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盈VI

油压机,油压机厂家

全国产品销售热线

15588247377

产品分类

您的当前位置:行业新闻>>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皮炎及角化性皮肤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皮炎及角化性皮肤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发布时间:2025-05-01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皮炎及角化性皮肤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中成药,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皮炎及角化性皮肤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特应性皮炎又称异位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播散性神经性皮炎、内源性湿疹及素质性痒疹等,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确。湿疹(eczema)是由多种复杂的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多形性皮损和易有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性反应,病因复杂多难以确定,自觉症状瘙痒剧烈,病情易反复,可迁延多年不愈。慢性湿疹表现为局部皮肤增厚、浸润、不同程度的苔藓样变及色素沉着或减退,瘙痒明显。角化性皮肤病是以表皮角化过度为主要变化的一组皮肤病,可表现局部皮肤角质增生、皮肤干燥,有鳞屑、皲裂,一般无主观不适,有时可有瘙痒或疼痛,常在冬季加重。上述三种皮肤病症均具有瘙库、炎症等临床症状,固用药机理基本相同。但是上述二种皮肤病症在临床上表现为顽固难治,迄今尚无彻底根治的方法。中国期刊《中医杂志》,2012年4月第53卷第8期,刊出的论文《大枫子膏联合抗敏I号方治疗特应性皮炎30例临床观察》,公开了一种治疗特应性皮炎的方剂大枫子膏,论文公开了该大枫子膏包含大枫子2. 4g、土荆皮1. 2g、苦参1. 2g、麻油7. 2g等主要成分,功用为除湿止痒,用于治疗过敏性皮肤病。其中,大枫子辛热,其祛风攻毒、杀虫止痒之效强,《本草经疏》载大枫子“辛能散风,苦能杀虫燥湿,温热能通行经络,世人用以治大枫疠疾,乃风癣疥癞诸疮,悉此意耳 ”,其能有效抑制多种菌属,因此本方重用为君。苦参苦寒,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的功效,对多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土荆皮辛、温,能止痒杀虫,对皮肤真菌和白色念珠菌均有一定抗菌作用。两药共为臣药,以助大枫子杀虫止痒。麻油性味甘、凉,生肌肉、止疼痛、消痈肿、补皮裂,同时还能缓解其他药物的刺激性。诸药合用,共奏燥湿杀虫止痒润肤之效。另外,方中土荆皮、大枫子有一定毒性,内服用量过多常致恶心、呕吐、胸腹疼痛,严重者可出现溶血、肾炎、肝脂肪变性等病变。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均知,中药方剂配伍的组成原则为君臣佐使,其中佐药有三种意义,一是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的兼证,二是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或烈性,三是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使药意义一是引经药,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即调和诸药的作用,使其合力祛邪。可见佐药和使药在中药方剂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只有君臣佐使、诸药合用才可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而该论文只公开了大枫子膏的君药和臣药。为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亟需一种符合君臣佐使配伍原则,治疗慢性湿疹、皮炎及角化性皮肤病疗效显著确切的中药组合物,但是目前关于这类药物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皮炎及角化性皮肤病的药物。本发明的再一的目的是,提供上述药物的用途。本发明的另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皮炎及角化性皮肤病的药物的软膏剂。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上述药物的软膏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是,提供另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皮炎及角化性皮肤病的药物的软膏剂。本发明的第六个目的是,提供上述药物的软膏剂的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皮炎及角化性皮肤病的药物,它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大枫子28-38份,土荆皮13-20份,硫黄22-32份,苦参13-20份,枯矾10-16份,广丹
