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最新文章
- 以协同的防晒剂混合物为主要成分的皮肤和或头发的光保护化妆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 颈椎前路内固定自导椎弓根螺钉的制作方法
- 制备含甜菊提取物的液体内服药物的方法
- 一种胸外科取物装置制造方法
- 治疗性蛋白抑制剂综合症的cd154阻断治疗的制作方法
- 可旋转手术电刀头的制作方法
- 一种防水抗溶软胶囊的制作方法
- 一种男用性冷淡治疗装置制造方法
- 一种用于医疗器械专用灭菌装置制造方法
- 绑缚胸带套装的制作方法
- 口腔正畸微种植体支抗植入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 一种解毒疗疮膏的制作方法
- 一种泌尿科用阴囊固定托的制作方法
- 一种心血管内科专用引流装置制造方法
- 一种内镜转运车的制作方法
- 新型多功能神经外科手术吸引器的制造方法
- 足浴灵的制作方法
- 血液净化型一次性使用塑料血袋的制作方法
- 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丸的制作方法
- 一种降血糖中药的制作方法
一种中草药祛痘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一种中草药祛痘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中草药祛痘组合物。
技术背景
祛痘是运用医学技术或方法消除青春痘的过程;痘是痤疮的俗称,又叫“青春痘”、 “暗疮”或“粉刺”,是常见的一种皮脂腺慢性病,是由于毛囊及皮脂腺阻塞、发炎所引发的一种皮肤病。青春期时,体内的荷尔蒙会刺激毛发生长,促进皮脂腺分泌更多油脂,毛发和皮脂腺因此堆积许多物质,使油脂和细菌附着,引发皮肤红肿的反应。由于这种症状常见于青年男女,所以才称它为“青春痘”。其实,青少年不一定都会长青春痘,而青春痘也不一定只长在青少年的身上。
目前市面上祛痘的产品很多如祛痘洗面奶、祛痘面膜、祛痘液,祛痘胶囊等,由于皮肤的正常代谢周期是观天,中医祛痘抓住长痘痘的根本原因,遵循祖国医学“ 口服治本、 外擦治标、标本兼治”的祛痘原理。以皮肤自然新陈代谢周期为一个疗程,用中药调节体内, 使脏腑功能正常,从根本解决皮脂腺皮脂分泌过多的问题,配合外用中药祛痘水,中药祛痘面膜。内外双管齐下,运用配方祛痘理论彻底祛除痤疮,粉刺,青春痘。西药与中药相比,见效快,但是副作用较大容易反弹。发明内容
发明人在研究实践中认为,痤疮、青春痘虽生长在皮肤表面,但与脏腑功能失调息息相关,如肺热,肝气阻滞,血热内盛,胃肠道肝胆湿热!这些因素会引起1.内分泌功能失调,雄激素分泌增高;2.皮脂腺分泌旺盛,皮脂堆积;3.毛囊口上皮过度增生角化,皮脂排出不畅;4.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毛囊炎症反应。痘痘由此产生。因此,祛痘必须内外结合才能标本兼治!
本发明的一种中草药祛痘组合物,是根据中医理论,内服外用,辩证为主;从内部着手,清毒、化湿、调节内分泌,根治青春痘痤疮。发明人参考现代药理研究,遵循中医学理论,秉着以口服中药制剂为本,外擦中药制剂为辅的原则进行治疗。以一支箭、罗汉果叶、轻粉、黄芩、透骨草、独活、黄柏、珊瑚草、水龙胆草、地肤子为君药,清热解毒、化湿;以芡实根、 熟地黄、麦门冬、芦荟花、石膏、大腹皮、月季花、肉桂、龙眼肉、玄参为臣药,调节内分泌;以芜菁花、荆芥、藁本、扶桑叶、杨梅树皮、纤毛婆婆纳、大叶狼豆柴叶、五倍子、木通、菖蒲叶为佐药,加强祛痘的功能;以薄荷、荷叶、淡竹叶、金银花、麦芽、红Φ、当归、丹参、何首乌、松香为使药引导诸药直达病所。
本发明所选用药物的功能主治分别为
一支箭
性味味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散瘀。①《草木便方》“清热毒,除风热。治肾囊种痛, 疔肿恶毒,胸腹宿血,蛇毒。“②《分类草药性》“治痒子,消疮毒,跌打损伤,肿毒。“③《四川中药志》“清热解毒,消痈肿。治犬伤,疥疮。“
罗汉果叶
性味甘、凉,入肺;
功能主治解毒;止痒。主疮毒;痈肿;顽癣;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
轻粉
性味辛、寒、有毒,入肝,肾经;
功能主治攻毒、利水、通便、治疥癣、瘰疬,梅毒,下疳,皮肤溃疡,水肿,臌胀,大小便闭。
黄芩
性味味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 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透骨草
性味味甘,辛,温,无毒。入肺、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解毒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痛;外用治疮疡肿毒。
