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盈VI

油压机,油压机厂家

全国产品销售热线

15588247377

产品分类

您的当前位置:行业新闻>>新型硬膜外麻醉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新型硬膜外麻醉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发布时间:2025-04-27

专利名称:新型硬膜外麻醉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ー种集穿刺、定位、麻醉于ー体,可有效控制穿刺的位置及深度,麻醉面宽,术中不易被堵塞,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新型硬膜外麻醉穿刺针。背景技木硬膜外麻醉是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的简称,指的是将局麻药注入硬膜外腔,阻滞脊神经根,暂时使其支配区域产生麻痹的麻酔方法,主要用于腹部及腹部以下的手术,包括泌尿、妇产及下肢手木。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硬膜外麻酔穿刺针,由针杆、针柄和针芯构成,针杆前端开有平直端ロ,在硬膜外穿刺时,穿刺针需要穿过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等多层组织,最后进入硬膜外间隙,在此过程中,平直端ロ往往将这些组织割断,给患者带来很大的损伤,另外,在穿刺成功后,需将针芯取出,然后向内推注麻药,在取出针芯过程中,由于穿刺针失去固定支持和标记,很容易移位,误伤周围的血管、ネ申经及淋巴管,甚至引起麻药误注,导致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集穿刺、定位、麻醉于一体,可有效控制穿刺的位置及深度,麻醉面宽,术中不易被堵塞,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新型硬膜外麻酔穿刺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该新型硬膜外麻酔穿刺针,由针柄、针杆、针尖和针芯构成,针杆上设有定位器,用来固定穿刺针插入的位置及深度,针尖的末端为弧形盲端,可避免损伤脊髄及周围组织,针尖的侧面设有若干个侧孔,在推注麻药时,可快速将麻药扩散至穿刺针周围,同时避免了穿刺针孔被堵塞。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集穿刺、定位、麻醉于一体,可有效控制穿刺的位置及深度,麻醉面宽,起效迅速,术中不易被堵塞,保障了硬膜外穿刺麻酔的顺利进行,是ー种理想的硬膜外麻酔穿刺针。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说明。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參照附图1,I、针柄,2、针杆,3、针尖,4、针芯,5、定位器,6、侧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针柄I、针杆2、针尖3和针芯4构成,针杆2上设有定位器5,针尖3的末端为弧形盲端,针尖3的侧面设有若干个侧孔6。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先按常规操作将针尖3置入硬膜外间隙,然后用针杆2上的定位器5将位置固定,取出针芯4,在针柄I上连接注药针管,向内推注麻药即可。
权利要求1.ー种新型硬膜外麻酔穿刺针,其特征在干该新型硬膜外麻酔穿刺针,由针柄(I)、针杆(2)、针尖 (3)和针芯(4)构成,针杆(2)上设有定位器(5),针尖(3)的末端为弧形盲端,针尖⑶的侧面设有若干个侧孔(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硬膜外麻醉穿刺针,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由针柄1、针杆2、针尖3和针芯4构成。其特征是针杆2上设有定位器5,用来固定穿刺针插入的位置及深度,针尖3的末端为弧形盲端,可避免损伤脊髓及周围组织,针尖3的侧面设有若干个侧孔6。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集穿刺、定位、麻醉于一体,可有效控制穿刺的位置及深度,麻醉面宽,起效迅速,术中不易被堵塞,保障了硬膜外穿刺麻醉的顺利进行,是一种理想的硬膜外麻醉穿刺针。
文档编号A61B17/34GK202437290SQ20122003780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20日
发明者陆惠元 申请人:陆惠元

