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最新文章
- 鲨鱼口服液及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 一种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
- 恒压止血带的制作方法
- 手部输液辅助固定板的制作方法
- 一种弹性腰围直位转轮的制作方法
- 电磁洗牙装置制造方法
- 一种升麻鳖甲汤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及其生产方法
- 一种苯并咪唑吡啶类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健胃消食茶的制作方法
- 通过生命体征作活体佩戴检测的电子腕带的制作方法
-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包封水溶性分子微球的制备方法
- 哌啶衍生物及其作为趋化因子受体(尤其是ccr5)活性调节剂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 一种治疗因胆热、痰热而致失眠的中药组方的制作方法
- 一种能杀死癌细胞治愈各种肿瘤癌症和白血病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 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中草药的制作方法
- 超声汽浴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 一种肺部胸腔镜手术用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 海马刺猬丸的制作方法
- 一种可监测输液情况的移动医疗车的制作方法
- 一种植物营养雪花膏的制作方法
止血纤维及其制造方法
专利名称:止血纤维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纤维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具体为止血纤维及其制造方法。其IPC主分类号拟为D06M 15/327。
止血纤维是一种医用纤维材料。由于纤维材料表面积比一般医用薄膜、海绵等的表面积大得多,可以扩大其与出血创面血液的接触面积,使血小板比较容易粘附或吸附在纤维表面上,因而有利于出血创面血液的凝固,达到迅速止血目的。据检索,现有的止血纤维多以明胶为主要成分制造,工艺方法也各异。例如,中国专利CN 85109219A公开了一种用干法纺丝工艺替代湿法纺丝工艺的制造止血纤维的技术。其止血纤维中明胶/聚乙烯醇(40-65/35-60)的含量为40-50%,其余主要为软水;又如中国专利CN 1157355A公开了一种“止血纤维组成及其气体牵伸法纺丝工艺”。其止血纤维中的明胶含量提高到70-90%,其余也为聚乙烯醇(10-30%)或添加少量其他添加物。明胶是一种易于被人体吸收的蛋白质,医用无害,因而人们总是希望提高明胶在止血纤维中的比例,以改善止血纤维的医用效果。但高比例甚至纯明胶止血纤维的纺丝和成纤性能不好,因此现有技术又总是不得不添加相当数量的聚乙烯醇,以改善其纺丝和成纤性能。但聚乙烯醇是一种人体不易吸收的高分子化合物,医用性能不理想。更为重要的是,现有技术中均采用甲醛进行止血纤维的相应处理(如上述二例),对人体和环境就明显不利或说有害,也是先进技术标准所明文禁止的。可以说,这是现有止血纤维不能实际应用和广泛推广的主要症结。此外,止血纤维现有技术的工艺过程也较为复杂,工序多,周期长,效率低,技术优势不明显。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比例明胶含量,不含人体不能吸收添加物的止血纤维及其高效安全的制造方法,且该方法纺丝和成纤性能良好,没有任何可能对人体或环境带来有害影响的工艺过程。
本发明目的是如下实现的设计一种以明胶为主要成分的止血纤维,其特征在于该止血纤维的重量百分比配方为明胶91~99%;聚乙烯吡咯烷酮 1~9%。
设计一种适用于生产上述止血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按所述的配方制成纺丝原液,经过滤、脱泡后,采用离心法纺丝,所得纤维迅速干燥成型,并直接收集、包装、消毒,即制得所述的止血纤维;所述的离心法纺丝工艺参数是纺丝原液温度 40~65℃;泵供料液速度 60~300克/分钟;离心盘线速度 4000~8000米/分钟;纺丝温度 180~280℃;所述纤维迅速干燥成型的时间为10~40秒。