独活
性味味辛、苦,温;入肺、脾、肾三经。
功能主治疏风解毒,活血祛瘀,止痛。用于痘疮,跌打损伤,头痛、腰痛等症。
黄柏
性味苦,寒;归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 盗汗骨蒸。
珊瑚草
性味涩,凉。
功用主治珊瑚草的功效为调和气血,止痛,治疗月经不调,神经性头痛以及便秘,有排毒-2-功效。
水龙胆草
性味苦,寒;归肝、胆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用于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强中,湿疹瘙痒, 目赤,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
地肤子
性味性寒,味辛、苦。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用于小便涩痛、阴痒带下、风疹、湿疹、皮肤瘙痒。《药性论》“与阳起石同服,主丈夫阴痿不起,补气益力;治阴卵癀疾,去热风,可作汤沐浴。“《玉楸药解》〃疗头目肿痛,狐疝阴颓,腰疼胁痛,血痢,恶疮。“
芡实根
性味①《纲目》咸甘,平,无毒。②《重庆草药》辛,平,无毒。
功能主治治疝气,白池,白带,调节内分泌,无名肿毒。①《食性本草》主小腹结气痛。
②《重庆草药》补脾益肾。治白带。
熟地黄
性味甘、微温;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 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麦门冬
性味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
功能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 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
芦荟花
性味苦,寒。归肝、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肝热,通便。用于便秘,小儿疳积,惊风;外治湿癣。
石膏
性味辛甘,寒。①《本经》“味辛,微寒。”②《别录》“甘,大寒,无毒。”③《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性寒,味淡。”入肺、胃经。①《汤液本草》“入手太阴、少阳,足阳明经。”②《本草衍义补遗》“入阳明、手太阴、手少阳。,,
功能主治治热病壮热不退,心烦神昏,谵语发狂,口渴咽干,肺热喘急,中暑自汗,胃火头痛、牙痛,热毒壅盛,发斑发疹,口舌生疮。煅敷生肌敛疮。外治痈疽疮疡,溃不收口,汤火烫伤。药物功效解肌清热,除烦止渴、清热解毒。
大腹皮
性味味辛;性微温。归脾;胃;大肠;小肠经。
功能主治下气宽中,行水消肿。用于湿阻气滞,胸腹胀闷,大便不爽,水肿,脚气, 小便不利。
月季花
性味归经味甘、性温,入肝经。
功能主治有活血调经、消肿解毒之功效。由于月季花的祛瘀、行气、止痛作用明显,故常被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等病症,妇女出现闭经或月经稀薄、色淡而量少、小腹痛,兼有精神不畅和大便燥结等,或在月经期出现上述症状,用胜春汤治疗效果好。
肉桂
性味性大热,味辛、甘。
功能主治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用于阳痿、宫冷、心腹冷痛、 虚寒吐泻、经闭、痛经、温经通脉。
龙眼肉
性味性温,味甜。
功能主治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
玄参
性味味甘、苦、咸;性微寒。归肺,胃,肾经。
功能主治温热病热和营血、身热、烦渴、舌绛、发斑、骨蒸劳嗽、虚烦不寤、津伤便6秘、目涩昏花、咽喉喉肿痛、瘰疬痰核、痈疽疮毒。消热介毒疗血症,清理心肺之邪热
芜菁花
性味《纲目》“辛,平,无毒。“
功能主治《千金方》“补肝明目。三月采蔓菁花,阴干,治下筛,空心井华水服方寸匕。“《中华本草》主治补肝明目;敛疮。主虚劳目暗;久疮不愈。
荆芥
性味辛、微温;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解表散风,透疹,消疮,止血。用于感冒,麻疹透发不畅,便血、崩漏、鼻衄。
藁本
性味辛,温;归膀胱经。
功能主治主治风寒头痛,头风偏痛,目昏鼻塞,齿痛牙宣,风湿痹痛,寒湿腹痛泄泻,风痒疥癣,妇人阴寒疝瘕。《日华子本草》“治病疾,并皮肤疵軒、酒齄、粉刺。“具有祛风散寒,除湿止痛的功效。
扶桑叶
性味①《纲目》“甘,平,无毒。“②《广西中药志》“味涩,性平。“
功用主治治痈肿,毒疮,衄血。①《纲目》〃治痈疽腮肿,取叶或花同白芙蓉叶、 牛蒡叶、白蜜研膏敷之。“②《福建民间草药》“解热毒,消痈肿。“③《陆川本草》“ 凉血解毒。治血热衄血,血瘙,毒疮。“④《南宁市药物志》“捣碎敷脓疮。“
