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最新文章
- 消化内科呕吐用辅助装置制造方法
- 水蛭素抗皱柔颜调理霜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 包含积雪草酸衍生物并用于治疗痴呆或识别紊乱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 随身携带吐痰盒的制作方法
- 一种新型婴儿纸尿裤的制作方法
- 末梢血液采集装置制造方法
- 一种奥美拉唑与多潘立酮的注射剂的制作方法
- 一种复方丙酸氯倍他索纳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可溶性酵母葡聚糖的制备方法
- 药剂配送车的制作方法
- 一种手术托盘架的制作方法
- 超声骨刀刀头和具有其的超声骨刀的制作方法
- 一种治疗阴虚火旺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 一种莱菔子减肥酒及泡制方法
- 用于雾化器与雾化杯端口的连接头的制作方法
- 连杆构造的制作方法
- 一种复方微米太子参降糖补钙酸奶制备方法
- 一种电化学治疗传感元件的制备方法
- 一种除脚气醋姜膏的制作方法
- 药用枕的制作方法
模块式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制造方法
模块式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块式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其包括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壳体上的进气口与出气口,进气口与出气口相连通,壳体内设置用于吸收二氧化碳的二氧化碳吸收剂;所述壳体设置通气管道,进气口能通过通气管道与出气口相连通,二氧化碳吸收剂利用通气管道安装布置在壳体内,以使得所述二氧化碳吸收剂能充分吸收与进入壳体内气体中的所含的二氧化碳。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对二氧化碳进行充分吸收;当二氧化碳吸收剂失效时,二氧化碳传感器能即使感应并通过报警器报警,提醒医务人员及时更换;更换方便,降低麻醉中更换钠石灰时中断呼吸支持时间;避免钠石灰粉末污染呼吸管路,安全可靠。
【专利说明】模块式二氧化碳吸收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收装置,尤其是一种模块式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对于一些与呼吸机配合使用的二氧化碳吸收设备,存在对二氧化碳吸收不充分,二氧化碳吸收设备内的粉末存在污染呼吸机的情况。当需要更换二氧化碳吸收设备时,存在更换操作不方便,患者风险高等缺点。当二氧化碳吸收剂失效时不能及时发现(尤其是没有二氧化碳监测时),使患者可能面临二氧化碳蓄积的风险。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模块式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其结构紧凑,使用方便,能对二氧化碳进行充分吸收,当二氧化碳吸收剂失效时能够及时报警,避免二氧化碳重复吸入造成二氧化碳蓄积;能避免二氧化碳吸收剂粉末对呼吸机的污染,更换方便,成本低,适应范围广,安全可靠。
[0004]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模块式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包括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壳体上的进气口与出气口,进气口与出气口相连通,壳体内设置用于吸收二氧化碳的二氧化碳吸收剂;所述壳体设置通气管道,进气口能通过通气管道与出气口相连通,二氧化碳吸收剂利用通气管道安装布置在壳体内,以使得所述二氧化碳吸收剂能充分吸收与进入壳体内气体中的所含的二氧化碳;
[0005]所述壳体的进气口内设置用于对气体过滤且能阻挡二氧化碳吸收剂粉末掉落的进气口过滤膜,壳体的出气口内设置用于对气体过滤且能阻挡二氧化碳吸收剂粉末掉落的出气口过滤膜;所述进气口、出气口、进气口过滤膜、出气口过滤膜与壳体之间为不可拆分的一体结构。
[0006]所述壳体的出气口内设置有二氧化碳传感器,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与超量报警器电连接。
[0007]所述超量报警器位于出气口的外壁上,二氧化碳传感器、超量报警器与壳体间采用可插拔分离的安装结构。
[0008]所述壳体上的进气口与出气口相对应的内壁或外壁设置连接密封圈。