O.6-1 份。优选的,所述的药物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大枫子33份,土荆皮17份,硫黄27份,苦参17份,枯矾14份,广丹O. 8份。所述的药物还可以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麻油50-500份。优选的,所述的药物还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麻油100份。

所述的药物的剂型是软膏剂、硬膏剂、凝胶剂或贴剂。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如上任一所述的药物在制备治疗慢性湿疹、皮炎及角化性皮肤病药物中的用途。为实现上述第三个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皮炎及角化性皮肤病的药物的软膏剂,它是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按重量份取大枫子28-38份、土荆皮13-20份、苦参13-20份,常规方法煎煮,取滤液加蜂蜡和黄凡士林,煎熬冷却成膏状物,再加入预先粉碎的硫磺22-32份、枯矾14份、广丹O. 8份,调匀即得。为实现上述第四个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如上所述的药物的软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取大枫子28-38份、土荆皮13-20份、苦参13-20份,常规方法煎煮,取滤液加蜂蜡和黄凡士林,煎熬冷却成膏状物,再加入预先粉碎的硫磺22-32份、枯矾14份、广丹O. 8份,调匀。为实现上述第五个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皮炎及角化性皮肤病的药物的软膏剂,它是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按重量份取大枫子28-38份、土荆皮13-20份、苦参13-20份,加麻油50-500份,浸泡,煎煮,取滤液加蜂蜡和黄凡士林,煎熬冷却成膏状物,再加入预先粉碎的硫磺22-32份、枯矾14份、广丹O. 8份,调匀即得。为实现上述第六个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如上所述的药物的软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取大枫子28-38份、土荆皮13-20份、苦参13-20份,加麻油50-500份,浸泡,煎煮,取滤液加蜂蜡和黄凡士林,煎熬冷却成膏状物,再加入预先粉碎的硫磺22-32份、枯矾14份、广丹O. 8份,调匀。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枯矾又名煅白矾、煅明矾,其是取拣净的白矾,置砂锅内加热溶化并煅至枯干而得;所述的广丹为铅的氧化物Pb3O4,生用或炒用,别名黄丹、铅丹、丹粉、真丹、铅华,味辛,微寒,归心、肝经。本发明优点在于
1、本发明的药物治疗慢性湿疹、皮炎及角化性皮肤病疗效确切,优于现有技术中公开的大枫子膏的君药和臣药方剂;
2、本发明的药物药味数较少,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3、本发明可制成软膏剂、硬膏剂、凝胶剂和贴剂等外用剂型,更方便使用,易于被患者接受。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所述的药物的各种剂型所使用的基质,均不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实施例1本发明药物一软膏剂的制备(一)
按重量份取大枫子28份、土荆皮20份、苦参20份,浸泡,常规方法温火(约IO(TC)煎煮40-50min。取滤液,加蜂蜡和黄凡士林适量,再温火(约100°C )煎熬15_30min,冷却成膏状物。加入预先粉碎并过五号筛的硫磺22份、枯矾10份、广丹I份,调匀即得。实施例2本发明药物一软膏剂的制备(二)
按重量份取大枫子38份、土荆`皮13份、苦参13份,浸泡,常规方法温火(约IO(TC)煎煮40-50min。取滤液,加蜂蜡和黄凡士林适量,再温火(约100°C )煎熬15_30min,冷却成膏状物。加入预先粉碎并过五号筛的硫磺32份、枯矾16份、广丹O. 6份,调匀即得。实施例3本发明药物一软膏剂的制备(三)
