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盈VI

油压机,油压机厂家

全国产品销售热线

15588247377

产品分类

您的当前位置:行业新闻>>含藿香提取物的中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含藿香提取物的中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发布时间:2025-04-25

专利名称:含藿香提取物的中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含藿香提取物的中药颗粒及其制 备方法。
背景技术
藿香正气处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巻二》所载藿香正气散,主要药物组成有藿香、 苍术、半夏、厚朴、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陈皮、桔梗、甘草。具有解表和中,芳香 化浊的功效,主要用于外感风寒,内有湿滞或感受暑湿,外见寒热头痛等表证,内有胸腹满 闷、纳呆呕恶、腹痛泄泻,口淡苔腻,脉濡缓等湿阻之证。本方常用于胃肠型感冒、急性胃 肠炎或消化不良等具有上述证候者。此外,该方剂用于温疫(流行病)的治疗在古文献中即 有记载,如《伤寒论纲目'巻七》"王肯堂曰,时疫者,乃天行暴厉之气流行。凡四时之令不 正者,乃有此气行也。若人感之,则长幼相似而病,又互相传染,其作与伤寒相似。然伤寒 因寒而得,此乃疫气,不可与寒同论也,法当辟散疫气,扶正气为主。若多日不解,邪热传 变何症,宜从伤寒变症条内选用。惟发散药则不同。凡发散汤剂,藿香正气散、……。皆可 用。"
中药颗粒的传统制备方法是将中药或其提取物采用干法或湿法制成一定粒度的颗粒状物 质,供患者使用时用水冲服或吞服。目前常见的几种颗粒剂制备工艺及其存在的缺陷l.传 统颗粒制备工艺,由于中药浸膏粘度较高,传统颗粒的制备方法大多存在颗粒的载药量低、 外观不美观、口感差、易吸潮等问题。2.目前较为流行的流化床制粒技术,是将药物粉末与 各种辅料装入容器中,从床层下部通过筛板吹入适宜温度的气流,使物料在流化状态下混合 均匀,然后开始均匀喷入粘合剂液体,粉末开始聚结成粒,经过反复的喷雾和干燥,当颗粒
大小符合要求时停止喷雾,继续干燥。此工艺可以将辅料量由传统的80%降低至50%以上, 制备的颗粒产品的单剂量一般可由传统的10g降低至3g到5g,但此工艺不能彻底解决中药提取 物的粘性问题,所用辅料不能进一步降低,单剂剂量较大,患者依从性较差;并且使用此种 方法不适合制成胶囊等固体制剂;此外采用目前常用流化床制粒技术制备的颗粒为多孔状,不规则形;吸潮性较普通,不便保存;颗粒的比表面积较大,不适合包衣。3.也有将中药或 植物药提取物用流化床工艺制造粒径为700 1500fxm的微丸工艺的研究,但是该工艺均是将 药物制成干粉,用水或其它混合液体作为粘合剂, 一边喷入液体粘合剂一边加入药物干粉, 制成微丸。目前采用此工艺生产的微丸溶散时限一般都在40分钟,且生产过程较为复杂、成 本高、影响因素较多(例如当空气湿度大时不能制造)、损耗较大等缺陷。4.在制剂领域也 有采用挤出搓圆或挤出滚圆法制造微丸或球形颗粒的工艺,该工艺制得产品载体用量较大, 载药量一般25%以下,且溶散时限在30分钟以上。5.在制剂领域,也有采用流化床底喷或侧喷 工艺,制造西药微丸或球形颗粒,多用于缓释制剂的开发,故开发的产品一般具有缓控释特 点,不具备速释特性。
中药的快速释放和快速起效,是中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釆用本发明制造的中药或 植物药颗粒具有快速溶散的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藿香提取物的中药颗粒。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藿香提取物的中药颗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含藿香提取物的中药颗粒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由中药提取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其中中药提取物占重量百分比的40 90%, 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重量百分含量为10 60%;所述的中药提取物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按
照下述方法获得苍术80 240g、陈皮80 240g、厚朴80 240g、白芷120 360g、茯苓120 360g、大腹皮120 360g、生半夏80 240g、甘草浸膏10 30g、广藿香油0.8 2.4ml和紫苏叶 油0.4 2.0ml备用;苍术、陈皮、白芷、厚朴加45 95%乙醇回流提取1 4次,合并提取液, 滤过,回收乙醇,备用;茯苓、大腹皮加水煎煮1 4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縮至 适量,加入甘草浸膏,混匀备用;生半夏用冷水浸泡,泡至透心后,另加干姜,加水煎煮1 4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縮,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45 80%,静置,取上清液,回收乙 醇,药液与上述备用滤液合并,浓縮至稠膏状,加入广藿香油、紫苏叶油,混匀;制备成本 发明中药提取物。
本发明含藿香提取物的中药颗粒,优选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由中药提取物的重量百分含量为70 80%,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重量百分含量为加 30 %;其中所述的中药提取物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按照下述方法获得苍术120 200g、陈 皮120 200g、厚朴120 200g、白芷180 300g、茯苓180 300g、大腹皮180 300g、生半夏120 200g、甘草浸膏15 25g、广藿香油L2 2.0ml和紫苏叶油0.5 1.6ml备用;苍术、 陈皮、白芷、厚朴加60 80%乙醇回流提取2次,1 4小时/次,合并提取液,滤过,回收乙 醇,备用;茯苓、大腹皮加水煎煮2次,1 4小时/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縮至 适量,加入甘草浸膏,混匀备用;生半夏用冷水浸泡,泡至透心后,另加干姜,加水煎煮2 次,1 4小时/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縮,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55 65%,静置,取上 清液,回收乙醇,药液与上述备用滤液合并,浓縮至稠膏状,加入广藿香油、紫苏叶油,混 匀;制备成本发明中药提取物。
