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最新文章
- 一种药食两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防治禽流感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胃肠患者用热敷袋的制作方法
- 一种捆绑式胰岛素保护腰包的制作方法
- 一种保健蚝鳖粉的制作方法
- 振动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 一种中药熏蒸治疗保健床的制作方法
- 多功能风湿按摩熏疗床的制作方法
- 一种纳洛酮冻干粉针制剂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 一种掩味乳酸锌粉末的制备方法
- 灸疗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 一种痒痒挠的制作方法
- 治疗鸡大肠杆菌病的中药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用于导引导丝的蓝空针的制作方法
- 一种层粘连蛋白受体的配体胃窦粘膜蛋白-18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iii)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 内外固定式腹腔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 伽玛髓内钉的制作方法
- 一种安全采血针的制作方法
- 一种治疗胆结石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引导针的制作方法
引导针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引导针,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其中,所述引导针包括针体和引导丝;所述针体为中空结构,且所述针体能够弯折定型;所述引导丝插装在所述针体内,所述引导丝首端具有钩部,所述钩部钩合在所述针体的针尖部边沿,所述引导丝的尾端伸出所述针体的针尾。本实用新型的引导针解决了传统的缝合针在缝合伤口时引导针不能准确穿入和穿出的技术问题,进而提高了伤口缝合的效率和质量。
【专利说明】引导针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引导针。
【背景技术】
[0002]基于近年来皮肤机械伸展性的深入认识和研宄,外科在复杂伤口缝合技术和缝合材料有了快速的发展。目前对有张力的复杂伤口(伤口两侧皮缘缺损超过3cm)主张采用拉拢闭合伤口两侧的组织来封闭创口,此项技术要求缝合线要贯穿伤口两侧全部组织并连带伤口基底层,不留死腔的形成U形缝合,一根线解决全部问题。
[0003]一种传统技术是采用传统的缝合针操作,该传统技术至少具有如下问题:一是无论缝合针大小,弯曲度都不能完成一次性贯穿全层组织连带基底的缝合,缝针在伤口深部难以改变角度;二是缝合用丝线无论直径大小,在拉合张力性伤口时都发生割肉现象,同时因丝线材料的原因,拉力加大后都有松动,稳定性差。
[0004]另一种传统技术是采用金属丝拉合固定技术,S卩,应用1mm直径的编织化纤线或0.8mm-l.0mm的不锈钢丝或钛合金丝或银丝,直接贯穿各层组织,U形闭合伤口,该传统技术的优势是金属丝牵拉闭合伤口,没有割肉现象,稳定性好无松动,牵拉力明显加大,可闭合深部伤口腔隙。但该传统技术在临床使用中同样暴露了不少问题:一是用金属丝(不锈钢丝或钛合金丝或银丝)刺穿皮肤及皮下各层组织,很难在对侧伤口缘正常皮肤定位点穿出;二是穿出路线很难掌控,越深的伤口阻力越大,致使金属丝扭曲,发生前进方向的改变;三是编织化纤线就更难做到按照医生的理想路线完成定位贯穿。
[0005]综上,近三十年来,伤口处理的理论研宄和处理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较大的复杂伤口由不能控制变为可以通过治疗技术干预快速闭合创面,对于缺损较大的伤口和那些不想做或不能做手术的人群的伤口的修复可以通过牵拉闭合技术完成伤口的修复,而现有的缝合技术需要针对这些新技术方法补充和增加新的缝合材料和与这些缝合材料相匹配的缝合工具来填补这一空白。
[0006]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引导针,以解决上述传统技术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导针,以解决传统缝合技术多次穿刺、缝合穿刺定位不准确等技术问题。
[0008]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引导针,包括针体和引导丝;其中,所述针体为中空结构,且所述针体能够弯折定型;所述引导丝插装在所述针体内,所述引导丝首端具有钩部,所述钩部钩合在所述针体的针尖部边沿,所述引导丝的尾端伸出所述针体的针尾。
[0009]可选的,所述针体的针尾具有针柄部,所述针柄部的外径大于所述针体的外径,且所述针柄部设置为与所述针体贯通的中空结构;所述引导丝的尾端伸出所述针柄部。
[0010]可选的,所述针柄部具有凸起翼,所述凸起翼沿所述针柄部的径向向外凸出。
[0011]可选的,所述凸起翼为三角形结构。
[0012]可选的,所述凸起翼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凸起翼沿所述针柄部的圆周侧均衡布置。
[0013]可选的,所述针体上设有刻度。
[0014]可选的,所述针尖部呈楔形。
[0015]可选的,所述针体采用不锈钢材质,能够在360度范围内任意弯曲。
[0016]可选的,所述引导丝末端设有手柄部,所述手柄部直径大于引导丝直径。
[0017]可选的,所述手柄部末端设有拉手环,所述拉手环直径大于所述手柄部外径。
