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最新文章
- 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 一种微米参鹿珍珠松花粉壮阳消疲补钙酸豆奶制备方法
- 视力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 暖手器用的水泵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 一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 阿胶胶囊的制作方法
- 易于点燃和摆放的熏香的制作方法
- 一种薄膜包衣锅的制作方法
- 多功能配血台的制作方法
- 一种防冲击骨植入式假肢的制作方法
- 一种皮肤速切机的制作方法
- 消化内科用防污染呕吐物接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 血小板振荡保存箱的制作方法
- 一种用于治疗矽肺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 复方扑热息痛甲硫氨酸口服制剂的制作方法
- 一种口腔科用吸雾装置制造方法
- 胸腔镜下专用多角度肋骨断端扩髓器的制作方法
- 一种带分支主动脉弓部人工血管的制作方法
- 用于连接贴敷式胰岛素泵和底板的连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 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五氟尿嘧啶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药物涂抹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一种药物涂抹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皮肤创面的药物涂抹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疗护理的过程中,当患者的皮肤发生创伤,在创伤处涂抹药物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治疗方法。比如,当患者的口腔内发生创伤,在口腔内的创伤处涂抹药物后,药物通过口腔黏膜吸收,在口腔局部发挥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传统的口腔内药物涂抹方法是将药膏少量挤出,通过手指均匀涂抹于创伤处。但 是这种通过手指涂抹的方式极易产生污染,由于手指上细菌较多,直接蘸药涂抹容易造成交叉感染,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即使在涂抹之前和涂抹后彻底清洗手指,也不能完全避免。另一种方法是将药物置于清洁的棉棒上,再小心地用棉棒将药物涂于口腔创伤处,使药物完全覆盖于创伤处而形成一薄层,以达到最佳疗效。使用棉棒涂药时需要注意忌用大力擦入患处,否则药物会分解或颗粒化,而不能紧贴患处,并且要保证药物均匀地涂抹于患处,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如果症状严重,有时每日需涂抹2 3次(以餐后为宜)。使用清洁棉棒涂药,易出现难以掌握力度从而难以保证均衡的问题,易对患者造成不适感,更甚者,因为棉棒的造型,决定其与口腔黏膜接触的面积较少,其坚硬的前端容易对患者的口腔黏膜造成二次损伤;再者,清洁棉棒前端的棉絮可能会同药物一起沾留在口腔创伤处引起患者不适。特别是对于一些婴幼儿及儿童,在涂药时可能出现不配合的情况,这时用清洁棉棒口腔内涂药不仅难以使药物均匀涂抹于患处,而且极易引起损伤。另一方面,使用洁棉棒涂抹药物,药物要先涂抹于清洁棉棒上再涂抹于患者的口腔创伤处,必定会造成一部分的药物损耗,同时可能引起二次污染。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在药物包装的出药口安装有便于涂抹药物的涂抹装置,如于2010年7月7日授权公告的专利号为ZL200920020643. 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皮肤科用流体药物涂药器,其包括贮药器、涂抹器,涂抹器由涂抹毛刷和导药管组成,导药管的一端与涂抹毛刷连接,导药管的另一端与贮药器螺纹连接。由于导药管与贮药器之间的连接关系为螺纹连接,固定不可转动,导致在使用时,涂抹毛刷的用力方向固定,不能实现多方向用力涂抹,不适用于结构较特殊的创伤面,特别是口腔等结构复杂的创伤面。针对以上问题,有必要设计一种适用于全方位涂抹药物的药物涂抹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全方位涂抹药物的药物涂抹装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药物涂抹装置,包括贮药管、导药管和涂抹部,所述贮药管设置有至少一个出药口,所述导药管具有两个端口,分别为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涂抹部连接,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出药口相通,所述导药管的第二端口设置有中空的球体,所述球体收容于所述贮药管的出药口内,并能在所述出药口内自由转动。[0009]优选地,所述贮药管的内壁设置有防止所述球体掉入所述贮药管内的挡块。优选地,所述导药管的长度能调节。优选地,所述导药管为可伸缩的螺纹管。优选地,所述导药管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的直径小于所述外管的直径,所述内管的一端插入所述外管内并可在所述外管内作往复运动,所述内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涂抹部相连,所述外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球体连接。优选地,所述导药管与所述涂抹部一体成型。优选地,所述导药管与所述涂抹部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涂抹部在使用过程中与创伤面形成面接触。优选地,所述涂抹部的外部设置有海绵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药物涂抹装置,包括贮药管、导药管和涂抹部,所述贮药管设置有至少一个出药口,所述导药管具有两个端口,分别为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涂抹部连接,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出药口相通,所述导药管的第二端口设置有中空的球体,所述球体收容于所述贮药管的出药口内,并能在所述出药口内自由转动。通过在贮药管和导药管之间设置有中空的球体,并且所述球体可在所述贮药管的出药口内自由转动,因此,在该药物涂抹装置的使用过程中,无论操作者握持着贮药管向任意方向施加涂抹的力量,随着球体的转动,导药管皆能随动地调整位置,从而使涂抹部贴合创伤处,这种药物涂抹装置尤其适用于口腔等组织结构复杂的创伤处的药物涂抹。