本发明含藿香提取物的中药颗粒,最佳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由中药提取物的重量百分含量为70 80%,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重量百分含量为20 30 %;其中中药提取物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按照下述方法获得苍术160g、陈皮160g、厚朴 (姜制)160g、白芷240g、茯苓240g、大腹皮240g、生半夏160g、干姜13.5g、甘草浸膏 20g、广藿香油1.6ml、紫苏叶油0.8ml备用;苍术、陈皮、白芷、厚朴加70%乙醇回流提取两 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备用;茯苓、大腹皮加水煎煮两次,第一 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縮至适量,加入甘草浸膏,混匀备 用;生半夏用冷水浸泡,每8小时换水一次,泡至透心后,另加干姜13.5g,加水煎煮两次, 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縮至相对密度1.02-1.04 (75°C), 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60%,静置,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药液与上述浓縮液合并,浓縮至稠 膏状,加入广藿香油、紫苏叶油,混匀;制备成本发明中药提取物。
本发明中所述的中药提取物,可以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获得,也可以按照本技术领域 常规的或者常用的方法,如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法、水提醇沉、醇提水沉等方法 制备而得;可以是浸膏,也可以是进一步提取分离获得的有效部位或者是有效部位的组合物。
本发明所述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可以是任何制备中药颗粒常用的或者常规的药学上可 接受的载体,例如稀释剂(填充剂)包括但不限于蔗糖、糊精、淀粉、乳糖、甘露醇、木糖 醇、甲壳胺、双岐糖、可溶性淀粉、滑石粉或水溶性糊精等;崩解剂包括但不限于淀粉、羧 甲基纤维素钠(CMS-Na)、微晶纤维素(MCC)、微粉硅胶、羟丙基淀粉、可溶性淀粉、 水溶性糊精;包合剂包括但不限于a -环糊精(a -CD)、 0 -环糊精(P -CD)和N-LOK变性淀粉 等;润湿剂(粘合剂)包括但不限于水、乙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维酮)、羟丙基纤维素、 聚乙二醇(PEG)等上述辅料功能如稀释剂,崩解剂,润湿剂在此专利中按功能称呼,为粘度调 整剂,优选微晶纤维素(MCC)、微粉硅胶、聚乙二醇、滑石粉、壳聚糖,滑石粉,聚微酮 上述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联合使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未来新出现的可用于制备中药颗粒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如果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也应该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含藿香提取物的中药颗粒,所述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优选自蔗糖、糊精、淀粉、 乳糖、甘露醇、木糖醇、甲壳胺、双岐糖、可溶性淀粉、滑石粉、水溶性糊精羧甲基纤维素 钠(CMS-Na)、微晶纤维素(MCC)、微粉硅胶、羟丙基淀粉、乙醇、羟丙基纤维素、聚 乙二醇、壳聚糖、聚微酮中的一种或多种联合使用。
本发明含藿香提取物的中药颗粒,所述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优选为晶纤维素、微粉 硅胶、聚乙二醇、滑石粉、壳聚糖,滑石粉,聚微酮。
本发明含藿香提取物的中药颗粒,所述的颗粒剂包括母粒和位于母粒之上的壳层,外形 为球形或者类球形,堆密度为0.6 1.3g/m,溶散时限为0.4 5分钟,药物活性成分包含在母 粒和/或壳层之中。
本发明含藿香提取物的中药颗粒,其粒径为700 1500pm。
本发明含藿香提取物的中药颗粒,所述颗粒剂还含有包衣,包衣剂的重量占颗粒总重量 的2 5wt%。
本发明含藿香提取物的中药颗粒采用流化床制粒技术制粒,通常的流化床制粒技术以粉 末状物质直接装入流化床的容器中作为底料制粒,而本发明是以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备而 成,或者由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和相应的中药提取物干粉制备而成。
本发明含藿香提取物的中药颗粒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 提取物的制备苍术80 240g、陈皮80 240g、厚朴80 240g、白芷120 360g、 茯苓120 360g、大腹皮120 360g、生半夏80 240g、甘草浸膏10 30g、广藿香油0.8 2.4ml 和紫苏叶油0.4 2.0ml备用;苍术、陈皮、白芷、厚朴加45 95。/。乙醇回流提取l 4次,合并 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备用;茯苓、大腹皮加水煎煮1 4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 压浓縮至适量,加入甘草浸膏,混匀备用;生半夏用冷水浸泡,泡至透心后,另加干姜,加 水煎煮1 4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縮,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45 80%,静置,取上清 液,回收乙醇,药液与上述备用滤液合并,浓縮至稠膏状,加入广藿香油、紫苏叶油,混匀; 制备成本发明中药提取物;
(2) 母粒的制备i.取适量药学可接受的载体,或者其与中药提取物干粉的混合物, 粉碎过筛,得到粒度符合要求的物料;ii.取一部分步骤i的物料,投入流化床侧喷或底喷锅 内,另取药学可接受的载体和/或中药提取物加水配制成浆料,采用流化床侧喷或底喷工艺喷 入,并筛出小颗粒作为母核,再将母核投入锅内,继续喷上述浆料,同时从撒粉枪内将剩余的步骤i的物料以细粉撒入,使母核的粒径长大,筛选出粒径符合要求的母粒;
(3)产品的制备取母粒适量,可接受的载体适量,本发明提取物浸膏适量;将上述可 接受的载体加入上述本发明提取物浸膏内,搅拌混合成混悬液作为浆料备用;将上述母粒投 入流化床侧喷锅内,上述桨料慢慢喷入,至浆料全部喷入,制成球形颗粒。 本发明含藿香提取物的中药颗粒的制备方法,优选步骤如下
(1) 提取物的制备取苍术160g、陈皮160g、厚朴(姜制)160g、白芷240g、茯夸240g、 大腹皮240g、生半夏160g、干姜13.5g、甘草浸膏20g、广藿香油1.6ml、紫苏叶油0.8ml备用; 苍术、陈皮、白芷、厚朴加70%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回收乙 醇,备用;茯苓、大腹皮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 液减压浓縮至适量,加入甘草浸膏,混匀备用;生半夏用冷水浸泡,每8小时换水一次,泡至 透心后,另加干姜13.5g,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 液浓縮至相对密度1.02-1.04 (75°C),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60%,静置,取上清液,回收乙醇, 药液与上述浓縮液合并,浓縮至稠膏状,加入广藿香油、紫苏叶油,混匀;制备成本发明中 药提取物;
(2) 母粒的制备取糊精和淀粉重量比为1:1的混合物过200目筛,其中60-65wt。/。作为底 料投入流化床侧喷锅内;10-15wtM糊精和淀粉混合物、折合干重后占母粒重量的15 wt。/。的本 发明提取物浸膏,加水配制成浆料喷入,并筛出粒径为180 250pm小颗粒作为母核,再将母 核投入锅内,继续喷上述浆料,同时从撒粉枪内将余量的糊精和淀粉混合物的细粉撒入,使 母核的粒径长大,筛选出粒径为450 600^im的母粒备用;
