艺。 背景技术:冬虫夏草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得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是一种传统的名贵滋补中药材。含有丰富的核苷类和
- 轮椅扶手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椅扶手,包括活动扶手,所述活动扶手包括活动扶手杆,所述活动扶手杆与轮椅靠背铰接,所述活动扶手杆底部设有抱卡,所述活动扶手杆下侧设有固定扶手,所述固定扶手包括水平设置的固定扶手杆,所述固定扶
- 专利名称::用檀香紫檀提取物治疗糖尿病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的檀香紫檀提取物及,其该提取物在治疗糖尿病的药品或保健品中的应用。发明内容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特点是高血糖,是由于绝对或相对胰岛素循环水
- 专利名称:一种水半夏的炮制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中药水半夏的炮制方法。背景技术:水半夏又名山慈菇、土田七。为天南星科植物犁头尖属植物鞭檐犁头尖TyphoniumfIagelliforme (lodd.)Blume的块
- 一种新型可用于颈椎牵引的调节式充气枕芯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可用于颈椎牵引的调节式充气枕芯,由三个以上独立气囊、气囊套和充气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为横向柱状充气腔体,直径不等,一端置有充气嘴;气囊分别覆有气囊套,
- 专利名称: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的说是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组合物。背景技术:前列腺炎在男士中发病率较高。现在西药虽然可以有效缓解前列腺炎,但对身体还是有一定的副作用。利用中医标本兼治的功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慢性阑尾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 慢性阑尾炎的中药,属中药技术领域。背景技术: 慢性阑尾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阑尾急性炎症消退后而遗留的慢性炎症性病变。西医在治疗上用抗生素,一般疗效欠佳,手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软组织急性损伤的巴布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理气,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胸胁、腰背、四肢等软组织急性损伤的巴布剂。背景技术:扭伤归胶囊为一种理气,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胸胁、腰背、四
- 专利名称:用于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中药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注射剂产品,特别是涉及ー种用于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中药注射剂。背景技术:奶牛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也是造成奶牛业经济损失最大的ー种疾病。乳房炎的常用治疗原则为抗菌消炎
- 专利名称:治疗头痛的中药组合物的质量检测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而目前以头痛为主症者则可见于感染性发热性疾病,高
- 一种带排烟装置的窥阴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一种带排烟装置的窥阴器,包括上叶、下叶、调节杠、调节手柄、固定手柄、排烟管、排烟小孔。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排烟效果理想,减少室内空气污染,改善手术视野,减轻术者及患者因烟雾导致的不适的窥阴器
- 专利名称:一种锁阳提取物在制备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症药物的新用途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医药,特别是一种锁阳提取物在制备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症药物的新用途。背景技术:1 !(Cynomorium songaricum Rupr.)是锁 1
- 专利名称:具有缓解皮肤炎症及刺激效果的成分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缓解皮肤炎症及刺激效果的成分。 背景技术:皮肤是覆盖整个人体表面的器官,具有可从外部环境及刺激中保护人体、抑制体 内水分的蒸发的机能。因此,皮肤只能直接露于外部
- 专利名称:医用结肠治疗仪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治疗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医用结肠治疗仪。 背景技术:结肠疾病大多数起病缓慢,少数可急性起病.病程呈慢性,延长数年至十余年,常 有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或持续性逐渐加重,偶呈急性暴发
- 专利名称:葛根芩连汤掩味混悬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葛根芩连汤掩味混悬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属中药制剂学领域。 背景技术:中药作用缓和、副作用小,临床使用具有一定优势,但其口感味道是影响患者、尤其是儿童患者服药顺应性的主要因素,
- 一种安全末梢采血针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末梢采血针,其技术方案要点是:针杆的一端开设有带有弹性的针体套管,所述针杆内部依次插接设置有若干个带有针尖的针体,所述针体包括第一针体和第二针体,所述针尖固定在第一针体,针尖上
- 安抚奶嘴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安抚奶嘴,其包含一吸允安抚部、一抵靠片与一固定座,其中该吸允安抚部为弹性体制成且具有一中空空间,并具有一封闭吸允端与远离该封闭吸允端的一开放固定端,该抵靠片具有供该开放固定端穿过的一穿孔,该固定
- 专利名称:松针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松针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松针为松科松属植物的叶,别名松叶、松毛、山松须,松针最早入药记载于《名医别录》上品卷“松,味苦温,主治风湿痹气,生毛发,安五脏。”
- 专利名称:医用穿针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将线穿入针孔的工具,尤其是一种将医用缝合针线穿入针孔的医用穿针器。医院做手术、缝合创口时,需要将医用缝线穿入医用缝合针的孔中。目前,绝大多数穿针工作是由护士手工操作完成,由于医用缝线细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