图I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药物涂抹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药物涂抹装置的剖视图;其中1、贮药管;11、出药口 ;2、导药管;21、第一端口 ;22、第二端口 ;23、内管;24、外管;3、涂抹部;4、球体;5、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描述。请结合参考图I和图2,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药物涂抹装置,包括贮药管I、导药管2和涂抹部3。其中,贮药管I内放置有具有治疗效果的药物,比如药膏、药液或药粉,贮药管I优选地采用具有弹性的塑料管,或是常用的铝制管体,便于挤压药物;导药管2为一中空的管体,导药管2用于将预置于贮药管I内的药物输送至涂抹部3 ;涂抹部3直接与创伤处接触,涂抹部3上设置有小孔,药物可从这些小孔中挤出,便于将药物涂抹于创伤处。具体地,贮药管I设置有至少一个出药口 11,用于将药物从贮药管I内排出。导药管2具有两个端口,分别为第一端口 21和第二端口 22,第一端口 21与涂抹部3连接,第二端口 22与出药口 11相通,药物可从出药口 11排出,通过导药管2输送至涂抹部3。现有的药物涂抹装置中,导药管与贮药管为固定连接,不可随意转动,导致在使用时,涂抹部的用力方向固定,不能实现多方向用力涂抹,不适用于结构较特殊的创伤面,特别是口腔等结构复杂的创伤面。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出现的上述问题,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导药管2的第二端口 22设置有中空的球体4,球体4与第二端口 22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球体4收容于贮药管I的出药口 11内,并能在出药口 11内自由转动。通过在导药管2的第二端口22与贮药管I的出药口 11的连接处设置有球体4,并且由于球体4能在出药口 11内自由转动,从而使得导药管2可相对于贮药管I自由转动,使用时,导药管2前端的涂抹部3不会限制操作者的用力方向,无论操作者握持着贮药管I往哪个方向进行用力涂抹,涂抹部3都会随着球体4的转动与贮药管I变换相对位置,从而使得涂抹部3始终与创伤面保持接触,保证了涂抹效果,特别适用于口腔等结构较复杂的创伤面。进一步地,为了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操作者用力过大,将球体4推入贮药管I的内部,从而影响使用,在贮药管I的内壁设置有用于防止球体4掉入贮药管I内的挡块5。更进一步地,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药物涂抹装置的适用范围更广,比如能达到口腔更深处的创伤面,或是患者自行涂抹时难以触及的创伤面,此时如果使用现有的药物涂抹装置,难以触及创伤面,将不能完成药物涂抹的动作。针对这种情况,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药物涂抹装置,其导药管2的长度能调节,在必要时使导药管2的长度增加,以便触及难以触及的创伤面。 具体的,导药管2为可伸缩的螺纹管,使用时,只需根据需要将导药管2进行伸缩即可。或者,导药管2包括内管23和外管24,内管23的直径小于外管24的直径,内管23的一端插入外管24内并可在外管24内随着外力作用作往复运动,内管23的另一端与涂抹部3相连,外管24的另一端与球体4连接。如此设置,当需要增加导药管2的长度时,只需将内管23从外管24适当拉出即可;当导药管2的长度不需要太长时,只需将内管23推入外管24即可。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导药管2可与涂抹部3 —体成型,也可以为插拔或螺纹等可拆卸连接。采用可拆卸连接时,涂抹部3可随意更换,避免二次污染。此外,为了避免对涂抹部3造成污染,可在涂抹部3的外部设置有一个盖子,在不使用时,将涂抹部3进行遮盖。为了避免在使用药物涂抹装置对创伤面进行药物涂抹时,由于涂抹部表面过尖对患者造成二次损伤,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药物涂抹装置其涂抹部3在使用过程中与创伤面形成面接触。具体地,涂抹部3可以采用圆柱形、圆球形、楔形、梯形、圆弧形或扇形等。为了提高涂抹时的舒适感,还可在涂抹部3的外部设置海绵套。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药物涂抹装置,包括贮药管I、导药管2和涂抹部3,贮药管I设置有至少一个出药口 11,导药管2具有两个端口,分别为第一端口 21和第二端口 22,第一端口 21与涂抹部3连接,第二端口 22与出药口 11相通,导药管2的第二端口 22设置有中空的球体4,球体4收容于贮药管I的出药口 11内,并能在出药口 11内自由转动。通过在贮药管I和导药管2之间设置有中空的球体4,并且球体4可在贮药管I的出药口 11内自由转动,因此,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药物涂抹装置的使用过程中,当操作者握持着贮药管I向任意方向施加涂抹的力量,随着球体4的转动,导药管2皆能随动地调整位置,从而使涂抹部3贴合创伤处,这种药物涂抹装置尤其适用于口腔等组织结构复杂的创伤处的药物涂抹,为患者增加了舒适感,涂抹更为方便,涂抹效果更好。而且,导药管2的长度能随着使用需求进行调节,可适用于使用现有的药物涂抹装置难以触及的创伤面。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药物涂抹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卫生。