(3) 产品的制备取母粒450g, 10000个剂量的本发明提取物浸膏,与本发明提取物浸 膏重量比为18: 25的聚乙二醇6000,或者与本发明提取物浸膏重量比为7: 25的HPMC和 PVP-K30混合物,其中HPMC: PVP-K30重量比为2: 5;用无水乙醇将上述粘性调整剂聚乙 二醇6000或者HPMC和PVP-K30混合物中一种配制为浓度为15wt。/。的溶液,加入本发明提 取物浸膏内,混合后,加60Q/。(ml/ml)乙醇调至固体含量为19wt%,作为浆料;将母粒投入 流化床侧喷锅内,将上述浆料慢慢喷入,同时不断干燥至浆料全部喷入制成球形颗粒。
本发明含藿香提取物的中药颗粒的制备方法中,可以将上述方法获得的球形颗粒的物料 温度控制在37 45。C;再将透明的包衣材料用水配成7.5% (g/ml)的包衣液,按照理论增重 3wt。/。的量将包衣液喷入包衣,制成球形颗粒,其堆密度为0.76g/ml,溶散时限为25秒。
本发明含藿香提取物的中药颗粒的制备方法中,可以将上述方法获得的球形颗粒灌装2 号胶囊,250mg/粒。根据2005年版《中国药典》中剂型的设置,并为了区分与微丸、微囊等技术的不同,结 合本技术制备产品的特性,将上述颗粒定名为球化颗粒。
本发明含藿香提取物的中药颗粒,其外还可以有包衣,包衣剂的重量占颗粒总重量的 2-5%。球化颗粒包衣时,包衣剂的用量较普通的颗粒包衣用辅料量明显低(普通颗粒包衣, 包衣剂用量为20-30%,球化颗粒包衣剂用量则可以降低到2-5%。根据需要,包衣可以是普 通的薄膜包衣,也可以是肠溶性薄膜包衣、缓控释包衣等,包衣剂可以是任何本领域常用的 或者常规包衣剂,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包衣过程可以按照本领域常规的方法进行。
本发明含藿香提取物的中药颗粒,除了可以作为普通的颗粒剂直接使用,还可以作为中 间体,制备成胶囊剂等剂型,作为配方颗粒使用等,此外还可以制备成缓控释制剂,定位释 药制剂等。
本发明含藿香提取物的中药颗粒,优选所述颗粒制成普通胶囊剂或缓控释制剂。 本发明的球化颗粒具有以下优点
1. 辅料的用量少,因此导致单剂量小,患者一般每次服用量为0.1 4g即可,可减少患者 对大剂量服药所产生的恐惧。
2. 外观好,本发明颗粒呈球形或类球形、表面光滑圆整,适宜产品外形质量的控制。
3. 物理特性良好,在球形颗粒制备过程中,颗粒流动性好,致使颗粒粒度分布规整、质 地致密耐挤压,耐磨损、密度大(堆密度为0.6 1.3g/ml)、比表面积小(只有0.01 0.03m々g)。
4. 溶散时限短,采用此类配方制得的本发明的球形颗粒溶散时限短, 一般为0.4 5分钟。 上述特点能够提高了患者的依从行,并使包衣技术的应用成为可能,从而解决了中药的
吸潮(临界吸湿度由普通颗粒的60%提升至85%)、稳定等问题;另外,本发明的球化颗粒 除了可以作为普通的颗粒剂使用,还可以作为中间体或配方颗粒,灌装成胶囊剂等剂型,此 外还可以制备成缓控释制剂,定位释药制剂等。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下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对本 发明没有限制。
实施例l
浸膏的提取取苍术160g、陈皮160g、厚朴(姜制)160g、白芷240g、茯苓MOg、大 腹皮240g、生半夏160g、干姜13.5g、甘草浸膏20g、广藿香油1.6ml、紫苏叶油0.8ml备用苍术、陈皮、白芷、厚朴加45%乙醇回流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备用; 茯苓、大腹皮加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縮至适量,加入甘草浸膏,混匀 备用;生半夏用冷水浸泡,泡至透心后,另加干姜,加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 浓縮,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45%,静置,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药液与上述备用滤液合并, 浓縮至稠膏状,加入广藿香油、紫苏叶油,混匀;制备成本发明中药提取物;
母粒的制备取糊精和淀粉的重量比为1: 1混合物过200目筛,其中65%作为底料投入 流化床侧喷锅内,另取淀粉加水配制成淀粉浆(15%)作为桨料喷入,并筛出小颗粒(粒径为 18()-250u)作为母核,再将母核投入锅内,继续喷淀粉浆,同时从撒粉枪内将余下的35%的 糊精和淀粉的细粉撒入,使母核的粒径长大,筛选出粒径在450ii-600u的母粒备用。
产品的制备取母粒450g,微晶纤维素(200目)50g,聚乙二醇6000 (加热熔融),g, 本发明中药提取物1000g;将微晶纤维素和微粉硅胶加入浸膏内,加水搅拌混合成固含量为30%
粘合剂;将母粒投入流化床侧喷锅内,将浆料慢慢喷入,同时不断干燥至浆料全部喷入制成 球形颗粒,物料温度控制在55摄氏度,再用透明的包衣材料OPAGLOS 2用水配成7. 5%的包衣液, 按照理论增重3%的量将包衣液喷入包衣,制成球形颗粒。堆密度为0.76g/ml。将得到的球形 颗粒灌装2号胶囊,每粒装O. 125g,制成胶囊。 实施例2
浸膏的提取苍术80g、陈皮80g、厚朴240g、白芷120g、茯苓360g、大腹皮120g、生 半夏80g、甘草浸膏10g、广藿香油0.8ml、紫苏叶油0.4ml备用;苍术、陈皮、白芷、厚朴 加45 95。/。乙醇回流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备用;茯苓、大腹皮加水煎 煮3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縮至适量,加入甘草浸膏,混匀备用;生半夏用冷水 浸泡,泡至透心后,另加干姜,加水煎煮3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縮,加入乙醇使含 醇量为80%,静置,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药液与上述备用滤液合并,浓縮至稠膏状,加入 广藿香油、紫苏叶油,混匀;制备成本发明中药提取物。
母粒的制备取微粉硅胶和壳聚糖重量比为l: l的混合物过200目筛,其中65%作为底料 投入流化床侧喷锅内,另取PVP K30加水、提取物、配制成粘和剂-作为浆料喷入,并筛出粒 径为120-180u小颗粒作为母核,再将母核投入锅内,继续喷淀粉浆,同时从撒粉枪内将余下 的35%的微粉硅胶和壳聚糖的细粉撒入,使母核的粒径长大,筛选出粒径在200u-300u的母 粒备用。
产品的制备取母粒300g,微晶纤维素(200目)250g,微粉硅胶1化,本发明中药提取 物400g;将微晶纤维素和微粉硅胶加入浸膏内,搅拌混合成均匀的混悬液做为浆料备用;将母粒投入流化床侧喷锅内,将浆料慢慢喷入,同时不断干燥至浆料全部喷入制成球形颗粒, 再用透明的包衣材料0PAGL0S 2用水配成7. 5%的包衣液,按照理论增重3%的量将包衣液喷入包 衣,制成球形颗粒。 实施例3
浸膏的提取苍术240g、陈皮240g、厚朴80g、白芷120g、茯苓360g、大腹皮360g、生半 夏240g、甘草浸膏10g、广藿香油2.4ml、紫苏叶油0.5ml备用;苍术、陈皮、白芷、厚朴加45 95%乙醇回流提取4次,合并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备用;茯苓、大腹皮加水煎煮1 4次, 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縮至适量,加入甘草浸膏,混匀备用;生半夏用冷水浸泡,泡 至透心后,另加干姜,加水煎煮4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縮,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50%, 静置,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药液与上述备用滤液合并,浓縮至稠膏状,加入广藿香油、紫 苏叶油,混匀;制备成本发明中药提取物。