  • 可见光与近红外光舌下图像采集系统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可见光与近红外光舌下图像采集系统,属于舌下图像【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采用现有设备获取的舌下图像信号质量差,并且包含有效信息有限,及其图像信号处理难于标准化的问题。它的左支撑板、右
  • 趾甲矫正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趾甲矫正器,包括趾甲生长随动调节片和人造甲缘轨道,人造甲缘轨道顶部开口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滑道,每个滑道内侧设置一个人造甲沟,人造甲沟具有弧形凸起结构,人造甲缘轨道底部设置两个粘合片;趾甲生长随动调节片为盒状结
  • 专利名称:一种从大豆或豆粕中纯化制备抗肿瘤因子-组织蛋白酶b抑制因子的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中的蛋白质纯化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从大豆或豆粕中纯化制备抗肿瘤因子-组织蛋白酶B抑制因子的方法。背景技术: 蛋白酶是指水解蛋白质的酶
  • 一种医用氧气稳压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氧气稳压装置,涉及一种医疗设备,包括依次连通的入口管线、减压稳压管线和出口管线,所述减压稳压管线为两路并行并分别通过三通阀与所述出、入口管线连通,所述减压稳压管线上设有减压稳压
  • 一种语音神经肌肉刺激仪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语音神经肌肉刺激仪,所述语音神经肌肉刺激仪包括壳体、电源、人机对话装置、语音装置和电流输出装置,所述电源、语音装置、电流输出装置安装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人机对话装置安装在所述壳
  • 专利名称:一种结构简便的齿模牙架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齿模牙架,具体是一种结构简便的齿模牙架。技术背景 以前的齿模固定架,是在座体的上端枢接一上连接座,下端设有一下连接座,其中该上连接座与下连接座分别包含一定位块,并在定位块
  • 专利名称:治疗皮肤疾患的喷雾制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一种治疗皮肤疾患的喷雾制剂,属于药品的技术领域。背景技术:日常生活中,人的皮肤由于许多部分暴露在外,所以特别容易受到伤害,比如烧伤、烫伤、蚊虫叮咬、浅表切割伤、疖疮等,为此国内一些
  • 新型淋浴喷药杀菌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淋浴喷药杀菌装置,包括灭菌罐体,所述灭菌罐体通过管道与喷药箱连接,所述灭菌罐体的顶部设有淋浴喷头,所述灭菌罐体的内部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若干个加热条,所述加热条横向设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肛门瘙痒症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纯中药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治疗肛门瘙痒症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背景技术:肛门瘙痒,医学上称为肛门瘙痒症。中医理论认为,本病的发病因素主要是感受风、湿、热邪以
  • 专利名称:一种抗过敏保湿组合物以及其外用制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过敏保湿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抗过敏保湿组合物以及其用途,以及抗过敏保湿组合物的外用制剂。背景技术:过敏是一种表现为对外在一些因素的刺激而产生的反应,如常见的花粉
  • 专利名称:干扰素α的干粉吸入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一般的涉及干扰素a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病毒性肺炎药物中的应用,特别的涉及干扰素a的吸入给药剂型在制备治疗病毒性肺炎药物中的应用。背景技术:干扰素(interferon, IFN)是一
  • 急救医疗颈固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急救医疗颈固器,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颈固器主体、颈固垫和可更换海绵,其特征是在颈固器主体上设有旋转插口、卡槽、红外仪、磁疗仪、红外开关、固定扣、稳固点、尼龙扣、伸缩带和粘
  • 专利名称:益智保健药芯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做成特殊物理形式的中药用品,具体说是益智保健药芯。据现代医学确认,人的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约有140亿个,但经常处于功能状态的仅有10多亿,不到大脑皮层神经细胞总数的10%,如何将剩
  • 髋臼杯位置调整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髋臼杯位置调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柄(1)和杆(2),所述杆(2)的一端安装在所述柄(1)内,另一端形成有卡爪(3)以便于咬合髋臼杯的边缘。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形成于杆远端的卡爪能够咬合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病毒性感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病毒性感冒的中药组合物。背景技术:病毒性感冒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常见呼吸道传染病。诱因有受寒、淋雨、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等。主要表现为打喷嚏、鼻塞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及其按照传统用药习惯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而发明的药物,属于中药、天然药物技术领域的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背景技术:元·朱丹溪《格致余论》就曾列痛风专篇,云“痛风者,
  • 专利名称:一种颈椎牵引药袋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医疗外用药物,具体地说是一种颈椎牵引药袋。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按不同症状、体征,分多种类型,其中主要分以下几个类型1、神经根型;2、颈
  • 专利名称:防止皮肤常见病“痤疮”复发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是CN9510010的后续申请,涉及一种防止皮肤常见病一痤疮复发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痤疮”是皮肤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常滋生于人们的颈、胸、背、臀,尤其在面部,影响五官
  • 专利名称:防治眼睛疾病的药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眼睛疾病的药物、尤其是防治红眼病的药物。现有的中药对于预防、治疗红眼病,尤其是防治急性或流行性红眼病(又称火眼)往往收效甚小。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眼睛疾病的药物,它能够
  • 专利名称:便捷口服液瓶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ー种便捷ロ服液瓶。背景技术:目前,临床上患者在利用ロ服液治疗疾病时,通常是先用椎头插入瓶塞内,再将吸管沿锥头插入处插进瓶体内方能吸取到ロ服液,这种操作十分麻
  • 专利名称:Tnf结合肽和tnfr1封闭肽及其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特别涉及能拮抗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生物学活性的 TNF结合肽、TNFRl封闭肽等小分子多肽及TNFRl封闭肽-Fc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