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 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ー种药物涂抹装置,包括贮药管(I)、导药管(2)和涂抹部(3),所述贮药管(I)设置有至少ー个出药ロ(11),所述导药管(2)具有两个端ロ,分别为第一端ロ(21)和第二端ロ(22),所述第一端ロ(21)与所述涂抹部(3)连接,所述第二端ロ(22)与所述出药ロ(11)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药管(2)的第二端ロ(22)设置有中空的球体(4),所述球体(4)收容于所述贮药管⑴的出药ロ(11)内,井能在所述出药ロ(11)内自由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药物涂抹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贮药管(I)的内壁设置有防止所述球体(4)掉入所述贮药管(I)内的挡块(5)。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药物涂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药管(2)的长度能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涂抹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导药管(2)为可伸缩的螺纹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涂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药管(2)包括内管(23)和外管(24),所述内管(23)的直径小于所述外管(24)的直径,所述内管(23)的一端插入所述外管(24)内并可在所述外管(24)内作往复运动,所述内管(23)的另一端与所述涂抹部⑶相连,所述外管(24)的另一端与所述球体⑷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药物涂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药管(2)与所述涂抹部(3) 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药物涂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药管(2)与所述涂抹部(3)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6或7所述的药物涂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抹部(3)在使用过程中与创伤面形成面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6或7所述的药物涂抹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涂抹部(3)的外部设置有海绵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药物涂抹装置,包括贮药管、导药管和涂抹部,所述贮药管设置有至少一个出药口,所述导药管具有两个端口,分别为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涂抹部连接,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出药口相通,所述导药管的第二端口设置有中空的球体,所述球体收容于所述贮药管的出药口内,并能在所述出药口内自由转动。使用过程中,无论操作者握持着贮药管向任意方向施加涂抹的力量,随着球体的转动,导药管皆能随动地调整位置,从而使涂抹部贴合创伤处,适用于口腔等组织结构复杂的创伤处的药物涂抹。
文档编号A61M35/00GK202459828SQ20122007206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9日
发明者朱霞明, 汪小华, 邹晶莹 申请人: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产品知识
行业新闻
- 一种用于糖尿病下肢病变治疗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糖尿病下肢病变治疗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盆体两侧的壁上的凹槽内分别与多个滚轮相铰接,盆体下端的壁上与一导向板固定连接,电机箱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两个
-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医用理疗贴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医用理疗贴及其生产工艺。背景技术:现有的普遍用于外敷于患处的肌内贴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其胶表面有波浪型的空位,它虽然能一定程度地牵引、导流、止痛等效果,但仍存在
- 单胶塞双口组合盖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一种单胶塞双口组合盖,输药口密封盖上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筒,连接筒上端固定连接有扳柄,输药口的圆心与外盖顶壁的圆心相重合,输药口的半径小于内加药口的半径;外盖的顶壁还开有外加药口,外加药口为二分之一圆环形状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尿路结石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尿路结石的中药组合物。背景技术:凡在人体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出现的结石,统称为泌尿系结石,亦称尿石症。尿石症是全球性的常见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也
- 消融导管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融导管,包括依次连接的消融电极、导管主体、操作手柄以及控制处理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处理系统包括射频发射系统和微波信号处理系统,所述射频发射系统发出消融射频信号,经由所述消融电极传至消融组织