按重量份取大枫子28份、土荆皮13份、苦参20份,浸泡,常规方法温火(约IO(TC)煎煮40-50min。取滤液,加蜂蜡和黄凡士林适量,再温火(约100°C )煎熬15_30min,冷却成膏状物。加入预先粉碎并过五号筛的硫磺32份、枯矾10份、广丹O. 6份,调匀即得。实施例4本发明药物一软膏剂的制备(四)
按重量份取大枫子38份、土荆皮20份、苦参13份,浸泡,常规方法温火(约IO(TC)煎煮40-50min。取滤液,加蜂蜡和黄凡士林适量,再温火(约100°C )煎熬15_30min,冷却成膏状物。加入预先粉碎并过五号筛的硫磺22份、枯矾16份、广丹I份,调匀即得。实施例5本发明药物一软膏剂的制备(五)
按重量份取大枫子28份、土荆皮20份、苦参13份,浸泡,常规方法温火(约IO(TC)煎煮40-50min。取滤液,加蜂蜡和黄凡士林适量,再温火(约100°C )煎熬15_30min,冷却成膏状物。加入预先粉碎并过五号筛的硫磺32份、枯矾10份、广丹I份,调匀即得。实施例6本发明药物一软膏剂的制备(六)
按重量份取大枫子38份、土荆皮20份、苦参13份,浸泡,常规方法温火(约IO(TC)煎煮40-50min。取滤液,加蜂蜡和黄凡士林适量,再温火(约100°C )煎熬15_30min,冷却成膏状物。加入预先粉碎并过五号筛的硫磺31份、枯矾10份、广丹O. 6份,调匀即得。实施例7本发明药物一软膏剂的制备(七)
按重量份取大枫子28份、土荆皮20份、苦参20份,浸泡,常规方法温火(约IO(TC)煎煮40-50min。取滤液,加蜂蜡和黄凡士林适量,再温火(约100°C )煎熬15_30min,冷却成膏状物。加入预先粉碎并过五号筛的硫磺22份、枯矾16份、广丹I份,调匀即得。实施例8本发明药物一软膏剂的制备(八)
按重量份取大枫子33份、土荆皮17份、苦参17份,浸泡,常规方法温火(约IO(TC)煎煮40-50min。取滤液,加蜂蜡和黄凡士林适量,再温火(约100°C )煎熬15_30min,冷却成膏状物。加入预先粉碎并过五号筛的硫磺27份、枯矾14份、广丹O. 8份,调匀即得。实施例9本发明药物二软膏剂的制备(一)
按重量份取大枫子28份、土荆皮20份、苦参20份,置铁锅中,加麻油50份,浸泡24小时后,温火(约100°C)煎熬40-50分钟。取滤液,加蜂蜡和黄凡士林适量,再温火(约100°C)煎熬15-30分钟,冷却成膏状物。加入预先粉碎并过五号筛的硫磺22份、枯矾10份、广丹I份,调匀即得。实施例10本发明药物二 软膏剂的制备(二)
按重量份取大枫子38份、土荆皮13份、苦参13份,置铁锅中,加麻油500份,浸泡24小时后,温火(约100°C)煎熬40-50分钟。取滤液,加蜂蜡和黄凡士林适量,再温火(约100°C)煎熬15-30分钟,冷却成膏状物。加入预先粉碎并过五号筛的硫磺32份、枯帆16份、广丹O. 6份,调匀即得。实施例11本发明药物二软膏剂的制备(三)
按重量份取大枫子28份、土荆皮13份、苦参20份,置铁锅中,加麻油50份,浸泡24小时后,温火(约100°C)煎熬40-50分钟。取滤液,加蜂蜡和黄凡士林适量,再温火(约100°C)煎熬15-30分钟,冷却成膏状物。加入预先粉碎并过五号筛的硫磺32份、枯矾10份、广丹O. 6份,调匀即得。实施例12本发明药物二软膏剂的制备(四)
按重量份取大枫子38份、土荆皮20份、苦参13份,置铁锅中,加麻油100份,浸泡24小时后,温火(约100°C)煎熬40-50分钟。取滤液,加蜂蜡和黄凡士林适量,再温火(约100°C)煎熬15-30分钟,冷却成膏状物。加入预先粉碎并过五号筛的硫磺22份、枯帆16份、广丹I份,调匀即得。实施例13本发明药物二软膏剂的制备(五)
按重量份取大枫子28份、土荆皮20份、苦参13份,置铁锅中,加麻油500份,浸泡24小时后,温火(约100°C)煎熬40-50分钟。取滤液,加蜂蜡和黄凡士林适量,再温火(约100°C)煎熬15-30分钟,冷却成膏状物。加入预先粉碎并过五号筛的硫磺32份、枯矾10份、广丹I份,调匀即得。实施例14本发明药物二软膏剂的制备(六)
按重量份取大枫子38份、土荆皮20份、苦参13份,置铁锅中,加麻油50份,浸泡24小时后,温火(约100°C)煎熬40-50分钟。取滤液,加蜂蜡和黄凡士林适量,再温火(约100°C)煎熬15-30分钟,冷却成膏状物。加入预先粉碎并过五号筛的硫磺32份、枯矾10份、广丹O. 6份,调匀即得。实施例15本发明药物二软膏剂的制备(七)
按重量份取大枫子28份、土荆皮20份、苦参20份,置铁锅中,加麻油300份,浸泡24小时后,温火(约100°C)煎熬40-50分钟。取滤液,加蜂蜡和黄凡士林适量,再温火(约100°C)煎熬15-30分钟,冷却成膏状物。加入预先粉碎并过五号筛的硫磺22份、枯帆16份、广丹I份,调匀即得。实施例16本发明药物二软膏剂的制备(八)
按重量份取大枫子33份、土荆皮17份、苦参17份,置铁锅中,加麻油100份,浸泡24小时后,温火(约100°C)煎熬40-50分钟。取滤液,加蜂蜡和黄凡士林适量,再温火(约100°C)煎熬15-30分钟,冷却成膏状物。加入预先粉碎并过五号筛的硫磺27份、枯矾14份、广丹O. 8份,调匀即得。实施例17本发明药物一硬膏剂的制备