杨梅树皮
性味《江西民间草药验方》性温,味苦辛涩,无毒。
功用主治治痢疾,跌打损伤,目翳,牙痛,汤火伤,恶疮疥癞。
纤毛婆婆纳
性味归经苦、涩,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利湿。用于肝炎,胆囊炎,风湿痛,荨麻疹。
大叶狼豆柴叶
性味味辛;苦;性温。
功能主治杀虫;止痒脚癣;疥疮。
五倍子
性味酸、涩,寒;归肺、大肠、肾经。
功能主治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汗止血,收湿敛疮。用于肺虚久咳,肺热痰嗽, 久泻久痢,盗汗,消渴,便血痔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皮肤湿烂。
木通
性味苦、微寒;入心经、小肠经、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心火,利小便,通经下乳。用于胸中烦热,喉痹咽痛,尿赤,五淋,水肿,周身挛痛,经闭乳少。
菖蒲叶
性味辛、温入心、肺二经。
功能主治解毒疗疮、杀虫。治疮疥、麻风、黄水疮。
薄荷
性味性凉、味辛;
功能主治抗刺激作用导致气管产生新的分泌,而使稠厚的粘液易于排除,故有祛痰、杀菌的作用。
荷叶
性味苦涩,平。①《滇南本草》“性微温平,味辛。丨'②《本草崇原》“气味苦,平,无毒。“③《医林纂要》“苦涩,平,微咸。“入心、肝、脾经。①《本草求真》“入胆。〃②《本-5-草再新》〃入心、肝、肺三经。〃③《本草撮要》〃入足太阴、阳明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暑,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用于暑热烦渴,暑湿泄泻,脾虚泄泻, 血热吐衄,便血崩漏。荷叶炭收涩化瘀止血。用于多种出血症及产后血晕。
淡竹叶
性味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除烦,利尿,用于热病烦渴,小便赤涩淋痛,口舌生疮。
金银花
性味性甘、寒;
功能主治有清热、解毒、消炎、抗菌之作用。《本草纲目》载“金银花,善于化毒,故治痈疽、肿毒、疮癣……”。自古以来,金银花常用于清热解毒,治疗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疡等症,亦用于风热感冒,支气管炎等病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银花具有抑菌、抗病毒、 抗炎、解热、调节免疫等作用。
麦芽
性味甘,平;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 乳汗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生麦芽健脾和胃通乳。用于脾虚食少,乳汗郁积。炒麦芽行气消食回乳。用于食积不消,妇女断乳。焦麦芽消食化滞。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
红枣
性味甘,温;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
当归
性味性温,味甘、辛。
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 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
丹参
性味归经性微寒,味苦。
功效有安神、活瘀血和生新血的功能。
何首乌
性味苦、甘、涩,温;归肝、心、肾经。
功能主治解毒,消痈,润肠通便。用于瘰疠疮痈,风疹瘙痒,肠燥便秘;高血脂,对神经衰弱、白发、脱发、贫血等病症有治疗作用,因此,可延缓衰老、强身健体、保健心脏。
松香
性味苦甘,温。①《本经》“味苦,温。”②《别录》“甘,无毒。”③《药性论》“味甘,平。”④《本草正》:“味苦辛,温。”入肝、脾经。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肺二经。”② 《得配本草》“入手太阴、足阳明经。”③《本草求真》“入肝、脾。”
功能主治祛风燥湿,生肌止痛,适用于痈疖疮疡,湿疹,外伤出血,烧烫伤。
本发明一种中草药祛痘组合物,经过临床试验得出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草药原料制成
一支箭3-5份、罗汉果叶3-5份、轻粉3_5份、黄芩3_5份、透骨草3_5份、
独活3-5份、黄柏3-5份、珊瑚草3-5份、水龙胆草3_5份、地肤子3_5份、
芡实根2-6份、熟地黄2-6份、麦门冬2-6份、芦荟花2_6份、石膏2_6份、
大腹皮2-6份、月季花2-6份、肉桂2_6份、龙眼肉2_6份、玄参2_6份、
芜菁花1-4份、荆芥1-4份、藁本1-4份、扶桑叶1_4份、杨梅树皮1_4份、
