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最新文章
- 一种新型护理用翻身装置制造方法
- 一种含有红枣和乌梅的中药外用皮肤搽剂的配制方法
- 治疗汗证的龟甲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 用于缓解儿科哮喘症状的沙丁胺醇吸入溶液、系统、试剂盒和方法
- 取代的苯乙烯衍生物的制作方法
- 含有三唑类抗真菌化合物的口服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 治疗牛中暑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 用于稳定病毒颗粒、多肽或生物材料的赋形剂的制作方法
- 一种可手动调节的气阀的制作方法
- 一种一体式准确取胶囊药瓶的制作方法
- 口腔全景摄像机动态范围检测用密度测定装置制造方法
- 防堵塞吸痰管的制作方法
- 一种人黄酒及泡制方法
- 一种用于治疗牛皮癣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 智能导盲眼镜的制作方法
- 活塞易滑动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 一种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 可注射的储库组合物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 一种缬沙坦固体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普外科止血钳的制作方法
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
背景技术:
中医认为,疝气病是由于小孩发育不健全,老年人体质虚弱、中期不足、寒气、湿气、浊气、怒气乘虚进入导致气血运行受阻不畅滞留,腹腔内产生负压,导致腹腔内气压增大,迫使腹腔内的游离脏器如小肠、盲肠、大网膜、膀胱、卵巢、输卵管等脏器见孔就钻,也就是说导致疝气的根本原因就是气血不畅。根据祖国医学,疝气是由于寒湿内侵,气血瘀滞凝结所致,目前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愈合慢,患者痛苦大,花费高,危险性大;用药物治疗效果则不满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制备简单、疗效显著的治疗疝气的中药。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荔枝核3 9份、枳壳3 9份、梧桐子1 3份、马鞭草6 12份、小茴香2 6 份、龙眼肉3 9份、牡丹皮3 9份、防风3 9份、黄芪6 12份、川楝子3 9份、吴茱萸1 5份、紫荆皮6 12份、香椿子3 9份、胡芦巴3 9份、灯笼草6 12份、榕须6 12份。其优选的各活性成分的重量配比为荔枝核6份、枳壳6份、梧桐子2份、马鞭草9份、小茴香4份、龙眼肉6份、牡丹皮 6份、防风6份、黄芪9份、川楝子6份、吴茱萸3份、紫荆皮9份、香椿子6份、胡芦6份、灯笼草9份、榕须9份。本发明所述中药为粉剂或丸剂。将各种原料清洗干净后,打粉混合,制成粉剂或丸剂,定量服用。本发明所采用的各活性成分的药用性能如下荔枝核理气止痛,祛寒散滞。主治疝气痛,睾丸肿痛,胃脘痛,痛经及产后腹痛;枳壳理气宽胸,行滞消积。主治胸膈痞满,胁肋胀痛,食积不化,脘腹胀满,下痢后重,脱肛,子宫脱垂;梧桐子健脾消食,益肺固肾,止血。主治伤食腹痛腹泻,哮喘,疝气,须发早白,鼻衄;马鞭草清热解毒,活血通经,利水消肿,截疟。主治水肿,小便不利,血瘀经闭,痛经,癥瘕痈疮,肿毒,跌打损伤;小茴香温肾暖肝,行气止痛,和胃。主治寒疝腹痛,睾丸偏坠,脘腹冷痛,食少吐泻,胁痛,肾虚腰痛,痛经;
桂圆,又名龙眼肉补心脾,益气血,安神。主治虚劳,惊悸,怔忡,失眠,健忘,血虚萎黄,月经不调,崩漏;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主治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癥瘕,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热痹;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止痒。主治外感风寒,偏正头痛,风湿痹痛,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破伤风,小儿^(风;黄芪益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主治一切气虚血亏之证,如脾虚泄泻,肺虚咳嗽,脱肛,子宫下垂;川楝子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主治脘腹胁肋疼痛,疝气疼痛,虫积腹痛,头癣;吴茱萸散寒,温中,解郁,燥湿。主治脘腹冷痛,厥阴头痛,疝痛,痛经,脚气肿痛, 呕吐吞酸,寒湿泄泻;紫荆皮活血,通淋,解毒。主治妇女月经不调,瘀滞腹痛,风湿痹痛,小便淋痛,喉痹,痈肿,疥癣,跌打损伤,蛇虫咬伤;香椿子祛风,散寒,止痛。主治外感风寒,风湿痹痛,胃痛,疝气痛,痢疾;胡芦巴温补肾阳,祛寒逐湿。主治寒疝,腹胁胀满,寒湿脚气,肾虚腰痛,阳痿遗精,腹泻;灯笼草清热解毒,消炎利水。主治感冒发热,腮腺炎,支气管炎,急性肾盂肾炎,睾丸炎,疱疹,疖疮,疝气痛;榕须散风热,祛风湿,活血止痛。主治流感,百日咳,麻疹不透,扁桃体炎,结膜炎, 风湿骨痛,痧气腹痛,湿疹,跌打损伤。配方中,荔枝核、枳壳、防风、川楝子主要用于祛风解表、理气止痛、疏肝泄热;加配马鞭草、牡丹皮、紫荆皮、灯笼草,主要用于清热解毒、凉血散瘀、活血通经;又配吴茱萸、香椿子、胡芦巴、榕须,用于温中散寒、解郁燥湿、活血止痛;再配梧桐子、小茴香、龙眼肉、黄芪,用于健脾益肺、温肾暖肝、益气安神。本发明以行气止痛、理气散结为治则,多种药材组合共凑清热解毒、活血散瘀、行气止痛、温中散寒之功效,针对疝气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观察(1)临床资料本发明人于2005年至今,对235例疝气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2)治疗方法温水内服,一日三次,每次2 5g,饭后服用。根据患者病情轻重计算治疗时间,轻度患者服用10天左右,重病患者连服1个月即可痊愈。(3)疗效判定标准治愈症状全部消失;主要理化检测指标均为正常。显效全部症状消除或主要症状消除;理化检测指标基本正常。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主要理化检测指标有所改善。无效主要理化检测指标与治疗前无变化。(4)临床结果