母粒的制备取糊精和淀粉重量比为l: l的混合物过200目筛,其中65%作为底料投入流 化床侧喷锅内,另取淀粉、提取物(折干后占母粒重量的15%)加水配制成浆料喷入,并筛 出小颗粒(粒径为180 250u)作为母核,再将母核投入锅内,继续喷淀粉浆,同时从撒粉 枪内将余下的35%的糊精和淀粉的细粉撒入,使母核的粒径长大,筛选出粒径在300u 400 u的母粒备用。
产品的制备取母粒450g,微晶纤维素(200目)50g,聚乙二醇6000 (加热熔融) 500g,本发明中药提取物500g;将微晶纤维素和微粉硅胶加入浸膏内,加水搅拌混合成固含 量为30%粘合剂;将母粒投入流化床侧喷锅内,将浆料慢慢喷入,同时不断干燥至漿料全部 喷入制成球形颗粒,物料温度控制在55摄氏度,再用透明的包衣材料OPAGLOS2用水配成 7.5%的包衣液,按照理论增重3%的量将包衣液喷入包衣,制成球形颗粒,堆密度为0.76g/ml。 实施例4
浸膏的提取取苍术100g、陈皮240g、厚朴200g、白芷150g、茯苓150g、大腹皮300g、 生半夏120g、甘草浸膏15g、广藿香油1.0ml、紫苏叶油l,2ml备用;苍术、陈皮、白芷、厚 朴加60%乙醇回流提取2次,l小时/次,合并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备用;茯苓、大腹 皮加水煎煮2次,l小时/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适量,加入甘草浸膏,混匀 备用;生半夏用冷水浸泡,泡至透心后,另加干姜,加水煎煮2次,l小时/次,合并煎液, 滤过,滤液浓缩,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55%,静置,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药液与上述备用 滤液合并,浓縮至稠膏状,加入广藿香油、紫苏叶油,混匀;制备成本发明中药提取物
母粒的制备取糊精和微晶纤维素重量比为l: l的混合物过200目筛,其中65%作为底料
12投入流化床侧喷锅内,另取PVPK30加水配制成粘和剂(5%)作为浆料喷入,并筛出粒径为 180 250"小颗粒作为母核,再将母核投入锅内,继续喷淀粉浆,同时从撒粉枪内将余下的 35%的糊精和微晶纤维素的细粉撒入,使母核的粒径长大,筛选出粒径在300u 400u的母 粒备用。
产品的制备取母粒1000g, 5%的聚微酮溶液中,加入本发明中药提取物适量(相当于 50公斤药材);5%的聚微酮溶液中,加入浸膏适量、加水搅拌混合成固含量为30%的混悬液 做为浆料备用;将母粒投入流化床侧喷锅内,将浆料慢慢喷入,同时不断干燥至浆料全部喷 入制成球形颗粒,再用透明的包衣材料OPAGLOS2用水配成7.5。/。的包衣液,按照理论增重3% 的量将包衣液喷入包衣,制成球形颗粒。 实施例5
浸膏的提取取苍术120g、陈皮120g、厚朴120g、白芷300g、茯苓300g、大腹皮180g、 生半夏120g、甘草浸膏15g、广藿香油1.2ml、紫苏叶油0.5ml备用;苍术、陈皮、白芷、厚 朴加60 80%乙醇回流提取2次,4小时/次,合并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备用;茯苓、 大腹皮加水煎煮2次,4小时/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縮至适量,加入甘草浸膏, 混匀备用;生半夏用冷水浸泡,泡至透心后,另加干姜,加水煎煮2次,4小时/次,合并 煎液,滤过,滤液浓縮,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65%,静置,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药液与上 述备用滤液合并,浓縮至稠膏状,加入广藿香油、紫苏叶油,混匀;制备成本发明中药提取 物
母粒的制备取糊精和微晶纤维素重量比为2: 1的混合物过100目筛,其中75%作为底料 投入流化床侧喷锅内,另取PVP K30加水、提取物、配制成粘和剂-作为浆料喷入,并筛出粒 径为100-200u小颗粒作为母核,再将母核投入锅内,继续喷淀粉浆,同时从撒粉枪内将余下 的35%的糊精和微晶纤维素的细粉撒入,使母核的粒径长大,筛选出粒径在200p-300y的母 粒备用。
产品的制备取母粒800g,微晶纤维素190g,微粉硅胶35g,本发明中药提取物833g; 将微晶纤维素和微粉硅胶加入浸膏内,搅拌混合成均匀的混悬液做为浆料备用;将母粒投入 流化床侧喷锅内,将浆料慢慢喷入,同时不断干燥至浆料全部喷入制成球形颗粒。 实施例6
浸膏的提取取苍术200g、陈皮200g、厚朴200g、白芷180g、茯苓180g、大腹皮180、 生半夏120g、甘草浸膏25g、广藿香油2.0ml、紫苏叶油1.6ml备用;苍术、陈皮、白芷、厚 朴加6() 80%乙醇回流提取2次,3小时/次,合并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备用;茯苓、 大腹皮加水煎煮2次,3小时/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縮至适量,加入甘草浸膏,混匀备用;生半夏用冷水浸泡,泡至透心后,另加干姜,加水煎煮2次,3小时/次,合并煎 液,滤过,滤液浓縮,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60%,静置,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药液与上述 备用滤液合并,浓縮至稠膏状,加入广藿香油、紫苏叶油,混匀;制备成本发明中药提取物。 母粒的制备取微粉硅胶和滑石粉重量比为l: l的混合物过200目筛,其中50%作为底料 投入流化床侧喷锅内,另取PVP K30加水、提取物、配制成粘和剂-作为浆料喷入,并筛出粒 径为120-180u小颗粒作为母核,再将母核投入锅内,继续喷淀粉浆,同时从撒粉枪内将余下 的35%的微粉硅胶和滑石粉的细粉撒入,使母核的粒径长大,筛选出粒径在200n-30()y的母 粒备用。
产品的制备取母粒300g,微晶纤维素(200目)250g,微粉硅胶14g,本发明中药提 取物300g;将微晶纤维素和微粉硅胶加入浸膏内,搅拌混合成均匀的混悬液做为浆料备用; 将母粒投入流化床侧喷锅内,将浆料慢慢喷入,同时不断干燥至浆料全部喷入制成球形颗粒。 实施例7
浸膏的提取取苍术130g、陈皮180g、厚朴120g、白芷180g、茯苓180g、大腹皮150g、 生半夏110g、甘草浸膏10g、广藿香油10ml、紫苏叶油1.0ml备用;苍术、陈皮、白芷、厚 朴加7()%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备用;茯苓、大 腹皮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縮至适量, 加入甘草浸膏,混匀备用;生半夏用冷水浸泡,每8小时换水一次,泡至透心后,另加干姜 13.5g,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 度1.02-1.04 (75°C),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60%,静置,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药液与上述 浓縮液合并,浓縮至稠膏状,加入广藿香油、紫苏叶油,混匀;制备成本发明中药提取物。
母粒的制备取聚乙二醇和壳聚糖重量比为l: l的混合物过200目筛,其中65%作为底料 投入流化床侧喷锅内,另取PVP K30加水、提取物、配制成粘和剂-作为桨料喷入,并筛出粒 径为120-180u小颗粒作为母核,再将母核投入锅内,继续喷淀粉浆,同时从撒粉枪内将余下 的35%的聚乙二醇和壳聚糖的细粉撒入,使母核的粒径长大,筛选出粒径在200ii-300"的母 粒备用。