纤毛婆婆纳1-4份、大叶狼豆柴叶1-4份、五倍子1-4份、木通1_4份、菖蒲叶1_4 份、
薄荷0. 1-3份、荷叶0. 1-3份、淡竹叶0. 1-3份、金银花0. 1-3份、麦芽0. 1-3份、
红枣0. 1-3份、当归0. 1-3份、丹参0. 1-3份、何首乌0. 1-3份、松香0. 1-3份;
制备方法
1、按配方比例将地肤子、石膏、松香、轻粉分别粉碎成粗末备用,
2、按配方比例将一支箭、罗汉果叶、黄芩、透骨草、独活、黄柏、珊瑚草、水龙胆草、 芡实根、熟地黄、麦门冬、芦荟花、大腹皮、月季花、肉桂、龙眼肉、玄参、芜菁花、荆芥、藁本、 扶桑叶、杨梅树皮、纤毛婆婆纳、大叶狼豆柴叶、五倍子、木通、菖蒲叶、薄荷、荷叶、淡竹叶、 金银花、麦芽、红枣、当归、丹参、何首乌以上中草药洗净,放入高压锅于150-180°C内蒸 20-40分钟,冷却至室温,摊放在竹席上用黑布覆盖置于阳光下晒干,粉碎成粗末备用;
3、按然后将粉碎后备用的中药混合粉碎成300-400目粉末,混合均勻后,按50mg/ 袋,装入袋状包装袋,即得成品;
使用方法
饭后,早中晚各一袋冲茶饮用;早晚将粉末用矿泉水1 1调勻,使用时取医用棉签,在受损肌肤等同面积上均勻涂抹,每日三次,七天为一个疗程。
本发明的配方是一种治疗效果好、没有副作用、从排毒、消炎杀菌、修复、再活化皮肤细胞,促进表皮微循环使皮肤细腻,达到标本兼治效果的治疗痤疮、粉刺、青春痘的一种中草药祛痘组合物。
本发明一种中草药祛痘组合物,经过临床试验得出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草药原料制成
一支箭3. 5-4. 5份、罗汉果叶3. 5-4. 5份、轻粉3. 5-4. 5份、黄芩3. 5-4. 5份、
透骨草3. 5-4. 5份、独活3. 5-4. 5份、黄柏3. 5-4. 5份、珊瑚草3. 5-4. 5份、
水龙胆草3. 5-4. 5份、地肤子3. 5-4. 5份、芡实根2. 5-5. 5份、熟地黄2. 5-5. 5份、
麦门冬2. 5-5. 5份、芦荟花2. 5-5. 5份、石膏2. 5-5. 5份、大腹皮2. 5-5. 5份、
月季花2. 5-5. 5份、肉桂2. 5-5. 5份、龙眼肉2. 5-5. 5份、玄参2. 5-5. 5份、
芜菁花1. 5-3. 5份、荆芥1. 5-3. 5份、藁本1. 5-3. 5份、扶桑叶1. 5-3. 5份、
杨梅树皮1. 5-3. 5份、纤毛婆婆纳1. 5-3. 5份、大叶狼豆柴叶1. 5-3. 5份、五倍子1. 5-3. 5 份、
木通1. 5-3. 5份、菖蒲叶1. 5-3. 5份、薄荷0. 5-2. 5份、荷叶0. 5-2. 5份、
淡竹叶0. 5-2. 5份、金银花0. 5-2. 5份、麦芽0. 5-2. 5份、红枣0. 5-2. 5份、
当归0. 5-2. 5份、丹参0. 5-2. 5份、何首乌0. 5-2. 5份、松香0. 5-2. 5份;
本发明一种中草药祛痘组合物,经过临床试验得出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草药原料制成
一支箭4份、罗汉果叶4份、轻粉4份、黄芩4份、透骨草4份、独活4份、
黄柏4份、珊瑚草4份、水龙胆草4份、地肤子4份、芡实根3份、熟地黄3份、
麦门冬3份、芦荟花3份、石膏3份、大腹皮3份、月季花3份、肉桂3份、
龙眼肉3份、玄参3份、芜菁花2份、荆芥2份、藁本2份、扶桑叶2份、
杨梅树皮2份、纤毛婆婆纳2份、大叶狼豆柴叶2份、五倍子2份、木通2份、
菖蒲叶2份、薄荷1份、荷叶1份、淡竹叶1份、金银花1份、麦芽1份、
红枣15份、当归1份、丹参1份、何首乌1份、松香1份;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一种中药祛痘组合物。
实施例1
本发明一种中药祛痘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草药原料制成
一支箭3g、罗汉果叶3g、轻粉3g、黄芩3g、透骨草3g、独活3g、黄柏3g、珊瑚草3g、 水龙胆草3g、地肤子3g、芡实根2g、熟地黄2g、麦门冬2g、芦荟花2g、石膏2g、大腹皮2g、月季花2g、肉桂2g、龙眼肉2g、玄参2g、芜菁花lg、荆芥lg、藁本lg、扶桑叶lg、杨梅树皮lg、 纤毛婆婆纳lg、大叶狼豆柴叶lg、五倍子lg、木通lg、菖蒲叶lg、薄荷0. lg、荷叶0. lg、淡竹叶0. lg、金银花0. lg、麦芽0. lg、红枣0. lg、当归0. lg、丹参0. lg、何首乌0. lg、松香0. Ig ;
制备方法
1、按配方比例将地肤子、石膏、松香、轻粉分别粉碎成粗末备用,
2、按配方比例将一支箭、罗汉果叶、黄芩、透骨草、独活、黄柏、珊瑚草、水龙胆草、 芡实根、熟地黄、麦门冬、芦荟花、大腹皮、月季花、肉桂、龙眼肉、玄参、芜菁花、荆芥、藁本、 扶桑叶、杨梅树皮、纤毛婆婆纳、大叶狼豆柴叶、五倍子、木通、菖蒲叶、薄荷、荷叶、淡竹叶、 金银花、麦芽、红枣、当归、丹参、何首乌以上中草药洗净,放入高压锅内于最高温度蒸20-40 分钟,冷却至室温,摊放在竹席上用黑布覆盖置于阳光下晒干,粉碎成粗末备用;