临床治愈191 例(81. 28% ),显效 27 例(11. 49% ),有效 14 例(5. 96% ),无效 3 例(1.27%),总有效率为98. 73%。本发明配制简单,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有利于病患及时减轻病状。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取荔枝核3g、枳壳3g、梧桐子lg、马鞭草6g、小茴香2g、龙眼肉3g、牡丹皮3g、防风 3g、黄芪6g、川楝子3g、吴茱萸lg、紫荆皮6g、香椿子3g、胡芦巴3g、灯笼草6g、榕须6g,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打粉混合,制成粉剂或丸剂,定量服用。用法用量温水冲服,一日三次,每次2 5g,饭后服用。实施例2 取荔枝核9g、枳壳9g、梧桐子3g、马鞭草12g、小茴香6g、龙眼肉9g、牡丹皮9g、防风9g、黄芪12g、川楝子9g、吴茱萸5g、紫荆皮12g、香椿子9g、胡芦巴9g、灯笼草12g、榕须 12g,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打粉混合,制成粉剂或丸剂,定量服用。用法用量温水冲服,一日三次,每次2 5g,饭后服用。实施例3 取荔枝核6g、枳壳6g、梧桐子2g、马鞭草9g、小茴香4g、龙眼肉6g、牡丹皮6g、防风 6g、黄芪9g、川楝子6g、吴茱萸3g、紫荆皮9g、香椿子6g、胡芦巴6g、灯笼草9g、榕须9g,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打粉混合,制成粉剂或丸剂,定量服用。用法用量温水冲服,一日三次,每次2 5g,饭后服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其特征为,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荔枝核3 9份、枳壳3 9份、梧桐子1 3份、马鞭草6 12份、小茴香2 6份、龙眼肉3 9份、牡丹皮3 9份、防风3 9份、黄芪6 12份、川楝子3 9份、吴茱萸 1 5份、紫荆皮6 12份、香椿子3 9份、胡芦巴3 9份、灯笼草6 12份、榕须6 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疝气的中药,其特征为,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荔枝核6份、枳壳6份、梧桐子2份、马鞭草9份、小茴香4份、龙眼肉6份、牡丹皮6份、 防风6份、黄芪9份、川楝子6份、吴茱萸3份、紫荆皮9份、香椿子6份、胡芦6份、灯笼草 9份、榕须9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疝气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为粉剂或丸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该中药以荔枝核、枳壳、梧桐子、马鞭草、小茴香、龙眼肉、牡丹皮、防风、黄芪、川楝子、吴茱萸、紫荆皮、香椿子、胡芦巴、灯笼草和榕须为活性成分,按一定的重量份数组成。本发明配制简单,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有利于病患及时减轻病状。
文档编号A61P43/00GK102274350SQ20111019162
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1日
发明者李建德 申请人:李建德
产品知识
行业新闻
- 专利名称:一种与牙种植体内连接的中空基台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口腔修复的牙种植体基台。 背景技术:随着骨整合理论的发展完善和数十年的临床实践,牙种植已成为口腔牙缺失的重点修复技术之一,与传统的活动义齿、固定义齿修复方式相比,
- 管状同步吸引电凝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管状同步吸引电凝器。本管状同步吸引电凝器,包括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引管的一端为吸引口,另一端为吸引接口,吸引口管壁上开有与吸引管管腔相连通的电
- 全方位身体检验仪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全方位身体检验仪器,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多功能操作台和全方位身体数据检验分析仪,其特征是在多功能操作台上设有多功能检验仪、体重测量计、人体视力测试机、肺活量检验仪
- 专利名称:一种促进清肠排便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清肠排便的药物,具体地说是以中药为原料制备的中药制剂,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背景技术: 人作为一个活的生物体,每天体内产生大量的垃圾废物,这些垃圾废物包括从
- 一种新型便携式护理用皮肤消毒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便携式护理用皮肤消毒器,包括杯体,凹形消毒盒,消毒棉球,凸形挤压块,卡扣,提手,排放阀门,消毒卡槽,挤压卡槽,手柄和杯盖,所述的杯体设置在杯盖的下面,杯体两侧分别开有
- 专利名称:一种凉爽清新气雾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气雾剂,具体涉及一种配方合理,制作成本低廉的凉爽清新气雾剂。背景技术:目前室内环境中的有害物质种类繁多,最常见的有甲醛、苯、聚氯乙烯、氮氧化合物和碳氧化合物等,这就要要求人们消除
- 消除皮下硬结的胰岛素注射定位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胰岛素注射辅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消除皮下硬结的胰岛素注射定位装置,包括定位腰带,定位腰带两侧设置锁扣,定位腰带中间位置均匀设有M行N列注射口,M、N为正整数,相邻两列注射