[00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引导针,包括针体和引导丝;其中的针体能够弯曲定型,可依据不同的伤口弯折成相应的角度,以与该伤口的张开程度匹配。并且,针体为中空结构,针体内插装有引导丝,引导丝的钩部钩合在针体的针尖部边沿,基于此,所述定型后的针体携带引导丝穿过伤口全层组织,在针体的弯曲角度作用下,针体携带引导丝贯穿伤口两侧全部组织并连带伤口基底层,不留死腔的形成U形缝合操作可一次性完成,避免了传统的反复穿刺造成组织损伤及血肿或者由于不能按照定位点穿入穿出导致治疗失败的问题;尤其是,完成引导丝的穿入之后,将引导丝的钩部系住缝合线,然后拽引针尾的引导丝端部,即可将缝合线置于针体内,也即置于整个伤口,据此实现了定位准确的问题。最后,去除引导针,拉合缝合线即完成伤口缝合。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较之传统的缝合工具,具有一次性准确定位完成缝合线贯穿伤口两侧全部组织并连带伤口基底层,不留死腔的形成U形缝合,保证对伤口由外到内的各层组织包括伤口基底的贯穿拉和质量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引导针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引导针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2]如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引导针,包括针体1和引导丝4。其中,所述针体1为中空结构,且所述针体1能够弯折定型,即可依据伤口的张开程度,弯折至与伤口匹配的角度,且针体1具有一定的钢性能够在一定阻力范围内保持住该弯折角度,例如,可采用不锈钢材质,以实现在360度范围内任意弯曲。所述引导丝4插装在所述针体1内,所述引导丝4首端具有钩部8,所述钩部8钩合在所述针体1的针尖部3边沿,所述引导丝4的尾端伸出所述针体1的针尾。基于此,所述定型后的针体1携带引导丝穿过伤口全层组织,在针体1的弯曲角度作用下,缝合线贯穿伤口两侧全部组织并连带伤口基底层,不留死腔的形成U形缝合操作可一次性完成,避免了传统的反复穿刺造成组织损伤及血肿或者由于不能按照定位点传入穿出导致治疗失败的问题;尤其是,完成缝合针的穿入之后,将钩部8系住缝合线,然后拽引针尾的引导丝端部,即可将缝合线置于整个伤口,据此实现了定位准确,然后拉合缝合线至伤口合并,抽掉引导然后系合缝合线即完成伤口缝合。
[0023]参见图2,在该实施方式的可选方案中,为了便于抽取引导针时,更准确且牢度的捏紧针体1,进一步提高引导针的定位准确性。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针体1的针尾具有便于医护人员捏紧的针柄部2,所述针柄部2的外径大于所述针体1的外径,且所述针柄部2设置为与所述针体1贯通的中空孔结构;所述引导丝4的尾端伸出所述针柄部2。优选的,所述针柄部2的周身设置有防滑纹,进一步提高防滑效果。
[0024]参见图2,在该实施方式的可选方案中,为了进一步提高防滑效果、防止引导针转动,以及为了便于观察引导针贯穿伤口是否按照既定贯穿线路,对引导针进行进一步改进。即,所述针柄部2具有凸起翼5,所述凸起翼5沿所述针柄部2的径向向外凸出。优选的,所述凸起翼5可设为三角形。优选的,所述凸起翼5可设为多个,多个所述凸起翼沿所述针柄部的圆周侧均衡布置。这种多个设置的三角形凸起翼5可以方便医生观察引导针的行针路线是否按照既定贯穿路线,以保证定位准确。
[0025]参见图2,在该实施方式的可选方案中,为了观察引导针穿入伤口的深度,对引导针进行进一步改进。即,所述针体1设有刻度9。方便医生观察引导针穿入伤口的深度是否达到伤口所需深度。
[0026]参见图2,在该实施方式的可选方案中,为了便于引导针在伤口中的穿入穿出,对引导针进行进一步改进。即,所述针尖部3设置呈楔形。楔形的针尖部能够快速的完成伤口的贯穿,利于克服伤口各组织的阻力。
[0027]参见图2,在该实施方式的可选方案中,为了便于抽取引导丝4时,更准确且牢度的捏紧引导丝4,对引导针进行进一步改进。即,在所述引导丝4末端设置手柄部7,所述手柄部7直径大于引导丝4直径。优选的,所述手柄部7的周身设置有防滑纹,进一步提高防滑效果。
[0028]参见图2,在该实施方式的可选方案中,为了防止引导丝4缩入针体1内对引导针进行进一步改进。即,在所述引导丝手柄部7的末端设置导丝拉手6,所述导丝拉手6直径大于手柄部7直径。优选的,导丝拉手6设置成圆饼状。
[0029]综上,结合传统技术缺陷进一步分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30]传统技术的缺陷一:采用传统的缝合针操作,一是无论缝合针大小,弯曲度都不能完成一次性贯穿全层组织连带基底的缝合,缝针在伤口深部难以改变角度;二是缝合用丝线无论直径大小,在拉合张力性伤口时都发生割肉现象,同时因丝线材料的原因,拉力加大后都有松动,稳定性差。
[0031]传统技术的缺陷二:采用金属丝拉合固定技术,一是用金属丝(不锈钢丝或钛合金丝或银丝)刺穿皮肤及皮下各层组织,很难在对侧伤口缘正常皮肤定位点穿出;二是穿出路线很难掌控,越深的伤口阻力越大,致使金属丝扭曲,发生前进方向的改变;三是编织化纤线就更难做到按照医生的理想路线完成定位贯穿。
[0032]本实用型新上述实施例用于解决引导拉和线完成精确定位的穿入穿出,以保证实施对伤口由外到内的各层组织包括伤口基底的贯穿拉和质量的问题。
[0033]解决的思路是,手术医生在需要拉合的伤口两端及深部组织定位,明确拉合线的贯穿路线。手术医生持针柄部2将所述引导丝4插装在所述针体1内,所述钩部8钩合在所述针体1的针尖部3边沿,所述引导丝4的尾端伸出所述针体1的针尾。医生将所述针体1弯折定型,即可依据伤口的张开程度,弯折至与伤口匹配的角度。基于此,所述定型后的针体1携带引导丝4从一侧定位点进针,逐层贯穿,进入深部组织后注意保持凸起翼5平衡不扭曲,从对侧定位点刺出,穿过伤口全层组织,在针体1的弯曲角度作用下,引导针贯穿伤口两侧全部组织并连带伤口基底层,完成缝合针的穿入之后,将钩部8系住缝合线,然后拽引针尾的引导丝手柄部7,拔出引导丝4,引导缝合线通过针尖部3内孔进入,由对侧针柄部2管孔处引出,抽出引导针,即可将缝合线置于整个伤口,拉合封闭伤口。