将植物油(如菜籽油、花生油等)置锅中,微热后将药料大枫子、土荆皮、苦参投入,加热并不断搅拌,直至药料炸至表面深褐色内部焦黄为度。炸好后用铁丝捞去药渣,去渣后的油为药油。取药油继续熬炼至滴水成珠。炼成后,离火下丹,一般500g油加250g丹,黄丹在下前先干燥并过100目筛,少量加丹,边加边搅动直至搅成粘稠的膏体。喷水法去“火毒”后,兑入硫磺、枯矾、广丹,搅匀,用竹签取一定量的膏药在牛皮纸或膏药布上即可,麝香以及易挥发的冰片、樟脑、薄荷等可最后撒上。其中以上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为实施例1-8中的任一种。实施例18本发明药物二硬膏剂的制备
将麻油置锅中,微热后将原料药大枫子、土荆皮、苦参投入,加热并不断搅拌,直至药料炸至表面深褐色内部焦黄为度。炸好后用铁丝捞去药渣,去渣后的油为药油。取药油继续熬炼至滴水成珠。炼成后,离火下丹,一般500g油加250g丹,黄丹在下前先干燥并过100目筛,少量加丹,边加边搅动直至搅成粘稠的膏体。喷水法去“火毒”后,兑入硫磺、枯矾、广丹,搅匀,用竹签取一定量的膏药在牛皮纸或膏药布上即可,麝香以及易挥发的冰片、樟脑、薄荷等可最后撒上。其中以上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为实施例9-16中的任一种。

实施例19本发明药物一凝胶剂的制备
将少量植物油(如菜籽油、花生油等)置锅中,微热后将药料大枫子、土荆皮、苦参投入,加热煎熬并不断搅拌,取滤液。将卡波姆加入甘油中研磨使湿润,再加入少量蒸馏水研磨后,移到量杯中,另取三乙醇胺、羟苯乙脂、蒸馏水适量使溶解,搅拌成凝胶状,再加适量蒸馏水搅匀,加入上述药材滤液及硫磺、枯矾、广丹,研匀即得。其中以上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为实施例1-8中的任一种。实施例20本发明药物二凝胶剂的制备
将麻油置锅中,微热后将药料大枫子、土荆皮、苦参投入,加热煎熬并不断搅拌,取滤液。将卡波姆加入甘油中研磨使湿润,再加入少量蒸馏水研磨后,移到量杯中,另取三乙醇胺、羟苯乙脂、蒸馏水适量使溶解,搅拌成凝胶状,再加适量蒸馏水搅匀,加入上述药材滤液及硫磺、枯矾、广丹,研匀即得。其中以上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为实施例9-16中的任一种。实施例21本发明药物一贴剂的制备
将少量植物油(如菜籽油、花生油等)置锅中,微热后将药料大枫子、土荆皮、苦参投入,加热煎熬并不断搅拌适当时间,取滤液。于滤液中加入高岭土、甘油等常规贴剂基质,同时加入硫磺、枯矾、广丹,搅匀,涂布于背衬层,加入保护层即得。其中以上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为实施例1-8中的任一种。实施例22本发明药物二贴剂的制备将麻油置锅中,微热后将药料大枫子、土荆皮、苦参投入,加热煎熬并不断搅拌适当时间,取滤液。于滤液中加入高岭土、甘油等常规贴剂基质,同时加入硫磺、枯矾、广丹,搅匀,涂布于背衬层,加入保护层即得。其中以上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为实施例9-16中的任一种。实施例23本发明的药物治疗慢性湿疹、皮炎或角化性皮肤病中的特应性皮炎的临床试验
I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1.1.1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郝飞、宋志强编写的《特应性皮炎》标准(郝飞,宋志强.特应性皮炎[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4, 186-226.)。所有病例均符合由英国特应性皮炎协作组于1994 年制定发表的 Williams 诊断标准(Williams HC, Burney PG, Hay Rj, et al. TheUK working Party’ s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Atopic Dermatitis.1. Derivationaminimum set of discriminators for atopic dermatitis[J]. Br J Dermatol, 1994,131 (3) :383-396.)。①必要条件具有皮肤瘙痒症状(或家长叙述患儿有搔抓、摩擦皮肤病史)。②辅助条件a、发病年龄〈2岁(4岁以下儿童不适用)。b、屈侧部位皮肤受累史(10岁以下儿童包括面部) 。C、全身皮肤干燥史。d、个人有其他异位性疾病史(或4岁以下儿童一级亲属有异位性疾病史)。e、可辨认的屈侧皮炎(或4岁以下儿童额/面部和远端肢体皮炎)。③诊断要求要求具备必要条件,同时至少满足3个辅助条件。1.1.2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 [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47.)。中医四弯风症候诊断标准①皮损为干燥、粗糙、肥厚苔藓化,可有急性或亚急性皮炎发作。自觉剧痒。②皮损好发于肘膝关节屈侧,亦可见于小腿伸侧及面颈、口周围等部位。③可有婴儿湿疹病史,反复发作持续不愈。④具有遗传过敏倾向,家族或本人常有哮喘、隐疹等病史。1. 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Williams的AD诊断标准。②符合中医的AD诊断标准。③年龄2 60岁,性别不限。排除标准①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②对本药过敏,或对药物成分过敏者。③近I周内外用过类固醇制剂。④合并有糖尿病、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1. 3 一般资料