本发明止血纤维的明胶含量可高达91-99%,甚至更高,大大超过现有技术的水平。本发明产品完全抛弃现有技术止血纤维中的添加物——聚乙烯醇,而采用了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少量添加物。聚乙烯吡咯烷酮虽也是一种合成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具有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的一般性质,如胶体保护作用、成膜性、粘结性、吸湿性、增溶性或凝聚作用等,但它与现有技术聚乙烯醇相比,突出的性能是其良好的溶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对皮肤、粘膜、眼等人体敏感部位没有任何不良刺激或副作用,对人体不产生抗原性,也不抑制人体抗体的生成,医用安全可靠。聚乙烯吡咯烷酮已被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欧州等国或地区药典收录,也已被世界各国的卫生机构所接受。经送检,本发明产品的“急性毒性试验(小鼠)”结论是“按《化学物质急性毒性计量分级标准》,本品属于实际无毒”(天津市卫生防病中心、天津市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检验报告书——NO97-589);“细胞毒性试验”结论是“细胞毒性实验合格”(天津市医用生物材料中心检验报告书——NO980108);“急性皮肤刺激”检验结论是“对家兔皮肤无刺激作用”(天津市卫生防病中心、天津市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检验报告书——NO97-590);“皮内刺激试验”结论也是“对家兔皮肤无刺激作用”(天津市卫生防病中心、天津市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检验报告书——NO97-388);“皮肤致敏试验”检验结论是“该样品的致敏反应率为0,分度为I度,与阴性对照组比无明显差异,表明本样品皮肤致敏试验合格。”(天津市卫生防病中心、天津市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检验报告书——NO98-348)。
本发明止血纤维不但不含有任何可能或潜在的医用安全隐患,首先保证了无毒无刺激等医用安全性能指标,而且吸血、止血等功能性指标也达到良好程度。经送检,本发明止血纤维的“溶血试验”检验结论是“止血纤维敷料的溶血率为0%,符合ISO<5%的规定,溶血试验合格。”(天津市医用生物材料中心检验报告书——NO980107);“可吸收性试验”的结论是“本止血纤维腹腔内具有可吸收性”(天津市卫生防病中心、天津市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检验报告书——NO99-035);“止血试验”的检验结论是“1.止血纤维有明显的止血效果。2.止血纤维的内脏止血作用强于外伤血管的止血作用,且吸收较快,不易造成和其它组织粘连。”(天津市卫生防病中心、天津市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检验报告书——NO99-034)。
本发明独创的止血纤维离心法纺丝工艺,不但解决了高比例明胶含量纺丝和成纤性能差的问题,而且也比现有止血纤维干法纺丝工艺和气体牵伸法纺丝工艺设备减少,流程缩短,控制容易,成本降低,效率提高。特别是本发明止血纤维在纺丝工艺的全部过程中没有使用有害的甲醛,真正杜绝了“三废”污染,保证了医用安全,有利于该产品的实际应用和推广。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叙述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的工艺流程图;图2为作对比的现有技术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在本发明的止血纤维配方中,除了较大比例的提高了(从现有技术的70--90%提高到91-99%)人体易于吸收的明胶含量外,而且还设计少量加入、可以放心使用的聚乙烯吡咯烷酮,以取代现有技术中人体不易吸收的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醇,因而本发明产品的医用效果和安全性能比现有技术产品有很大提高。
为了解决高比例明胶含量纺丝和成纤性能不理想的问题,本发明还独创了离心法纺丝工艺。其纺丝工艺过程具体如下(参见图1)将各种所述的配方原料分别或同时溶解、混合、过滤、脱泡后,制得纺丝原液;所得纺丝原液经计量泵以一定的流量泵入离心纺丝机,直接纺制成短纤维;所得短纤维在下落过程中与净化后的热空气交汇,直接实现烘干。由于本发明方法所得的产品纤维很细,纤维中的水分在其下落过程中即可迅速蒸发掉,纤维落到接收器时已经干燥;干燥的纤维直接进行抽真空包装,然后用射线灭菌方法消毒,即可高效安全地制成本发明的止血纤维产品。
本发明的离心法纺丝工艺参数是纺丝原液温度40℃~65℃;泵供料液速度60~300克/分钟;离心盘线速度4000~8000米/分钟;纺丝温度180℃~280℃纤维干燥成型的时间仅为 10~40秒。
在上述配方、方法和工艺条件下,可顺利进行纺丝。当泵供料液速度在60~200克/分钟,离心盘线速度控制在5000~8000米/分钟时,所纺止血纤维的平均直经可达到1.5μm(天津市理化分析中心分析报告MO99-526)。由于本发明纺制的止血纤维直径很细、质地更加柔软,纤维的比表面积增大,因而可进一步提高其医用止血效果和受术者创伤面的舒适感。
图2为现有技术(CN1157355A)的工艺流程图。与之对比可以清楚地看出,本发明方法工艺流程(图1)去除了在气体牵伸法纺丝工艺中所必备的压缩空气气源及其配套装置,设备减少,无此能耗,成本降低;与传统的湿法纺丝很长的工艺过程相比,流程大为缩短;与现有干法纺丝工艺相比,也省去了卷绕、集束和切断等工序,因而可使产品生产周期缩短,能耗减少,生产效率显著提高,而成本却大幅降低。