[0009]所述进气口与出气口位于壳体的两端部时,通气管道包括对称分布的第一隔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隔板外侧的第二隔板,第一隔板邻近出气口的一端设有第一隔板通气孔,第二隔板邻近进气口的一端设有第二隔板通气孔,进气口通过第一隔板通气孔、第二隔板通气与出气口相连通。
[0010]所述进气口与出气口位于壳体的同一端时,出气口位于进气口的外侧;通气管道包括对称分布的第三隔板,第三隔板远离进气口的一端设有第三隔板通气孔,进气口通过第三隔板通气孔与相应的出气口相连通。
[0011]所述进气口与出气口位于壳体的两端部时,通气管道包括第四隔板以及第五隔板,第四隔板邻近进气口,第五隔板邻近出气口 ;第四隔板邻近出气口的端部设有第四隔板通气孔,第五隔板邻近进气口的端部设有第五隔板通气孔,进气口通过第四隔板通气孔、第五隔板通气孔与出气口相连通。
[0012]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壳体通过通气管道将二氧化碳吸收剂安装在壳体内,二氧化碳吸收剂通过进气口过滤膜、出气口过滤膜阻挡后,能够防止对呼吸机的污染;在进气口和出气口设置密封圈,增加密封性;在出气口内设置二氧化碳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与超量报警器连接,当通过出气口的气体含有二氧化碳超量时,超量报警器均能够报警,提醒医务人员及时更换失效的二氧化碳吸装置,其更换方便,成本低,适应范围广,安全可靠。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通气管道的一种实施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的使用状态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通气管道的另一种实施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图3的使用状态图。
[0017]图5为本实用新型通气管道的第三种实施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图5的使用状态图。
[0019]图7为本实用新型进气口设置连接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8为本实用新型出气口设置连接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进气口、3-出气口、4-进气口过滤膜、5-出气口过滤膜、6- 二氧化碳传感器、7-超量报警器、8-第一隔板、9-第一隔板通气孔、10-第二隔板、11-第二隔板通气孔、12- 二氧化碳吸收剂、13-第三隔板、14-第三隔板通气孔、15-第四隔板、16-第四隔板通气孔、17-第五隔板、18-第五隔板通气孔以及19-连接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3]为了能使用方便,能对二氧化碳进行充分吸收,对于未充分吸收的二氧化碳能够及时报警,避免对呼吸机的污染,更换方便,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I以及位于所述壳体I上的进气口 2与出气口 3,进气口 2与出气口 3相连通,壳体I内设置用于吸收二氧化碳的二氧化碳吸收剂12 ;所述壳体I设置通气管道,进气口 2能通过通气管道与出气口 3相连通,二氧化碳吸收剂12利用通气管道安装布置在壳体I内,以使得所述二氧化碳吸收剂12能充分吸收与进入壳体I内气体中的所含的二氧化碳。在壳体I的出气口 3内设置有二氧化碳传感器6,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6与超量报警器7电连接。
[0024]具体地,壳体I通过进气口 2能够与呼吸机连接,壳体I通过出气口 3能够将吸收过滤二氧化碳后的气体输出,二氧化碳吸收剂12位于通气管道内,进入的气体必须通过通气管道,且与通气管道内的二氧化碳吸收剂12充分接触后才能到达出气口 3,以确保进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被二氧化碳吸收剂12充分吸收。二氧化碳吸收剂12可以采用钠石灰、钙石灰等碱性材料,二氧化碳吸收剂12也可以采用其他本【技术领域】常用对于二氧化碳吸收的材料,具体材料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
[0025]此外,二氧化碳传感器6可以选用检测灵敏度高的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6能够对未被二氧化碳吸收剂12充分吸收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进行检测,当二氧化碳传感器6检测到有二氧化碳时,能够驱动超量报警器7进行报警。超量报警器7可以采用声光报警的形式,对于不同的使用要求,可以在超量报警器7内设置二氧化碳的含量阈值,二氧化碳传感器6检测到二氧化碳的含量且所述含量超过超量报警器7内设置的阈值时,超量报警器7才会进行报警。当超量报警器7报警,可以判断二氧化碳吸收剂12已大部分失效,已不能实现对二氧化碳气体的充分吸收,从而立刻实施更换操作,避免二氧化碳气体重复吸入造成二氧化碳蓄积,从而避免由此而导致的意外发生。