120例患者来源于2009年7月至2011年6月,上海市中医医院门诊部收集病例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一、治疗组二、对照组一、对照组二。治疗组一 30例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5 40岁,平均(19. 2±5. 2)岁,病程I 40年,平均(10. 6±5.1)年,治疗前量化积分为58. 62±13. 75。治疗组二 30例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7 40岁,平均(20. 7±5· 2)岁,病程I 40年,平均(10. 8±4· 7)年,治疗前量化积分为57. 55±13. 97。对照组一 30例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7 40岁,平均(20. 8 ± 5. 6 )岁,病程I 39年,平均(10. 7±5. 4)年,治疗前量化积分为58. 02±13. 65。对照组二 30例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6 41岁,平均(19. 6±5· 2)岁,病程I 40年,平均(10. 6±5· O)年,治疗前量化积分为58. 31±14. 02。四组在性别、年龄、病程以及治疗前量化积分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 05),具有可比性。2 方法
2.1治疗方法
治疗组一取4g实施例8制备的药物软膏剂涂于皮肤患处,早晚各I次。治疗组二 取4g实施例16制备的药物软膏剂涂于皮肤患处,早晚各I次。对照组一按照以下重量份取大枫子34份、土荆皮17份、苦参17份,置铁锅中,加麻油102份,浸泡24小时后,温火(约100°C)煎熬40-50分钟。取滤液,加蜂蜡和黄凡士林适量,再温火(约IO(TC)煎熬15-30分钟,冷却成膏状物。取该膏状物4g涂于皮肤患处,早晚各I次。对照组二 按重量份取大枫子33份、土荆皮17份、苦参17份,浸泡,常规方法温火(约IO(TC)煎煮40-50min。取滤液,加蜂蜡和黄凡士林适量,再温火(约IO(TC)煎熬15-30min,冷却成膏状物。加入预先粉碎的硫磺27份、枯矾17份、广丹O. 5份,调匀即得。取该膏状物4g涂于皮肤患处,早晚各I次。四组同时配合内服中药。以常用经验方抗敏一号方(组成麻黄6g,连翘9g,赤小豆15g,黄芩9g,生地黄15g等)为基础进行加减辨证用药。由煎药机统一煎煮,200ml/袋,每次I袋,每日2次,早晚口服。四组患者 均4周为I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2. 2观察指标和方法
按欧洲特应性皮炎评分标准(郝飞,宋志强.特应性皮炎[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4, 186-226. ) (SCORAD)所包含的各临床症状,包括皮损范围(A)、皮损严重程度(B)、瘙痒和睡眠影响程度(C)。主要单项症状红斑、丘疹或水肿、渗出或结痂、表皮脱落、苔藓化、皮肤干燥按无、轻、中、重分别计0、1、2、3分。单项症状积分治疗后降I分以上即为改善。方法要求纳入研究的患者每周复诊,根据病情调整内服中药,并且分别对治疗前、治疗后I个疗程和治疗后2个疗程评价病情、记录评分。2. 3疗效标准
将治疗前后SCORAD积分根据尼莫地平法带入公式“综合疗效评价=[(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X 100%”进行计算,并根据四级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湿疮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痊愈瘙痒消失或明显减轻,疗效指数> 90% ;显效瘙痒明显减轻,疗效指数60% 89% ;有效瘙痒减轻,疗效指数20% 59% ;无效瘙痒同治疗前加重,疗效指数〈20%。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2.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 O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mean土 sd)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 2检验。3 结果