为了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医用性能和效果,本发明的配方中还可以分别或同时增加少量或微量对人体无害且易于吸收的添加物,如水溶性壳聚糖、海藻酸钠等。水溶性壳聚糖物质是从甲壳类动物中提取的甲壳素经羧化改性处理得到的一种壳聚糖衍生物。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生物活性。通过实验和临床观察,水溶性壳聚糖与生物体的细胞具有较好的亲合性;对血清、蛋白质等血液成分具有很大的吸附能力;对血清中的中分子物质具有高透过性;产生抗原的可能性很小;与血液接触可较快产生凝血现象,形成凝血层;在生物体内通过酶的作用可以分解等。本发明的配方中少量加入水溶性壳聚糖可以增加止血纤维产品的止血效果及人体吸收性能。海藻酸钠是从天然海草中提取的一种物质。海藻酸钠具有良好的吸液性。本发明加入微量的海藻酸钠,就是利用其这一性能,使伤口创面快速得以清洁。海藻酸钠还会形成一层浓厚的凝胶覆盖在伤口上,进一步提高其止血功能,同时又可避免止血纤维敷布与伤口的粘连现象(参见前述的各相关检验报告结论)。
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是在主配方(即前述的配方,或称配方1)基础上增加所述的添加物,具体配方是配方2明胶 92~98.5%;聚乙烯吡咯烷酮 1~5%;水溶性壳聚糖 0.5~3%。
配方3明胶 94.5~98.99%;海藻酸钠 0.01~0.5%;聚乙烯吡咯烷酮 1~5%。
配方4明胶 91.5~98.49%;聚乙烯吡咯烷酮 1~5%;水溶性壳聚糖 0.5~3%;海藻酸钠 0.01~0.5%本发明无论那种配方,所用的明胶均为医用明胶。但不同分子量的医用明胶对纺丝性能和成纤效果有一定的影响。经实验研究,本发明选用医用明胶的分子量为10~13万。在此范围内,可以获得较好的本发明产品。同样,本发明添加物的海藻酸钠和水溶性壳聚糖也均为医药级。在上述的配方和工艺条件下,所述的添加物对纺丝和成纤效果没有任何显著影响。还应说明的是,尽管本发明所给配方中明胶的含量可高达99%,但并不排除用本发明方法纺制纯明胶(99%--100%的明胶)止血纤维的可能性,或者说,用本发明方法完全有可能纺制纯明胶止血纤维。实际上,发明人已作过这方面的有益尝试,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本发明离心法纺丝工艺中的进一步特征是所得止血纤维产品采用先包装,后消毒的工艺方法;所述的包装采用真空包装,所述的消毒采用钴60γ射线照射消毒,射线的剂量范围在1.4~2.4万格瑞,剂量率为600格瑞/小时。这种包装、消毒方法一方面从根本上杜绝了先消毒、后包装工艺可能带来的二次污染,产品医用更为安全;另一方面,采用钴60γ射线消毒技术,生产效率可大幅提高。现有技术(CN1157355A)采用的后处理方法需要多道工序(见图2),耗时很长。其中,远红外干燥箱烘干和甲醛蒸气熏蒸需要4~6小时,还要在平衡室中放置8小时后,才能把纤维分装入内包装袋中,用环氧乙烷灭菌消毒,然后再进行外包装,制成止血纤维成品。这种方法费时太长,能耗过多,效率很低,且有不安全或不卫生之虞。本发明方法的工艺流程简单,产品生产周期很短,不但一步成纤(即离心法纺丝),同时干燥,耗时仅10-40秒,效率很高,成本大降,而且先直接收集包装,后照射杀菌消毒,绝无二次污染的机会和可能,医用安全放心。“无菌试验”检验的结论证明,“经三个不同剂量(160、180、230拉德)照射的超细止血纤维均未见细菌生长”(天津市卫生防病中心、天津市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检验报告书——NO99-033)。
还要特别指出的是本发明不但在配方组分中没有使用人体不易吸收的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醇,而且在纺丝工艺中也没有使用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甲醛,因而绝对避免了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甲醛可能带来的显在和潜在的损害或污染。因此,本发明无论从配方组分内容,还是从工艺方法过程,都没有任何可能产生污染之处,真正作到没有“三废”处理问题,生产非常安全,医用非常安全,可以称为“绿色止血纤维”或“绿色产品”。
以下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将237.5g分子量为13万的医药级明胶放入700g蒸馏水中,在常温下溶胀150分钟;把12.5g聚乙烯吡咯烷酮放入300g蒸馏水中,在40℃下溶解;将分别溶解的料液放入溶胀后的明胶中,升温至75℃,搅拌混溶90分钟,然后将混合料过滤;过滤后的混合料液泵入高位罐中;在60℃下静置脱泡4小时后,将料液温度控制在60℃时打开阀门;混合料液通过计量泵进入离心纺丝机,泵供量或速度为150g/分钟,离心盘线速度为6000米/分钟,料液迅速被纺成短纤维;湿的短纤维在下落过程中,与纺丝温度为250℃的纺丝箱体中的热空气充分交汇,将纤维中的水分迅速蒸发掉;当纤维落到接收器时(约15秒)已经干燥。纤维经真空包装后,在剂量1.80万格瑞,剂量率为600格瑞/小时的钴60γ射线照射下,灭菌消毒,即制成本发明的成品止血纤维。