3、按然后将粉碎后备用的中药混合粉碎成300-400目粉末,混合均勻后,按50mg/ 袋,装入袋状包装袋,即得成品;
实施例2:
本发明一种中药祛痘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草药原料制成
—支箭3. 5g、罗汉果叶3. 5g、轻粉3. 5g、黄芩3. 5g、透骨草3. 5g、独活3. 5g、黄柏 3. 5g、珊瑚草3. 5g、水龙胆草3. 5g、地肤子3. 5g、芡实根2. 5g、熟地黄2. 5g、麦门冬2. 5g、芦荟花2. 5g、石膏2. 5g、大腹皮2. 5g份、月季花2. 5g、肉桂2. 5g、龙眼肉2. 5g、玄参2. 5g、芜菁花1. 5g、荆芥1. 5g、藁本1. 5g、扶桑叶1. 5g、杨梅树皮1. 5g、纤毛婆婆纳1. 5g、大叶狼豆柴叶1. 5g、五倍子1. 5g、木通1. 5g、菖蒲叶1. 5g、薄荷0. 5g、荷叶0. 5g、淡竹叶0. 5g、金银花100. 5g、麦芽0. 5g、红枣0. 5g、当归0. 5g、丹参0. 5g、何首乌0. 5g、松香0. 5g ;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本发明一种中药祛痘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草药原料制成
一支箭4g、罗汉果叶4g、轻粉4g、黄芩4g、透骨草4g、独活4g、黄柏4g、珊瑚草4g、 水龙胆草4g、地肤子4g、芡实根3g、熟地黄3g、麦门冬3g、芦荟花3g、石膏3g、大腹皮3g、月季花3g、肉桂3g、龙眼肉3g、玄参3g、芜菁花2g、荆芥2g、藁本2g、扶桑叶2g、杨梅树皮2g、 纤毛婆婆纳2g、大叶狼豆柴叶2g、五倍子2g、木通2g、菖蒲叶2g、薄荷lg、荷叶lg、淡竹叶 lg、金银花lg、麦芽lg、红枣15g、当归lg、丹参lg、何首乌lg、松香Ig ;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本发明一种中药祛痘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草药原料制成
一支箭4. 5g、罗汉果叶4. 5g、轻粉4. 5g、黄芩4. 5g、透骨草4. 5g、独活4. 5g、黄柏 4. 5g、珊瑚草4. 5g、水龙胆草4. 5g、地肤子4. 5g、芡实根5. 5g、熟地黄5. 5g、麦门冬5. 5g、芦荟花5. 5g、石膏5. 5g、大腹皮5. 5g、月季花5. 5g、肉桂5. 5g、龙眼肉5. 5g、玄参5. 5g、芜菁花 3. 5g、荆芥3. 5g、藁本3. 5g、扶桑叶3. 5g、杨梅树皮3. 5g、纤毛婆婆纳3. 5g、大叶狼豆柴叶 3. 5g、五倍子3. 5g、木通3. 5g、菖蒲叶3. 5g、薄荷2. 5g、荷叶2. 5g淡竹叶2. 5g、金银花2. 5g、 麦芽2. 5g、红枣2. 5g、当归2. 5g、丹参2. 5g、何首乌2. 5g、松香2. 5g ;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本发明一种中药祛痘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草药原料制成
一支箭5g、罗汉果叶5g、轻粉5g、黄芩5g、透骨草5g、独活5g、黄柏5g、珊瑚草5g、 水龙胆草5g、地肤子5g、芡实根6g、熟地黄6g、麦门冬6g、芦荟花6g、石膏6g、大腹皮6g、 月-9-季花6g、肉桂6g、龙眼肉6g、玄参6g、芜菁花4g、荆芥4g、藁本4g、扶桑叶4g、杨梅树皮4g、纤毛婆婆纳4g、大叶狼豆柴叶4g、五倍子4g、木通4g、菖蒲叶4g、薄荷3g、荷叶3g、淡竹叶3g、金银花3g、麦芽3g、红枣3g、当归3g、丹参3g、何首乌3g、松香3g ;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治疗痤疮、青春痘疗效观察
痤疮、青春痘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见于青春期的男女,好发于面部,影响美观。我们于2010年-2011年采用自制痤疮制剂治疗II级寻常性痤疮6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典型临床病例入选标准
入选标准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符合寻常性痤疮、青春痘的诊断标准,一月内未做任何药物治疗,无合并其他疾病。
剔除标准对本品过敏者;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者;症状性痤疮、青春痘;中断治疗及不能复诊者。
入选病例60例,入选病例均为我科门诊病人。其中男32例,女观例,年龄最大30 岁,最小12岁,平均18. 6岁;病程最短2周,最长4年。