3.1四组患者疗效比较治疗组一 30例痊愈I例,显效17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 ;治疗组二 30例痊愈I例,显效17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 33% ;对照组一 30例痊愈O例,显效13例,有效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 ;对照组二 30例痊愈O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6. 67%。四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一和治疗组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组一和对照组一差异显著(P〈0. 05);治疗组一和对照组二差异显著(P〈0. 05);治疗组二和对照组一差异显著(P〈0. 05);治疗组二和对照组二差异显著(P〈0. 05);对照组一和对照组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3.2四组患者治疗前后评分的比较
四组患者治疗前后评分的比较结果如表I所示。由表I可知,各组治疗前与本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治疗组一与对照组一同时间SCORAD评分、皮损范围、皮损严重程度、瘙痒和睡眠影响程度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治疗组一与对照组二同时间SCORAD评分、皮损范围、皮损严重程度、瘙痒和睡眠影响程度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治疗组二与对照组一同时间SCORAD评分、皮损范围、皮损严重程度、瘙痒和睡眠影响程度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治疗组二与对照组二同时间SCORAD评分、皮损范围、皮损严重程度、瘙痒和睡眠影响程度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治疗组一与治疗组二同时间SCORAD评分、皮损范围、皮损严重程度、瘙痒和睡眠影响程度方面,治疗组二均优于治疗组一,但是差异不显著(Ρ>0· 05)。
·
表I四组患者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分,χ 土S)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皮炎及角化性皮肤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大枫子28-38份,土荆皮13-20份,硫黄22-32份,苦参13-20份,枯矾 10-16份,广丹0. 6-1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大枫子33份,土荆皮17份,硫黄27份,苦参17份,枯矾14份,广丹0. 8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麻油 50-500 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麻油100份。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的剂型是软膏剂、硬膏剂、凝胶剂或贴剂。
6.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药物在制备治疗慢性湿疹、皮炎及角化性皮肤病药物中的用途。
7.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的软膏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按重量份取大枫子28-38份、土荆皮13-20份、苦参13-20份,常规方法煎煮,取滤液加蜂蜡和黄凡士林,煎熬冷却成膏状物,再加入预先粉碎的硫磺22-32份、枯矾10-16份、广丹0. 6-1份, 调匀即得。
8.权利要求7所述的药物的软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取大枫子28-38份、土荆皮13-20份、苦参13-20份,常规方法煎煮,取滤液加蜂蜡和黄凡士林,煎熬冷却成膏状物,再加入预先粉碎的硫磺22-32份、枯矾10-16份、广丹0. 6-1份, 调匀。