产品的制备取母粒700g,微晶纤维素(200目)300g,微粉硅胶20g,本发明中药提取 物100g;将微晶纤维素和微粉硅胶加入浸膏内,搅拌混合成均匀的混悬液做为浆料备用;将 母粒投入流化床侧喷锅内,将浆料慢慢喷入,同时不断干燥至浆料全部喷入制成球形颗粒。 实施例8:
1、本发明提取物浸膏的提取取苍术140g、陈皮150g、厚朴160g、白芷190g、茯苓200g、大腹皮220g、生半夏120g、 甘草浸膏16g、广藿香油1.3ml、紫苏叶油1.3ml备用;苍术、陈皮、白芷、厚朴加70%乙醇 回流提取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备用;茯苓、大腹皮加水煎煮 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适量,加入甘草浸 膏,混匀备用;生半夏用冷水浸泡,每8小时换水一次,泡至透心后,另加干姜13.5g,加 水煎煮两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縮至相对密度1. 02-1. 04
(75°C),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60%,静置,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药液与上述浓縮液合并, 浓縮至稠膏状,加入广藿香油、紫苏叶油,混匀;制备成本发明中药提取物。
2、 母粒的制备
取糊精和淀粉(1: 1)混合物过200目筛,其中65wt。/。投入流化床侧喷锅内,另取淀粉加 水配制成淀粉浆(15%, g/ml)作为浆料喷入,并筛出小颗粒(粒径为180 250pm)作为母 核,再将母核投入锅内,继续喷上述淀粉浆,同时从撒粉枪内将剩余的35%的糊精和淀粉(1: 1)混合物的细粉撒入,使母核的粒径长大,筛选出粒径在450 600pm的母粒备用。
3、 粘性调整剂的选择
a. 取上述本发明提取物浸膏,用60% (ml/ml)的乙醇溶液稀释至粘性为6.0 9.8Mpa-S
的稀释液。
b. 取1滴上述稀释液,滴在载玻片上,晾置,液体蒸发后固体瘢痕表面没有完整的膜, 粘性较小,易以粉状刮下,起粉严重。
c. 根据b中瘢痕的粘性小、成膜性差、强度小、易起粉等特点,选择粘性调整剂,实验 表明可以选择HPMC: PVP-K30 (2: 5)混合物作为粘性调整剂,也可以选择聚乙二 醇6000为粘性调整剂。
d. 选择与本发明提取物浸膏重量比为7: 25的HPMC: PVP-K30 (2: 5)混合物为粘性 调整剂,或者选择与本发明提取物浸膏重量比为18: 25的聚乙二醇6000为粘性调整 齐U,把物料粘性由9.0MPa-S升高至16MPa'S。
4、 球形颗粒的制备
a. 取母粒450g,与本发明提取物浸膏重量比为18: 25的聚乙二醇6000,或者与本发明 提取物浸膏重量比为7: 25的HPMC: PVP-K30 (2: 5)混合物,10000个剂量的本 发明提取物浸膏;
b. 用无水乙醇将上述粘性调整剂中一种配制为浓度为15wt。/。的溶液,加入本发明提取物 浸膏内,混合后,加60% (ml/ml)乙醇调至固体含量为19wt%'作为浆料;C.将母粒投入流化床侧喷锅内,将上述浆料慢慢喷入,同时不断干燥至浆料全部喷入制 成球形颗粒,物料温度控制在37 45。C,再将透明的包衣材料用水配成7.5% (g/ml) 的包衣液,按照理论增重3wt。/。的量将包衣液喷入包衣,制成球形颗粒,其堆密度为 0.76g/ml,溶散时限为25秒。 将步骤c中得到的球形颗粒灌装2号胶囊,250mg/粒,制成胶囊。 实施例9
1、 浸膏的提取苍术180g、陈皮180g、厚朴180g、白芷260g、茯苓260g、大腹皮260g、 生半夏180g、甘草浸膏22g、广藿香油1.8ml、紫苏叶油1.2ml备用;苍术、陈皮、白芷、厚 朴加70%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备用;茯苓、大 腹皮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縮至适量, 加入甘草浸膏,混匀备用;生半夏用冷水浸泡,每8小时换水一次,泡至透心后,另加干姜 l'3.5g,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縮至相对密 度1.02-1.04 (75°C),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60%,静置,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药液与上述 浓縮液合并,浓縮至稠膏状,加入广藿香油、紫苏叶油,混匀;制备成本发明中药提取物。
2、 母粒的制备取木糖醇和羧甲基淀粉钠(1: 1)混合物过200目筛,其中60wt。/。投入 流化床侧喷锅内,另取10wt。/。木糖醇和羧甲基淀粉钠(1: 1)混合物和本发明提取物浸膏(折 合干重后,占母粒重量的15wt。/。)加水配制成浆料喷入,并筛出小颗粒(粒径为180 25(Hmi) 作为母核,再将母核投入锅内,继续喷上述浆料,同时从撒粉枪内将剩余的30wty。的木糖醇 和羧甲基淀粉钠(1:1)混合物的细粉撒入,使母核的粒径长大,筛选出粒径为280 450网i 的母粒备用。
3、 产品的制备取母粒450g, 10000个剂量的本发明提取物浸膏,与本发明提取物浸膏 重量比为18: 25的聚乙二醇6000,用无水乙醇将上述粘性调整剂聚乙二醇6000配制为浓度 为15wt。/。的溶液,加入本发明提取物浸膏内,混合后,加60% (ml/ml)乙醇调至固体含量为 19wt%,作为浆料;将母粒投入流化床侧喷锅内,将上述浆料慢慢喷入,同时不断干燥至浆 料全部喷入制成球形颗粒。
实施例IO
1、浸膏的提取取苍术160g、陈皮160g、厚朴(姜制)160g、白芷240g、茯苓240g、 大腹皮240g、生半夏160g、干姜13.5g、甘草浸膏^g、广藿香油1.6ml、紫苏叶油O.Sml备 用;苍术、陈皮、白芷、厚朴加70%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 回收乙醇,备用;茯苓、大腹皮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縮至适量,加入甘草浸膏,混匀备用;生半夏用冷水浸泡,每8小时换水 一次,泡至透心后,另加干姜13.5g,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 煎液,滤过,滤液浓縮至相对密度1.02-1.04 (75°C),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60%,静置,取 上清液,回收乙醇,药液与上述浓缩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广藿香油、紫苏叶油,混 匀;制备成本发明中药提取物。
2、 母粒的制备取乳糖和羟丙基淀粉(1: 1)混合物过200目筛,其中60wt。/。投入流化 床侧喷锅内,另取10wto/。乳糖和羟丙基淀粉(1: 1)混合物和本发明提取物浸膏(折合干重 后,占母粒重量的15wtM)加水配制成浆料喷入,并筛出小颗粒(粒径为180 250nm)作为 母核,再将母核投入锅内,继续喷上述浆料,同时从撒粉枪内将剩余的30wt。/。的乳糖和羟丙 基淀粉(h 1)混合物的细粉撒入,使母核的粒径长大,筛选出粒径为180 250jim的母粒备 用。
3、 产品的制备取母粒850g, 5000个剂量的本发明提取物浸膏,与本发明提取物浸膏 重量比为7: 25的HPMC和PVP-K30混合物,其中HPMC: PVP-K30重量比为2: 5;用无 水乙醇将上述粘性调整剂HPMC和PVP-K30混合物配制为浓度为15wt。/。的溶液,加入本发 明提取物浸膏内,混合后,加60Q/。(ml/ml)乙醇调至固体含量为20wt%,作为浆料;将母粒 投入流化床侧喷锅内,将上述浆料慢慢喷入,同时不断干燥至浆料全部喷入制成球形颗粒。 实施例ll