实施例2将247.5分子量为10万的医药级明胶放入800g蒸馏水中,在常温下溶胀150分钟;把2.5g聚乙烯吡咯烷酮放入200g蒸馏水中,在40℃下溶解;将分别溶解的料液放入溶胀后的明胶中,升温至75℃,搅拌混溶90分钟;然后将混合料过滤,在60℃下静置脱泡4小时;将料温控制在45℃后,打开阀门,混合料液通过计量泵进入离心纺丝机。纺丝及纤维的后处理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中泵供量调整为70g/分钟,离心盘线速度调整为4500米/分钟,纺丝温度调整为190℃。
实施例3将241.5g分子量为11万的医药级明胶放入500g蒸馏水中在常温下溶胀150分钟,把7.2g聚乙烯吡咯烷酮放入200g蒸馏水中,1.3g市售羧化壳聚糖钠盐放入300g蒸馏水中在50℃下溶解;将分别溶解的料液放入溶胀后的明胶中,升温至75℃搅拌混溶90分钟。然后将混合料过滤,过滤后的料液泵入高位罐中,在60℃下静置脱泡4小时,将料温控制在55℃后,打开阀门料液通过计量泵进入离心纺丝机,泵供量为300G/分钟,离心盘线速度为7600米/分钟,料液迅速纺成短纤维。湿的短纤维与纺丝箱体中的热空气交汇,纺丝温度为280℃,纤维中的水分迅速被蒸发,纤维落到接收器时(约35秒)已干燥。纤维经真空包装后,在剂量1.60万格瑞,剂量率为600格瑞/小时的钴60γ射线照射下消毒,制成为成品止血纤维。
实施例4将238g分子量为11万的医药级明胶放入500g蒸馏水中,在常温下溶胀150分钟;把4.5g聚乙烯吡咯烷酮放入200g蒸馏水中,7.5g市售羧化壳聚糖钠盐放入300g蒸馏水中,在50℃下溶解;将分别溶解的料液放入溶胀后的明胶中制成纺丝原液。纺丝及纤维后处理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将212.67g分子量为12万的医药级明胶放入500g蒸馏水中,在常温下溶胀150分钟;把7.3g聚乙烯吡咯烷酮放入200g蒸馏水中,0.03g医药级水溶性海藻酸钠放入300g蒸馏水中,在50℃下溶解;将分别溶解的料液放入溶胀后的明胶中,升温至75℃,搅拌混溶90分钟。然后将混合料液过滤,过滤后的混合料液泵入高位罐中,在60℃下静置脱泡4小时。纺丝及纤维后处理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6将214.6g分子量为11万的医药级明胶放入500g蒸馏水中,在常温下溶胀150分钟;把4.4g聚乙烯吡咯烷酮放入100g蒸馏水中,1.0g医药级水溶性海藻酸钠放入400g蒸馏水中,在50℃下溶解;将分别溶解的料液放入溶胀后的明胶中制成纺丝原液。纺丝及纤维后处理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7将210.76g分子量为11万的医药级明胶放入400g蒸馏水中,在常温下溶胀150分钟;把4.4g聚乙烯吡咯烷酮放入100g蒸馏水中,4.4g市售羧化壳聚糖钠盐放入200g蒸馏水中,0.44g医药级水溶性海藻酸钠放入300g蒸馏水中,在50℃下溶解;将分别溶解的料液放入溶胀后的明胶中制成纺丝原液。纺丝及纤维后处理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
权利要求
1.一种以明胶为主要成分的止血纤维,其特征在于该止血纤维的重量百分比配方为明胶91~99%;聚乙烯吡咯烷酮 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血纤维,其特征在于该止血纤维的重量百分比配方为明胶92~98.5%;聚乙烯吡咯烷酮 1~5%;水溶性壳聚糖0.5~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血纤维,其特征在于该止血纤维的重量百分比配方为明胶94.5~99%;聚乙烯吡咯烷酮 1~5%;海藻酸钠0.01~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血纤维,其特征在于该止血纤维的重量百分比配方为明胶91.5~98.49%;聚乙烯吡咯烷酮 1~5%;水溶性壳聚糖0.5~3%;海藻酸钠0.01~0.5%。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止血纤维,其特征在于所用明胶分子量为10~13万的医用明胶。
6.一种适用于生产上述止血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按所述的配方制成纺丝原液,经过滤、脱泡后,采用离心法纺丝;所得纤维迅速干燥成型,并直接收集、包装、消毒,即制得所述的止血纤维;所述的离心法纺丝工艺参数是纺丝原液温度 40~65℃;泵供料液速度 60~300克/分钟;离心盘线速度 4000~8000米/分钟;纺丝温度 180~280℃;所述纤维迅速干燥成型时间为10~40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止血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用该方法所制得的止血纤维的平均直经为1.5μm。