用药及观察方法饭后,早中晚各一袋冲茶饮用;早晚将粉末用矿泉水1 1调勻,使用时取医用棉签,在受损肌肤等同面积上均勻涂抹,每日三次,七天为一个疗程。
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3周及4周进行临床评分。评分的方法为将临床表现炎症丘疹、脓庖按无-0,轻-1,中-2,重-3,评分后累加起来既为临床得分;
治疗后临床改善率=(治疗前得分-治疗后得分)/治疗前得分X100%。
疗效判定采用4级标准
痊愈临床改善率彡95% ;显效临床改善率< 95%,彡60% ;
有效临床改善率< 60%,> 20% ;无效临床改善率< 20% ;
痊愈加显效合计为有效率。
治疗结果见表
权利要求
1.一种中草药祛痘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一支箭3-5份、罗汉果叶3-5份、轻粉3-5份、黄芩3-5份、透骨草3_5份、 独活3-5份、黄柏3-5份、珊瑚草3-5份、水龙胆草3-5份、地肤子3_5份、 芡实根2-6份、熟地黄2-6份、麦门冬2-6份、芦荟花2-6份、石膏2_6份、 大腹皮2-6份、月季花2-6份、肉桂2-6份、龙眼肉2-6份、玄参2_6份、 芜菁花1-4份、荆芥1-4份、藁本1-4份、扶桑叶1-4份、杨梅树皮1-4份、纤毛婆婆纳1-4份、大叶狼豆柴叶1-4份、五倍子1-4份、木通1-4份、菖蒲叶1-4份、 薄荷0. 1-3份、荷叶0. 1-3份、淡竹叶0. 1-3份、金银花0. 1-3份、麦芽0. 1-3份、 红枣0. 1-3份、当归0. 1-3份、丹参0. 1-3份、何首乌0. 1-3份、松香0. 1-3份; 制备方法1)按配方比例将地肤子、石膏、松香、轻粉分别粉碎成粗末备用,2)按配方比例将一支箭、罗汉果叶、黄芩、透骨草、独活、黄柏、珊瑚草、水龙胆草、芡实根、熟地黄、麦门冬、芦荟花、大腹皮、月季花、肉桂、龙眼肉、玄参、芜菁花、荆芥、藁本、扶桑叶、杨梅树皮、纤毛婆婆纳、大叶狼豆柴叶、五倍子、木通、菖蒲叶、薄荷、荷叶、淡竹叶、金银花、麦芽、红枣、当归、丹参、何首乌以上中草药洗净,放入高压锅于150-180°C内蒸20-40分钟,冷却至室温,摊放在竹席上用黑布覆盖置于阳光下晒干,粉碎成粗末备用;3)按然后将粉碎后备用的中药混合粉碎成300-400目粉末,混合均勻后,按50mg/袋, 装入袋状包装袋,即得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草药祛痘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一支箭3. 5-4. 5份、罗汉果叶3. 5-4. 5份、轻粉3. 5-4. 5份、黄芩3. 5-4. 5份、 透骨草3. 5-4. 5份、独活3. 5-4. 5份、黄柏3. 5-4. 5份、珊瑚草3. 5-4. 5份、 水龙胆草3. 5-4. 5份、地肤子3. 5-4. 5份、芡实根2. 5-5. 5份、熟地黄2. 5-5. 5份、 麦门冬2. 5-5. 5份、芦荟花2. 5-5. 5份、石膏2. 5-5. 5份、大腹皮2. 5-5. 5份、 月季花2. 5-5. 5份、肉桂2. 5-5. 5份、龙眼肉2. 5-5. 5份、玄参2. 5-5. 5份、 芜菁花1. 5-3. 5份、荆芥1. 5-3. 5份、藁本1. 5-3. 5份、扶桑叶1. 5-3. 5份、 杨梅树皮1. 5-3. 5份、纤毛婆婆纳1. 5-3. 5份、大叶狼豆柴叶1. 5-3. 5份、五倍子 1. 5-3. 5 份、木通1. 5-3. 5份、菖蒲叶1. 5-3. 5份、薄荷0. 5-2. 5份、荷叶0. 5-2. 5份、 淡竹叶0. 5-2. 5份、金银花0. 5-2. 5份、麦芽0. 5-2. 5份、红枣0. 5-2. 5份、 当归0. 5-2. 5份、丹参0. 5-2. 5份、何首乌0. 5-2. 5份、松香0. 5-2. 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草药祛痘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草药原料制成一支箭4份、罗汉果叶4份、轻粉4份、黄芩4份、透骨草4份、独活4份、 黄柏4份、珊瑚草4份、水龙胆草4份、地肤子4份、芡实根3份、熟地黄3份、 麦门冬3份、芦荟花3份、石膏3份、大腹皮3份、月季花3份、肉桂3份、 龙眼肉3份、玄参3份、芜菁花2份、荆芥2份、藁本2份、扶桑叶2份、 杨梅树皮2份、纤毛婆婆纳2份、大叶狼豆柴叶2份、五倍子2份、木通2份、 菖蒲叶2份、薄荷1份、荷叶1份、淡竹叶1份、金银花1份、麦芽1份、红枣15份、当归1份、丹参1份、何首乌1份、松香1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草药祛痘组合物,从内部着手,清毒、化湿、调节内分泌,根治青春痘痤疮。发明人参考现代药理研究,遵循中医学理论,秉着以口服中药制剂为本,外擦中药制剂为辅的原则进行治疗。以一支箭、罗汉果叶、轻粉、黄芩、透骨草、独活、黄柏、珊瑚草、水龙胆草、地肤子为君药,清热解毒、化湿;以芡实根、熟地黄、麦门冬、芦荟花、石膏、大腹皮、月季花、肉桂、龙眼肉、玄参为臣药,调节内分泌;以芜菁花、荆芥、藁本、扶桑叶、杨梅树皮、纤毛婆婆纳、大叶狼豆柴叶、五倍子、木通、菖蒲叶为佐药,加强祛痘的功能;以薄荷、荷叶、淡竹叶、金银花、麦芽、红枣、当归、丹参、何首乌、松香为使药引导诸药直达病所。