1、 浸膏的提取取苍术160g、陈皮160g、厚朴(姜制)160g、白芷240g、茯苓240g、 大腹皮240g、生半夏160g、干姜13.5g、甘草浸膏20g、广藿香油1.6ml、紫苏叶油0.8ml备 用;苍术、陈皮、白芷、厚朴加70%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 回收乙醇,备用;茯苓、大腹皮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 滤过,滤液减压浓縮至适量,加入甘草浸膏,混匀备用;生半夏用冷水浸泡,每8小时换水 一次,泡至透心后,另加干姜13.5g,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 煎液,滤过,滤液浓縮至相对密度1.02-1.04 (75°C),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60°/。,静置,取 上清液,回收乙醇,药液与上述浓縮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广藿香油、紫苏叶油,混 匀;制备成本发明中药提取物。
2、 母粒的制备取糊精和甘露醇(3: 1)混合物过200目筛,其中64wt。/。投入流化床侧 喷锅内,另取16wt。/。糊精和甘露醇混合物和本发明提取物浸膏(折合干重后,占母粒重量的 10wt%)加水配制成浆料喷入,并筛出小颗粒(粒径为180 25(^im)作为母核,再将母核投 入锅内,继续喷上述浆料,同时从撒粉枪内将剩余的20wt。/。的糊精和甘露醇混合物的细粉撒
17入,使母核的粒径长大,筛选出粒径为450 600nm的母粒备用。
3、产品的制备取母粒500g, 15000个剂量的本发明提取物浸膏,与本发明提取物浸膏 重量比为7: 25的HPMC和PVP-K30混合物,其中HPMC: PVP-K30重量比为2: 5;用无 水乙醇将上述粘性调整剂HPMC和PVP-K30混合物配制为浓度为15wt。/。的溶液,加入本发 明提取物浸膏内,混合后,加60n/。(ml/ml)乙醇调至固体含量为20wt%,作为浆料;将母粒 投入流化床侧喷锅内,将上述浆料慢慢喷入,同时不断干燥至浆料全部喷入制成球形颗粒。 实施例12
1、 浸膏的提取取苍术160g、陈皮160g、厚朴(姜制)160g、白芷240g、茯苓240g、 大腹皮240g、生半夏160g、干姜13.5g、甘草浸膏20g、广藿香油1.6ml、紫苏叶油0.8ml备 用;苍术、陈皮、白芷、厚朴加70%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 回收乙醇,备用;茯苓、大腹皮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 滤过,滤液减压浓縮至适量,加入甘草浸膏,混匀备用;生半夏用冷水浸泡,每8小时换水 一次,泡至透心后,另加干姜13.5g,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 煎液,滤过,滤液浓縮至相对密度1.02-1.04 (75°C),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60%,静置,取 上清液,回收乙醇,药液与上述浓縮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广藿香油、紫苏叶油,混 匀;制备成本发明中药提取物。
2、 母粒的制备取糊精和甘露醇(2: 1)混合物过200目筛,其中65wt。/。投入流化床侧 喷锅内,另取25wtQ/。糊精和甘露醇混合物和本发明提取物浸膏(折合干重后,占母粒重量的 10wt%)加水配制成浆料喷入,并筛出小颗粒(粒径为180 250nm)作为母核,再将母核投 入锅内,继续喷上述浆料,同时从撒粉枪内将剩余的10wty。的糊精和甘露醇混合物的细粉撒 入,使母核的粒径长大,筛选出粒径为450 600^un的母粒备用。
3、 产品的制备取母粒450g, 10000个剂量的本发明提取物浸膏,与本发明提取物浸膏 重量比为18: 25的聚乙二醇6000,用无水乙醇将上述粘性调整剂聚乙二醇6000配制为浓度 为15wt。/。的溶液,加入本发明提取物浸膏内,混合后,加60% (ml/ml)乙醇调至固体含量为 19wt%,作为浆料;将母粒投入流化床侧喷锅内,将上述浆料慢慢喷入,同时不断干燥至浆 料全部喷入制成球形颗粒。
权利要求
1. 一种含藿香提取物的中药颗粒,由中药提取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其特征在于中药提取物占重量百分比的40~90%,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重量百分含量为10~60%;其中所述的中药提取物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按照下述方法获得苍术80~240g、陈皮80~240g、厚朴80~240g、白芷120~360g、茯苓120~360g、大腹皮120~360g、生半夏80~240g、甘草浸膏10~30g、广藿香油0.8~2.4ml和紫苏叶油0.4~2.0ml备用;苍术、陈皮、白芷、厚朴加45~95%乙醇回流提取1~4次,合并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备用;茯苓、大腹皮加水煎煮1~4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适量,加入甘草浸膏,混匀备用;生半夏用冷水浸泡,泡至透心后,另加干姜,加水煎煮1~4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45~80%,静置,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药液与上述备用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广藿香油、紫苏叶油,混匀;制备成本发明中药提取物。
2. 如权利要求2所述含藿香提取物的中药颗粒,其特征在于中药提取物的重量百分含量为70 80%,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重量百分含量为20 30%;其中中药提取物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 料按照下述方法获得苍术160g、陈皮160g、厚朴(姜制)160g、白芷240g、茯苓240g、 大腹皮240g、生半夏160g、干姜13.5g、甘草浸膏20g、广藿香油L6ml、紫苏叶油0.8ml备 用;苍术、陈皮、白芷、厚朴加70%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 回收乙醇,备用;茯苓、大腹皮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 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适量,加入甘草浸膏,混匀备用;生半夏用冷水浸泡,每8小时换水 一次,泡至透心后,另加干姜13.5g,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 煎液,滤过,滤液浓縮至相对密度1.02-1.04 (75°C),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60%,静置,取 上清液,回收乙醇,药液与上述浓縮液合并,浓縮至稠膏状,加入广藿香油、紫苏叶油,混 匀;制备成本发明中药提取物。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含藿香提取物的中药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包括 蔗糖、糊精、淀粉、乳糖、甘露醇、木糖醇、甲壳胺、双岐糖、可溶性淀粉、滑石粉、水溶 性糊精羧甲基纤维素钠(CMS-Na)、微晶纤维素(MCC)、微粉硅胶、羟丙基淀粉、乙醇、 羟丙基纤维素、聚乙二醇、壳聚糖、聚微酮中的一种或多种联合使用。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含藿香提取物的中药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颗粒剂包括母粒和位于母 粒之上的壳层,外形为球形或者类球形,堆密度为0.6 1.3g/m,溶散时限为0.4 5分钟,药 物活性成分包含在母粒和/或壳层之中。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含藿香提取物的中药颗粒,其特征在于其粒径为700 1500pm。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含藿香提取物的中药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剂还含有包衣,包衣剂 的重量占颗粒总重量的2 5wt%。