9.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的软膏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按重量份取大枫子28-38份、土荆皮13-20份、苦参13-20份,加麻油50-500份,浸泡,煎煮,取滤液加蜂蜡和黄凡士林,煎熬冷却成膏状物,再加入预先粉碎的硫磺22-32份、枯矾10-16份、 广丹.0. 6-1份,调匀即得。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药物的软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取大枫子28-38份、土荆皮13-20份、苦参13-20份,加麻油50-500份,浸泡,煎煮,取滤液加蜂蜡和黄凡士林,煎熬冷却成膏状物,再加入预先粉碎的硫磺22-32份、枯矾10-16 份、广丹.0. 6-1份,调匀。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皮炎及角化性皮肤病的药物,它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大枫子28-38份,土荆皮13-20份,硫黄22-32份,苦参13-20份,枯矾10-16份,广丹0.6-1份,它还可进一步包括麻油50-500份。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药物的软膏剂及其所述的软膏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药物治疗慢性湿疹、皮炎及角化性皮肤病疗效确切,同时药味数较少,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并可制成软膏剂、硬膏剂、凝胶剂和贴剂等外用剂型,更方便使用,易于被患者接受。
文档编号A61K36/489GK103040928SQ20121057088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6日
发明者李萍, 傅佩骏, 陈诗吟, 杨新伟, 徐光耀, 周芳, 张思嘉, 李雅婷, 钱春美, 吴林辉, 胡晓婷, 章斌, 周圆明, 蔡烽 申请人:上海市中医医院

  • 专利名称:丹参酮在治疗血管平滑肌细胞异常增殖疾病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药丹参提取物丹参酮的用途,特别涉及丹参酮在制备治疗以血管平滑肌细胞异常增殖为主要病理变化特征的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背景技术: 丹参系唇形科鼠尾草属植
  • 专利名称::一种安中散制剂的制备方法一种安中散制剂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中散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安中散出自《和剂局方》。是治血气刺痛之剂。用于治虚弱体质的慢性化痉挛性疼痛为主。可疗虚寒贫血、
  • 一种室外双人护理架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室外双人护理架,包括桌板、桌腿以及与所述桌腿连接的两组输液架组件,所述桌腿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配合使用输液架组件,所述输液架组件包括带有滑块的支杆及
  • 专利名称::免疫耐受诱导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免疫耐受诱导剂,尤其涉及含有粘膜结合分子的诱导剂,该试剂与特异性的耐受原相连接。本发明还涉及在抗特异性抗原(包括半抗原)的个体中诱导免疫耐受的方法。本发明背景以及对现有技术的讨论通过
  • 动静脉内瘘术中用带刻度钝头弯针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静脉内瘘术中用带刻度钝头弯针,包括针管和针头,所述针头为弯针,所述弯针由近段和远段呈一定角度组成,所述弯针针尖为钝头,所述远段带有刻度。本实用新型可以同时具有静脉的液
  • 专利名称:一种小儿健脾消食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复方制剂,特别是一种用于儿童健脾消食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厌食症是一种以长期食欲不振、厌恶进食为特征的小儿常见病。多由喂养不当,饮食失节致脾胃不和,受纳运化
  • 专利名称:带冲洗的窥阴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是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中的带冲洗的窥阴器,通过在窥阴器主体上合页和下合页上安装固定带孔冲洗管,转动窥阴器主体冲洗液就能通过分隔弧形片间隙全方位冲洗宫颈和阴道。背景技术:目前窥阴器都无冲洗功能,都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接触性皮炎的药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内服中药制剂,尤其是一种治疗接触性皮炎的药物。背景技术: 接触性皮炎指皮肤粘膜接触外来刺激性或变应原性物质后,在接触部位所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去除接触物后损害很快消退,若
  • 专利名称:复合药物组合物以及对传染性疾病进行治疗和预防的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药物组合物以及对传染性疾病进行治疗和预防的方法,所述传染性疾病包括:由不同传染原(infectious agents)引起的细菌感染,如假结核病、百日咳、耶尔森