[0034]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较之传统的缝合工具,具有一次性准确定位完成缝合线贯穿伤口两侧全部组织并连带伤口基底层,不留死腔的形成U形缝合,保证对伤口由外到内的各层组织包括伤口基底的贯穿拉和质量的优点。
[00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引导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针体和引导丝;其中,所述针体为中空结构,且所述针体能够弯折定型;所述引导丝插装在所述针体内,所述引导丝首端具有钩部,所述钩部钩合在所述针体的针尖部边沿,所述引导丝的尾端伸出所述针体的针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的针尾具有针柄部,所述针柄部的外径大于所述针体的外径,且所述针柄部设置为与所述针体贯通的中空结构;所述引导丝的尾端伸出所述针柄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导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柄部具有凸起翼,所述凸起翼沿所述针柄部的径向向外凸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导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翼为三角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导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翼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凸起翼沿所述针柄部的圆周侧均衡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上设有刻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尖部呈楔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采用不锈钢材质,能够在360度范围内任意弯曲定型。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引导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丝末端设有手柄部,所述手柄部直径大于弓I导丝直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引导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部末端设有拉手环,所述拉手环直径大于所述手柄部外径。
【文档编号】A61B17/04GK204218956SQ201420496196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9日
【发明者】孙海宁 申请人:杭州市老年病医院
产品知识
行业新闻
- 专利名称:一种曲司氯铵控释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药品,是一种曲司氯铵控释胶囊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曲司氯铵胶囊是一种用于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药物,是一种新的强效M受体阻断剂,对M受体又有高亲和性和专一性,并且其脂溶性低,不通
- 专利名称:磷酸肌酸与精氨酸的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磷酸肌酸与精氨酸组成的组合物,属于药物制备技术领域。背景技术:磷酸肌酸,分子式C4HltlN3O5P,分子量211,英文名Creatine Phosphate,化学名N-[亚胺
- 专利名称:儿童输液针头的安全护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打吊针时确保吊针安全运行的护罩。背景技术:就会出现儿童的多动和无知拉掉或拉歪吊针头,给儿童的冶疗出现很大的不利。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实治疗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儿
- 伽玛髓内钉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伽玛髓内钉,由髓内钉主体、拉力螺钉和固定螺钉组合而成,所述髓内钉主体由长条圆柱状的钉杆和设置在尾部的尾帽构成,钉杆的前端外壁设置有沿轴向均匀分布的多条长条槽,钉杆的前部设置有与固定螺钉相配合的前
- 背心式引流管固定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背心式引流管固定装置。固定装置是引流管的放置器,由背心、放置袋组成。背心前襟为魔术贴粘合式纽扣,两侧为绑带式;背心前端设有四个网状放置袋,均有扣眼,能任意取放。本实用新型优点:1.本实
- 专利名称:良肢位固定仪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康复器械,具体说是一种偏瘫患者坐位和卧位时上肢的良肢位固定仪。背景技术:患者偏瘫后,需要早期摆放良肢位,坐位和卧位时良肢位需患者上肢外展、伸肘伸腕、前臂旋后,患者上肢通常需要患
- 一种可使骨折处两端紧密接合的自锁加压髓内钉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一种可使骨折处两端紧密接合的自锁加压髓内钉,包括髓内钉体;髓内钉体的近端外设有防旋凸起;在髓内钉体内设有芯体,在芯体上位于髓内钉体内铰接有内锁针,髓内钉体设有供内锁针穿过的斜孔