8.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止血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得止血纤维产品采用先包装,后消毒的工艺方法;所述的包装采用真空包装,所述的消毒采用钴60γ射线消毒,射线的剂量范围在1.4~2.4万格瑞。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止血纤维。其特征是该止血纤维重量百分比配方为:明胶91~99%;聚乙烯吡咯烷酮1~9%;其方法的特征是按配方制成纺丝原液,经过滤、脱泡后,采用离心法纺丝,所得纤维迅速干燥成型,并直接收集、包装、消毒即得产品;纺丝工艺参数是:原液温度40~65℃;泵料速度60~300克/分钟;离心盘线速度4000~8000米/分钟;纺丝温度180~280℃;干燥成型10~40秒。本发明纤维平均细度为1.5微米,质地柔软,比表面积大,没有任何对人体不利的组分或工艺,医用安全,止血效果良好。
文档编号A61L15/16GK1270240SQ00105948
公开日2000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2000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00年4月21日
发明者齐鲁, 李和玉, 邹建柱, 叶建忠, 段谨源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天津纺织工学院
产品知识
行业新闻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烧烫伤外用药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烧烫伤外用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烧烫伤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目前临床上一般采用两种方法来治疗烧烫伤一是轻度烧烫者只是抗感染,作一般的烧烫伤
- 专利名称:一种柔肝酒及泡制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枸杞、何首乌、大元参制成的柔肝酒。背景技术:肝主疏泄,肝主藏血,是人身体重要的脏器之一,随着环境的变化和工作压力的不断加大,生活的无规律,年龄的增大,会出现腰膝无力、头晕脑涨、食欲不振
- 专利名称:经氘代的吡唑嘧啶酮以及包含该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经氘代的吡唑嘧啶酮以及包含该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各种不同的吡唑嘧啶酮衍生物是已知的极为有效的、选择性的cGMPPDE5抑制剂,其被用于治疗的有心脏和循环系
- 一种卫生巾的包装体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卫生巾的包装体,包括卫生巾和包装卫生巾的保护片;保护片沿长度方向的一端位于卫生巾所在长度方向的范围之间,保护片的另一端具有沿卫生巾长度方向的延伸;卫生巾的包装体的构成为,在卫生巾配置
- 一种新型医用超声波诊断探头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医用超声波诊断探头。所述探头,包括探头本体及其电缆,探头本体上设有囊,囊的一侧位于探头本体内部,囊的一端通过穿过探头本体的第一管道与耦合剂储
- 一种妇产科专用手术吸引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妇产科专用手术吸引器。是由贮液瓶、吸引泵、吸引管等组成,其特征是在贮液瓶和吸引泵之间设有负压调节阀,负压调节阀通过吸引管与贮液瓶连接,吸引口一端通过吸引管与贮液瓶连接,贮液瓶
- 专利名称:药用气溶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释放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供吸入给药用的气溶胶制剂。数十年前人们就已经知道用气溶胶给药了。气溶胶通常包含药物、一种或多种氯氟烃抛射剂和表面活性剂或溶剂,例如乙醇。药物中最常用的气溶胶抛射剂一
- 可携式活动芳香集尿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携式活动芳香集尿器,以便在身处于无厕所的地方也可随时进行解尿,防止因憋尿所造成的身体伤害,且在解尿后不会产生渗漏和异味,以维护环境整洁,更便于男女老幼使用。其技术手段包括
- 专利名称:治疗小儿腹泻的药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治疗腹泻的药物。小儿腹泻是儿童时期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全世界每年约有十亿五岁以下儿童患腹泻,其中约有500万儿童死于此病。在我国,腹泻同