[0026]进一步地,所述超量报警器7位于出气口 3的外壁上,二氧化碳传感器6、超量报警器7与壳体I间米用插拔分离的结构。对于二氧化碳传感器6、超量报警器7与壳体I之间采用插拔分离的结构,可以在壳体I内设置插槽等结构。当超量报警器7报警后,通过取出二氧化碳传感器6以及超量报警器7,且将取出的二氧化碳传感器6以及超量报警器7安装在新更换壳体I上。因二氧化碳传感器6价格昂贵,重复利用的二氧化碳传感器6以及超量报警器7可以降低成本。
[0027]为了避免二氧化碳吸收剂12对呼吸机造成的污染,所述壳体I的进气口 2内设置用于对气体过滤且阻挡二氧化碳吸收剂12掉落的进气口过滤膜4,壳体I的出气口 3内设置用于对气体过滤且阻挡二氧化碳吸收剂12掉落的出气口过滤膜5,二氧化碳传感器6位于出气口过滤膜5的上方。
[0028]所述进气口过滤膜4以及出气口过滤膜5能够允许气体通过,且能够阻止二氧化碳吸收剂12掉落或被吸收进入呼吸机内。进气口过滤膜4、出气口过滤膜6分别与进气口
2、出气口 3的大小相适应,进气口过滤膜4以及出气口过滤膜5可以采用本【技术领域】常用的膜。
[0029]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进气口 2与出气口 3外壁或内壁设置连接密封圈19,即可以在进气口 2的内壁或外壁上设置连接密封圈19,也可以在出气口 3的外壁或内壁上设置连接密封圈19,图7中示出了,在进气口 2的外壁上设置了连接密封圈19,图8中示出了,在出气口 3的内壁上设置连接密封圈1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连接密封圈19,在与呼吸机内连接或外连接时增加连接的密封性,避免漏气。
[0030]所述进气口 2、出气口 3、进气口过滤膜4、出气口过滤膜5与壳体I装配后为一体结构,不破坏结构时不能对其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剂12进行更换。当现有的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内二氧化碳吸收剂12失效无法再使用时,由于为不可拆卸的一体结构,不能用传统方法更换二氧化碳吸收剂12,避免了呼吸机使用时呼吸支持停顿时间过长导致的风险,也避免了更换二氧化碳吸收剂12带来的粉末污染呼吸机通道,同时也减少了更换二氧化碳吸收剂12的繁琐程序及二氧化碳吸收罐(即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壳体I)反复使用带来的交叉感染的几率。
[0031]所述进气口 2与出气口 3位于壳体I的两端或位于壳体I的同一端。当进气口 2、出气口 3在壳体I上的位置不同时,壳体I内的通气管道的具体实施结构也有所不同,下面根据进气口 2、出气口 3的不同位置,对通气管道的具体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0032]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进气口 2与出气口 3位于壳体I的两端部时,通气管道包括对称分布的第一隔板8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隔板8外侧的第二隔板10,第一隔板8邻近出气口 3的一端设有第一隔板通气孔9,第二隔板10邻近进气口 2的一端设有第二隔板通气孔11,进气口 2通过第一隔板通气孔9、第二隔板通气孔11与出气口 3相连通。
[0033]具体地,两个第一隔板8的一端分别与进气口 2相连接,两个第一隔板8间形成进气口 2进气后的第一通气通道,第一隔板8与第二隔板10之间形成第二通气通道,第一通气通道与第二通气通道之间通过第一隔板通气孔9相连通。第二隔板8与壳体I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三通气通道,通过第三通气通道与出气口 3相连通,进入第二通气通道内的气体通过第二隔板通气孔11进入第三通气通道,直至通过出气口 3逸出。第一隔板8、第二隔板10的高度可以与壳体I的厚度相对应,二氧化碳吸收剂12可以通过上述第一通气通道、第二通气通道以及第三通气通道安装在壳体I内,当气体在壳体I内时,能够实现二氧化碳吸收剂12的充分接触,提高二氧化碳吸收的效果。
[0034]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进气口 2与出气口 3位于壳体I的同一端时,出气口 3位于进气口 2的外侧;通气管道包括对称分布的第三隔板13,第三隔板13远离进气口 2的一端设有第三隔板通气孔14,进气口 2通过第三隔板通气孔14与相应的出气口 3相连通。