  •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川芎制剂及其配方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通脉解毒用中药制剂,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川芎制剂及其配方。背景技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亦称脱疸,《内经》称之为“死不治”,《金鉴》称之为“
  • 一种针眼按压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眼按压器,包括上夹臂和下夹臂,所述上夹臂和下夹臂和之间设有用于调节两者之间间距的调节杆,所述上夹臂上设有用于抵压住针眼的上夹头,与所述上夹头相对的位于下夹臂上设有用于抵压住与针眼相对
  • 一种用于止血带收纳盒消毒的消毒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止血带收纳盒消毒的消毒器。包括由扣合连接在一起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构成的壳体,在壳体内设有控制电路板;在上壳体上设有两个并列的下凹区域分别
  • 指环按摩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指环按摩器,属于按摩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按摩组件和软体指环部,软体指环部包括环形本体和固定设置于环形本体外表面上的支撑部,所述按摩组件包括滚珠和滚珠座,所述的滚珠座底部固定安装于
  • 一种彩超用耦合剂清理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彩超用耦合剂清理装置,可解决现有的彩超后从病人身上擦拭掉耦合剂效果不好和污染环境的问题,滚筒外套装有海绵层,滚筒的中心有转轴,转轴上装有套装在滚筒上部的罩体,罩体内有圆环形腔体,腔体
  • 专利名称:阿达帕林凝胶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阿达帕林外用药物组合物。背景技术:阿达帕林,(Adapalene, CAS: 106685_40_9)是一种新的视黄醇类药物,是全芳香酸的萘甲酸衍生物,属第3代维A酸类药物,具有广泛的药理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导致慢性结肠炎的因素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指肠道感染了细菌、霉菌等病毒,使肠道长期处于炎症状态,二是指
  • 专利名称:一种埃索美拉唑镁微型片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埃索美拉唑镁微型片剂的组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环境变迁,人口结构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主要因吸烟、饮酒、情绪紧张、药物刺激等
  • 一种用于椎体成形术的穿刺套件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一种用于椎体成形术的穿刺套件,属于椎体成形术手术穿刺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内穿刺针和外套管采用整合化设计,在实际手术过程中,需要建立椎体成形术穿刺通道时,依据患者术中情
  • 专利名称:一种沉香级猫屎咖啡茶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卷烟及其制备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沉香级猫屎咖啡茶烟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是人类健康所面临最大的可以预防的危险因素。据世界卫生组织
  • 一种血压计的袖带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血压计的袖带装置,包括壳体、转轴、袖带、拉簧、卡簧,所述壳体呈中空的圆柱状,所述壳体的中轴线呈水平状态,所述壳体的侧面开设有袖带出口,所述转轴横向穿过壳体,所述袖带卷绕于转轴的侧面,
  • 一种呕吐物收集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呕吐物收集装置,其包括收集部(1)、容纳部(3)以及连接收集部(1)和容纳部(3)的连接部(2),收集部(1)的顶面(4)由可塑性变形的材料制成从而使得顶面(4)可以完全贴合在病人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