- 一种口腔科用牙印模托盘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一种口腔科用牙印模托盘,包括底板、侧板和手柄,所述底板和侧板上设置有筛孔。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压力感应器,所述压力感应器可以随时感应在操作过程中放模和取模时的压力,从而使医护人员可以及时调整压力,进而
- 专利名称:防治感冒喷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一种防治感冒喷剂及其制备方法。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目前用于治疗感冒的药品也是多种多样,其治疗效果也是各有千秋。本发明的目的也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由多种病菌所引起的感冒的防治感冒
- 专利名称:用于肺动脉高血压的治疗的制作方法用于肺动脉局血压的治疗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0年3月15日提交的序列号为61282,659的美国临时申请的优先权。本说明书中所提到的所有的出版物、专利申请和专利通过引用全部并入本申请。背
- 专利名称:骨折复位牵引砣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骨折复位牵引砣。 背景技术:目前,众所周知,骨折复位牵引砣在临床上经常应用,特别是在骨科应用最多,现 在一般是应用铅制砣或用沙袋牵引,都需要用牵引绳捆绑固
- 一种护理垫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卫生用品,尤其涉及一种护理垫,其包括表层、底层及位于表层与底层之间的吸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的下表面设有离型层,所述底层与离型层之间涂覆有由无溶剂型有机硅压敏胶制成的有机硅压敏胶层,所述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过敏性紫癜的药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特别是涉及一种以中药为原料制备的治疗过敏性紫癜的药物。背景技术:过敏性紫癜又称亨-舒综合症(Henoch-Schonlein purpura, HSP),是一种较常见
- 专利名称:一种降高血压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降血压的药物,特别是一种降高血压的中药制剂,属于中医制药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在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已呈显著增长趋势,它是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受损的 “元凶”,最终可导致这些脏器的
- 护理用多功能椅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理用多功能椅,包括支架,支架上部固定设置有椅板,椅板两端位置上分别设置有背部调节柱和腿部调节柱,背部调节柱上连接有背部靠板,背部靠板下部设置有滑板,滑板上固定连接有背部支撑板,背部支撑
- 专利名称:一种中药复明制剂的质量检测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复明制剂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在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二册的复明片基础上对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检测方法进行改进,以提高有
- 专利名称:克林霉素甲硝唑阴道片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克林霉素甲硝唑阴道片剂,属于化学药品领域。背景技术:阴道炎是妇产科临床常见疾病,多种病原微生物均可以引起女性生殖道感染。常见阴道炎为;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白色念珠菌性(
- 专利名称:一种抗肝纤维化的药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肝纤维化的药物。背景技术: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到肝硬化的必经病理阶段,肝纤维化是可逆的,肝硬化是不可逆的病理改变,在我国病毒性肝炎,特别是乙肝和丙
- 专利名称:新的联芳酰胺衍生物的制作方法新的联芳酰胺衍生物本发明涉及用于哺乳动物中的治疗或预防的有机化合物,并且具体地涉及缓激肽B1-受体(BDKRB1或BlR)拮抗剂或逆激动剂,其用于治疗或预防肾小球肾炎(glomerulonephri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