[0035]具体地,壳体I的一端设置一个进气口 2以及两个出气口 3,两个出气口 3对称分布于进气口 2的外侧,在进气口 2内设置进气口过滤膜4,在每个出气口 3内设置出气口过滤膜5。两个第三隔板13与进气口 2相对应,通过两个第三隔板13,能够在壳体I内形成第四通气通道,两个第三隔板13与壳体I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五通气通道,第四通气通道与第五通气通道能通过第三隔板通气孔14相连通。二氧化碳吸收剂12通过第四通气通道以及第五通气通道安装在壳体I内,当气体在第四通气通道以及第五通气通道内流动时,能够与二氧化碳吸收剂12充分接触。
[0036]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进气口 2与出气口 3位于壳体I的两端部时,通气管道包括第四隔板15以及第五隔板17,第四隔板15邻近进气口 2,第五隔板17邻近出气口 3 ;第四隔板15邻近出气口 3的端部设有第四隔板通气孔16,第五隔板17邻近进气口 2的端部设有第五隔板通气孔18,进气口 2通过第四隔板通气孔16、第五隔板通气孔18与出气口 3相连通。
[0037]具体地,进气口 2与出气口 3位于壳体I的两端,且进气口 2、出气口 3均不在壳体I的轴线上,第四隔板15与壳体I的内壁之间形成第六通气通道,通过进气口 2进入的气体经过进气口过滤膜4后,首先进入第六通气通道内。第四隔板15与第五隔板17之间形成第七通气通道,第五隔板17与壳体I的内壁之间形成第八通气通道。进入第六通气通道内的气体通过第四隔板通气孔16进入第七通气通道内,第七通气通道内的气体经过第五隔板通气孔18进入第八通气通道内,由第八通气通道与出气口 3相连通后,便于气体逸出。二氧化碳吸收剂12通过第六通气通道、第七通气通道以及第八通气通道安装在壳体I内,第四隔板15以及第五隔板17在壳体I内设置的高度与壳体I的厚度相一致,确保气体在壳体I内沿着设定的路线流动,确保气体与二氧化碳吸收剂12的充分接触。
[0038]本实用新型在壳体I通过通气管道将二氧化碳吸收剂12安装在壳体I内,二氧化碳吸收剂12通过进气口过滤膜4、出气口过滤膜5阻挡后,能够防止对呼吸机的污染,在出气口 3内设置二氧化碳传感器6,二氧化碳传感器6与超量报警器7连接,当通过出气口 3的气体含有二氧化碳或超量的二氧化碳时,超量报警器7均能够报警,从而及时更换所述二氧化碳吸收装置避免含有二氧化碳的气体重复吸入患者体内导致意外,结构紧凑,使用方便,作为模块式更换,减少了传统更换二氧化碳吸收剂12的繁琐程序及由此导致的风险;通过壳体内设置呼吸通道,使二氧化碳吸收剂12对呼出气体充分接触,使二氧化碳进行充分吸收,更换方便,成本低,适应范围广,安全可靠。
【权利要求】
1.一种模块式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包括壳体(I)以及位于所述壳体(I)上的进气口( 2)与出气口(3),进气口(2)与出气口(3)相连通,壳体(I)内设置用于吸收二氧化碳的二氧化碳吸收剂(12);其特征是:所述壳体(I)设置通气管道,进气口(2)能通过通气管道与出气口(3)相连通,二氧化碳吸收剂(12)利用通气管道安装布置在壳体(I)内,以使得所述二氧化碳吸收剂(12)能充分吸收与进入壳体(I)内气体中的所含的二氧化碳; 所述壳体(I)的进气口(2)内设置用于对气体过滤且能阻挡二氧化碳吸收剂(12)粉末掉落的进气口过滤膜(4),壳体(I)的出气口(3)内设置用于对气体过滤且能阻挡二氧化碳吸收剂(12)粉末掉落的出气口过滤膜(5);所述进气口(2)、出气口(3)、进气口过滤膜(4)、出气口过滤膜(5)与壳体(I)之间为不可拆分的一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式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壳体(I)的出气口(3)内设置有二氧化碳传感器(6),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6)与超量报警器(7)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式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超量报警器(7)位于出气口(3)的外壁上,二氧化碳传感器(6)、超量报警器(7)与壳体(I)间采用可插拔分离的安装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式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壳体(I)上的进气口(2)与出气口(3)相对应的内壁或外壁设置连接密封圈(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式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进气口(2)与出气口(3)位于壳体(I)的两端部时,通气管道包括对称分布的第一隔板(8)