- 专利名称:虫草多肽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虫草多肽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背景技术: 蛹虫草是名贵中草药,亦称为蛹虫草或北虫草。因含有虫草素、虫草酸、腺苷、虫草多糖、SOD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以及氨基酸、多种微
- 专利名称:一种多功能医疗设备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设备,具体是指一种多功能医疗设备。背景技术:在日常的医疗诊疗过程中,为了对受检者进行疾病的诊断、观察或治疗,需要对其基本资料进行系统化归类,否则医疗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极其繁重。但
- 专利名称:用于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中药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注射剂产品,特别是涉及ー种用于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中药注射剂。背景技术:奶牛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也是造成奶牛业经济损失最大的ー种疾病。乳房炎的常用治疗原则为抗菌消炎
- 可升降上肢水浴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升降上肢水浴装置,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底座、水浴槽、升降装置和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一端固定在底座上,另一端固定在水浴槽的固定器上,通过升降装置的伸缩运动实现水浴槽的
- 专利名称:用于抑制细胞增殖的取代的双吲哚基马来酰亚胺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取代的吡咯。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下式的取代的吡咯 其中R1和R1’各自为烷基、芳基、链烯基或炔基;R2和R2’各自为氢或烷基;R4、R5、R6、R7、R4’
- 专利名称:一种萝卜酒及泡制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用白萝卜、莲藕、冰糖、桔梗制成的养肺酒。背景技术:肺主要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主通调水道,随着环境的变化和工作压力的不断加大,生活的无规律,年龄的增大,会出现出现心悸、胸闷、
- 专利名称:从一影像处理系统中撷取一肿瘤轮廓的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是关于一种从一影像处理系统中撷取一肿瘤轮廓的方法,尤其指一种适用于一包含一储存有一灰阶影像的内存及一处理器的影像处理系统的一种从一影像处理系统中撷取一肿瘤轮廓的方法。背景技术: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妇科病、皮肤病的软膏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妇科病、皮肤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妇科病、皮肤病的软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由真菌引起的疾病统称为“真菌病”,其中以皮肤癣菌病的发病率最高,可
- 专利名称:抗精子抗体转阴丸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抗精子抗体转阴丸治疗免疫性不孕(育),具体地说是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中成药。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免疫性不孕(育)是阻碍人类生育的常见多发病。目前不育症中10-30%是由免
- 可佩戴式医用药盒吊坠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佩戴式医用药盒吊坠,包括吊坠本体,所述吊坠本体为一可以开合的药盒,所述药盒由盒体及密封盖构成,所述盒体内具有能够容置药品的腔。所述密封盖与盒体的连接方式采用怀表式或螺纹连接。本实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玻璃体混浊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成药,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治疗玻璃体混浊的中药复方药剂及其制备的工艺方法。背景技术: 玻璃体混浊是眼科常见眼病,严重者可致盲,影响病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痛苦,
- 自助式口腔吸唾液分离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自助式口腔吸唾液分离装置,包括吸管、支撑器和吸唾垫,支撑器两侧分别设置一个牙托,支撑器内部设置一个上下连通的吸唾管,吸唾垫包括下垫、上垫和出口管,下垫和上垫分别与出口管连接形成一体式结构,下垫和上
- 专利名称:包含外消旋卡朵曲的干粉制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化合物外消旋卡朵曲(racecadotril)的新制剂,及其在治疗腹泻,特别是治疗儿科患者中的应用。外消旋卡朵曲是外消旋形式的式(I)化合物。该化合物一般性地以及具体地公开于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痹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药物,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痹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背景技术:痹症是指人体机表、经络因感受风、寒、湿、热等引起的以肢体关节及肌肉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