文档编号A61K33/28GK102512616SQ201210003310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9日
发明者方浙明, 杨罕闻, 赵应娥 申请人:杭州万承志堂国药馆有限公司
产品知识
行业新闻
- 一种组合式便携诊疗箱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便携诊疗箱,它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所述上箱体和下箱体之间铰链有中间隔板,所述中间隔板上设有可拆卸的显示器;所述下箱体内设置有与显示器连接的组合插片式检测仪,所述组合插片式检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中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中药领域。背景技术:目前的用于治疗男性前列腺增生的中药方面,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效果不够明显,二是见效比较迟缓,以致于大批前列腺增生患者因长期得不到有效药物
- 用于输液加压、防血液回流的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输液加压、防血液回流的装置,包括外袋、内袋、输液袋,所述输液袋设置在内袋内且输液袋与内袋之间形成密闭的加热腔,所述内袋设置在外袋内,且内袋与外袋之间形成密闭的气囊腔。所
- 智能感应式台阶测试仪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测试仪,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感应式台阶测试仪,用于体能测试。一种智能感应式台阶测试仪,包括显示控制系统、台阶踏台系统和指脉测试系统。智能感应式台阶测试仪装配精度高,测试效果出色,操作灵活
- 一种新型的自热pp输液袋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自热PP输液袋,它包括主袋体(1)、入口(2)、出口(3)、副袋体(4)、反应容器(5)、液管(6)和气管(8),副袋体(4)包裹于主袋体(1)的外侧,且副袋体(4)的边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关节炎的外用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关节炎的外用中药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 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已经对人们的生命健康产生了严重威胁,尤其是中老年关节炎已成为当前医学界研究的难点。
- 专利名称:一种接骨板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骨板。背景技术:在骨折手术中,通常使用接骨 板来固定伤骨。这种内固定的治疗的方法已经在临床上运用了很多年。手术中先在骨上钻孔,然后将接骨螺钉旋入孔内以固定接骨板。由于骨头存在一定的
- 专利名称::免疫耐受诱导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免疫耐受诱导剂,尤其涉及含有粘膜结合分子的诱导剂,该试剂与特异性的耐受原相连接。本发明还涉及在抗特异性抗原(包括半抗原)的个体中诱导免疫耐受的方法。本发明背景以及对现有技术的讨论通过
- 专利名称:抗真菌剂及其化合物和它们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抗真菌剂、使用该抗真菌剂预防或治疗真菌病的方法、它们的新的旋光活性衍生物和盐以及制备该衍生物的方法。背景技术:已知各种唑类化合物具有抗真菌活性。例如JP-A-60-218387
- 专利名称:一种防己诺林碱在制备治疗或预防艾滋病毒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防己诺林碱在制备治疗或预防艾滋病毒药物中的应用。背景技术: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