- 专利名称:一种无胆黑顺片或白附片及其炮制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无胆黑顺片或白附片及其炮制方法,属于药物领域。 背景技术: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躁狂症的药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治疗躁狂症的药剂。 背景技术:躁狂症是西医学上的病名,是指以心境显著而持久的高涨为基本临床表现,并伴有相应思维和行为异常的一类精神疾病。躁狂状态的主要临床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胃癌中药组合物,尤其是治疗胃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中医中药领域。背景技术:胃癌是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全球每年新增90万胃癌患者,同时每年有70
- 专利名称:一种改善睡眠的保健品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品,具体涉及一种改善睡眠的保健品。背景技术:中国称失眠为不寐。不寐是指脏腑功能紊乱,气血亏虚,阴阳失调,导致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不寐由五志过极、劳逸结合、素质不强或病后体虚
- 可自动调整影像画面的咽喉镜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自动调整影像画面的咽喉镜,包含一咽喉镜本体、一转动组件、一显示器与一感测器。咽喉镜本体具有一固定槽,咽喉镜本体撷取一影像画面,转动组件的一端固设于固定槽内,转动组件的另一
- 专利名称:一种预防奶牛乳房炎的药浴成膜剂及其制剂方法一种预防奶牛乳房炎的药浴成膜剂及其制剂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兽药技术,主要涉及一种预防奶牛乳房炎的药浴成膜剂及其制剂方法。背景技术: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养殖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疾病,对牛奶
- 专利名称:一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抗原抗体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专利涉及一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抗原抗体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疫苗领域。背景知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的疾病,主
- 专利名称:五倍子油脂及其提取方法和制药用途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药五倍子的提取物及其提取方法和在制备降血糖药剂中的应用。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多发病,全世界的糖尿病患者已超过一亿人,我国接近二千万,尚有增加的趋势,糖尿病的病死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特别是一种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中药制剂。背景技术:过敏性紫癜又称出血性毛细血管中毒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主要为毛细管的渗透性和通透性增高,
- 专利名称:Eryngiolide A在抗人体真菌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Eryngiolide A的用途,尤其涉及Eryngiolide A在制备抗人体真菌药物中的应用。背景技术:致病菌的扩散及其耐药性的增强严重威胁着人类
- 消化内科检查床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消化内科检查床,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床头板、床板和床腿,其特征是在床头板一侧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旋转架,旋转架上设有抽纸圈,凹槽旁设有液体瓶槽,液体瓶槽内设有透明液体瓶,
- 专利名称:热淋清颗粒原料的醇提有效部位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用于制备中药热淋清颗粒的原料即药材头花寥的提取物。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由热淋清的原料即药材头花寥的醇提取物所获得的有效部位,以及该有效部位的制备方
-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慢性鼻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中药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慢性鼻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慢性鼻炎,主要症状是鼻塞,中医名为“鼻窒”,病因一般是外感风寒或风热未治或治疗不彻底,邪毒滞留血瘀,此时鼻部症状加重。
- 专利名称:一种纸尿裤腰带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与婴儿纸尿裤配合使用婴儿纸尿裤的辅助附件。 背景技术:目前,被市场及家庭广泛认同的婴儿纸尿裤均为一次性使用的纸尿裤,该种纸尿裤具有吸水和锁水能力强,卫生干爽等功效。但因为其为一