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隔板(8)外侧的第二隔板(10),第一隔板(8)邻近出气口(3)的一端设有第一隔板通气孔(9),第二隔板(10)邻近进气口(2)的一端设有第二隔板通气孔(11),进气口(2)通过第一隔板通气孔(9)、第二隔板通气(11)与出气口(3)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式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进气口(2)与出气口(3)位于壳体(I)的同一端时,出气口(3)位于进气口(2)的外侧;通气管道包括对称分布的第三隔板(13),第三隔板(13)远离进气口(2)的一端设有第三隔板通气孔(14),进气口(2)通过第三隔板通气孔(14)与相应的出气口(3)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式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进气口(2)与出气口(3)位于壳体(I)的两端部时,通气管道包括第四隔板(15)以及第五隔板(17),第四隔板(15)邻近进气口(2),第五隔板(17)邻近出气口(3);第四隔板(15)邻近出气口(3)的端部设有第四隔板通气孔(16),第五隔板(17)邻近进气口(2)的端部设有第五隔板通气孔(18),进气口(2)通过第四隔板通气孔(16)、第五隔板通气孔(18)与出气口(3)相连通。
【文档编号】A61M16/22GK204017091SQ201420443018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6日
【发明者】高宏, 陆培华 申请人:高宏
产品知识
行业新闻
- 专利名称:疮消散及其制作方法和使用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复发性口疮、痤疮等多种疾病的外用膏药及其制作方法和使用方法。复发性口疮、痤疮,缠绵不断,迁延日久,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而且近年来临床医学证明口疮反复发作容易引起癌变,这就给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特别涉及一种治疗高尿酸血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领域。背景技术:高尿酸血症是由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导致血尿酸升高的病变。体液中的尿酸,
- 带有气囊的两用足浴桶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气囊的两用足浴桶,包括容器和置于该容器内的气囊、加热体和水泵;该容器内横设一隔板,该隔板将容器分为容水腔和置物腔,该容水腔内设有环状凸缘,其上架设一孔网板,该加热体固定设于该
- 专利名称:一种手套热水袋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套热水袋,尤其涉及一种敞口的手套热水袋,属于热水袋技术领域。背景技术:目前,病人在医院吊挂盐水瓶时,遇到寒冷季节,与体温相差比较大的滴液,随着输液上的针头进入人体内,使病人感到
- 专利名称:一种医用听诊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听诊器。 背景技术:听诊器是内外妇儿医师最常用的诊断工具,主要包括拾音器、传导部分、听音器等结构,其传导部分一般采用PVC材料,内径越大、长度越短、管壁越厚的听诊效果越好。但
- 血罐连接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疗器械连接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血液透析机的血罐连接器,能够在透析机工作时将血罐器固定在透析器上,防止血罐器松动、滑落,消除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包括透析器夹持部、血罐夹持部和连接部;所述透
- 专利名称:乳癖康消丸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医成药,尤其是一种治疗乳腺病的中药水丸制剂。背景技术:目前各类乳腺病呈上升趋势,但治疗此类病的中医、西医疗法和药品很多,但大都治疗周期长,效果不显。本发明治疗此类病相对治疗周期短,疗效快捷
- 一种用于输液装置的报警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输液装置的报警器,包括盒体、输液软管、输液玻璃管、LED灯、扬声器、自动开关和电池,当输液管内有液体时,弹性球囊处于膨胀状态,设置在弹性球囊上的两个金属片A分别与对应的金属