- 专利名称:脱卸式医用床垫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床垫,尤其涉及一种外套本体可更换的脱卸式医用床垫。背景技术:医院里为适应各类病人的状况,相应配置不同材质内胎的医用床垫,一般患者适宜于软硬适中的内胎,骨科患者适宜于硬性内胎,
- 专利名称:浓缩人免疫球蛋白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用于疗法的人免疫球蛋白G剂型。背景技术:大量病理状况目前用免疫球蛋白G (IgG)组合物治疗。可以提到的是例如具有抗体生产缺陷的原发性免疫缺陷、川崎病、儿童和成人免疫血小板减少性
- 一种婴儿保温箱温度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婴儿保温箱温度控制系统,包括用于检测婴儿保温箱实时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用于对温度信号放大处理的放大电路、用于所述温度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模数转换器、用于将所述数字信号与预
-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川芎制剂及其配方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通脉解毒用中药制剂,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川芎制剂及其配方。背景技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亦称脱疸,《内经》称之为“死不治”,《金鉴》称之为“
- 月事杯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月事杯,包括杯体、连接在杯体底部排放管、以及设置在排放管内的球阀,排放管一端连接杯体底部与杯体连通,另一端封闭,排放管呈锥形管结构,其口径从连接于杯体底部的一端至排放管的底端逐渐变小,排放管上邻
- 橡胶活塞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橡胶活塞密封结构。它解决了现有活塞移动时密封性差等问题。包括活塞本体、环形凹槽、环形台阶、环形圈、第一环形密封组与第二环形密封组,第一环形密封组均包括若干第一环形密封圈,第一环形密封圈
- 专利名称:宫瘤康口服液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复方ロ服液,更具体的是指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复方ロ服液。ニ.背景技术:子宮肌瘤(Hysteromyoma),又称子宮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ー种良性肿瘤。多无症状,少数表现为阴道出
- 专利名称:便携式无线内窥镜显示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无线内窥镜显示器。背景技术: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内窥镜技术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逐渐被采用。内窥镜是一个配备有灯光的管子,它可以经口腔进入胃内或经其他
-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治疗犬猫细菌感染的可溶性粉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兽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犬猫细菌感染的可溶性粉。背景技术:,宠物饲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史记》中就有秦代宫廷养犬的记载。在以后的一 些文献中也时有关于犬
-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益肺化痰作用的纯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益肺化痰作用的纯中药制剂,以及该制剂的制备方法。属于中药领域。背景技术:肺肾两虚是指肺脏和肾脏俱虚的病理。临床表现有:(1)肺肾气虚。肺司呼吸,为气之标,肾主纳
- 一种安全末梢采血针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末梢采血针,其技术方案要点是:针杆的一端开设有带有弹性的针体套管,所述针杆内部依次插接设置有若干个带有针尖的针体,所述针体包括第一针体和第二针体,所述针尖固定在第一针体,针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