7、 权利要求1 6任一项所述含藿香提取物的中药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提取物的制备苍术80 240g、陈皮80 240g、厚朴80 240g、白芷120 360g、茯零120 360g、大腹皮120 360g、生半夏80 240g、甘草浸膏10 30g、广藿香油0.8 2.4ml 和紫苏叶油0.4 2.0ml备用;苍术、陈皮、白芷、厚朴加45 95%乙醇回流提取1 4次,合并 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备用;茯苓、大腹皮加水煎煮1 4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 压浓縮至适量,加入甘草浸膏,混匀备用;生半夏用冷水浸泡,泡至透心后,另加干姜,加 水煎煮1 4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縮,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45 80%,静置,取上清 液,回收乙醇,药液与上述备用滤液合并,浓縮至稠膏状,加入广藿香油、紫苏叶油,混匀; 制备成本发明中药提取物;(2)母粒的制备i.取适量药学可接受的载体,或者其与中药提取物干粉的混合物, 粉碎过筛,得到粒度符合要求的物料;ii.取一部分步骤i的物料,投入流化床侧喷或底喷锅 内,另取药学可接受的载体和/或中药提取物加水配制成浆料,采用流化床侧喷或底喷工艺喷 入,并筛出小颗粒作为母核,再将母核投入锅内,继续喷上述浆料,同时从撒粉枪内将剩余 的步骤i的物料以细粉撒入,使母核的粒径长大,筛选出粒径符合要求的母粒;G)产品的制备取母粒适量,可接受的载体适量,本发明提取物浸膏适量;将上述可 接受的载体加入上述本发明提取物浸膏内,搅拌混合成混悬液作为浆料备用;将上述母粒投 入流化床侧喷锅内,上述浆料慢慢喷入,至浆料全部喷入,制成球形颗粒。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所述含藿香提取物的中药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提取物的制备取苍术160g、陈皮160g、厚朴(姜制)160g、白芷240g、茯苓240g、 大腹皮240g、生半夏160g、干姜13.5g、甘草浸膏20g、广藿香油1.6ml、紫苏叶油0.8ml备用; 苍术、陈皮、白芷、厚朴加70%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回收乙 醇,备用;茯苓、大腹皮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 液减压浓縮至适量,加入甘草浸膏,混匀备用;生半夏用冷水浸泡,每8小时换水一次,泡至 透心后,另加干姜13.5g,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 液浓縮至相对密度1.02-1.04 (75°C),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60%,静置,取上清液,回收乙醇, 药液与上述浓缩液合并,浓縮至稠膏状,加入广藿香油、紫苏叶油,混匀;制备成本发明中 药提取物;(2)母粒的制备取糊精和淀粉重量比为1:1的混合物过200目筛,其中60-65wt。/。作为底 料投入流化床侧喷锅内;10-15wty。糊精和淀粉混合物、折合干重后占母粒重量的15 wt。/。的本 发明提取物浸膏,加水配制成浆料喷入,并筛出粒径为180 25(Him小颗粒作为母核,再将母 核投入锅内,继续喷上述浆料,同时从撒粉枪内将余量的糊精和淀粉混合物的细粉撒入,使 母核的粒径长大,筛选出粒径为450 600pm的母粒备用;G)产品的制备取母粒450g, 10000个剂量的本发明提取物浸膏,与本发明提取物浸 膏重量比为18: 25的聚乙二醇6000,或者与本发明提取物浸膏重量比为7: 25的HPMC和 PVP-K30混合物,其中HPMC: PVP-K30重量比为2: 5;用无水乙醇将上述粘性调整剂聚乙 二醇6000或者HPMC和PVP-K30混合物中一种配制为浓度为15wt。/。的溶液,加入本发明提 取物浸膏内,混合后,加60。/。(ml/ml)乙醇调至固体含量为19wt%,作为浆料;将母粒投入 流化床侧喷锅内,将上述浆料慢慢喷入,同时不断干燥至浆料全部喷入制成球形颗粒。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含藿香提取物的中药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上述方法获得的球 形颗粒的物料温度控制在37 45。C;再将透明的包衣材料用水配成7.5% (g/ml)的包衣液, 按照理论增重3wf/。的量将包衣液喷入包衣,制成球形颗粒,其堆密度为0.76g/ml,溶散时限 为25秒。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含藿香提取物的中药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上述方法获得的 球形颗粒灌装2号胶囊,250mg/粒。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藿香提取物的中药颗粒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由中药提取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中药球化颗粒,所述的中药球化颗粒外形为球形或者类球形,密度为0.6~1.3g/ml。本发明的球化颗粒单剂量小,服用方便,可以作为胶囊剂的中间产品、也可以用于中药缓控释制剂的开发。
文档编号A61P31/00GK101439085SQ20071015032
公开日2009年5月27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2日
发明者李永强, 郑永锋 申请人: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专利名称:测定包括化学治疗剂在内的活性剂精确效力的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包括化学治疗剂在内的活性剂的筛选和测试方法,以预测其在打算使用这种试剂来治疗的各患者中的潜在效力。引言在美国,包括化学治疗剂再内的所有活性剂都应在批准用于医疗前进行效
  • 专利名称:含有抗气胀药的软明胶药物剂型的填充物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填充有含治疗有效量抗气胀药的半固体的软明胶胶囊。本发明也涉及普通转让的美国专利申请系列号08366945(1994年12月29日申请、题目为“软明胶药物剂型”);
  • 专利名称:一种中草药保健卫生巾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ー种中草药保健卫生巾的制备方法。背景技术:在现有设计的新式卫生巾中,都已克服了传统卫生巾的缺陷,传统卫生巾中采用基本平面的狭长形状,在使用中感觉不舒适并可导致体液会泄露。新式的卫生