- 专利名称:杀菌、抗菌和抑菌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包含对羟苯甲酸酯作为活性成分的一种杀菌、抗菌和抑菌组合物,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包含对羟苯甲酸酯作为活性成分的一种杀菌、抗菌和抑菌组合物,该组合物对细菌或病毒,例如牙齿生龋性变异链
- 专利名称:防汗凝胶-固体棒状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所属领域本发明涉及呈凝胶-固体棒状的防汗组合物。本发明特别涉及提供改进的低残留性能、功效和美学呈凝胶-固体棒状的选择的组合物。 背景技术: 市售的或在防汗剂领域中已知有多种局部用防汗剂产品。多数产
- 安全输液自动报警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输液自动报警器,以解决现有的输液报警器存在的一定要先调平衡后通过不平衡接通电路后才能报警的问题。它包括报警装置,还包括平衡装置和装置盒,装置盒中设有报警装置、平衡装置和缓冲垫,
- 手足口病中药喷灌疗法试剂盒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足口病中药喷灌疗法试剂盒。其包括外表面具有搭扣的固定部件的盒盖和内设有分别与喷雾瓶和灌肠器形状相对应的喷雾瓶凹槽和所述灌肠器凹槽、外表面设置有搭扣的活
- 专利名称:一种含番石榴、美洲接骨木提取物和珍珠粉的免洗睡眠面膜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一种晚间补水的免洗睡眠面膜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为了能够让肌肤在夜间也能吸收到充足的水分,保持水嫩状态。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20
- 专利名称:一种磷酸钙型牙膏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日常洗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磷酸钙型牙膏。背景技术:口腔卫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继而人们对牙齿的关爱又有所增加。其中以洁齿为主要目的的牙膏,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日用卫生用品。而现有牙膏因为
- 专利名称:一种含有盐酸赖氨酸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盐酸赖氨酸的冻干粉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医药领域。背景技术:赖氨酸,英文名称lysine,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近年来,科学家发现,赖氨酸是控制人体生长的重要物
- 专利名称:芦荟润肠通便丸的制备方法芦荟润肠通便丸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特别是一种芦荟润肠通便丸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便秘,服用方便、疗效迅速无副作用的芦荟润肠通便丸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其特征
- 一种新型妇产科用探针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妇产科用探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体1、伸缩杆2、刮勺头3,刮勺头3与杆体1固定连接,杆体1尾端通过螺纹连接着伸缩杆2,伸缩杆2呈阶梯伸缩状,杆体1与伸缩杆2可拆卸,伸缩
- 专利名称:一种做脑电图用的定位椅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脑电图诊断用的医疗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做脑电图用的定位 椅,具体适用于做脑电图时对患者进行安全舒适的固定。背景技术:目前,在对患者做脑电图时,患者常会发生眩晕的情况,此时需
- 专利名称:一种镇疼壮骨膏药的配方及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颈、肩、腰、腿疼、关节炎以及神经疼疾病的膏药配方及制作工艺。本发明的配方及制作工艺经多年临床实践,对百余位患者临床观察,有效率达97%以上,深受患者欢迎。是一种
- 一种点滴注射器输液管收纳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点滴注射器输液管收纳装置,包括柱形圆管和环形夹,所述柱形圆管侧面开有一个与圆管中轴线平行的长条形切口,所述切口的横截面为倒梯形,所述切口的开口大小由外到内逐渐缩小,所述柱形圆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组份的医用配制品,特别涉及一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
- 专利名称:新的二芳基取代的1,3-氧硫杂-1,3-二硫杂-和1,3-二氧杂戊环的合成及其在治疗上的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药物组合物及治疗炎症性和免疫性疾病的方法的领域,具体说来,本发明提供了一些新的化合物,它们能减少趋化性和呼吸
- 一种神经外科检查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检查装置,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叩诊锤,手电灯和手柄,所述手电灯与叩诊锤连接,所述叩诊锤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叩诊锤内设有发热电阻丝,所述手柄内设有电池槽,所述电阻丝和手电灯
- 专利名称:清新风油精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新风油精。背景技术:目前国内外流行的各种风油精,均为化学制剂合成,会散发出一股刺激气味,不宜在公从场所使用。发明内容一种清新风油精,其特征是具有如下的组份重量配比薄花脑8-30,桉油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