- 用于腹腔镜手术的气腹管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腹腔镜手术的气腹管,包括硅胶管本体和气管插管接头,所述的硅胶管本体一端为进气口,另一端为出气口,所述的气管插管接头是由连接板、小直径插管和可套接入气腹机二氧化碳接口的大直径插
- 芳香瓶结构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一种芳香瓶结构,包含瓶体、瓷盖、陶棒以及吸收件。瓶体具有开口以及容置空间。瓷盖是盖在开口上的,在瓷盖的顶面上设有多个通孔连通容置空间。陶棒设置在容置空间中并且固设在瓷盖内。陶棒上设有穿孔。吸收件穿设在穿孔中。
- 专利名称:二巯基酰胺在永久性再成型角蛋白纤维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二巯基酰胺在永久性再成型角蛋白纤维,特别是人类角蛋白纤维如头发中的应用。它还涉及使用所述的二巯基酰胺来永久性再成型角蛋白纤维的方法,和还涉及新颖的二巯基酰胺,
- 全能晨晚间护理车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能晨晚间护理车,包括车架(10)、滑轮(12)、多个托板和多个抽屉。车架为矩形,其一侧设有把手(11),滑轮安装在车架底部的四角处。在车架顶部设有第一托板(21),底部设有第二托板
- 一种大输液用的安全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大输液用的安全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进液管1和出液管6,还包括有安全阀座2、安全阀芯和安全阀盖4;所述安全阀座2的中间开有阶梯盲孔3,在该阶梯盲孔3的底部连通进液管
- 一种血压计的袖带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血压计的袖带装置,包括壳体、转轴、袖带、拉簧、卡簧,所述壳体呈中空的圆柱状,所述壳体的中轴线呈水平状态,所述壳体的侧面开设有袖带出口,所述转轴横向穿过壳体,所述袖带卷绕于转轴的侧面,
- 专利名称:作用于nei网络的药物在制备治疗血管病变的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药物的应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类能积极作用于神经 -内分泌-免疫网络(NEI网络)共有的信息分子(神经递质、神经肽、 激素、细胞因子)及其受体、或
- 专利名称:美白洁面泡沫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美白洁面泡沫剂。背景技术:传统的洁面泡沫剂常使用的表面活性剂成分为烷基硫酸盐、高级脂肪酸盐、烷基醚硫酸盐等,这些表面活性剂对人体皮肤、眼、手等敏感部位具有刺激性,洁面后皮肤常有紧绷、
- 一种雾化罐可分离的吸氧超声给药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吸氧和超声雾化给药治疗广泛用于医疗,而目前吸氧兼有超声雾化给药的装置难于对整机或单独对雾化给药腔体进行清洗消毒。本实用新型发明提供了一种雾化罐可拆解分离的吸氧超声给药装置,雾化罐(7)设
- 儿科输液高度调节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科输液高度调节器,特征在于,包括外侧设有纵向的轨道槽的输液器挂杆,所述轨道槽内安装有滑块固定座,挂钩体固定于所述滑动固定座上,所述输液器挂杆的顶部安装有滑轮,所述滑轮上配合安装有牵引吊
- 一种厨房用消毒柜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厨房用消毒柜,包括柜体和柜门,所述柜门上设有把手,所述柜体包括内柜体和外柜体,内柜体与外柜体之间设置有加热铜丝,内柜体内部设有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内柜体内顶部、左右侧面上部固定安
- 专利名称:一种改善睡眠的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保健药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保健品胶囊,特别是一种眠舒源胶囊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开发眠舒源胶囊产品预期达到改善睡眠的保健功能。本产品以酸枣仁、麦冬、五味子、刺五加为主要原料,根据
- 一种妇科冲洗给药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妇科治疗器具,具体涉及一种妇科冲洗给药器。包括用于装清水的瓶体,瓶体的侧壁上安装有加压泵,瓶体的瓶口处安装有密封塞,密封塞上开设有用于穿过连接管的开口,连接管的另一端插于冲洗管内,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