  • 专利名称:心电图机及心电数据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心电图检测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心电图机及心电数据检测系统。背景技术:心电检查在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现有的心电图机具有很 多种类,并且随着电子和通信技
  • 医用输液管汽泡超声波检测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医用输液管汽泡超声波检测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发射超声波换能器、接收超声波换能器、报警指示灯和提示扬声器,壳体内还设有控制电路板,在壳体外壁上设有夹住输液管的夹槽,发射
  • 儿科专用扩肛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儿科专用扩肛器,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婴幼儿扩肛专用针筒,其特征是在婴幼儿扩肛专用针筒前端设有喷嘴,婴幼儿扩肛专用针筒内部设有压力推杆,压力推杆上端设有密封活塞,压力推杆下
  • 专利名称:一种降血脂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血脂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结构的改变,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和脑中风)已成为人类的头号杀手,约占总死亡人
  • 带照明和滴水的电凝头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一种带照明和滴水的电凝头,其特征是包括电凝头(1)、滴水口(2)、绝缘套管(3)、高亮发光管(4)、电凝开关(5)、照明开关(6)、内部输水管(7)、电池(8)和外壳(9),电凝头(1)设置在绝缘套
  • 专利名称:床垫式睡眠监测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床垫式睡眠监测报警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人体睡眠时生理特征信息的监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人体睡眠时的心跳、呼吸以及体动的监测装置。背景技术:近年来,睡眠质量逐渐成为大众关注的问题。根据最近的调查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湿热型阑尾炎的药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药物领域,具体是一种治疗湿热型阑尾炎的药物。背景技术:阑尾炎中医称为肠痛,由于饮食不节,饱食后蹦跳、跑步、急走等剧烈运动引起大肠运动痞塞,气血瘀滞,以致湿热热毒内生,积于肠中
  • 专利名称:非布司他片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非布司他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痛风的发生是由于体内产生尿酸过多及肾脏清除能力下降,尿酸体内蓄积,导致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及各脏器沉积。尿酸在人体内没有什么生理
  • 一种治疗暑湿型流感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暑湿型流感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中药由下述按重量份数计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金银花5~40份、藿香10~30份、香薷5~30份、紫苏叶10~30份、岗梅
  • 专利名称:一种囊泡式药物纳米粒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到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囊泡式药物纳米粒的制备方法。背景技术:据统计,目前至少有40%的药物因水溶性问题而使用受限,一些药物甚至难溶于有机溶剤。对于BCS第2和4类难溶性药
  • 专利名称:四氢吡咯并[1,2-a]吡嗪-4-螺-3′吡咯烷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新的具有醛糖还原酶抑制活性的四氢吡咯并〔1,2-a〕吡嗪-4-螺-3′-吡咯烷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其使用方法,以及含所述化合物作为活性组分的药用
  • 专利名称:氟伐他汀钠组合物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公开了一种氟伐他汀钠组合物胶囊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是指非其他疾病引起,可能是因遗传缺陷或后天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以及其他自然环境因素所致的高胆固醇
  • 专利名称:一种预防或治疗心肌缺血型慢性心力衰竭西药复方及用途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西药复方,特别涉及一种预防或治疗心肌缺血型慢性心力衰竭的西药复方及用途,属于西药复方技术领域。背景技术:慢性心力衰竭指慢性原发性心肌病变和心室因长
  • 一种光触媒绢花净化加湿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触媒绢花净化加湿器,包括人造绢花和花盆,所述人造绢花包括花朵和花茎,所述花朵表面喷涂了纳米光触媒,所述花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为塑料外径、吸水海绵和金属支撑杆,所述塑料外径的
  • 一种纳米药粒的封装设备及外覆包覆膜的纳米药粒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纳米药粒的封装设备,该设备包括上表面上设有多个纳米级凹痕的基板、用于在基板上制备气相沉积层的气相沉积室、去除待去除区域上的气相沉积层并获得多个纳米药粒的沉
  • 专利名称:含有锌化合物和对乙酰氨基苯乙酸的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含有锌化合物和对乙酰氨基苯乙酸的组合物。组合物主要由药学可接受的锌化合物和对乙酰氨基苯乙酸组成。本组合物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消化系统细胞保护作用和给机体补充锌作用。
  • 专利名称:一种医用吊瓶提示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提示医护人员点滴已接近结束医用吊瓶提示装置。 背景技术:目前,在医院打点滴时,在点滴最后时刻时,为了不浪费药水及保障病人安全,陪护人员或护士需要时刻关注药水瓶,留意瓶中的药
  • 专利名称:外六角接骨螺钉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外六角接骨螺钉。 背景技术:目前,公知骨科用于固定钢板的螺钉,其钉帽都是外圆内六角形,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这种内六角形的螺钉,非常容易滑丝,特别是在取出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